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7241发布日期:2021-11-22 13:2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提供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属于骨骼整形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脊柱病的发病机会也越来越高,脊柱问题 成为了现代都市文明病,传统一张板子四条腿的治疗床,不能够形成上下分区的运动,无法 形成支撑进行棘突的感知触摸贯穿,评估数据获取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提供的一种通过前后扇区的独立偏转活动,和人体形成杠 杆结构,对身体进行弯曲贯穿棘突的整脊治疗床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4.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包括上体牵拉 组件、下肢牵拉组件、底部架体,上体牵拉组件通过连接架置于底部架体上,下肢牵拉组件 铰接置于底部架体上,且位于上体牵拉之间一侧,下肢牵拉组件和底部架体之间设置有调节 角度的驱动电机组件,下肢牵拉组件长度可调,上体牵拉组件、下肢牵拉组件形成台面,上 体牵拉组件相对下肢牵拉组件沿竖直方向回转,底部架体设置有升降组件,上肢牵拉组件包 括颈部支托垫、上肢托垫,上肢托垫和肩部托垫设置有调节夹角的驱动电机组件,连接架两 端的铰接轴线相互垂直;
5.所述底部架体包括底座、底座罩体,底座为型材组合形成的框架结构,底座中部设置有 固定架,电动伸缩杆垂直置于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和电动伸缩杆之间采用 蜗轮蜗杆传动,伸缩套管套置于电动伸杆上,且对应和电动伸缩杆的两端连接,伸缩套管的 活动部一侧设置有连接环,连接架铰接置于连接环上,连接架和连接环的铰接轴和电动伸缩 杆平行,固定架底部设置有悬置杆,伸缩套管活动部另一侧固定杆,且和悬置杆对应,旋转 杆和固定杆之间伸缩有伸缩杆,驱动电机置于底座上,且输出轴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 出轴设置有惰轮,连杆一端铰接置于惰轮上,且位于惰轮边缘位置;
6.所述上肢牵拉组件包括用于头部支托的颈部固定垫、胸部支托的上肢托垫,颈部固定垫 置于颈部托架上,颈部托架铰接置于固定架的上,颈部固定垫由两个独立的垫体组成,两个 垫体之间设置有间隙,颈部托架两侧对称设置有手臂托架,手臂托架低于颈部托架,手臂托 架上设置有手臂托垫,上肢托垫置于上托架上,上托架铰接置于颈部托架一侧,颈部托架底 部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调节两个垫体逐渐的间距,调节杆为螺杆结构,和托垫底部的螺纹 套对应螺接,上托架和颈部托架之间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驱动电机组件一侧设置有控制杆;
7.所述下肢牵拉组件包括下肢托垫、踝托垫、伸缩杆,下肢托垫置于下托架上,下托架一 侧设置有铰接耳,铰接耳铰接置于底部架体端部,踝托架通过伸缩杆置于下托架上,踝托垫 置于踝托架上,伸缩管贯穿下托架,且和下托架之间设置有滑套,下托架上设置有导向板, 导向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轮,连杆的另一端和踝部伸缩杆连接,行程杆一端置于下
托架上,另 一端悬置于踝部伸缩杆之间,踝托架置于踝部伸缩杆上,踝托垫置于踝托架上;
8.所述控制杆为拨杆结构,和驱动电机组件间通过齿轮啮合,拨杆调节改变齿轮转向;
9.所述上托架、下托架均为型钢组合形成的框体结构。
10.有益效果:
11.1、望诊上的优势;整脊床尾部的自动运动功能使患者的脊柱部分在动态屈曲状态下,让使用 者更精准地观察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活动范围,它为疾病的评估和诊断 提供了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采集。
12.2、触诊上的优势;可以让医生的双手自由活动便于触诊,感受软组织的弹性;特定关节及两 个或多个固定脊柱节段之间长轴牵张时脊椎关节活动度的增加或减少;脊椎关节在侧屈和旋 转时的运动表现。
13.3、治疗上的优势;整脊床的自动控制功能可以在全自动状态下完成对患者的基础治疗,在 医务人员的操作下其双手可以自由地对特定的肌肉进行特定的脊柱长轴牵引以达到治疗的目 的可以更精准的完成细节的治疗。具体操作在以下章节详述。
14.4、治疗后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检验;双手可以自由活动在正骨或整脊技术应用后,观察到手 法对脊柱运动产生的变化。即当患者在整脊床上处于持续被动运动时,通过望诊、触诊可以 观察、体会到脊柱活动度的改善,从而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15.5、利用骨骼作为杠杆,通过机械运动影响软组织,从而减少软组织纤维化的退行性改变。可 以松解软组织粘连,增加肌骨系统的血液流动和供应,使滑液流入低活动性的关节,让活动 度降低的关节活动度增加,从而改善关节功能。
16.6、通过尾部的扇形运动配和床体前部升高和降低可以对椎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进行牵引、关 节松动和关节囊减压;同时促进对椎间盘的营养物质代谢。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底部架体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20.图4为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底座的立体结构图。
21.图5为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上支托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22.图6为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下支托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23.附图中:
24.1、踝托垫;11、踝托架;2、底部架体;21、底座;22、驱动电机;23、连杆;24、电动伸 缩杆;25、伸缩套管;26、连接架;3、颈部固定垫;31、颈部托架;32、侧握持把;33、调 节杆;34、手臂托板;35、t形抓把;4、上肢托垫;41、上托架;5、下肢托垫;51、下托 架;52、导向板;53、固定框;54、驱动电机组件;55、控制杆;56、连接耳;57、行程杆; 6、踝部伸缩杆;7、偏转组件;8、伸缩底座;9、偏转连接杆;10、手臂托垫。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6.实施例1:
27.根据图1

