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提取物及包含该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27960604发布日期:2021-12-12 21:4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提取物及包含该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及包含该植物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组合物在制备发用产品中的应用,属于日化领域。


背景技术:

2.受环境污染、紫外线照射、抑菌剂滥用、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80%以上的都市人群被头皮油腻、瘙痒、干燥紧绷、头屑等问题困扰。目前市面上的发用洗护产品层出不穷,但头皮健康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全面解决。究其原因,头皮健康是多维度问题,而现有产品多聚焦于单项头皮症状,对头皮护理的机理并没有整体、全面的研究,头皮问题不能显著解决并时常反复。如现有解决头屑问题多使用抑菌产品,而抑菌剂本身存在刺激性和安全性问题,这类产品短期使用会产生一定去屑效果,但长期使用会破坏头皮微生态平衡,带来更严重的头皮及头发健康问题。微生态平衡对维护头皮健康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是经常被忽略的因素。头皮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越高,系统抵御过路菌入侵的能力越强,微生态平衡越不易被破坏。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而不是盲目杀菌抑菌,更有利于改善头皮头发健康。
3.头皮屏障可以增强头皮对外界刺激,如紫外线、环境污染的抵御能力,屏障功能的好坏是影响头皮、头发健康的重要因素。皮脂参与表皮结构形成及分化等,油脂过剩则堆积在头皮表面,易堵塞毛囊,影响头皮代谢及健康。头皮屑是头皮角质层细胞脱落下来的死皮,是头皮的异常角化现象,与头皮健康密切相关,严重者会引发头皮疾病。
4.现有洗护发产品丰富多样,但真正能高效长久解决消费者头皮头发问题并不多见,在持久性、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5.如何高效、长久解决头皮健康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补充屏障脂质(神经酰胺、胆固醇、脂肪酸等)对皮肤屏障具有显著的修复效果,头皮屏障的破坏也是引发头皮问题的重要方面,补充屏障脂质修复头皮屏障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头皮问题。但单一补充屏障脂质对头皮屏障的修复效果并不显著,且补充屏障脂质对头皮微生态及油脂分泌无明显的改善效果,单一补充屏障脂质并不能很好的改善头皮健康问题,头皮健康需要多维度护理。
6.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不断结合,发现中医学“邪正”相争理论的原理及其某些规律,与微生态学和自身防御机能平衡有关。本发明将“驱邪扶正”理论引入头皮护理产品的开发中,将中草药提取物作为活性原料,与皮肤屏障脂质通过组方配伍、协同增效,大幅提升产品改善头皮健康问题的功效性。通过调节头皮微生态、修复头皮屏障、调节头皮油脂分泌、减少头皮屑的能力,能够更高效、持久的改善头皮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7.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持久解决头皮健康问题,并且安全性强、稳定性高的发用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驱邪扶正、整体
辩证”理念应用于头皮护理产品研究开发中,通过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固护头皮屏障、调节油脂分泌、减少头皮屑多途径,开发研究出高效改善头皮健康、长久解决头皮问题的发用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8.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提取物,其包含甘松提取物、月见草提取物、荆芥提取物和葛缕子提取物。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提取物以重量比计,甘松提取物:月见草提取物:荆芥提取物:葛缕子提取物=2

8:1

5:1

3:1

3,优选地,甘松提取物:月见草提取物:荆芥提取物:葛缕子提取物=4

6:3

5:2

3:1

2。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提取物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11.(1)将甘松、月见草、荆芥和葛缕子进行混合,然后按照中药与溶剂1:10

1:100(m/m)的料液比加入乙醇,进行第一次提取,所述第一次提取的条件为:60

80℃热回流提取1

5h;
12.(2)按照中药与溶剂1:10

1:100(m/m)的料液比加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进行第二次提取,第二次提取的条件为:70

85℃加热搅拌提取1

5h;
13.(3)通过固液分离去除残渣;
14.(4)在40

65℃的温度下通过减压浓缩去除乙醇,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滤液。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甘松、月见草、荆芥和葛缕子的重量比为2

