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律性调控器和节律性调控系统

文档序号:27831944发布日期:2021-12-07 22:3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节律性调控器和节律性调控系统

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律性调控器和节律性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脑信号分析方法的进步以及医学理念的突破,一些脑部疾病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方面显示出新的共性特征,并逐渐形成新的疾病群,我们称之为脑功能疾病。此类疾病具备异常的脑网络特征,可被电刺激调节,从而改变异常脑网络特征以及临床症状,脑功能疾病概念开辟了临床诊疗的新领域,为长期处于诊疗困境的脑疾病带来了希望。
3.现有的脑刺激技术可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直流电刺激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神经痛、纤维肌痛、下背痛、癫痫、抑郁症等疾病。
4.通常,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利用微弱的恒定电流作用于头皮从而诱导大脑皮层兴奋性的技术。对应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装置是由一个恒定电流刺激器、两个表面电极片(阴极、阳极)和输出装置等组成的大型医疗器械,其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由此,患者需要定期到指定医院做治疗,进而导致受场景限制较大,应用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节律性调控器和节律性调控系统。
6.本公开提供了节律性调控器,包括:便携式脉冲发射器、导线以及电极;
7.所述电极通过导线与所述便携式脉冲发射器连接,所述电极用于刺激靶点,所述靶点为脑关键区;
8.所述便携式脉冲发射器包括脉冲发射单元和与所述脉冲发射单元连接的远程程控单元,所述远程程控单元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所述脉冲发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远程控制信号发出具有目标参数的刺激信号。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节律性调控器还包括通信单元;
10.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远程程控单元连接,所述远程程控单元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与总控工作站和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单元包括近场通信子单元;
12.所述近场通信子单元通过蓝牙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wifi、4g和5g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所述总控工作站通信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单元包括远场通信子单元;
14.所述远场通信子单元通过wifi、4g和5g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所述总控工作站通信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包括植入式电极;
16.所述植入式电极用于埋置于硬膜上。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入式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刺激电极。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节律性调控器还包括供电单元;
19.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所述远程程控单元和所述脉冲发射单元。
20.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节律性调控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节律性调控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节律性调控系统还包括总控工作站:
22.所述总控工作站与至少一个所述节律性调控器通信连接。
2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节律性调控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和总控工作站;
24.所述节律性调控器与所述移动终端一一对应通信连接;
25.所述总控工作站与至少一个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2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律性调控器包括便携式脉冲发射器、导线以及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便携式脉冲发射器连接,电极用于刺激靶点,靶点为脑关键区;便携式脉冲发射器包括脉冲发射单元和与脉冲发射单元连接的远程程控单元,远程程控单元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脉冲发射单元用于基于远程控制信号发出具有目标参数的刺激信号。由此,能够通过远程程控单元接收远程控制信号,脉冲发射单元基于远程控制信号发出具有目标参数的刺激信号,并经由导线传输至电极,以刺激脑关键区,由此该节律性调控器的使用不受场景限制,从而提高了应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2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正面示意图;
