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儿科危急重症医疗云平台

文档序号:26581025发布日期:2021-09-08 03:2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儿科危急重症医疗云平台

1.本发明属于医疗云平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儿科危急重症医疗云平台。


背景技术:

2.目前,儿童专科三甲医院数量极少,非儿童专科医院的儿科诊疗能力较弱,诊治儿科危急重症的能力和经验均有不足;因此,儿科人才短缺,发展水平不均,儿科危重症救治的实际困境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不足、缺乏积极干预,在基层医疗机构尤为突出,给儿童危重症救治带来极大的不便。现在国家正大力推广区域医联体模式,在一个区域内由政府来统一协调,以一家三甲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区域医联体。因此,如果依托一家儿童专科医院作为区域医联体牵头医院,联合若干非儿童专科医院作为区域医联体成员医院构建儿科诊治的区域医联体,并依托云平台形成一个儿科诊疗共同体,能够有效缓解儿童就医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儿科危急重症医疗云平台。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儿科危急重症医疗云平台,包括:
6.云平台服务系统,用于为区域医联体内的各医院提供云平台服务;
7.云平台管理系统,用于云平台的用户注册、用户登陆及用户权限管理;
8.远程会诊系统,用于区域医联体的牵头医院与成员医院共同在线会诊病情;双向转诊系统,用于患者的在线转诊;以及
9.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用于实现云平台与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数据共享。
10.进一步的,所述远程会诊系统包括:
11.远程会诊申请模块,用于成员医院的科室管理员新建远程会诊申请,并发送给牵头医院的管理员审核;
12.远程会诊审核模块,用于牵头医院的管理员对远程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成员医院的科室管理员;
13.远程会诊管理模块,用于在审核通过后指定远程会诊的受邀科室,并将远程会诊申请的信息发送给受邀科室的管理员;
14.远程会诊通话模块,用于建立一个会诊室,并为进入会诊室的人员提供视频会议服务;
15.远程会诊处置模块,用于记录会诊的结论,以及在根据会诊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申请转诊根据会诊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申请转诊。
16.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转诊系统包括:
17.转诊申请模块,用于转出医院新建转诊申请,并发送给转入医院的管理员审核;
18.转诊审核模块,用于转入医院的管理员对转诊申请进行审核,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提出转诊申请的科室管理员,以及在转诊审核通过后将转诊申请信息发送给转入科室的管理员和“120”工作人员;
19.在线结算模块,用于在转诊审核通过后在线办理转出医院的出院手续和转入医院的住院手续,并将患者在转出医院结余的费用自动划转至转入医院;
20.病情资料共享模块,用于存储转诊患者的病情资料,实现转入和转出医院共享资料。
21.进一步的,还包括远程教育系统,所述远程教育系统包括:
22.在线教学模块,用于牵头医院通过在线授课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
23.教学效果评估模块,用于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对在线授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24.视频教学模块,用于观看在线授课的录播视频或其他教学影像资料。
25.进一步的,还包括远程协诊系统,所述远程协诊系统用于区域医联体的牵头医院的专家为成员医院提供远程问诊服务。
26.进一步的,所述远程协诊系统包括:
27.远程协诊排班模块,用于对远程协诊的专家进行排班,并将排班情况通过云平台进行展示;
28.远程协诊申请模块,用于成员医院的医生发起远程协诊申请;
29.远程问诊模块,用于远程协诊的专家接受远程协诊申请,并进行远程问诊;
30.远程答疑模块,用于成员医院的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实时提出问题,由远程协诊的专家进行解答。
31.进一步的,还包括医疗资讯系统,所述医疗资讯系统用于云平台管理员管理医疗资讯功能,实现分角色、分类别、分用户属性智能推送相关医疗资讯,并实时统计观看人数。
32.进一步的,还包括医疗业务数据统计系统,所述医疗业务数据统计系统用于对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的远程教育、远程会诊、急诊转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3.进一步的,还包括预警提醒系统,所述预警提醒系统用于对云平台门户网站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测到云平台发生错误时向云平台管理人员发送预警消息。
34.进一步的,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用户接入云平台;所述用户终端包括pc终端、手机app终端和医联体公众号;所述pc终端用于提供各级管理员用户或医生用户的接入,所述手机app终端和医联体公众号用于医生用户的接入。
