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压疮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06197发布日期:2022-02-09 02:2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压疮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护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压疮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长期卧床的病人其背部会受到床板的挤压而发生压疮,现有的方式为变换患者的体位,如将其从平躺位翻身至卧床以减少背部的受压时间。
3.本技术人发现:在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时,极其困难,而且容易在过程中,容易压住安放在患者身上的监测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压疮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时,极其困难,而且容易在过程中,容易压住安放在患者身上的监测仪器的技术问题。
5.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压疮辅助装置,包括:
6.对称设置的侧板及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对称设置;
7.固定于两个横杆之间的两个限位板及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正对的横杆接触;
8.设于支撑板下方的联动板及与所述联动板滑动连接的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侧板固定连接;
9.用于驱动联动板滑动的驱动部及设于联动板上表面的若干凸台,相邻所述凸台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支撑板的厚度相等,所述凸台的底部为半球形,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采用弧形过渡。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螺杆及设于联动板内的螺孔,所述螺杆与螺孔螺纹连接,且螺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转动连接;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侧板,并延伸至该侧板的外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
12.与凸台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中间板及设于联动板上表面的表面槽,所述中间板与所述的表面槽滑动连接;
13.设于表面槽内的联动部,所述联动部用于推动中间板在表面槽内向上或向下运动。
14.进一步的,所述联动部包括:
15.转杆,相邻所述表面槽之间设有通孔,所述转杆穿过通孔,转杆的一端延伸至联动板一侧的外部,且转杆的该端设有第一多边形孔;
16.位于表面槽内的凸轮,所述凸轮安装于转轴;
17.用于驱动转杆转动的联动组件。
18.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19.与其中一个侧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朝向另一个侧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多边形孔相匹配的第一多边形柱,所述第一多边形柱与第一多边形孔滑动连接;
20.安装于侧板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动力连接,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21.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
22.固定于侧板外侧的固定板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气缸,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的第一气缸的输出轴;
23.固定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外侧面的固定件及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二气缸;
24.所述转轴位于侧板外侧的一端设有第二多边形柱,所述螺杆位于侧板外侧的一端设有第三多边形柱,所述第二多边形柱和第三多边形柱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多边形柱位于第二多边形柱的正上方;
25.侧表面设有环形槽的联动块及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侧表面固定于所述的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所述联动杆的底部与所述的环形槽转动连接;
26.所述联动块朝向电机的侧面设有第二多边形孔,联动块背向电机的侧面设有第三多边形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前端设有与第二多边形孔相匹配的第四多边形柱,所述第四多边形柱与第二多边形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多边形孔与第三多边形柱相匹配。
27.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联动板上表面的连接处采用弧形过渡。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压疮辅助装置,用被子铺在支撑板组成的床面上,且此时若干凸台顶部将与其中一部分支撑板的底部接触,这样这部分支撑板的顶部将会高于其他支撑板的顶部,患者躺下后,会有一部分身体处于悬空状态,该部分身体的皮肤受到的压力将会减小,同时会与空气充分接触,因此可有效防止压疮的产生,当患者其中一部分身体悬空一段时间后,驱动部动作,使得联动板沿着连接杆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凸台将会脱离之前的支撑板的底部,并逐渐与下一个支撑板的底部接触,这样会完成支撑板高度的切换,使得之前顶部与患者身体接触的支撑板转换为脱离患者的身体,之前顶部脱离患者的支撑板转换为与患者接触,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患者在躺下后,有效减少压疮的产生,因此可减少人工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的频率,进而减少在患者体位在变换过程中压住安放在患者身上的监测仪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正剖视图;
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联动部的示意图一;
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联动部的示意图二;
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联动板的侧剖视图。
