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视力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9865发布日期:2021-09-22 21: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视力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视力检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视力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2.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特制定《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原《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同时废止),并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中的第五条,将学校"防近"工作开展情况、学生视力监测及近视眼发病率控制情况纳入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检查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3.对于现有学校学生视力检测,由于缺少专业设备,且大量人员出行不便,大多仍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及一个人指着一个学生来观察,检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记录,通常一个学校进行检测及其浪费学生课堂时间,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从而造成了检测效率低下的同时,还容易导致记录出错的现象出现。
4.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视力检查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视力检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对于现有学校学生视力检测,由于缺少专业设备,且大量人员出行不便,大多仍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及一个人指着一个学生来观察,检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记录,通常一个学校进行检测及其浪费学生课堂时间,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从而造成了检测效率低下的同时,还容易导致记录出错的现象出现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视力检查系统,包括头盔,电控模组,电机、电池、幕布、幻灯镜头和电磁开关,所述头盔下端边缘固定设置有面罩,所述面罩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幕布固定安装在安装架前端弧面边缘,且保持于面罩连接处曲率连续性(如图1所示,从而使得检查面罩在放置时,不会出现损坏幕布的现象出现),所述安装架后端开设有两个检测通孔,靠近两个检测通孔边缘的所述安装架后端固定设置有两个密封胶圈,所述安装架下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触发轴,所述触发轴穿过安装架下端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前端接触在幕布内壁后端接触在安装架前端内壁的遮光板,所述触发轴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滑面,所述安装架下端侧壁开设有接触在滑面侧壁的全景滑孔,所述安装架顶端下内壁转动连接有幻灯镜头,所述幻灯镜头中央上端面中央设置有用于使得幻灯镜头保持向前的恢复机构,所述幻灯镜头外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触发块,两个所述触发块接触在遮光板同一侧壁,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下端面,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外侧啮合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同轴固定设置在触发轴下端外壁,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还同轴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上端面偏心位
置转动设置有凸轮杆,所述凸轮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触发轴下端外壁,所述安装架下侧壁平行全景滑孔边线的用于遮盖全景滑孔的随动板,所述随动板转动设置在触发轴外壁;
7.将本设备进行联网,使用手机端小程序进行联网配置,使用时先将名字输入小程序,待小程序显示操作接面,将设备戴到头上,调整好舒适度后,开启设备,使得两个眼睛正好通过检测通孔观察到面罩前端的幕布,设备开启后幻灯镜头向幕布上,使得幕布上出现检测字母e,同时电机转动,驱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被动齿轮转动,被动齿轮转动通过触发轴转动驱动遮光板转动,遮光板转动后将挤压幻灯镜头上的触发块使得幻灯镜头克服恢复机构的力发生转动,从而完成单眼的检测(如图2和3所示,幻灯镜头初始状态受到恢复机构的作用力正对着幕布中央,且遮光板初始位置为平行安装架后端立面,只需遮光板转动九十度即可完成单眼检测,检测完一只眼检测另外一只眼时只需旋转一百八十度即可,同时触发块会保持着幻灯镜头与遮光板的同步切换,从而有效进行单眼遮蔽检测),当需要进行最终双眼视力同时检测时电机只需将遮光板旋转到初始状态的同时电磁开关触发使得凸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结合,凸轮转动通过推拉杆推动横着的触发轴向后沿着全景滑孔滑动,使得触发轴两侧的滑面与全景滑孔内壁接触,将触发轴向安装架的立面进行贴近,触发轴向后移动带动遮光板向后移动且平行于安装架立面与之贴合(如图4、6、7和11所示,遮光板向后移动且平行于安装架立面与之贴合时,使得测试者左右眼不再受到任何遮挡,从而有效解决了测试中出现异物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得到问题出现,随动板也随着触发轴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将从全景滑孔进入设备的外部光进行遮蔽,从而达到检测的准确性),检测过程中只需在手机上选择看到的方向即可,程序的设置会根据检测者的操作自动控制幻灯镜头投影不同大小方向的检测字母e,检测完成后电控模组会自动将数据同步到网络端,从而进行汇总分析,给出最终的结果。
