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0644发布日期:2021-07-30 17:5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重症患者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用具领域,具体为可自由掌握的重症患者开口器。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是针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护和治疗的医疗手段。在针对危重患者进行治疗时,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需要插胃管也就是口饲,人工把胃管经口腔、咽部,置入食道中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是临床医护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但是,在危重患者中,有些事昏迷或者意识不清者,患者不能自主配合医疗人员进行插胃管,这时就需要医务人员将患者的口腔打开,尤其是将上下颌骨打开,通常做法是多人配合,用力按压患者上颌骨和下颌骨连接处,配合用医用撬棍撬动患者牙齿,打开患者口腔,然后将硬物置于患者口腔两侧放在上下牙齿间,防止口腔闭合,然后进行插管操作。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多人合作,费时费力;2、不能根据需要自由掌握患者口腔张开的大小;3、张开患者口腔过程中不好把握力度和速度,容易伤到患者口腔和连接上下颌骨的肌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由掌握开口大小的重症患者开口器。本发明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重症患者开口器,包括:上撬杆、下撬杆、上升降套筒、下升降套筒组合、牙齿支撑装置、连接孔一、连接孔二、绞轴一、绞轴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撬杆前段设置有上支撑杆,用于支撑上牙齿,所述上支撑杆向上设置有阻挡柱一,用于顶住牙齿防止上支撑杆向口腔内滑进,所述上撬杆中段设置有向上方倾斜的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与上支撑杆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孔一,所述连接杆一右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杆一;

所述按压杆一中间通过绞轴一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丝杠通过螺纹套接有上升降套筒,所述上升降套筒下边设置有向外的凸起;

所述上升降套筒下部套接有下升降套筒组合,所述下升降套筒组合上部设置有下套筒一,所述下套筒一内部上下贯通,所述下套筒一上部向内设置有凸起,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升降套筒组合下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下套筒二,所述下套筒二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套筒二下部设置有连接杆三;

所述下撬杆前段设置有下支撑杆,用于支撑下牙齿,所述下支撑杆向下设置有阻挡柱二,用于顶住牙齿防止下支撑杆向口腔内滑进,所述下撬杆中段设置有向下方倾斜的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与下支撑杆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孔二,所述连接杆二右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杆二;

所述上撬杆的连接孔一与下撬杆的连接孔二通过销子连接,且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可沿销子自由转动。

所述按压杆二中间通过绞轴二连接连接杆三;

所述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二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常态设置为张开状态,用于向上撑开连接杆一和向下撑开连接杆二;

所述牙齿支撑装置由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一、纵向支撑杆二、牙托一、牙托二、套接杆组成,所述套接杆右段内部设置有插孔,用于将上支撑杆或下支撑杆插入,所述套接杆左段设置为上下两片状中间空的结构,用于卡在横向支撑杆中间,所述套接杆左段上下两片状结构的左端设置有圆孔,所述横向支撑杆中间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圆孔,所述套接杆左段上下两片状结构的左端的圆孔与横向支撑杆中间设置的圆孔重叠,通过销子将套接杆与横向支撑杆连接,且套接杆可沿横向支撑杆自由转动,所述横向支撑杆左端设置有纵向支撑杆一,所述纵向支撑杆一的顶端设置有牙托一,所述横向支撑杆右端设置有纵向支撑杆二,所述纵向支撑杆二的顶端设置有牙托二。

进一步的,所述牙托一、牙托二设计为内部不锈钢外部乳胶结构,用于拖住牙齿,防止伤到牙齿。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可沿绞轴一自由转动,所述连接杆三可沿绞轴二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升降套筒从下套筒一内部穿过,通过下套筒向外的凸起挡住下套筒一向内的凸起,同时上升降套筒通过内螺纹与丝杠套接,所述下套筒一的外螺纹与下套筒二的内螺纹咬合,从而将下套筒一与下套筒二形成内部中空的一体,上升降套筒沿丝杠上升或下降带动下升降套筒组合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上撬杆前段的上支撑杆与下撬杆前段的下支撑杆张开和闭合。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医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缓慢张开患者牙齿,防止伤害牙齿和牙龈,且可以转动套接杆转向一侧,留出插管空间,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上撬杆与下撬杆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牙齿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一、纵向支撑杆二、牙托一、牙托二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套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下撬杆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00-上撬杆、101-上支撑杆、102-阻挡柱一、103-连接杆一、104-按压杆一、200-下撬杆、201-下支撑杆、202-阻挡柱二、203-连接杆二、204-按压杆二、300-上升降套筒、400-下升降套筒组合、401-下套筒一、402-下套筒二、403-连接杆三、500-牙齿支撑装置、501-横向支撑杆、502-纵向支撑杆一、503-纵向支撑杆二、504-牙托一、505-牙托二、506-套接杆、507-插孔、600-连接孔一、601-连接孔二、700-绞轴一、701-丝杠、800-绞轴二、90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本发明的重症患者开口器,包括:上撬杆100、上支撑杆101、阻挡柱一102、连接杆一103、按压杆一104、下撬杆200、下支撑杆201、阻挡柱二202、连接杆二203、按压杆二204、上升降套筒300、下升降套筒组合400、下套筒一401、下套筒二402、连接杆三403、牙齿支撑装置500、横向支撑杆501、纵向支撑杆一502、纵向支撑杆二503、牙托一504、牙托二505、套接杆506、插孔507、连接孔一600、连接孔二601、绞轴一700、丝杠701、绞轴二800、弹簧9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撬杆100前段设置有上支撑杆101,用于支撑上牙齿,所述上支撑杆101向上设置有阻挡柱一102,用于顶住牙齿防止上支撑杆101向口腔内滑进,所述上撬杆100中段设置有向上方倾斜的连接杆一103,所述连接杆一103与上支撑杆101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孔一600,所述连接杆一103右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杆一104;