32.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背面示意图;
33.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应用示意图;
34.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空间布局示意图;
36.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律性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8.其中,10、节律性调控器;110、脉冲发射器;120、电极;111、远程程控单元;112、脉冲发射单元;113、通信单元;114、供电单元;20、节律性调控系统;21、总控工作站;22、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
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律性调控器和节律性调控系统可应用于采用脑刺激技术的场景中,例如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神经痛、纤维肌痛、下背痛、癫痫、抑郁症等疾病的场景中。其中,通过设置便携式脉冲发射器包括脉冲发射单元和与脉冲发射单元连接的远程程控单元,远程程控单元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脉冲发射单元用于基于远程控制信号发出具有目标参数的刺激信号,该刺激信号可经由导线传输至电极,以实现刺激脑关键区,使得患者可随身携带该节律性调控器,基于远程控制实现刺激信号的施加和调控等操作,由此该节律性调控器的使用不受场景限制,从而提高了应用便利性。
42.下面结合图1

图8,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律性调控器以及节律性调控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节律性调控器10可包括:便携式脉冲发射器(以脉冲发射器110示出)、导线以及电极120;电极120通过导线与便携式脉冲发射器(以脉冲发射器110示出)连接,电极120用于刺激靶点,靶点为脑关键区;便携式脉冲发射器(以脉冲发射器110示出)包括脉冲发射单元112和与脉冲发射单元112连接的远程程控单元111,远程程控单元111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脉冲发射单元112用于基于远程控制信号发出具有目标参数的刺激信号。
44.其中,脉冲发射器110设置为便携式结构,其整体体积较小,便于长时间携带;如此,避免采用大型医疗器械而导致的使用场景受限的问题,提高了节律性调控器10的应用便利性。
45.其中,脉冲发射器110通过导线连接电极120,脉冲发射器110包括远程程控单元111和脉冲发射单元112,远程程控单元111接收远程控制信号,并传递给脉冲发射单元112,脉冲发射单元112基于远程控制信号发出具有目标参数的刺激信号;该刺激信号经由导线传输至电极120,以刺激靶点,即脑关键区。
46.其中,目标参数为用于表征刺激信号的性能的参数,例如可包括电流刺激的幅度、脉宽、频率、刺激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等参数,从而可实现远程调节刺激信号,实现远程电刺激治疗。由此,患者可携带该节律性调控器,可通过远程控制实现脑刺激,而不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治疗,从而不受场所限制,提高了节律性调控器的应用便利性。
47.进一步地,通过对参数的设置,还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刺激治疗,例如刺激持续时间为30s,间歇时间为5min,基于远程的自动或手动控制,实现全天候程序化治疗,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时间局限性而导致的不能进行全天候的刺激治疗的问题。
48.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通过与现有技术的对比,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49.现有技术中,患者需要定期来医院进行刺激治疗,并根据最近的病症发作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控。针对路途较远,例如跨省治疗的患者而言,高昂的路费成本和时间
成本对其造成了除医疗费用之外的又一负担。进一步地,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部分患者只能定期到医院治疗,而对于一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短期内的刺激信号的作用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由于患者本身对于疾病的了解较少,对于刺激信号的作用效果的心理预期较高,若短期内刺激信号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的话,患者很可能会消极治疗,没有按照预计的时间定期到医院进行调控治疗。如此以往,导致疗效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而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律性调控器可由患者随身携带,并可通过医护人员进行远程调控,实现刺激治疗,应用便利性较高,改善了患者必须到医院才能进行治疗的问题,有利于按照预计的时间进行治疗,从而有利于按照计划实施治疗方案,确保患者保持较高的治疗积极性;同时,由于患者不需要到医院,对于路途较远的患者来说,还节省了路费和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节律性调节器10的正面示意图和背面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该节律性调节其10中,脉冲发射单元110可设置为长方体结构。