8.本发明通过大数据配合检测硬件的使用,快速有效的进行视力检测的同时,完成终端的登记和后续分析,从而能快速的进行汇报,使被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展示,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采用人工检测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问题出现;其次本设备采用电机间接控制遮光板转动再时的幻灯镜头同步与遮光板转动,从而使得使用一个幻灯镜头即可完成单眼检测和双眼检测,从而节约了设备的陈本。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架上端侧壁环绕幻灯镜头轴线四周开设有多个等角度的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上端外壁设置有关闭板,同一侧的所述关闭板通过圆弧滑棱滑动设置在安装架上端面开设的环滑槽中,其中两个左右对称的关闭板上端分别通过球套套设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另一端套设有竖激发杆,所述竖激发杆竖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架上端侧壁,所述竖激发杆除贴近安装架立面的三周下端侧壁开设有用于接触遮光板上端边线的斜面;
10.本发明在使用时,由于检测需要一定时间,长时间的不通风环境容易导致眼睛干涩面部流汗问题出现,从而造成设备的污损的同时,使得检测者眼睛出现短时间的模糊容易造成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出现,现希望设置一套通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使用时,当遮光板每次进行转动切换时,遮光板会暂时脱离竖激发杆下端,从而使得竖激发杆向下滑动,通过上端的推拉杆拉动关闭板在环滑槽内滑动,从而将下端的通风口打开,同时遮光板转动将设备内地气流扰动,从而完成自动换气,当遮光板切换完成后上端斜面总是能挤压到斜面,使得竖激发杆上移推动推拉杆将关闭板再次推动到通风口上端,从而将设备进
行密封,当双眼检测时,遮光板同样会移动到后侧紧贴安装架立面侧壁,从而将竖激发杆顶起;
11.本发明通过遮光板地转动过程离开竖激发杆下端和转动到位后再将竖激发杆顶起,从而使得设备能在状态切换时将通风口通过关闭板进行关闭和打开,再通过遮光板地转动进行扫气,从而完成设备内部空气地流通,从而有效解决了长时间使用造成眼睛干涩,使得视力检查结果不准确地现象出现问题。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恢复机构包括恢复杆,所述恢复杆外端套设有扭簧,幻灯镜头转动驱动恢复杆克服扭簧扭力进行转动,待幻灯镜头不再受到遮光板作用时,能自发地恢复原始状态。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齿轮外侧还啮合有两个对称的加速齿轮组,所述加速齿轮组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风扇驱动轴,所述风扇驱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下端侧壁,所述风扇驱动轴穿过安装架下端侧壁的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叶片,风扇驱动轴轴线四周的所述安装架下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端的所述安装架下端侧壁开设有封闭凹台,所述封闭凹台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气动板,所述气动板上开设有与通气孔错位的导气孔;在遮光板进行转动时,上端地通风口打开,同时电机上端地驱动齿轮通过加速齿轮组驱动风扇驱动轴转动,从而使得风扇驱动轴上端地风扇进行转动,扇叶转动时,将下端地封闭凹台内的气动板克服重力向上吸引,从而使得气动板上开设有与通气孔不连通地导气孔此时通过封闭凹台地承接与设备内部进行连通,从而完成强制换气地效果,从而有效解决了遮光板扫气不彻底,设备内空气污浊地现象出现,其次也避免了携带眼病地检测人员造成交叉感染地风险。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面罩上端外壁四周安装有上下左右按键,避免了盲手操作手机出现误触地现象出现,造成检测结果不明显地现象出现。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触发轴外壁采用减摩材料,减小摩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通过大数据配合检测硬件的使用,快速有效的进行视力检测的同时,完成终端的登记和后续分析,从而能快速的进行汇报,使被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展示,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采用人工检测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问题出现;其次本设备采用电机间接控制遮光板转动再时的幻灯镜头同步与遮光板转动,从而使得使用一个幻灯镜头即可完成单眼检测和双眼检测,从而节约了设备的陈本。
