一种伤口用低温长效式消毒液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5945发布日期:2021-08-27 13: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伤口用低温长效式消毒液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毒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伤口用低温长效式消毒液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氯气、硫酸铜、生石灰、乙醇等。

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中效消毒剂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酯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伤口可定义为由机械、电、热、化学等因素造成的或因生理变态形成的皮肤缺陷,伤口感染仍然是可怕且昂贵的并发症,因此,合理并及时的伤口清创和消毒极为重要。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伤口消毒液仅仅具有基本的清创或消毒的功效,并不附带其他功效,且消毒功效较为短暂,容易出现疼痛和二次感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用低温长效式消毒液的制备工艺,可以通过对消毒液配方进行改进,以温和的中药原料,有多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伤口周围的有害细菌的生长,灭杀大部分有害细菌,避免伤口感染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排脓生肌,促进伤口的愈合,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同时掺入的低温胶囊在使用时轻轻压碎即可,便可通过吸收消毒液内含有的水分,触发压缩和制冷的双重动作,一方面对伤口进行覆盖,减少消毒液流失的同时降低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以低温来达到轻微麻醉的效果,减少伤口处消毒带来的疼痛感,并减少消毒液的挥发,实现长效消毒的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伤口用低温长效式消毒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数取黄芩4-6份、野菊花3-5份、金银花8-10份、当归10-14份、蛇床子3-7份、地锦草4-8份、藏红花4-8份、紫堇5-7份清洗后进行粉碎和研磨,然后经过100-200目筛处理,再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粉末;

s2、取水10-15份与混合粉末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先用文火煎煮20-40min,然后在将水温升至75-90℃,继续煎煮20-30min,煎煮时不断搅拌;

s3、煎煮完成后,过滤处理,弃去滤渣,保留滤液,并对滤液进行脱色处理;

s4、再取医用酒精15-20份、甘油1-10份、分散剂2-6份加入到脱色后的滤液中,水浴加热的同时进行超声搅拌混合制备得到溶液;

s5、在无氧环境中取合适数量的低温胶囊均匀投入至溶液内,然后密封包装并入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水为注射用水或无菌水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医用酒精浓度为80%,所述分散剂为十四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水浴加热温度为50-7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的低温胶囊的数量为1个/3ml-5ml。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的低温胶囊包括外鼓包衣,所述外鼓包衣内端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控形丝,所述控形丝内端连接有相匹配的定形介层,所述外鼓包衣内端中心处还连接有拉伸中层,所述拉伸中层中心处镶嵌连接有低温溶片,所述外鼓包衣内端还连接有一对与低温溶片相对应的触发块,且触发块与定形介层的外端连接,正常状态下通过控形丝的支撑外鼓包衣是处于鼓包的,并且与消毒液液体成分是割离的,在人为施压下定形介层会脆裂,然后控形丝迫使外鼓包衣铺平压缩,一方面实现与伤口接触面积的增大,进而实现隔离防护,另一方面失去定形介层的阻挡后触发块可以与低温溶片接触,从而将消毒液中的水分输送至低温溶片处,进而触发低温溶片的制冷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块包括传力块、吸水端和多根导水纤维,所述传力块连接于定形介层与外鼓包衣之间,所述吸水端镶嵌连接于传力块靠近定形介层的一端,所述导水纤维均匀连接于吸水端上,且导水纤维贯穿外鼓包衣并延伸至外侧,导水纤维可以将消毒液中的水分输送至吸水端处,但是正常状态下定形介层进行隔离阻挡,仅在压碎的情况下吸水端可以在压缩的动作下与低温溶片接触,从而实现低温溶片的溶解制冷。

进一步的,所述外鼓包衣采用柔性膜状材料制成,所述控形丝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控形丝向远离低温溶片的方向弹性形变,控形丝在定形介层的支撑作用下先迫使外鼓包衣鼓包,在定形介层碎裂后控形丝恢复形状,从而带动外鼓包衣铺平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拉伸中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网状结构,所述低温溶片采用硝石制成,拉伸中层既可以满足外鼓包衣的铺平压缩,并始终保持低温溶片处于中心位置与触发块结合,同时在受到拉伸后网孔可以容纳碎裂后的定形介层,可以保证外鼓包衣充分铺平,触发块可以顺利与低温溶片进行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块采用硬度高于定形介层的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定形介层采用脆性的导热材料制成,在低温胶囊受到轻微施压后,传力块将压力传递至定形介层处,定形介层则会碎裂不再对外鼓包衣的形状进行支撑,实现对铺平和制冷两个动作的触发。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通过对消毒液配方进行改进,以温和的中药原料,有多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伤口周围的有害细菌的生长,灭杀大部分有害细菌,避免伤口感染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排脓生肌,促进伤口的愈合,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同时掺入的低温胶囊在使用时轻轻压碎即可,便可通过吸收消毒液内含有的水分,触发压缩和制冷的双重动作,一方面对伤口进行覆盖,减少消毒液流失的同时降低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以低温来达到轻微麻醉的效果,减少伤口处消毒带来的疼痛感,并减少消毒液的挥发,实现长效消毒的效果。

