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04294发布日期:2022-02-09 01:2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与创面接触的止血敷料。


背景技术:

2.出血,在人类生活中在所难免,诸如手术,各种原因导致的创伤等均可导致出血,无法快速有效止血甚至危及生命,有效止血是救护出血者的紧急措置之一。
3.止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血液自身凝血因子激活、血小板聚集等生理止血外,其他止血措施也能起到关键作用,比如压迫止血和止血材料的应用。
4.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性出血,外伤性盆腔和内脏出血,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颌面部出血、手术后所发生的内出血等。通过外源材料止血时,外源材料如氧化再生纤维素(orc)与血液形成凝胶,可直接阻塞出血的小动脉,使血流的不畅达到止血目的。
5.氧化再生纤维素是由纤维素经氧化处理成为纤维素酸后制成的可吸收性局部止血材料。氧化再生纤维素还能通过羧基基团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铁离子相结合,并激活凝血因子

,进而达到促进凝血的目的。
6.同时,氧化再生纤维素还能够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加速形成纤维蛋白网,起到加速凝血的作用。
7.尽管氧化再生纤维素的止血功能,对于轻微出血有一定止血效果,但当创面持续出血,且血液流速高的动脉出血时,由于氧化再生纤维素与血液形成的凝胶被更多的血液稀释后粘稠度下降,形不成物理堵塞而使止血效果降低。
8.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氧化再生纤维素在制备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降解,无法保持较高分子量,分子量降低降低使得物理性能相应下降,易被血液稀释。


技术实现要素:

9.基于上述氧化再生纤维素的缺陷,急需一种物理性能较优,降解程度较低的材料制作止血敷料,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与创面接触的止血敷料。
10.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
11.本发明目的提供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是由在oh

c6上-coch3取代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乙酰基取代度为0.01-3.3,羧基含量5-26%,通过针织、交织或非织造无纺布制造工艺得到的,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克重在10~350g/m2范围内。
12.优选的,所述的在oh

c6上-coch3取代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纤维丝,纤维丝的长度>2mm、线密度≥1dtex和干强度≥12cn/tex。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以纤维素为原材料,先通过部分oh

c6乙酰化,再进行选择性oh

c6氧化;包括下述步骤:1)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备,以纤维素为原材料,浸泡在醋酸酐与醋酸
形成乙酰化混合液中,乙酰基取代部分纤维素上的oh

c6,乙酰基取代度为0.01-3.3,得到含乙酰基纤维素;2)将含乙酰基纤维素进行氧化,先由四氯化碳与氧化氮形成氧化液,再将含乙酰基纤维素浸泡到氧化液中,反应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羧基含量5-26%;3)通过针织、交织或非织造无纺布制造工艺,通过分切、包装、无菌制成的止血敷料,该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克重在10~350g/m2范围内的。
14.制备的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采用透光率小于0.2%的包装材料进行无菌包装。
15.进一步的,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的无菌采用辐照灭菌,辐照剂量5-30kgy。
16.本发明机理是:氧化再生纤维素乙酰化修饰后,c6-oh被乙酰化为-coch3,与未乙酰化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相比,乙酰化氧化再生纤维素随着-coch3数量增加,乙酰基的引入导致了氧化再生纤维素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7.首先,由于酯基的存在,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物理性能增强,纤维制造湿法纺丝过程中,可以将纤维纺的更细,纤维越细,该材料纤维的比表面积就越大,越能发挥效果。
18.另外,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羧基含量5-26%,遇血液发生凝胶化,物理堵塞出血点。而且,再发生凝胶化的同时,纤维仍然有一定的断裂强度,这个特点可以有效的保持敷料的完整性。如果医疗工作者需要在止血后将敷料移除,这个特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再有,作为血液直接接触材料,其表面特性应尽量避免吸附非特异性蛋白以减少血细胞的吸附。外来材料接触血液后,通常材料表面与生物环境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首先发生的是对血浆蛋白的吸附,材料表面特性不同结果不一样。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行为对提高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重要作用。影响蛋白质吸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包括蛋白质性质、材料表面特性以及外在环境等。蛋白质在材料表面的吸附过程涉及带电基团的重新分布、蛋白质与材料表面疏水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分子结构的重排等。蛋白质吸附外来材料三种作用力:疏水作用、静电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因此根据材料表面性质不同,这三类作用力中所起的重要性各不相同。氧化再生纤维素经乙酰化后,使氧化再生纤维素的正电荷密度减少,进一步的,使得对蛋白的吸附量因静电作用减弱而变小。生物相容性更优。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一种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是由在oh