18.2.本发明通过遮光板地转动过程离开竖激发杆下端和转动到位后再将竖激发杆顶起,从而使得设备能在状态切换时将通风口通过关闭板进行关闭和打开,再通过遮光板地转动进行扫气,从而完成设备内部空气地流通,从而有效解决了长时间使用造成眼睛干涩,使得视力检查结果不准确地现象出现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20.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右前仰视总体结构示意图;(隐藏头盔和幕布)
22.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左前俯视总体结构示意图;(隐藏头盔和幕布)
24.图5为本发明右后俯视总体结构示意图;(隐藏头盔和幕布)
25.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左后俯视总体结构示意图;(隐藏头盔和幕布)
28.图9为本发明图8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后侧俯视总体结构示意图;(隐藏头盔和幕布)
30.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2.头盔1,电控模组2,电机3,电池4,幕布5,幻灯镜头6,电磁开关7,面罩11,安装架12,检测通孔13,密封胶圈14,触发轴15,遮光板16,滑面17,全景滑孔18,恢复机构19,触发块20,驱动齿轮21,被动齿轮22,凸轮23,凸轮杆24,随动板25,通风口30,关闭板31,环滑槽32,推拉杆33,竖激发杆34,斜面35,恢复杆40,扭簧41,加速齿轮组42,风扇驱动轴43,通气孔44,封闭凹台45,气动板46。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

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视力检查系统,包括头盔1,电控模组2,电机3、电池4、幕布5、幻灯镜头6和电磁开关7,头盔1下端边缘固定设置有面罩11,面罩11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2,幕布5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2前端弧面边缘,且保持于面罩11连接处曲率连续性(如图1所示,从而使得检查面罩在放置时,不会出现损坏幕布5的现象出现),安装架12后端开设有两个检测通孔13,靠近两个检测通孔13边缘的安装架12后端固定设置有两个密封胶圈14,安装架12下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触发轴15,触发轴15穿过安装架12下端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前端接触在幕布5内壁后端接触在安装架12前端内壁的遮光板16,触发轴15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滑面17,安装架12下端侧壁开设有接触在滑面17侧壁的全景滑孔18,安装架12顶端下内壁转动连接有幻灯镜头6,幻灯镜头6中央上端面中央设置有用于使得幻灯镜头6保持向前的恢复机构19,幻灯镜头6外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触发块20,两个触发块20接触在遮光板16同一侧壁,电机3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2下端面,电机3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21,驱动齿轮21外侧啮合有被动齿轮22,被动齿轮22同轴固定设置在触发轴15下端外壁,电机3输出轴上还同轴设置有凸轮23,凸轮23上端面偏心位置转动设置有凸轮杆24,凸轮杆24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触发轴15下端外壁,安装架12下侧壁平行全景滑孔18边线的用于遮盖全景滑孔18的随动板25,随动板25转动设置在触发轴15外
壁;
35.将本设备进行联网,使用手机端小程序进行联网配置,使用时先将名字输入小程序,待小程序显示操作接面,将设备戴到头上,调整好舒适度后,开启设备,使得两个眼睛正好通过检测通孔13观察到面罩11前端的幕布5,设备开启后幻灯镜头6向幕布5上,使得幕布5上出现检测字母e,同时电机3转动,驱动驱动齿轮21转动,驱动齿轮21转动驱动被动齿轮22转动,被动齿轮22转动通过触发轴15转动驱动遮光板16转动,遮光板16转动后将挤压幻灯镜头6上的触发块20使得幻灯镜头6克服恢复机构19的力发生转动,从而完成单眼的检测
36.幻灯镜头6初始状态受到恢复机构19的作用力正对着幕布5中央,且遮光板16初始位置为平行安装架12后端立面,只需遮光板16转动九十度即可完成单眼检测,检测完一只眼检测另外一只眼时只需旋转一百八十度即可,同时触发块20会保持着幻灯镜头6与遮光板16的同步切换,从而有效进行单眼遮蔽检测),当需要进行最终双眼视力同时检测时电机3只需将遮光板16旋转到初始状态的同时电磁开关7触发使得凸轮23与电机3的输出轴结合,凸轮23转动通过推拉杆33推动横着的触发轴15向后沿着全景滑孔18滑动,使得触发轴15两侧的滑面17与全景滑孔18内壁接触,将触发轴15向安装架12的立面进行贴近,触发轴15向后移动带动遮光板16向后移动且平行于安装架12立面与之贴合(遮光板16向后移动且平行于安装架12立面与之贴合时,使得测试者左右眼不再受到任何遮挡,从而有效解决了测试中出现异物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得到问题出现,随动板25也随着触发轴15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将从全景滑孔18进入设备的外部光进行遮蔽,从而达到检测的准确性),检测过程中只需在手机上选择看到的方向即可,程序的设置会根据检测者的操作自动控制幻灯镜头6投影不同大小方向的检测字母e,检测完成后电控模组2会自动将数据同步到网络端,从而进行汇总分析,给出最终的结果。
37.本发明通过大数据配合检测硬件的使用,快速有效的进行视力检测的同时,完成终端的登记和后续分析,从而能快速的进行汇报,使被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展示,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采用人工检测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问题出现;其次本设备采用电机3间接控制遮光板16转动再时的幻灯镜头6同步与遮光板16转动,从而使得使用一个幻灯镜头6即可完成单眼检测和双眼检测,从而节约了设备的陈本。
