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式牵引固定用康复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28219496发布日期:2021-12-28 23:4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式牵引固定用康复训练装置

1.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透气式牵引固定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颈椎病已经成为新一代困扰人们的疾病,而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
3.现有的而颈椎牵引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对人体颈椎部位进行固定夹持,其人体颈椎部位的外部皮肤会长时间的被包裹,而人体皮肤分泌的汗液将无法散发,导致人体颈椎与牵引装置接触的位置容易因汗液积存而导致滋生细菌的现象,不利于人体的皮肤健康,且现有的颈椎牵引装置在进行连接固定时大都采用魔术贴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魔术贴会因撕扯次数的积累而导致连接力减小,使装置发生松动脱落现象,不利于装置的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人体皮肤与装置接触位置会因不透气而导致细菌滋生以及现有的装置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松动的问题,提供一种透气式牵引固定用康复训练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式牵引固定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6.弧形支撑座;
7.输气绑带,所述输气绑带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撑座的一端;所述输气绑带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弹性膨胀块;
8.膨胀袋,所述膨胀袋设置在输气绑带的上下两端,所述膨胀袋的内部设置有透气仓;
9.气护垫,所述气护垫位于输气绑带靠近弹性膨胀块的一侧,且所述气护垫通过魔术贴与弹性膨胀块、膨胀袋的外壁粘贴固定;
10.输气机构,所述输气机构固定设置在弧形支撑座外壁靠近输气绑带的一端,用于对输气绑带内部提供高压空气输送;
11.遥控器,所述遥控器通过导线与弧形支撑座连接并延伸贯穿至输气机构内部,用于对输气机构的运行进行操作控制;
12.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弧形支撑座外壁远离输气机构的一端,用于辅助装置进行快速固定、拆卸;
13.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在输气绑带远离弧形支撑座的一端,用于输气绑带与固定机构的连接固定操作。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气机构包括有固定箱、气泵、分流连接座、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高压气管以及透气管,所述固定箱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撑座的外壁一端,所述气泵、分流连接座位于固定箱内部,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分流连接座相连接,所述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位于固定箱内部且位于分流连接座的一端,所述高压气管与一号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透气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透气管与二号电磁阀的输出端相连接。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座以及解锁块,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撑座外壁远离固定箱的一端,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槽,所述解锁块位于固定座的外壁上下两端且贯穿固定座、卡槽至连接槽内部。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连接块、伸缩卡块、梯形挤压块、移动块以及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输气绑带远离弧形支撑座的一端,所述伸缩卡块位于连接块的上下两端,且贯穿至连接块内部与梯形挤压块紧密贴合,所述移动块位于梯形挤压块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梯形挤压块靠近移动块的一端且位于移动块的上下两端。
1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连接座通过两个输气管分别与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压气管贯穿至输气绑带内部,所述透气管贯穿输气绑带并延伸贯穿膨胀袋至透气仓内部,所述输气绑带与弹性膨胀块接触位置以及膨胀袋与透气仓的接触位置均设置通气孔。