8:1

5:1

3:1

3,优选为4

6:3

5:2

3:1

2,更优选为6:5:2:1。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1)中,料液比为1:15

1:65(m/m),第一次提取的条件为:70

80℃热回流提取1

3h。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2)中,料液比为1:15

1:65(m/m),第一次提取的条件为:75

85℃加热搅拌提取1

3h。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4)中,在55

65℃的温度下通过减压浓缩去除乙醇。
1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提取物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20.(1)按照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植物原料:
21.甘松:月见草:荆芥:葛缕子=2

8:1

5:1

3:1
‑322.(2)第一次提取:
23.称取中药,按照1:10

1:100(m/m)的料液比加入乙醇,60

80℃热回流提取1

5h;
24.(3)第二次提取:
25.按照中药与溶剂1:10

1:100(m/m)的料液比,继续加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70

85℃加热搅拌提取1

5h;过滤,去除残渣。
26.(4)40

65℃,旋转蒸发去除乙醇,过滤得到滤液。
27.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提取物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28.(1)按照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植物原料:
29.甘松:月见草:荆芥:葛缕子=4

6:3

5:2

3:1
‑230.(2)第一次提取:
31.称取中药,按照1:15

1:65(m/m)的料液比加入乙醇,70

80℃热回流提取1

3h;
32.(3)第二次提取:
33.按照中药与溶剂1:15

1:65(m/m)的料液比,继续加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75

85℃加热搅拌提取1

3h;过滤,去除残渣;
34.(4)55

65℃,旋转蒸发去除乙醇,过滤得到滤液。
35.发明人研究发现,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温度,对于提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影响提取效率,第一次提取温度控制在60

80℃效果更佳。
36.所述植物提取物可以为市售甘松提取物、月见草提取物、葛缕子提取物、荆芥提取物混合或者通过常规提取方法制备而得。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效果更佳。
37.在第二个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植物提取物20

65重量份,神经酰胺0.1

2重量份、植物甾醇酯4

10重量份、葵花籽油10

35重量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0

30重量份、磷脂5

20重量份、蜂蜡3

15重量份、迷迭香提取物0.05

3.0重量份和乙醇10

60重量份,
3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植物提取物45

55重量份,神经酰胺0.1

1.2重量份、植物甾醇酯4

8重量份、葵花籽油20

30重量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

25重量份、磷脂8

15重量份、蜂蜡5

10重量份、迷迭香提取物0.1

1.5重量份和乙醇15

35重量份。
3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40.(1)将磷脂加入乙醇中,在60

85℃的温度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然后加入神经酰胺,在50

85℃的温度下搅拌至溶解,优选地,搅拌速度为200

500rpm;
41.(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在40

65℃的温度下通过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得到神经酰胺和磷脂的混合物;
42.(3)向步骤(2)得到的神经酰胺和磷脂的混合物中加入所述植物提取物,在60

80℃的温度下搅拌至溶解,优选地,搅拌速度为200

500rpm;
43.(4)向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优选依次加入迷迭香提取物、植物甾醇酯、葵花籽油和蜂蜡,在60

80℃的温度下搅拌至溶解,优选地,搅拌速度为200

500rpm;
44.(5)将步骤(4)得到的溶液边搅拌边降温至15

35℃,优选地,搅拌速度为100

400rpm。
45.根据本发明的研究发现,上述制备步骤的温度条件的控制对于产品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植物甾醇酯高温条件下变质,在上述步骤(4)中控制溶解温度60

80℃,避免了植物甾醇酯高温破坏;其次,蜂蜡熔点较高,控制在再次降温之前加入可促进其充分溶解。
46.上述制备工艺中,搅拌步骤对于组合物的稳定性、均一性具有重要影响。上述步骤(5)中,为避免凝固过程因为原料之间的密度差异,出现不均一的状态,边降温边搅拌,使原料凝固为均一的状态。
4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48.(1)将磷脂加入乙醇中,在75

85℃的温度下搅拌至溶解,然后加入神经酰胺,在60

80℃的温度下搅拌至溶解,优选地,搅拌速度为200

400rpm;
49.(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在55

65℃的温度下通过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得到神经酰胺和磷脂的混合物;
50.(3)向步骤(2)得到神经酰胺和磷脂的混合物中加入所述植物提取物,在70

