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脐针治疗幻肢痛的分析方法及脐针穴位定位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85937发布日期:2021-09-10 19: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利用脐针治疗幻肢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第一步、在进行脐针治疗前,通过生理测试和监测系统,监测脑部电信号及健侧与残肢的肌肉电信号,获得静息态的第一次生理电信号,生成幻肢痛治疗方案;第二步、根据幻肢痛治疗方案,通过脐针穴位定位系统,精确控制进针位置,完成脐针的进针;在进针后,通过生理测试和监测系统获取得到第二次生理电信号;对比分析脐针瞬时止痛效应,及时调整留针时间及刺激强度;第三步、脐针针刺结束后,再一次通过生理测试和监测系统获取得到第三次生理电信号;将第三次生理电信号与第一次生理电信号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该对比结果分析脐针定位及检测系统效果。2.脐针穴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定位机构(2),定位机构(2)下方设有进针位置指示盘(3);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控制器(4),控制器(4)连接有摄像头(5)和红外距离传感器(6),且定位机构(2)与控制器(4)相连;所述摄像头(5)和红外距离传感器(6)均嵌设在定位机构(2)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脐针穴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针位置指示盘(3)上表面设有八卦进针方位图,进针位置指示盘(3)的中部设有中心圆孔;进针位置指示盘(3)上表面还设有一组环形分布的倾斜入针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脐针穴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固定于机架(1)顶部下表面的左右直线移动组件(8),左右直线移动组件(8)下方设有前后移动组件(9),前后移动组件(9)的下方设有旋转组件(10),旋转组件(10)的下方设有升降组件(7);所述进针位置指示盘(3)位于升降组件(7)的底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脐针穴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直线移动组件(8)包括固定于机架(1)顶部下表面两端的基座(801),两个基座(801)之间设有丝杆(802)和导向杆(803),丝杆(802)上设有丝杆螺母(804),丝杆螺母(804)下方设有滑块(805),滑块(805)上设有与导向杆(803)相配合的导向孔,丝杆(802)端部还设有驱动电机(80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脐针穴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组件(9)包括固定于滑块(805)前端的驱动液压缸(901),驱动液压缸(901)输出端设有l型固定基座(90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脐针穴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10)包括固定于l型固定基座(902)下方的旋转固定底座(101),旋转固定底座(101)下方设有相互配合的旋转座(102);所述旋转座(102)内设有环形的内齿形结构(103),旋转固定底座(101)底部设有旋转驱动电机(104),旋转驱动电机(104)输出端设有与内齿形结构(103)相配合的传动齿轮(10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脐针穴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固定于旋转座(102)下方的驱动气缸(701),驱动气缸(701)输出端设有支撑杆(702);进针位置指示盘(3)固定于支撑杆(702)底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脐针治疗幻肢痛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第一步、在进行脐针治疗前,通过生理测试和监测系统,生成幻肢痛治疗方案;第二步、根据幻肢痛治疗方案,通过脐针穴位定位系统,精确控制进针位置,完成脐针的进针;第三步、脐针针刺结束后,获取第三次生理电信号;将第三次生理电信号与第一次生理电信号进行比较分析。脐针穴位定位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下方设有进针位置指示盘;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摄像头和红外距离传感器,且定位机构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摄像头和红外距离传感器均嵌设在定位机构的下表面。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治疗效果干扰的特点。效减少人为因素对治疗效果干扰的特点。效减少人为因素对治疗效果干扰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梅 栾会芹 王竹 仁韦燕 吴赛男 李增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9/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