1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遥控器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芯片,所述遥控器内部的蓄电池和控制芯片通过内部导线与气泵、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电性连接。
1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外壁尺寸与连接槽的内壁尺寸相匹配,所述伸缩卡块的外壁宽度与卡槽的内壁宽度相匹配,所述伸缩卡块的端面以及解锁块位于连接槽内部的底端均呈弧形面结构。
2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梯形挤压块与伸缩卡块接触的端面呈倾斜结构,所述移动块远离梯形挤压块的一端贯穿连接块至输气绑带的内部,且所述移动块位于输气绑带内部连接有限位块。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通过设置连接块、固定座,连接块完全插入固定座内部的对接槽后,伸缩卡块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插入卡槽内部,即可实现装置与人体的初步固定,之后通过控制器启动气泵运行以及一号电磁阀导通,此时气泵会将空气通过分流连接座、一号电磁阀8、高压气管输送至输气绑带中会使膨胀袋以及弹性膨胀块发生膨胀,通过膨胀袋、弹性膨胀块膨胀伸展会对人体的颈椎贴合并对其形成牵引固定,输气绑带内部气体会对移动块所连接的限位块形成挤压,从而使移动块不便于移动,即可使连接块与固定座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可有效避免装置发生松动现象,通过以上多个零件的配合可有效提高装置固定的稳定性;
23.2、通过设置透气护垫可对人体的皮肤进行保护,当人体与装置接触位置产生汗液
时,可启动气泵并开启二号电磁阀,此时气泵会将空气通过分流连接座、二号电磁阀、透气管输送至各个透气仓内部,之后通过透气仓上的通气孔进入透气护垫中,最后通过透气护垫中的通孔间隙与人体皮肤接触,通过空气的流动来使人体皮肤保持干爽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因汗渍积存导致细菌滋生的现象。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侧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的输气绑带与膨胀袋的结构剖视图;
27.图4为本发明的a处位置的放大图;
28.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29.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30.图7为本发明的输气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31.图中:1、弧形支撑座;2、输气绑带;201、弹性膨胀块;3、膨胀袋;301、透气仓;4、透气护垫;5、连接机构;501、连接块;502、伸缩卡块;503、梯形挤压块;504、移动块;505、复位弹簧;6、遥控器;7、固定机构;701、固定座;7011、连接槽;7012、卡槽;702、解锁块;8、输气机构;801、固定箱;802、气泵;803、分流连接座;804、一号电磁阀;805、二号电磁阀;806、高压气管;807、透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34.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透气式牵引固定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35.弧形支撑座1;
36.输气绑带2,输气绑带2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撑座1的一端;输气绑带2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弹性膨胀块201;
37.膨胀袋3,膨胀袋3设置在输气绑带2的上下两端,膨胀袋3的内部设置有透气仓
301;
38.气护垫4,气护垫4位于输气绑带2靠近弹性膨胀块201的一侧,且气护垫4通过魔术贴与弹性膨胀块201、膨胀袋3的外壁粘贴固定;
39.输气机构8,输气机构8固定设置在弧形支撑座1外壁靠近输气绑带2的一端,用于对输气绑带2内部提供高压空气输送;
40.遥控器6,遥控器6通过导线与弧形支撑座1连接并延伸贯穿至输气机构8内部,用于对输气机构8的运行进行操作控制;
41.固定机构7,固定机构7位于弧形支撑座1外壁远离输气机构8的一端,用于辅助装置进行快速固定、拆卸;
42.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固定连接在输气绑带2远离弧形支撑座1的一端,用于输气绑带2与固定机构7的连接固定操作。
4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输气机构8包括有固定箱801、气泵802、分流连接座803、一号电磁阀804、二号电磁阀805、高压气管806以及透气管807,固定箱801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撑座1的外壁一端,气泵802、分流连接座803位于固定箱801内部,气泵802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分流连接座803相连接,一号电磁阀804、二号电磁阀805位于固定箱801内部且位于分流连接座803的一端,高压气管806与一号电磁阀804的输出端连接,透气管807设置有多个,多个透气管807与二号电磁阀805的输出端相连接,通过输气机构8可为膨胀袋3的膨胀提供膨胀气体,从而实现装置对人体颈椎的牵引固定。