80℃
的温度下搅拌至溶解,优选地,搅拌速度为200

400rpm;
51.(4)向步骤(3)得到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迷迭香提取物、植物甾醇酯、葵花籽油和蜂蜡,在70

80℃的温度下搅拌至溶解,优选地,搅拌速度为200

400rpm;
52.(5)将步骤(4)得到的溶液边搅拌边降温至15

35℃,优选地,搅拌速度为100

200rpm。
53.上述各步骤的顺序及参数、各原料成分的配比均是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反复筛选而得,无论是组合物的配比还是组成方面的改变都会显著影响其功效。本发明的上述制备方法可最大程度的提升产品稳定性及功效性。
54.在第三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发用制剂中的应用。
5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功能产品为护发乳。
5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护发乳包括以下成分:
57.a相: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0.1

0.3wt%、泛醇0.1

1.0wt%、水余量;
58.b相:甘油硬脂酸酯/peg

100硬脂酸酯1.0

5.0wt%、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5

20wt%、所述组合物1

20wt%;
59.c相:甲基异噻唑啉酮/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0.05

0.15wt%、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1

1.0wt%、香精0.05

0.5wt%。
6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护发乳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61.(1)将a相avc(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加入水中浸泡至溶胀完全后,快速搅拌使avc完全水合;
62.(2)a相中加入泛醇,搅拌并加热至65