所述按压杆一104中间通过绞轴一700连接有丝杠701,所述丝杠701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丝杠701通过螺纹套接有上升降套筒300,所述上升降套筒300下边设置有向外的凸起;

所述上升降套筒300下部套接有下升降套筒组合400,所述下升降套筒组合400上部设置有下套筒一401,所述下套筒一401内部上下贯通,所述下套筒一401上部向内设置有凸起,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升降套筒组合400下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下套筒二402,所述下套筒二40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套筒二402下部设置有连接杆三403;

所述下撬杆200前段设置有下支撑杆201,用于支撑下牙齿,所述下支撑杆201向下设置有阻挡柱二202,用于顶住牙齿防止下支撑杆201向口腔内滑进,所述下撬杆200中段设置有向下方倾斜的连接杆二203,所述连接杆二203与下支撑杆201固定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孔二601,所述连接杆二203右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杆二204;

所述上撬杆100的连接孔一600与下撬杆200的连接孔二601通过销子连接,且连接孔一600和连接孔二601可沿销子自由转动。

所述按压杆二204中间通过绞轴二800连接连接杆三403;

所述连接杆一103与连接杆二203之间设置有弹簧900,所述弹簧900的常态设置为张开状态,用于向上撑开连接杆一103和向下撑开连接杆二203;

所述牙齿支撑装置500由横向支撑杆501、纵向支撑杆一502、纵向支撑杆二503、牙托一504、牙托二505、套接杆506组成,所述套接杆506右段内部设置有插孔507,用于将上支撑杆101或下支撑杆201插入,所述套接杆506左段设置为上下两片状中间空的结构,用于卡在横向支撑杆501中间,所述套接杆506左段上下两片状结构的左端设置有圆孔,所述横向支撑杆501中间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圆孔,所述套接杆506左段上下两片状结构的左端的圆孔与横向支撑杆501中间设置的圆孔重叠,通过销子将套接杆506与横向支撑杆501连接,且套接杆506可沿横向支撑杆501自由转动,所述横向支撑杆501左端设置有纵向支撑杆一502,所述纵向支撑杆一502的顶端设置有牙托一504,所述横向支撑杆501右端设置有纵向支撑杆二503,所述纵向支撑杆二503的顶端设置有牙托二505。

进一步的,所述牙托一504、牙托二505设计为内部不锈钢外部乳胶结构,用于拖住牙齿,防止伤到牙齿。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701可沿绞轴一700自由转动,所述连接杆三403可沿绞轴二800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升降套筒300从下套筒一401内部穿过,通过下套筒401向外的凸起挡住下套筒一401向内的凸起,同时上升降套筒300通过内螺纹与丝杠701套接,所述下套筒一401的外螺纹与下套筒二402的内螺纹咬合,从而将下套筒一401与下套筒二402形成内部中空的一体,上升降套筒300沿丝杠701上升或下降带动下升降套筒组合400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上撬杆100前段的上支撑杆101与下撬杆200前段的下支撑杆201张开和闭合。

使用本发明时,医务人员将不能自主张开嘴巴的患者,通过手动打开一点患者的上牙齿和下牙齿缝隙,手持本发明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在原始状态下即合在一块插入患者张开的牙齿缝隙内,上支撑杆撑住上牙齿,下支撑杆撑住下牙齿,然后沿丝杠701向上旋转上升降套筒300带动按压杆一104向下运动,按压杆二204向上运动,通过连接孔一600和连接孔二601转动带动上支撑杆101向上运动,下支撑杆201向下运动,缓慢的撑开患者的上牙齿和下牙齿,使口腔张开一定角度;然后,将两个牙齿支撑装置500分别放入上牙齿和下牙齿之间的缝隙,通过牙托一504和牙托二505顶住上牙齿和下牙齿,向下旋转上升降套筒300,拔出上撬杆100和下撬杆200,此时上下牙齿咬住两个牙齿支撑装置500的牙托一504和牙托二505,然后适当调整上支撑杆101和下支撑杆201的张开角度,将上支撑杆101插入上边的牙齿支撑装置500的插孔507,将下支撑杆201插入下边的牙齿支撑装置500的插孔507,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向上旋转上升降套筒300,从而带动两个牙齿支撑装置500向上向下运动,通过牙托一504和牙托二505在保护牙齿的前提下将口腔大幅度的张开,张开到需要的幅度时,将上撬杆100和下撬杆200通过牙齿支撑装置500的套接杆506左端的圆孔沿插入的销子转向一侧,留出插管等操作的空间。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医务人员可以在保护牙齿和牙龈的前提下根据需要缓慢张开患者牙齿和口腔,且可以转动套接杆转向一侧,留出插管等操作空间,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