51.示例性地,结合图1,脉冲发射单元110具有长方体的壳体,远程程控单元111和脉冲发射单元112可内置于壳体内,导线由壳体内向外延伸,导线的末端连接电极120。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器应用过程中,可选携带方式的示意图。参照图4,电极120固定好之后,在静脉复合麻醉下,于右胸壁锁骨下行皮肤横切口,钝性游离皮下组织,植入并固定脉冲发射器110。经耳后、锁骨、颈部串通皮下隧道,将电极120和脉冲发射器110经导线相连接,接口可置于耳后皮下。
5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线和脉冲发射器110还可采用胶带、绷带等固定于皮上,或者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方式固定脉冲发射器110和导线,以实现携带该节律性调控器。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器的空间布局示意图。参照图5或图6,该节律性调控器10还包括通信单元113;通信单元113与远程程控单元111连接,远程程控单元111通过通信单元113与总控工作站和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个通信连接。
55.其中,总控工作站用于接收医护人员的操作信号,并生成远程控制信号,在节律性调控器10直接与总控工作站通信连接时,该远程控制信号可由总控工作站直接发送至节律性调控器10;在节律性调控器10通过移动终端与总控工作站通信连接时,上述在总控工作站生成的远程控制信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至节律性调控器10。
56.由此,节律性调控器10可直接或间接地与总控工作站通信连接,以实现远程控制信号的传输,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的电刺激治疗。
57.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13包括近场通信子单元;近场通信子单元通过蓝牙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移动终端通过wifi、4g和5g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总控工作站通信连接。
58.其中,节律性调控器10具有设备编号,示例性地,该设备编号可为患者的病案号或者用于区分不同患者的其他编号,在此不限定。移动终端可通过蓝牙连接节律性调控器10,且移动终端通过wifi、4g和5g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入网,以实现移动终端与总控工作站之间的通信。由此,节律性调控器10通过移动终端与总控工作连通信连接,节律性调控器10的设备编号可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至总控工作站,以便识别对应的患者,实现针对性地远程调控治疗。
59.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13包括远场通信子单元;远场通信子单元通过wifi、4g和5g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总控工作站通信连接。
60.其中,节律性调控器10可直接入网,即通过wifi、4g和5g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总控工作站通信连接,以实现远程调控治疗。
6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120包括植入式电极;植入式电极用于埋置于硬膜上。
62.其中,通过将植入式电极埋置于硬膜上,刺激信号不会在传导过程中衰减,可以将特定频段的刺激信号精准地送至脑内并作用在靶点上。
63.示例性地,以颞叶为例,由外到内依次是头皮、颞骨、硬膜、蛛网膜、软脑膜、颞叶脑组织。在确定好电极的埋置位置后,在患者头皮处进行标记,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引导下,将电极埋置于硬膜上。并且,根据致痫灶的位置不同,电极的埋置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电极的埋置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针对不同的病症针对性地设置电极的埋置位置。
64.示例性地,以节律性调控器10通过蓝牙连接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连接总控工作站为例,说明电极埋置、前期准备及后期调试过程。
65.电极120埋置之前,将患者t1薄扫(即薄层扫描,是ct扫描技术之一,指扫描层厚≤5mm的扫描)数据通过freesurfer软件(即用于mri图像处理和分析的一款开源软件,可以进行多种模态数据的预处理、皮层重建、体表互相之间的配准等)进行头颅结构像分割处理,将去头皮颅骨数据重建后,形成3d皮层大脑。根据重建得到的3d皮层大脑中的致痫灶位置,在保证刺激信号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缩小闭环网络(即由至少三个电极和致痫灶形成的闭环网络)范围,从而确定电极的埋置位置。
66.同时,利用移动终端下载并安装好远程程控软件,并且保证移动终端的蓝牙与网络可以正常使用,为电极埋置过程以及埋置好电极之后的调控测试做好准备。