80℃备用;
63.(3)将b相原料混合并加热至65

80℃;
64.(4)b相加入a相中,均质3

10min;
65.(5)搅拌降温至45℃以下,加入c相原料,搅拌;
66.(6)38℃以下过滤出料。
67.本发明提供的护发乳的推荐使用方法为,干发时或者洁发后,均匀涂抹至头皮。
6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69.(1)将中药提取物与其他成分悉心配伍、协同增效,在改善头皮健康问题方面功效显著、能多方面解决头皮问题,经过多方面的功效评价及对比试验,本发明组合物在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固护头皮屏障、调节头皮油脂分泌、ph值、去头屑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70.(2)克服了现有发用产品的技术缺陷,避免了现有发用产品只能短期解决问题,但不能长久维持头皮健康的问题,持久性强。
71.(3)通过制备工艺的优化,本发明组合物稳定性强、活性高,在发用产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72.图1为各样品otu个数分布图。
73.图2为马拉色菌测试图。
74.图3为simpson指数图。
75.图4为shannon指数图。
76.图5为样品稀释曲线图。
77.图6显示了油脂分泌量测试结果。
78.图7显示了ph测试结果。
79.图8显示了头皮屏障的修复作用。
80.图9显示了头皮屑数量测试结果。
81.图10显示了头皮屑面积测试结果。
82.图11为头皮屑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83.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中未特别注明具体方法者,均为本领域内的常规方法,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84.表1原料供应商列表
[0085][0086]
实施例1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0087]
(1)按照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植物原料:
[0088]
甘松6、月见草5、荆芥2、葛缕子1
[0089]
(2)第一次提取:
[0090]
称取步骤1中药,按照1:65(m/m)的料液比加入乙醇,75℃热回流提取3h;
[0091]
(3)第二次提取:
[0092]
按照中药与溶剂1:50(m/m)的料液比,继续加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80℃加热搅拌提取2.5h;过滤,去除残渣。
[0093]
(4)55℃,旋转蒸发去除乙醇,过滤得到滤液。
[0094]
实施例2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0095]
(1)按照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植物原料:
[0096]
甘松8、月见草1、荆芥3、葛缕子2
[0097]
(2)第一次提取:
[0098]
称取步骤1中药,按照1:100(m/m)的料液比加入乙醇,60℃热回流提取1h;
[0099]
(3)第二次提取:
[0100]
按照中药与溶剂1:10(m/m)的料液比,继续加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70℃加热搅拌提取1h;过滤,去除残渣。
[0101]
(4)40℃,旋转蒸发去除乙醇,过滤得到滤液。
[0102]
实施例3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0103]
(1)按照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植物原料:
[0104]
甘松2、月见草3、荆芥1、葛缕子3
[0105]
(2)第一次提取:
[0106]
称取步骤1中药,按照1:10(m/m)的料液比加入乙醇,80℃热回流提取5h;
[0107]
(3)第二次提取:
[0108]
按照中药与溶剂1:100(m/m)的料液比,继续加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85℃加热搅拌提取5h;过滤,去除残渣。
[0109]
(4)65℃,旋转蒸发去除乙醇,过滤得到滤液。
[0110]
实施例4发用组合物a的制备
[0111]
各原料重量份配比:
[0112]
神经酰胺1、植物甾醇酯7、葵花籽油20、实施例1制备植物提取物4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磷脂12、蜂蜡8、迷迭香提取物1.2、乙醇30。
[0113]
制备方法:
[0114]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
[0115]
(2)将磷脂加入乙醇中,加热75℃搅拌至溶解完全,然后加入神经酰胺,65℃,搅拌(转速300rpm)至溶解完全。
[0116]
(3)减压浓缩,55℃,旋蒸挥干乙醇,得到神经酰胺和磷脂的混合物。
[0117]
(4)向(3)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植物提取物,70℃加热搅拌(转速200rpm)至重新溶解完全。
[0118]
(5)依次加入迷迭香提取物、植物甾醇酯、葵花籽油、蜂蜡,75℃下加热搅拌(转速200rpm)至溶解完全。
[0119]
(6)边搅拌(转速400rpm)边冷却降温至常温。
[0120]
实施例5发用组合物b制备
[0121]
各原料重量份配比:
[0122]
神经酰胺0.1、植物甾醇酯10、葵花籽油10、实施例2制备植物提取物2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0、磷脂5、蜂蜡3、迷迭香提取物3.0、乙醇60。
[0123]
制备方法:
[0124]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
[0125]
(2)将磷脂加入乙醇中,加热60℃搅拌至溶解完全,然后加入神经酰胺,50℃,搅拌(转速500rpm)至溶解完全。)
[0126]
(3)减压浓缩,40℃,旋蒸挥干乙醇,得到神经酰胺和磷脂的混合物。
[0127]
(4)向(3)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植物提取物,60℃加热搅拌(转速300rpm)至重新溶解完全。
[0128]
(5)依次加入迷迭香提取物、植物甾醇酯、葵花籽油、蜂蜡,80℃下加热搅拌(转速500rpm)至溶解完全。
[0129]
(6)边搅拌(转速200rpm)边冷却降温至常温。
[0130]
实施例6发用组合物c制备
[0131]
各原料重量份配比:
[0132]