6所示: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备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整脊治疗床设 备:包括上体牵拉组件、下肢牵拉组件、底部架体2,上体牵拉组件通过连接架26置于底部 架体2上,下肢牵拉组件铰接置于底部架体2上,且位于上体牵拉之间一侧,下肢牵拉组件 和底部架体2之间设置有调节角度的驱动电机22组件,下肢牵拉组件长度可调,上体牵拉组 件、下肢牵拉组件形成台面,上体牵拉组件相对下肢牵拉组件沿竖直方向回转,底部架体2 设置有升降组件,上肢牵拉组件包括颈部支托垫、上肢托垫4,上肢托垫4和肩部托垫设置 有调节夹角的驱动电机22组件,连接架26两端的铰接轴线相互垂直;
28.所述底部架体2包括底座21、底座21罩体,底座21为型材组合形成的框架结构,底座 21中部设置有固定架,电动伸缩杆24垂直置于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和电 动伸缩杆24之间采用蜗轮蜗杆传动,伸缩套管25套置于电动伸杆上,且对应和电动伸缩杆 24的两端连接,伸缩套管25的活动部一侧设置有连接环,连接架26铰接置于连接环上,连 接架26和连接环的铰接轴和电动伸缩杆24平行,固定架底部设置有悬置杆,伸缩套管25活 动部另一侧固定杆,且和悬置杆对应,旋转杆和固定杆之间伸缩有伸缩杆,驱动电机22置于 底座21上,且输出轴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惰轮,连杆23一端铰接置于惰 轮上,且位于惰轮边缘位置;
29.所述上肢牵拉组件包括用于头部支托的颈部固定垫3、胸部支托的上肢托垫4,颈部固定 垫3置于颈部托架31上,颈部托架31铰接置于固定架的上,颈部固定垫3由两个独立的垫 体组成,两个垫体之间设置有间隙,颈部托架31两侧对称设置有手臂托架,手臂托架低于颈 部托架31,手臂托架上设置有手臂托垫10,上肢托垫4置于上托架41上,上托架41铰接置 于颈部托架31一侧,颈部托架31底部设置有调节杆33,调节杆33调节两个垫体逐渐的间 距,调节杆33为螺杆结构,和托垫底部的螺纹套对应螺接,上托架41和颈部托架31之间设 置有驱动电机22组件,驱动电机22组件一侧设置有控制杆55,t形抓把35置于上托架41 顶端;
30.所述下肢牵拉组件包括下肢托垫5、踝托垫1、伸缩杆,下肢托垫5置于下托架51上, 下托架51一侧设置有铰接耳,铰接耳铰接置于底部架体2端部,踝托架11通过伸缩杆置于 下托架51上,踝托垫1置于踝托架11上,伸缩管贯穿下托架51,且和下托架51之间设置 有滑套,下托架51上设置有导向板52,导向板52之间设置有导向轮,连杆23的另一端和 踝部伸缩杆6连接,行程杆57一端置于下托架51上,另一端悬置于踝部伸缩杆6之间,踝 托架11置于踝部伸缩杆6上,踝托垫1置于踝托架11上;
31.所述控制杆55为拨杆结构,和驱动电机22组件间通过齿轮啮合,拨杆调节改变齿轮转 向;
32.所述上托架41、下托架51均为型钢组合形成的框体结构。
33.使用时:
34.1、将患者置于俯卧位,使髂前上棘顶部低于下肢托垫5前缘2厘米。
35.2、俯卧位下:腹部放松,腹部向下,使全脊柱屈曲牵引运动;仰卧位:腹部向上仅用于 腰椎活动
36.3、将踝托垫1伸展到脚的顶部,通过踝带进行脚踝固定,用作远端杠杆来固定患者的腿。
37.4、伸展整脊床前面的t形抓把,直到患者的手臂在肘部有轻微弯曲,肩部、肘部或手腕 有问题的患者可以握住侧握持把32。
38.5、将颈部向下倾斜向地面方向,颈椎节段越前曲,对胸腰椎的牵引力就越大。
39.6、预设变速控制杆55,调整到合理的速度,预设每分钟重复28次,老年人和急性病患 者可能需要在最初的3

8次速度下降50%,即每分钟屈曲牵引14次左右。
40.7、将计时器设置为所需时间,按下脚踏开关上的绿色按钮启动整脊床。
41.整脊床下托架51弯曲20度时,使用踝带牵引力约为15

20磅的牵引力;
42.整脊床下托架51弯曲24度时,使用踝带大约增加23

28磅的牵引力;
43.整脊床下托架51弯曲28度时,使用踝带大约增加31

36磅的牵引力。
44.实施例2:
45.通过电动伸缩杆24太高,高度升起15cm,偏转下托架51,使得下托架51倾斜放低,患 者在使用高低调节台时对病人来说,上下整脊床比较容易。
46.把变速机调到中速,操作者掌根压住并稳定l4棘突,打开整脊床当床向下弯曲时,掌根 贴紧l4棘突,当床尾恢复到平坦位置时释放压力但不要松开,重复8

10次;
47.将骨盆部分停止在弯曲位置,并冰敷15分钟;
48.指导患者转向右侧,膝盖弯曲约50%;
49.慢慢地将床的顶部尽量向你弯曲,慢慢地把床放回中心,重复8

10次;
50.本程序用于:l5

s1椎间盘减压减少关节突固定,肿胀减轻时采用侧位调整技术,其他 部位椎间盘突出的脊柱调整技术也是如此;
51.治疗结束后,患者必须侧卧休息1至2分钟,然后才能离开整脊床;
52.每天治疗一次,直至无症状;
53.严重的病人使用俯卧全自动屈曲牵引治疗模式。
54.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 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 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