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双腔血透内瘘穿刺针

文档序号:25881560发布日期:2021-07-16 18:4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单管双腔血透内瘘穿刺针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单管血透内瘘穿刺针。


背景技术:

2.尿毒症患者通过维持性血透透析来延长生命,透析时病人血管连接透析管路,需要对皮下内瘘血管进行穿刺进行引血和回血建立体外血液循环达到替代肾脏治疗目的输液。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尽可能地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
3.目前使用的内瘘穿刺针有留置针、锐针、钝针,每次血液透析,动、静脉需各穿刺一针,以实现引血和回血功能。期间,用17g的穿刺两针,患者紧张、疼痛;随着透龄越来越长,患者自身血管资源有限,越来越多的患者使用人造血管内瘘;锐针穿刺后透析中滑针、血肿,增加病人痛苦,也增加护士工作量和应急处理情况;锐针穿刺拔针时还存在血管贯穿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管双腔血透内瘘穿刺针,这种穿刺针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能很好地减少病人血管通路的损伤,尤其适用于可穿刺有限的患者,同时可延长血管通道的使用寿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单管双腔血透内瘘穿刺针,包括导丝,第一引血管后端为肝素帽,肝素帽侧壁设有输液管接头,导丝从第一引血管后端穿过肝素帽后向前穿出;第二引血管后端为肝素帽,肝素帽侧壁设有输液管接头,第一引血管从第二引血管后端穿过肝素帽后向前穿出。
6.上述的单管双腔血透内瘘穿刺针,在第一引血管身上设有长度刻度。
7.本发明采用单针双腔的留置针结构,通过单针穿刺减少病人穿刺引起的疼痛感;避免穿刺后透析中的血肿发生;避免锐针拔针意外针尖对血管的切割导致贯穿伤;最终延长患者血管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发明穿刺状态示意图。
10.图3为本发明血透时的留置状态示意图。
11.图中标记为:1导丝,2第一引血管,21肝素帽侧壁用与输液管连接的输液管接头,22第一引血管后端的肝素帽, 3第二引血管,31肝素帽侧壁用与输液管连接的输液管接头,32第二引血管后端的肝素帽,4第一引血管上的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12.参照附图,单管双腔血透内瘘穿刺针,包括导丝1,第一引血管后端为肝素帽22,肝素帽侧壁设有输液管接头21,导丝从第一引血管后端穿过肝素帽后向前穿出;第二引血管3后端为肝素帽32,肝素帽侧壁设有输液管接头31,第一引血管从第二引血管后端穿过肝素帽后向前穿出;在第一引血管身上设有长度刻度4,刻度位于第一引血管与第二引血管肝素帽之间,用于查看第一引血管与第二引血管之间的相对位置。
13.本发明使用时,医护人员将第一、第二引血管在导丝的引导下刺入血管通道,导丝到达指定位置后,将第一引血管向前推进,即保持第二引血管不动的情况下,使第一引血管相对第二引血管向前伸出,当第一、第二引血管的管口相距5厘米以上时,两者距离达到指定的血透要求。本发明可以利用第一引血管上的刻度来查看距离是否达到要求。可以避免血管通路血液重复循环,保证透析的效果。最后抽出导丝,进行血透。
14.导丝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带弹性的细小钢丝,起到对引血管的穿导、导向作用。
15.本发明的血透动静脉内瘘穿刺过程只有一次穿刺,减少了对病人血管通道的损伤,提高血管通道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