神经酰胺2、植物甾醇酯4、葵花籽油35、实施例3制备植物提取物6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0、磷脂20、蜂蜡15、迷迭香提取物0.05、乙醇10。
[0133]
制备方法:
[0134]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
[0135]
(2)将磷脂加入乙醇中,加热85℃搅拌至溶解完全,然后加入神经酰胺,85℃,搅拌(转速200rpm)至溶解完全。
[0136]
(3)减压浓缩,65℃,旋蒸挥干乙醇,得到神经酰胺和磷脂的混合物。
[0137]
(4)向(3)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植物提取物,80℃加热搅拌(转速500rpm)至重新溶解完全。
[0138]
(5)依次加入迷迭香提取物、植物甾醇酯、葵花籽油、蜂蜡,60℃下加热搅拌(转速300rpm)至溶解完全。
[0139]
(6)边搅拌(转速100rpm)边冷却降温至常温。
[0140]
实施例7发用组合物d制备
[0141]
各原料重量份配比:
[0142]
神经酰胺1.2、植物甾醇酯6、葵花籽油26、植物提取物53、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磷脂13、蜂蜡7、迷迭香提取物0.1、乙醇17。
[0143]
制备方法:
[0144]
(1)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
[0145]
(2)将磷脂加入乙醇中,加热85℃搅拌至溶解完全,然后加入神经酰胺,80℃,搅拌(转速200rpm)至溶解完全。
[0146]
(3)减压浓缩,65℃,旋蒸挥干乙醇,得到神经酰胺和磷脂的混合物。
[0147]
(4)向(3)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植物提取物,75℃加热搅拌(转速500rpm)至重新溶
解完全。
[0148]
(5)依次加入迷迭香提取物、植物甾醇酯、葵花籽油、蜂蜡,80℃下加热搅拌(转速300rpm)至溶解完全。
[0149]
(6)边搅拌(转速100rpm)边冷却降温至常温。
[0150]
所述植物提取物为市售重量份分别为甘松提取物5、月见草提取物3、荆芥提取物1、葛缕子提取物2的混合物。
[0151]
实施例8头皮护理乳及其制备
[0152]
各原料及其添加量,如下表:
[0153]
表2
[0154][0155]
(1)将a相avc(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加入水中浸泡至溶胀完全后,快速搅拌使avc完全水合;
[0156]
(2)a相中加入泛醇,搅拌均匀,加热至78℃备用;
[0157]
(3)将b相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65℃;
[0158]
(4)b相加入a相中,均质3min;
[0159]
(5)搅拌降温至45℃以下,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匀;
[0160]
(6)38℃以下过滤出料。
[0161]
实施例9头皮护理乳及其制备
[0162]
各原料及其添加量,如下表:
[0163]
表3
[0164][0165]
(1)将a相avc(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加入水中浸泡至溶胀完全后,快速搅拌使avc完全水合;
[0166]
(2)a相中加入泛醇,搅拌均匀,加热至80℃备用;
[0167]
(3)将b相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80℃;
[0168]
(4)b相加入a相中,均质5min;
[0169]
(5)搅拌降温至45℃以下,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匀;
[0170]
(6)38℃以下过滤出料。
[0171]
实施例10头皮护理乳及其制备
[0172]
各原料及其添加量,如下表:
[0173]
表4
[0174][0175][0176]
(1)将a相avc(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加入水中浸泡至溶胀完全后,快速搅拌使avc完全水合;
[0177]
(2)a相中加入泛醇,搅拌均匀,加热至65℃备用;
[0178]
(3)将b相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75℃;
[0179]
(4)b相加入a相中,均质10min;
[0180]
(5)搅拌降温至45℃以下,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匀;
[0181]
(6)38℃以下过滤出料。
[0182]
实施例11头皮护理乳及其制备
[0183]
各原料及其添加量,如下表:
[0184]
表5
[0185][0186]
(1)将a相avc(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加入水中浸泡至溶胀完全后,快速搅拌使avc完全水合;
[0187]
(2)a相中加入泛醇,搅拌均匀,加热至75℃备用;
[0188]
(3)将b相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85℃;
[0189]
(4)b相加入a相中,均质6min;
[0190]
(5)搅拌降温至45℃以下,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匀;
[0191]
(6)38℃以下过滤出料。
[0192]
实施例12护发乳及其制备
[0193]
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0194]
除第一次提取温度与实施例1所述的植物提取物不同,其余步骤相同,具体为:
[0195]
各原料重量份配比:
[0196]
(1)按照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植物原料:
[0197]
甘松6、月见草5、荆芥2、葛缕子1
[0198]
(2)第一次提取:
[0199]
称取步骤1中药,按照1:65(m/m)的料液比加入乙醇,50℃热回流提取3h;
[0200]
(3)第二次提取:
[0201]
按照中药与溶剂1:50(m/m)的料液比,继续加入辛酸/癸酸甘油三酯,80℃加热搅拌提取2.5h;过滤,去除残渣。
[0202]
(4)55℃,旋转蒸发去除乙醇,过滤得到滤液。
[0203]
组合物的制备:
[0204]
除植物提取物替换为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外,其余同实施例4。
[0205]
头皮护理乳制备:
[0206]
工艺同实施例8,将发用组合物a替换为上述制备得组合物,得实施例12头皮护理乳。
[0207]
实施例13