67.电极120埋置过程中,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引导下,将电极埋置于硬膜上。进一步地,还可在电极120固定好之后,在静脉复合麻醉下,于右胸壁锁骨下行皮肤横切口,钝性游离皮下组织,植入并固定脉冲发射器110。经耳后、锁骨、颈部串通皮下隧道,将电极120和脉冲发射器110经导线相连接,接口可置于耳后皮下。如此,实现整个节律性调控器10的埋藏固定。
68.埋置好电极120之后,使用远程程控单元111遥测阻抗。由于经颅骨的阻抗较高,而硬膜上的阻抗很低,由此,将测得的阻抗与预设的阻抗阈值进行比较,如果阻抗很低,即低于预设的阻抗阈值的话,则说明电极连接正常。做好安全检查,以确保电极埋藏在硬膜上且硬膜无破损,以及确保头皮处消毒良好、严防感染。
69.同时,将安装有远程程控软件的移动终端通过蓝牙与节律性调控器进行连接并保证连接稳定,将该移动终端接入wi

fi或开启4g/5g网络连接并保持网络稳定。
70.连接稳定后,使用总控工作站上的远程控制软件进行脉冲发射器的开机、通电动作,确保刺激信号能够正常发出,其后进行多频段电流测试,从而确保患者出院之后的远程调控治疗时,对刺激信号的精准调控。调控测试结束后,在总控工作站上关闭电源,将脉冲发射器埋入皮下。
71.示例性地,还可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设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远程调节刺激信号的目标参数,进行针对性地电刺激治疗。
72.能够理解的是,上述过程中,在埋置好电极后,对脉冲发射器进行电流测试,首先
需要保证刺激信号,例如刺激电流能够正常释放,在总控工作站上设置好额定电流,例如0.2ma,测试射频发射器能否正常释放该电流。其后,可更换多个频段进行测试,保证可以释放多个频段的刺激电流。同时,为了保证在测试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所选取的电流强度要尽可能的小,达到测试目的即可,在此对其具体数值不限定。
73.下面通过与现有技术的对比,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74.现有技术中,特定频段的颅外电场(例如以电流表征)到达颅内时频段容易发生衰减或改变;例如,经颅骨的电流传导到大脑皮层会有能量衰减,真正用于治疗的电流只有设定电流的45%左右,深部特定靶区的调控效应难以集中。
7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刺激信号直接作用于硬膜上,刺激信号对应的治疗电流不会在传导过程中衰减,并且可以将特定频段的电场精准送入颅内特定靶区,而不对脑实质造成创伤。具体地,通过植入前的大脑虚拟重建,将颅内特定靶区(致痫灶)与两个电极形成一个闭环网络,使得尽可能多的电场刺激于特定靶区(致痫灶)。电流刺激作用于闭环网络,通过在总控工作站软件上对电流参数进行设定,可以达到特定频段(例如可为50hz或80hz,或其他频率值或频率范围)的电场精准送入颅内特定靶区(致痫灶)的效果。能够理解的是,设置频率为50hz或80hz),模仿high

gaba神经元放电,可形成神经振荡

外界节律同步化(neural entrainment)。
76.能够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神经振荡

外界节律同步化是指通过特定频率的电流信号刺激大脑皮层,使得神经元细胞的膜电位和动作电位发生变化,继而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兴奋或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通过电流刺激的治疗,神经元具有自我学习功能,最后能在特定频段电流的刺激下,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实现作用效果。
77.同时,现有技术中,以颞叶癫痫的治疗为例,电极位在头皮,刺激电流需要经过头皮、颞骨、硬膜、蛛网膜、软脑膜、颞叶致痫灶,在这个过程中,刺激电流的频率会发生变化、电流强度会发生衰减,最后只有45%左右的有效电流强度能够真正用于致痫灶的治疗。针对此,为了使得传导到大脑皮层的电流达到治疗所需,需要抵消掉经颅骨传导的额外损耗而增大颅外电场的强度,此时由于电流较大或刺激时间增长,对于患者本人存在不良影响,例如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包括电极位置处皮肤刺痛感、中度疲劳、电极位置处皮肤瘙痒,严重的还会造成皮肤灼伤。而在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失眠。
7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植入式电极位于硬膜上,刺激电流在治疗致痫灶时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刺激强度不会发生衰减,直接作用于相应的致痫灶,小额安全电流即可达到治疗所需;且能够使预设特定频段和强度的电流在不衰减的情况下对致痫灶进行治疗。
79.在一些实施例中,植入式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刺激电极。
80.其中,对于大面积或多灶致痫网络的治疗,是通过植入前虚拟大脑重建来确定电极的埋置位置,刺激电极和参考电极与致痫灶形成闭环,以保证整个闭环覆盖在病灶区。基于此,通过设置较多的电极,有利于构建更完整的闭环网络,提高刺激信号的作用效果。
81.下面通过与现有技术的对比,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82.现有技术中,电极的位置的选取相对固定,即一个刺激电极位于致痫灶的颅骨上方,另一个参考电极位于对侧眼眶上方,也可以将参考电极放置于肩上或颅外其他部位。由此,一个刺激电极、一个参考电极和颅骨下方对应的脑组织三者形成了一个闭环(刺激治疗区域),但是这个治疗区域很小,远远不能达到治疗所需。对于癫痫的治疗,需要进行整个脑叶的调控,致痫灶只是脑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脑神经元庞大错杂,脑叶中的每个神经元都是互相影响的,局限于致痫灶进行刺激信号的调控的话,作用效果较差。