(2)低温胶囊包括外鼓包衣,外鼓包衣内端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控形丝,控形丝内端连接有相匹配的定形介层,外鼓包衣内端中心处还连接有拉伸中层,拉伸中层中心处镶嵌连接有低温溶片,外鼓包衣内端还连接有一对与低温溶片相对应的触发块,且触发块与定形介层的外端连接,正常状态下通过控形丝的支撑外鼓包衣是处于鼓包的,并且与消毒液液体成分是割离的,在人为施压下定形介层会脆裂,然后控形丝迫使外鼓包衣铺平压缩,一方面实现与伤口接触面积的增大,进而实现隔离防护,另一方面失去定形介层的阻挡后触发块可以与低温溶片接触,从而将消毒液中的水分输送至低温溶片处,进而触发低温溶片的制冷动作。

(3)触发块包括传力块、吸水端和多根导水纤维,传力块连接于定形介层与外鼓包衣之间,吸水端镶嵌连接于传力块靠近定形介层的一端,导水纤维均匀连接于吸水端上,且导水纤维贯穿外鼓包衣并延伸至外侧,导水纤维可以将消毒液中的水分输送至吸水端处,但是正常状态下定形介层进行隔离阻挡,仅在压碎的情况下吸水端可以在压缩的动作下与低温溶片接触,从而实现低温溶片的溶解制冷。

(4)外鼓包衣采用柔性膜状材料制成,控形丝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控形丝向远离低温溶片的方向弹性形变,控形丝在定形介层的支撑作用下先迫使外鼓包衣鼓包,在定形介层碎裂后控形丝恢复形状,从而带动外鼓包衣铺平压缩。

(5)拉伸中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网状结构,低温溶片采用硝石制成,拉伸中层既可以满足外鼓包衣的铺平压缩,并始终保持低温溶片处于中心位置与触发块结合,同时在受到拉伸后网孔可以容纳碎裂后的定形介层,可以保证外鼓包衣充分铺平,触发块可以顺利与低温溶片进行接触。

(6)传力块采用硬度高于定形介层的硬质材料制成,定形介层采用脆性的导热材料制成,在低温胶囊受到轻微施压后,传力块将压力传递至定形介层处,定形介层则会碎裂不再对外鼓包衣的形状进行支撑,实现对铺平和制冷两个动作的触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低温胶囊正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拉伸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低温胶囊压碎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外鼓包衣、2控形丝、3定形介层、4拉伸中层、5低温溶片、6触发块、61传力块、62吸水端、63导水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伤口用低温长效式消毒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数取黄芩4份、野菊花3份、金银花8份、当归10份、蛇床子3份、地锦草4份、藏红花4份、紫堇5份清洗后进行粉碎和研磨,然后经过100目筛处理,再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粉末;

s2、取水10份与混合粉末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先用文火煎煮20min,然后在将水温升至75℃,继续煎煮20min,煎煮时不断搅拌;

s3、煎煮完成后,过滤处理,弃去滤渣,保留滤液,并对滤液进行脱色处理;

s4、再取医用酒精15份、甘油1份、分散剂2份加入到脱色后的滤液中,水浴加热的同时进行超声搅拌混合制备得到溶液;

s5、在无氧环境中取合适数量的低温胶囊均匀投入至溶液内,然后密封包装并入库。

步骤s2中的水为注射用水或无菌水中的一种。

步骤s4中的医用酒精浓度为80%,分散剂为十四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s4中的水浴加热温度为50-70℃。