17护发乳及其制备
[0208]
组合物采用同实施例4同样的制备方法,其组成及配比如下表:
[0209]
表6
[0210][0211][0212]
所述植物提取物成分如表7,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0213]
表7
[0214]
组分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实施例16实施例17甘松10611010月见草57255葛缕子50.5255荆芥11311
[0215]
将实施例8中发用组合物a替换为上述组合物,其余成分及配比相同,制备得到实施例13

17的护发乳。
[0216]
对比例1

4护发乳及其制备
[0217]
组合物采用同实施例4同样的制备方法,其组成及配比如下表:
[0218]
表8
[0219]
组分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神经酰胺1111葵花籽油20202020
植物甾醇酯7777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202020磷脂12121212蜂蜡8888迷迭香提取物1.21.21.21.2乙醇30303030植物提取物0454545
[0220]
所述植物提取物成分如下表,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0221]
表9
[0222]
组分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甘松101010月见草055葛缕子005荆芥000
[0223]
对比例2植物提取物仅含有甘松;对比例3植物提取物仅含有甘松、月见草;对比例4植物提取物含有甘松、月见草、葛缕子,不含荆芥。实施例8中发用组合物a替换为上述组合物,其余成分及配比相同,制备得到对比例1

4的护发乳。
[0224]
功效评价试验
[0225]
采用人体试用方式对样品在调节微生态平衡、修复头皮屏障、调节油脂平衡、头皮ph值调节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
[0226]
对受试样品进行分组如下:
[0227]
表10
[0228][0229][0230]
注:定制洗发水是具有一般清洁作用的洗发水,不含清洁外的其它功效成分。
[0231]
具体测试流程:
[0232]
(1)受试者筛查、签署知情同意书;
[0233]
(2)在温度20
±
2℃,相对湿度50
±
10%的非创检测实验室中静坐20min(以免由于走路运动等因素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
[0234]
(3)头皮屑样品采集;
[0235]
(4)头皮tewl值、ph值、油脂含量测定;
[0236]
(5)头皮微生物样品采集;
[0237]
(6)样品发放;
[0238]
(7)样品试用;
[0239]
(8)试用指定周期后采集头皮屑样品;
[0240]
(9)试用指定周期后测定头皮tewl值、ph值、油脂含量。
[0241]
(10)试用指定周期后测定微生态指标。
[0242]
测试、分析方法:
[0243]
(1)头皮屑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0244]
头皮屑采集:本次测试采用梳发法进行头皮屑样品采集。将志愿者头部分为“左、右、后”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使用头皮屑分析仪自带的梳子梳发20下,共计60下,使用植绒布平皿收集保存梳下的头皮屑样品。梳子使用前后采用酒精棉进行消毒,梳发过程中梳齿不触碰到头皮。
[0245]
头皮屑样品分析方法:用梳子将头皮屑梳入到一个黑色底衬的器皿中,将盛有头皮屑的器皿放到dandruff测试仪中。用一束均匀的光束照到盛有头皮屑的器皿上,器皿的正上方有一个摄像头用于拍摄器皿中头皮屑的分布图像。通过ck公司的dandruff专用分析软件可以分析器皿中头皮屑的数量、尺寸、面积及不同尺寸头皮屑的百分比分类。
[0246]
(2)头皮tewl值、ph值、油脂含量测定
[0247]
测试部位:头顶部中心距发际线8cm处。测试方法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
[0248]
测试仪器:tm 210,courage+khazaka eletronic gmbh,germany.
[0249]
(3)头皮微生物样品采集及分析
[0250]
取样部位:从发际线开始至垂直向上8cm处,沿着此区间发线对头皮进行采样。共采集3条发线,每条发线间距1cm,每次采样位置固定。每条发线使用2支无菌棉拭子进行采集,共计采样6支无菌棉拭子。
[0251]
采样前操作者佩戴无菌手套,并每采一次样换一双手套。使用0.9%nacl

0.1%吐温20溶液润湿将6支棉拭子,首先使用1支棉拭子在采样部位稍用力擦拭,边擦拭边转动棉签,而后使用另一支棉拭子在同一采样部位以同样方法收集残余微生物,期间注意转动棉拭子持续时间约15s。采用相同方法采集所有发线的微生物。将采样完毕的棉拭子放入收集管内,注意拭子头不要碰到管壁,随后置于