8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电极的埋置位置根据大脑重建结果确定,通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电极来进行治疗,保证形成的闭环覆盖整个脑叶,并且对于脑内深部的致痫灶也能进行有效刺激治疗。如此可实现对整个致痫网络进行大面积全覆盖的调控治疗,可适用于大面积致痫网络或多灶网络的精准调控,从根本上调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实现较好的作用效果。
8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节律性调控器10还包括供电单元114;供电单元114连接远程程控单元111和脉冲发射单元112。
85.其中,供电单元114能够为远程程控单元111和脉冲发射单元112供电。示例性地,供电单元112可为电池。
86.示例性地,参照图5,当给节律性调控器10包括通信单元113时,供电单元114还与通信单元113连接,并为通信单元113供电。
87.示例性地,参照图5或图6,供电单元114和通信单元113也可内置于脉冲发射器110内,以将节律性调控器10从结构上划分为由导线连接的脉冲发射器110和电极,从而简化节律性调控器10的整体结构,提高便携性。
88.示例性地,继续参照图6,远程程控单元111与通信单元113并排设置在脉冲发射器10内的一角落,脉冲发射单元112设置于与其相对的角度,且远程程控单元111设置于通信单元113靠近脉冲发射单元112的一侧,以便实现远程程控单员111与脉冲发射单元112之间的连接;供电单元114所在的位置与脉冲发射单元112、远程程控单元111以及通信单元111均相邻,以方便其连接,简化脉冲发射器10内的线路连接关系,减少绕线,节省空间。
8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脉冲发射器10内的各功能单元还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方式实现排布,在此不限定。
90.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律性调控系统,该节律性调控系统可包括上述任一种节律性调控器,能够实现对应的效果。
91.在一些实施例中,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律性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该节律性调控系统20还包括总控工作站21:总控工作站21与至少一个节律性调控器10通信连接。
92.其中,节律性调控器10可直接入网,即节律性调控器10通过wifi、4g和5g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入网,以实现与总控工作站21之间的匹配连接。示例性地,结合上文,总控工作站21可通过不同节律性调控器10的设备编号对各节律性调控器10进行识别,以针对性的发送远程控制信号,实现远程控制。
93.能够理解的是,图7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与总控工作站21通信连接的节律性调控器10的数目为三个,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律性调控器20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总控工作站21通信连接的节律性调控器10的数目可为其他任意数目,可基于
节律性调控系统20的需求设置,在此不限定。
94.在一些实施例中,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节律性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该节律性调控系统20还包括移动终端22和总控工作站21;节律性调控器10与移动终端22一一对应通信连接;总控工作站21与至少一个移动终端22通信连接。
95.其中,节律性调控器10通过移动终端22连接至总控工作站21。示例性地,结合上文移动终端上安装好远程程控软件,通过蓝牙连接到节律性调控器10,例如连接到节律性调控器10的脉冲发射器;同时,移动终端通过wifi、4g和5g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入网,可使得总控工作站21通过网络与移动终端22连接,并能识别与移动终端22连接的节律性调控器10。
9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律性调控系统中,在基于总控工作站21识别并选择相应的节律性调控器10(或者其中的脉冲发射器)后,可进入远程控制刺激参数的界面,进行电流刺激相关参数(例如幅度、脉宽、频率、刺激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等)的调控,以实现刺激信号的远程调控。在调控之前,可基于移动终端与患者沟通,保证节律性调控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稳定,并且移动终端连接到网络且信号稳定。在调控过程中,还可基于移动终端与患者进行实时通话,例如可询问患者的感受,在调节刺激参数时不可跨度过大,例如调节幅度小于预设幅度值,以避免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痛苦。
9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节律性调控系统中,节律性调控器可以长时程携带,可实现全天候24h进行刺激治疗,短期内作用效果较为明显;同时,基于将电极埋置在硬膜上,可使刺激信号能量不衰减,结合电极的埋置位置基于虚拟大脑重建结果确定,能够将特定频段精准送达颅内特定靶区,从而有利于对于大面积致痫网络、脑内深部致痫网络以及多灶网络实施有效刺激治疗。
9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99.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