步骤s5中的低温胶囊的数量为1个/3ml-5ml。

请参阅图2,步骤s5中的低温胶囊包括外鼓包衣1,外鼓包衣1内端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控形丝2,控形丝2内端连接有相匹配的定形介层3,外鼓包衣1内端中心处还连接有拉伸中层4,拉伸中层4中心处镶嵌连接有低温溶片5,外鼓包衣1内端还连接有一对与低温溶片5相对应的触发块6,且触发块6与定形介层3的外端连接,正常状态下通过控形丝2的支撑外鼓包衣1是处于鼓包的,并且与消毒液液体成分是割离的,在人为施压下定形介层3会脆裂,然后控形丝2迫使外鼓包衣1铺平压缩,一方面实现与伤口接触面积的增大,进而实现隔离防护,另一方面失去定形介层3的阻挡后触发块6可以与低温溶片5接触,从而将消毒液中的水分输送至低温溶片5处,进而触发低温溶片5的制冷动作。

请参阅图4,触发块6包括传力块61、吸水端62和多根导水纤维63,吸水端62和导水纤维63均采用吸水性材料制成,传力块61连接于定形介层3与外鼓包衣1之间,吸水端62镶嵌连接于传力块61靠近定形介层3的一端,导水纤维63均匀连接于吸水端62上,且导水纤维63贯穿外鼓包衣1并延伸至外侧,导水纤维63可以将消毒液中的水分输送至吸水端62处,但是正常状态下定形介层3进行隔离阻挡,仅在压碎的情况下吸水端62可以在压缩的动作下与低温溶片5接触,从而实现低温溶片5的溶解制冷。

外鼓包衣1采用柔性膜状材料制成,控形丝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控形丝2向远离低温溶片5的方向弹性形变,控形丝2在定形介层3的支撑作用下先迫使外鼓包衣1鼓包,在定形介层3碎裂后控形丝2恢复形状,从而带动外鼓包衣1铺平压缩。

请参阅图5,拉伸中层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网状结构,低温溶片5采用硝石制成,拉伸中层4既可以满足外鼓包衣1的铺平压缩,并始终保持低温溶片5处于中心位置与触发块6结合,同时在受到拉伸后网孔可以容纳碎裂后的定形介层3,可以保证外鼓包衣1充分铺平,触发块6可以顺利与低温溶片5进行接触。

传力块61采用硬度高于定形介层3的硬质材料制成,定形介层3采用脆性的导热材料制成,在低温胶囊受到轻微施压后,传力块61将压力传递至定形介层3处,定形介层3则会碎裂不再对外鼓包衣1的形状进行支撑,实现对铺平和制冷两个动作的触发。

实施例2:

一种伤口用低温长效式消毒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数取黄芩5份、野菊花4份、金银花9份、当归12份、蛇床子5份、地锦草6份、藏红花6份、紫堇6份清洗后进行粉碎和研磨,然后经过150目筛处理,再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粉末;

s2、取水12份与混合粉末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先用文火煎煮30min,然后在将水温升至80℃,继续煎煮25min,煎煮时不断搅拌;

s3、煎煮完成后,过滤处理,弃去滤渣,保留滤液,并对滤液进行脱色处理;

s4、再取医用酒精18份、甘油5份、分散剂4份加入到脱色后的滤液中,水浴加热的同时进行超声搅拌混合制备得到溶液;

s5、在无氧环境中取合适数量的低温胶囊均匀投入至溶液内,然后密封包装并入库。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3:

一种伤口用低温长效式消毒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数取黄芩6份、野菊花5份、金银花10份、当归14份、蛇床子7份、地锦草8份、藏红花8份、紫堇7份清洗后进行粉碎和研磨,然后经过200目筛处理,再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粉末;

s2、取水15份与混合粉末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先用文火煎煮40min,然后在将水温升至90℃,继续煎煮30min,煎煮时不断搅拌;

s3、煎煮完成后,过滤处理,弃去滤渣,保留滤液,并对滤液进行脱色处理;

s4、再取医用酒精20份、甘油10份、分散剂6份加入到脱色后的滤液中,水浴加热的同时进行超声搅拌混合制备得到溶液;

s5、在无氧环境中取合适数量的低温胶囊均匀投入至溶液内,然后密封包装并入库。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本发明可以通过对消毒液配方进行改进,以温和的中药原料,有多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伤口周围的有害细菌的生长,灭杀大部分有害细菌,避免伤口感染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排脓生肌,促进伤口的愈合,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同时掺入的低温胶囊在使用时轻轻压碎即可,便可通过吸收消毒液内含有的水分,触发压缩和制冷的双重动作,一方面对伤口进行覆盖,减少消毒液流失的同时降低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以低温来达到轻微麻醉的效果,减少伤口处消毒带来的疼痛感,并减少消毒液的挥发,实现长效消毒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