35.本发明中,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能够方便牵头医院与成员医院共同在线会诊病情,增加成员医院的诊疗能力;通过双向转诊系统,能够建立起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之间转诊的绿色通道;通过远程协诊系统,使牵头医院的专家能够远程协助成员医院进行问诊;通过远程教育系统,能够方便对成员医院的医生进行教学培训,提高成员医院医生的业务能力;通过数据共享交换系统能够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数据共享,从而通过云平台使区域医联体内的医院形成一个诊疗共同体,减轻牵头医院的诊疗压力。
36.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
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3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38.图1为本发明基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儿科危急重症医疗云平台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0.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儿科危急重症医疗云平台,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儿科危急重症医疗云平台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云平台服务系统、云平台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双向转诊系统、远程协诊系统、医疗资讯系统、医疗业务数据统计系统、预警提醒系统、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和用户终端。
41.所述云平台服务系统用于为提供云平台门户网站,以及为区域医联体内的各医院提供一站式的云平台服务。
42.所述云平台管理系统用于云平台的用户注册、用户登陆及用户权限管理。
43.所述远程会诊系统用于区域医联体的牵头医院(一般为儿童专科三甲医院)与成员医院(基层医院等非儿童专科医院)共同在线会诊病情。所述远程会诊系统包括远程会诊申请模块、远程会诊审核模块、远程会诊管理模块、远程会诊通话模块和远程会诊处置模块。
44.所述远程会诊申请模块用于成员医院的科室管理员新建远程会诊申请,并发送给牵头医院的管理员审核;所述远程会诊审核模块用于牵头医院的管理员对远程会诊申请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成员医院的科室管理员;所述远程会诊管理模块用于在审核通过后指定远程会诊的受邀科室,并将远程会诊申请的信息发送给受邀科室的管理员;所述远程会诊通话模块用于建立一个会诊室,并为进入会诊室的人员提供视频会议服务;所述远程会诊处置模块用于记录会诊的结论,以及在根据会诊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申请转诊根据会诊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申请转诊。
45.当成员医院的医生认为患者需要进行远程会诊时,由该医生所在科室的管理员通过远程会诊申请模块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初步诊断、会诊目的,上传患者相关诊断资料,并指定会诊时间;填写完成后自动发送给牵头医院的管理员审核;牵头医院的管理员根据填写的内容决定是否同意进行远程会诊,当拒绝远程会诊时需要填写拒绝的原因,拒绝后会自动将结果及拒绝的原因反馈给发起申请的成员医院的科室管理员。当同意
远程会诊时则指定受邀参加远程会诊的科室,将远程会诊申请发送给受邀科室的管理员,由受邀科室的管理员指定会诊参加人员;发起申请的成员医院的科室管理员在指定时间创建会诊室,由该科室和牵头医院受邀科室的相关人员进入会诊室进行远程会诊。会诊结束后形成会诊意见。
46.所述双向转诊系统用于危急重症患者、危急重症康复患者及慢性病患者的在线转诊。所述双向转诊系统包括转诊申请模块、转诊审核模块、在线结算模块和病情资料共享模块。
47.所述转诊申请模块用于转出医院新建转诊申请,并发送给转入医院的管理员审核;当患者因为病情加重或减轻需要向上或向下转诊时,由该患者所在科室的管理员通过转诊申请模块填写患者信息和转诊理由,向转入医院提出转诊申请。当远程会诊的结论是需要转诊时,在远程会诊处置模块选择转诊,也可进入转诊申请模块提出转诊申请。
48.所述转诊审核模块用于转入医院的管理员对转诊申请进行审核,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提出转诊申请的科室管理员,以及在转诊审核通过后将转诊申请信息发送给转入科室的管理员和“120”工作人员,由转入科室做了转诊患者的入院准备,由“120”工作人员安排转运事宜。
49.所述在线结算模块用于在转诊审核通过后在线办理转出医院的出院手续和转入医院的住院手续,并将患者在转出医院结余的费用自动划转至转入医院。通过转诊申请模块、转诊审核模块和在线结算模块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转院手续,提供转诊的绿色通道。
50.所述病情资料共享模块用于存储转诊患者的病情资料,实现转入和转出医院共享资料。在转诊申请通过后,转出医院将转诊患者的病情资料上传到数据共享模块,转入医院或进行下载查看,以便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患者在转入医院的病情资料也会上传到病情资料共享模块,方便转出医院进行病情跟踪。在向上转诊之后,下级医院的医生可以查看上级医院的处置方法,从而进行学习。在向下转诊之后,上一级医院可以关注患者在转诊之后的病情发展,以便于在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时及时进行处置,使转诊患者可以放心转诊,避免康复期患者和慢性病患者长时间占用上级医院的床位,缓解上级医院床位紧张的问题。