80℃冰箱中保存,并尽快提取dna。
[0252]
头皮微生物样品分析
[0253]
样品微生物dna提取方法:dna提取使用天根磁珠法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dp341)进行样品微生物总dna提取,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0254]
(1)将棉拭子置于无菌水中浸泡涮洗,而后加入200μl组织消化液gha和20μl proteinase k,65℃消化30min。
[0255]
(2)加入4μl rnasea室温放置10min。
[0256]
(3)加入300μl裂解液ghb,振荡混匀。
[0257]
(4)将离心管置于75℃,孵育15min,期间颠倒混匀3回,每回3

5次。
[0258]
(5)室温放置5min。
[0259]
(6)加入350μl异丙醇,振荡混匀10sec。
[0260]
(7)加入30μl磁珠悬浮液g,振荡混匀1min,共静置9min,每3min振荡混匀1min。为了确保磁珠彻底重悬,请在使用前振荡混匀。
[0261]
(8)将离心管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30sec,磁珠完全吸附后,小心吸去液体。
[0262]
(9)加入700μl缓冲液gda,振荡混匀30sec。
[0263]
(10)将离心管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30sec,磁珠完全吸附后,小心吸去液体。
[0264]
(11)加入700μl漂洗液pwd,振荡混匀30sec。
[0265]
(12)将离心管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30sec,磁珠完全吸附后,小心吸去液体。
[0266]
(13)重复步骤11和12一次。
[0267]
(14)将离心管于磁力架上,室温晾干10

15min。
[0268]
(15)将离心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加入100

200μl洗脱缓冲液tb,振荡混匀,置于56℃,孵育10min,期间颠倒混匀3回,每回3

5次。
[0269]
(16)将离心管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2min,磁珠完全吸附后,小心将dna溶液转移至一个新离心管中,并于

20℃保存。
[0270]
pcr扩增:
[0271]
细菌16srrna(v3+v4)区域引物:
[0272]
5'

actcctacgggaggcagca

3'
[0273]
5'

ggactachvgggtwtctaat

3'
[0274]
真菌its1区域引物:
[0275]
5'

cttggtcatttagaggaagtaa

3'
[0276]
5'