4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固定机构7包括有固定座701以及解锁块702,固定座701固定连接在弧形支撑座1外壁远离固定箱801的一端,固定座70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连接槽7011,连接槽7011的内壁上下两端设置有卡槽7012,解锁块702位于固定座701的外壁上下两端且贯穿固定座701、卡槽7012至连接槽7011内部,通过固定机构7可便于装置的快速固定与拆卸,有效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4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连接机构5包括有连接块501、伸缩卡块502、梯形挤压块503、移动块504以及复位弹簧505,连接块501固定连接在输气绑带2远离弧形支撑座1的一端,伸缩卡块502位于连接块501的上下两端,且贯穿至连接块501内部与梯形挤压块503紧密贴合,移动块504位于梯形挤压块503的一端,复位弹簧505位于梯形挤压块503靠近移动块504的一端且位于移动块504的上下两端,通过连接机构5可实现输气绑带2与固定座701的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装置的固定,且通过连接机构5可避免输气绑带2与固定座701之间发生松动现象。
4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分流连接座803通过两个输气管分别与一号电磁阀804、二号电磁阀805的输入端相连接,高压气管806贯穿至输气绑带2内部,透气管807贯穿输气绑带2并延伸贯穿膨胀袋3至透气仓301内部,输气绑带2与弹性膨胀块201接触位置以及膨胀袋3与透气仓301的接触位置均设置通气孔,通过此结构可实现气泵802分别对膨胀袋3和透气仓301进行输气操作。
4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遥控器6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芯片,遥控器6内部的蓄电池和控制芯片通过内部导线与气泵802、一号电磁阀804、二号电磁阀805电性连接,通过遥控器6内部的蓄电池可为气泵802、一号电磁阀804、二号电磁阀805提供工作电源,通过控制芯片可控制气泵802的运行与停止以及一号电磁阀804、二号电磁阀805的导通与闭
合。
4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连接块501的外壁尺寸与连接槽7011的内壁尺寸相匹配,伸缩卡块502的外壁宽度与卡槽7012的内壁宽度相匹配,伸缩卡块502的端面以及解锁块702位于连接槽7011内部的底端均呈弧形面结构,通过此结构可实现连接块501与固定座701的快速对接固定。
4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梯形挤压块503与伸缩卡块502接触的端面呈倾斜结构,移动块504远离梯形挤压块503的一端贯穿连接块501至输气绑带2的内部,且移动块504位于输气绑带2内部连接有限位块,通过此结构便于伸缩卡块502的伸缩和锁止操作。
5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此种透气式牵引固定用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可先通过弧形支撑座1与输气绑带2配合,将人体颈椎包裹在弧形支撑座1与输气绑带2的中间位置,之后将连接块501插入固定座701内部的连接槽7011中,此时伸缩卡块502的弧形面受到挤压,伸缩卡块502会收缩至连接块501内部并推动梯形挤压块503、移动块504移动,且复位弹簧505会被挤压收缩,当连接块501完全插入对接槽7011内部后,伸缩卡块502与卡槽7012接触,此时伸缩卡块502会在复位弹簧505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插入卡槽7012内部,并推动解锁块702向固定座701外部移动一段距离,此时连接块501与固定座701完成固定,即装置与人体实现初步固定,之后通过控制器6启动气泵802运行以及一号电磁阀804导通,此时气泵802会将空气通过分流连接座803、一号电磁阀804、高压气管806输送至输气绑带2中,随着空气的持续进入输气绑带2内部,会使膨胀袋3以及弹性膨胀块201发生膨胀,通过膨胀袋3、弹性膨胀块201膨胀伸展会对人体的颈椎贴合并对其形成牵引固定,此时可停止气泵802并使一号电磁阀804呈断开状态,继而实现装置对人体颈椎的牵引康复训练,另外由于输气绑带2内部填充有大量高压气体,此气体会对移动块504所连接的限位块形成挤压,从而使移动块504不便于移动,即可使连接块501与固定座701保持良好的连接状态,可有效避免装置发生松动现象,随着牵引训练时间的增长,人体与装置接触位置产生汗液时,可再次启动气泵802并开启二号电磁阀805,此时气泵802会将空气通过分流连接座803、二号电磁阀805、透气管807输送至各个透气仓301内部,之后通过透气仓301上的通气孔进入透气护垫4中,最后通过透气护垫4中的通孔间隙与人体皮肤接触,通过空气的流动来使人体皮肤保持干爽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因汗渍积存导致细菌滋生的现象,在装置使用完成后,可先排出将膨胀袋3中的气体排出,之后按压解锁块702,由于此时输气绑带2中的气体量少,对移动块504的挤压力小,因此此时解锁块702可挤压伸缩卡块502移动收缩至连接块501内部,即连接块501可与固定座701分离,从而实现装置的快速拆卸操作。
51.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