3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安装架12上端侧壁环绕幻灯镜头6轴线四周开设有多个等角度的通风口30,每个通风口30上端外壁设置有关闭板31,同一侧的关闭板31通过圆弧滑棱滑动设置在安装架12上端面开设的环滑槽32中,其中两个左右对称的关闭板31上端分别通过球套套设有推拉杆33,推拉杆33另一端套设有竖激发杆34,竖激发杆34竖向滑动设置在安装架12上端侧壁,竖激发杆34除贴近安装架12立面的三周下端侧壁开设有用于接触遮光板16上端边线的斜面35;
39.本发明在使用时,由于检测需要一定时间,长时间的不通风环境容易导致眼睛干涩面部流汗问题出现,从而造成设备的污损的同时,使得检测者眼睛出现短时间的模糊容易造成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出现,现希望设置一套通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使用时,当遮光板16每次进行转动切换时,遮光板16会暂时脱离竖激发杆34下端,从而使得竖激发杆34向下滑动,通过上端的推拉杆33拉动关闭板31在环滑槽32内滑动,从而将下端的通风口30打开,同时遮光板16转动将设备内地气流扰动,从而完成自动换气,当遮光板16切换完成后上端斜面总是能挤压到斜面35,使得竖激发杆34上移推动推拉杆33将关闭板31再次推
动到通风口30上端,从而将设备进行密封,当双眼检测时,遮光板16同样会移动到后侧紧贴安装架12立面侧壁,从而将竖激发杆34顶起;
40.本发明通过遮光板16地转动过程离开竖激发杆34下端和转动到位后再将竖激发杆34顶起,从而使得设备能在状态切换时将通风口30通过关闭板31进行关闭和打开,再通过遮光板16地转动进行扫气,从而完成设备内部空气地流通,从而有效解决了长时间使用造成眼睛干涩,使得视力检查结果不准确地现象出现问题。
4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恢复机构19包括恢复杆40,恢复杆40外端套设有扭簧41,幻灯镜头6转动驱动恢复杆40克服扭簧41扭力进行转动,待幻灯镜头6不再受到遮光板16作用时,能自发地恢复原始状态。
4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驱动齿轮21外侧还啮合有两个对称的加速齿轮组42,加速齿轮组4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风扇驱动轴43,风扇驱动轴43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2下端侧壁,风扇驱动轴43穿过安装架12下端侧壁的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叶片,风扇驱动轴43轴线四周的安装架12下端侧壁开设有通气孔44,通气孔44上端的安装架12下端侧壁开设有封闭凹台45,封闭凹台45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气动板46,气动板46上开设有与通气孔44错位的导气孔;在遮光板16进行转动时,上端地通风口30打开,同时电机3上端地驱动齿轮21通过加速齿轮组42驱动风扇驱动轴43转动,从而使得风扇驱动轴43上端地风扇进行转动,扇叶转动时,将下端地封闭凹台45内的气动板46克服重力向上吸引,从而使得气动板46上开设有与通气孔44不连通地导气孔此时通过封闭凹台45地承接与设备内部进行连通,从而完成强制换气地效果,从而有效解决了遮光板16扫气不彻底,设备内空气污浊地现象出现,其次也避免了携带眼病地检测人员造成交叉感染地风险。
4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面罩11上端外壁四周安装有上下左右按键,避免了盲手操作手机出现误触地现象出现,造成检测结果不明显地现象出现。
4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触发轴15外壁采用减摩材料,减小摩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5.工作原理:将本设备进行联网,使用手机端小程序进行联网配置,使用时先将名字输入小程序,待小程序显示操作接面,将设备戴到头上,调整好舒适度后,开启设备,使得两个眼睛正好通过检测通孔13观察到面罩11前端的幕布5,设备开启后幻灯镜头6向幕布5上,使得幕布5上出现检测字母e,同时电机3转动,驱动驱动齿轮21转动,驱动齿轮21转动驱动被动齿轮22转动,被动齿轮22转动通过触发轴15转动驱动遮光板16转动,遮光板16转动后将挤压幻灯镜头6上的触发块20使得幻灯镜头6克服恢复机构19的力发生转动,从而完成单眼的检测(如图2和3所示,幻灯镜头6初始状态受到恢复机构19的作用力正对着幕布5中央,且遮光板16初始位置为平行安装架12后端立面,只需遮光板16转动九十度即可完成单眼检测,检测完一只眼检测另外一只眼时只需旋转一百八十度即可,同时触发块20会保持着幻灯镜头6与遮光板16的同步切换,从而有效进行单眼遮蔽检测),当需要进行最终双眼视力同时检测时电机3只需将遮光板16旋转到初始状态的同时电磁开关7触发使得凸轮23与电机3的输出轴结合,凸轮23转动通过推拉杆33推动横着的触发轴15向后沿着全景滑孔18滑动,使得触发轴15两侧的滑面17与全景滑孔18内壁接触,将触发轴15向安装架12的立面进行贴近,触发轴15向后移动带动遮光板16向后移动且平行于安装架12立面与之贴合(如图4、6、7和11所示,遮光板16向后移动且平行于安装架12立面与之贴合时,使得测试者左右眼
不再受到任何遮挡,从而有效解决了测试中出现异物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得到问题出现,随动板25也随着触发轴15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将从全景滑孔18进入设备的外部光进行遮蔽,从而达到检测的准确性),检测过程中只需在手机上选择看到的方向即可,程序的设置会根据检测者的操作自动控制幻灯镜头6投影不同大小方向的检测字母e,检测完成后电控模组2会自动将数据同步到网络端,从而进行汇总分析,给出最终的结果。
4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7.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述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