gctgcgttcttcatcgatgc

3'
[0277]
pcr反应体系:由于本实验所有样品浓度均在4~10ng/μl,因此取原液作为pcr模板。pcr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组成见表11。
[0278]
表11pcr反应体系组成(50μl)
[0279]
试剂名称用量基因组dna40~60ngvnf(l0μm)1
·
5μlvnr(l0μm)1.5μlq5高效dna聚合酶0
·
2μlgc增强子10μlbuffer10μldntp1μl无菌超纯水补至总体系50μl
[0280]
pcr检测条件:95℃预变性5min;95℃变性1min,55℃退火1min,72℃延伸1min,30个循环后,72℃延伸7min,然后保持4℃条件下。
[0281]
采用1.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样品的完整性,电泳检测使用120v电压,电泳时间为40min。
[0282]
文库构建及测序:
[0283]
建库测序:提取样品总dna后,根据保守区设计得到引物,在引物末端加上测序接头,进行pcr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纯化、定量和均一化形成测序文库,建好的文库先进行文
库质检,质检合格的文库使用用illumina hiseq 2500进行测序。
[0284]
高通量测序(如illumina hiseq等测序平台)得到的原始图像数据文件,经碱基识别(base calling)分析转化为原始测序序列(sequenced reads),结果以fastq(简称为fq)文件格式存储,其中包含测序序列(reads)的序列信息以及其对应的测序质量信息。
[0285]
信息分析流程:
[0286]
数据预处理:根据pe reads之间的overlap关系,将hiseq测序得到的双端序列数据拼接(merge)成一条序列tags,同时对reads的质量和merge的效果进行质控过滤。主要有如下3个步骤:
[0287]
(1)pe reads拼接:使用flash v1.2.7软件,通过overlap对每个样品的reads进行拼接,得到的拼接序列即原始tags数据(raw tags);
[0288]
(2)tags过滤:使用trimmomatic v0.33软件,对拼接得到的raw tags进行过滤,得到高质量的tags数据(clean tags);
[0289]
(3)去除嵌合体:使用uchime v4.2软件,鉴定并去除嵌合体序列,得到最终有效数据(effective tags)。
[0290]
测试结果:
[0291]
(1)调节头皮微生态
[0292]
从图1可以看出,所有组别在使用产品2周后otu数目增加。这是由于外用制剂的使用引入新的微生物,并为头皮微生物的定植提供营养源,导致物种丰富度的增加。
[0293]
由图2可以看出,样品组1降低马拉色菌水平27%左右,zpt对照组5降低12%。在抑制马拉色菌方面,本发明对马拉色菌的抑制作用较对照组强。其余对照组对马拉色菌有一定影响,但本发明样品组对马拉色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提升。
[0294]
alpha多样性反映的是单个样品物种丰度及物种多样性,shannon和simpson指数用于衡量物种多样性,受样品群落中物种丰度和物种均匀度的影响。相同物种丰度的情况下,群落中各物种具有越大的均匀度,则认为群落具有越大的多样性,simpson指数值越小,shannon指数值越大,说明样品的物种多样性越高。
[0295]
由图3、4可以进一步看出,本发明样品组的物种多样性呈增高趋势(样品组1simpson指数降低39%,shannon指数升高47%),而抑菌剂对照组5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simpson指数增高14%,shannon指数降低31%)。说明对照组5zpt抑菌剂的使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降低了其他有益菌的数量,造成物种丰度和均匀度的变化,破坏了头皮微生态平衡;相反,本发明样品组降低有害菌数量的同时,物种均匀度和丰度提升,说明头皮微生态平衡良好。发明人对其他对照组进行了相同的实验,本发明在增强头皮微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最佳,本发明具有较优的增强头皮微生态平衡效果。
[0296]
稀释曲线可以作为对各样本测序量是否充分的判断,曲线急剧上升表明测序量不足,需要增加序列条数;反之,则表明样品序列充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由5可以看出,本次测序数据合理,更多的数据量不会产生新的物种(如otu),样品序列充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0297]
(2)油脂分泌、ph值调节
[0298]
各受试产品的油脂分泌测试结果见图6。由图6可以看出,本发明样品组对油脂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减少油脂分泌量(样品组1使用2周后降低28%左右,作用
持久),与其他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对油脂分泌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优势。
[0299]
由图7ph值调控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样品组头皮ph值有所回升(健康头皮ph范围5.5

6.0),其他对照组无此趋势或出现反复。与其他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对ph值的调节作用具有显著优势。
[0300]
发明人用实施例9

11的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得到同样的结论。
[0301]
(3)修复头皮屏障
[0302]
各受试产品的修复头皮屏障测试结果见图8。由图8可以看出,本发明样品组可以降低经皮水分散失量(样品组1降低18%),持久促进头皮屏障修复,与其他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发明人用实施例9

11的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得到同样的结论。
[0303]
(4)改善头皮健康,减少头皮屑
[0304]
由实验结果(图9

10)可以看出,本发明样品组的头皮屑面积及数量出现下降趋势。平均头皮屑面积下降50%(样品组1,2周后),数量下降28%(样品组1,2周后)。zpt对照组5的头皮屑面积下降18%(2周后),数量下降13%(2周后)并且呈现反复。本发明去头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305]
与其他对照组相比,本发明组合物在去屑方面也具有优异的效果,且去屑效果更加持久稳定。发明人用实施例9

11的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得到同样的结论。
[0306]
图11为部分个体试用前后去头屑效果图,由图可看出本发明头皮屑的去除效果优异。
[0307]
表12稳定性观测结果
[0308][0309]
[0310]
对样品组、对比组所述的组合物样品进行了为期14天、60天、90天的稳定性观测试验,观测结果如表12所示。样品组在日常、避光、光照、热、冷冻、冷藏环境下稳定性良好,未出现出油、沉淀、异味等现象。
[0311]
本发明无论从功效性还是稳定性方面都更适宜于在发用产品中广泛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