35.其中,1、侧板;2、横杆;3、限位板;4、支撑板;5、联动板;6、连接杆;7、螺杆;8、螺孔;9、表面槽;10、凸轮;11、转杆;12、中间板;13、凸台;14、第一多边形孔;15、转轴;16、固定板;17、第一气缸;18、电机;19、第二气缸;20、联动杆;21、联动块;22、第二多边形孔;23、第三多边形孔;24、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37.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8.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卧床患者用防压疮辅助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包括:
39.对称设置的侧板1及位于两个所述侧板1之间的横杆2,两个所述横杆2对称设置;
40.固定于两个横杆2之间的两个限位板3及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板3之间的若干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正对的横杆2接触;
41.设于支撑板4下方的联动板5及与所述联动板5滑动连接的若干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与侧板1固定连接;
42.用于驱动联动板5滑动的驱动部及设于联动板5上表面的若干凸台13,相邻所述凸台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支撑板4的厚度相等,所述凸台13的底部为半球形,所述支撑板4的下表面采用弧形过渡。
43.在本实施例中,用被子铺在支撑板4组成的床面上,且此时若干凸台13顶部将与其中一部分支撑板4的底部接触,这样这部分支撑板4的顶部将会高于其他支撑板4的顶部,患者躺下后,会有一部分身体处于悬空状态,该部分身体的皮肤受到的压力将会减小,同时会与空气充分接触,因此可有效防止压疮的产生,当患者其中一部分身体悬空一段时间后,驱动部动作,使得联动板5沿着连接杆6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凸台13将会脱离之前的支撑板4的底部,并逐渐与下一个支撑板4的底部接触,这样会完成支撑板4高度的切换,使得之前顶部与患者身体接触的支撑板4转换为脱离患者的身体,之前顶部脱离患者的支撑板4转换为与患者接触,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患者在躺下后,有效减少压疮的产生,因此可减少人工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的频率,进而减少在患者体位在变换过程中压住安放在患者身上的监测仪器的可能。在这里,优选的,所述凸台13与联动板5上表面的连接处采用弧形过渡,这样使得在凸台13与支撑板4的底端过渡更顺畅。
4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部包括螺杆7及设于联动板5内的螺孔8,
所述螺杆7与螺孔8螺纹连接,且螺杆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1转动连接;螺杆7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侧板1,并延伸至该侧板1的外部。在这里,可通过外力驱动螺杆7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联动板5的目的。
45.另外,在这里,考虑到一直使得患者的身体悬空,会让患者不舒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
46.与凸台13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中间板12及设于联动板5上表面的表面槽9,所述中间板12与所述的表面槽9滑动连接;
47.设于表面槽9内的联动部,所述联动部用于推动中间板12在表面槽9内向上或向下运动。
48.在本实施例中,在联动部使得中间板12向下移动,使得凸台13的顶部与联动板5的上表面齐平后,这时所有的支撑板4的上端面将会齐平,这时,患者的身体将不会悬空。
49.在这里,介绍一种联动部的结构,如图1、图5所示,所述联动部包括:
50.转杆11,相邻所述表面槽9之间设有通孔,所述转杆11穿过通孔,转杆11的一端延伸至联动板5一侧的外部,且转杆11的该端设有第一多边形孔14;
51.位于表面槽9内的凸轮10,所述凸轮10安装于转轴15;
52.用于驱动转杆11转动的联动组件。
53.在这里,当联动组件带动转轴15转动时,即可带动所有的凸轮10转动,通过凸轮10即可带动中间板12运动。
54.另外,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55.与其中一个侧板1转动连接的转轴15,所述转轴15朝向另一个侧板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多边形孔14相匹配的第一多边形柱,所述第一多边形柱与第一多边形孔14滑动连接;
56.安装于侧板1的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轴与转轴15动力连接,用于驱动转轴15转动。
57.在这里,当电机18启动后,通过转轴15带动转动转动。另外,当联动板5在连接杆6滑动时,由于转轴15的第一多边形柱与第一多边形孔14滑动连接,因此联动板5的运动不会影响到转轴15的位置。
58.另外,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
59.固定于侧板1外侧的固定板16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6的第一气缸17,所述电机18固定于所述的第一气缸17的输出轴;
60.固定于第一气缸17的输出轴外侧面的固定件及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二气缸19;
61.所述转轴15位于侧板1外侧的一端设有第二多边形柱,所述螺杆7位于侧板1外侧的一端设有第三多边形柱,所述第二多边形柱和第三多边形柱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多边形柱位于第二多边形柱的正上方;
62.侧表面设有环形槽24的联动块21及联动杆20,所述联动杆20的侧表面固定于所述的第二气缸19的输出轴,所述联动杆20的底部与所述的环形槽24转动连接;
63.所述联动块21朝向电机18的侧面设有第二多边形孔22,联动块21背向电机18的侧面设有第三多边形孔23,所述电机18的输出轴的前端设有与第二多边形孔22相匹配的第四多边形柱,所述第四多边形柱与第二多边形孔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多边形孔23与第三多边形柱相匹配。
64.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驱动转轴15转动时,首先第一气缸17带动电机18运动,使得电机18的输出轴正对于转轴15,然后第二气缸19启动,通过联动杆20带动联动块21向第二多边形柱方向运动,在第二多边形柱插入第三多边形孔23后,即可通过电机18驱动转轴15转动,如果需要驱动螺杆7转动,此时,第二气缸19启动,使得第二多边形柱与第三多边形孔23分离,然后第一气缸17带动电机18运动,使得电机18的输出轴正对于螺杆7,然后第二气缸19再次启动,通过联动杆20带动联动块21向第三多边形柱方向运动,在第三多边形柱插入第三多边形孔23后,即可通过电机18驱动螺杆7转动。
65.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66.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