51.所述远程协诊系统用于区域医联体的牵头医院的专家为成员医院提供远程问诊服务。所述远程协诊系统包括远程协诊排班模块、远程协诊申请模块、远程问诊模块和远程答疑模块。
52.所述远程协诊排班模块用于对远程协诊的专家进行排班,并将排班情况通过云平台进行展示;所述远程协诊申请模块用于成员医院的医生发起远程协诊申请;所述远程问诊模块用于远程协诊的专家接受远程协诊申请,并进行远程协助成员医院的医生进行问诊;所述远程答疑模块用于成员医院的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实时提出问题,由远程协诊的专家进行解答。
53.成员医院的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如果无法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可选择相关科室正在远程协诊的专家发起远程协诊申请,在远程协诊的专家同意后,即可由成员医院的医生陪同患者接受远程问诊,成员医院的医生可配合远程协诊的专家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增加远程问诊的准确性,同时,成员医院的医生能够在远程问诊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如果成员医院的医生对诊断出的患者的病情有疑惑,也可在远程答疑模块提出问题,由远程协诊的专家进行解答,以避免误诊。
54.所述远程教育系统用于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的儿科医生的网上教学。所述远程教育系统包括在线教学模块、教学效果评估模块和视频教学模块。
55.所述在线教学模块用于牵头医院通过在线授课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互动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所述教学效果评估模块用于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对在线授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所述视频教学模块用于观看在线授课的录播视频或其他教学影像资料。
56.所述医疗资讯系统用于云平台管理员通过创建、修改、删除、分类等方式管理医疗资讯功能,实现分角色、分类别、分用户属性智能推送相关医疗资讯,并实时统计观看人数,推送相关资讯。
57.分角色、分类别、分用户属性智能推送医疗资讯,以及实时统计观看人数。
58.所述医疗业务数据统计系统用于对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的远程教育、远程会诊、急诊转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管理部门能实时了解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医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医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指导医院的医疗设备规划和立项,将医院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有效益的项目上。同时通过对于远程会诊、急转诊资料的统计,提高成员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避免误诊或其他情况导致的医疗资源浪费。
59.所述预警提醒系统用于提供云平台门户网站的可用性检查、dns解析、下载时间检查、内外链接存活检查等管理功能,并在检测到云平台发生错误时向云平台管理人员发送预警消息,提醒相关人员处理平台错误。
60.所述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用于所述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用于创造一个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方式和环境,以数据提取、数据转换、数据发送、数据校验、数据审核等功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信息资源整合机制,规范数据采集口径、采集方式,规范数据服务方式,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整合与交换机制,实现云平台与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数据共享。
61.所述用户终端用于用户接入云平台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包括pc终端、手机app终端和医联体公众号;所述pc终端用于提供各级管理员用户或医生用户的接入,所述手机app终端和医联体公众号用于医生用户的接入。
62.本发明中,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能够方便牵头医院与成员医院共同在线会诊病情,增加成员医院的诊疗能力;通过双向转诊系统,能够建立起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之间转诊的绿色通道;通过远程协诊系统,使牵头医院的专家能够远程协助成员医院进行问诊;通过远程教育系统,能够方便对成员医院的医生进行教学培训,提高成员医院医生的业务能力;通过数据共享交换系统能够区域医联体内各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数据共享,从而通过云平台使区域医联体内的医院形成一个诊疗共同体,减轻牵头医院的诊疗压力。
6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