c6上-coch3取代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乙酰基取代度为0.01-3.3,羧基含量5-26%,纤维丝的长度>2mm、线密度≥1dtex和干强度≥12cn/tex,通过针织、交织或非织造无纺布制造工艺,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克重在10~350g/m2范围内。按下述步骤制备:第一步,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制备1)醋酸酐与醋酸形成乙酰化混合液,将一定量的纤维素放置到混合液中,乙酰基取代部分纤维素上的oh

c6,得到含乙酰基纤维素,取代度为1.0;2)将含乙酰基纤维素进行氧化,先由四氯化碳与氧化氮形成氧化液,再将含乙酰
基纤维素浸泡到氧化液中,反应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羧基含量17%;第二步,通过将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湿法纺丝,纺成线密度1.1dtex长丝束;第三步,将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长丝进行s向加捻,捻度15捻/1cm,166d。
21.第四步,针织成235g布匹。
22.第五步,经分切、折叠后制成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再经包装、无菌后,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商品。
23.实施例2第一步,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制备1)醋酸酐与醋酸形成乙酰化混合液,将一定量的纤维素放置到混合液中,乙酰基取代部分纤维素上的oh

c6,得到含乙酰基纤维素,取代度为0.4。
24.2)将含乙酰基纤维素进行氧化,四氯化碳与氧化氮形成氧化液,将含乙酰基纤维素浸泡到氧化液中,反应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羧基含量23%。
25.第二步,通过将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湿法纺丝,纺成线密度1.6dtex长丝束。
26.第三步,将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长丝进行s向加捻,捻度15捻/1cm,166d。
27.第四步,针织成230g布匹。
28.第五步,经分切折叠后制成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再经包装、无菌后,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商品。
29.实施例3第一步,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制备1)醋酸酐与醋酸形成乙酰化混合液,将一定量的纤维素放置到混合液中,乙酰基取代部分纤维素上的oh

c6,得到含乙酰基纤维素,取代度为2.9。
30.2)将含乙酰基纤维素进行氧化,四氯化碳与氧化氮形成氧化液,将含乙酰基纤维素浸泡到氧化液中,反应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羧基含量7%。
31.第二步,通过将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湿法纺丝,经分切后纺成线密度1.5dtex,长度为3.8mm的短纤。
32.第三步,采用环锭法将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短线进行纺纱,纱支数为32s。
33.第四步,将纱支平纹交织成,经纬密度为32
×
28。
34.第五步,经分切折叠后制成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再经包装、无菌后,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商品。
35.实施例4第一步,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制备1)醋酸酐与醋酸形成乙酰化混合液,将一定量的纤维素放置到混合液中,乙酰基取代部分纤维素上的oh

c6,得到含乙酰基纤维素,取代度为2.2。
36.2)将含乙酰基纤维素进行氧化,四氯化碳与氧化氮形成氧化液,将含乙酰基纤维素浸泡到氧化液中,反应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羧基含量18%。
37.第二步,通过将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湿法纺丝,经分切后纺成线密度1.6dtex,长度为3.8mm的短纤。
38.第三步,经过精梳、铺网、针刺和热处理制成280g无纺布。
39.第四步,经分切折叠后制成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再经包装、无菌
后,得到含乙酰基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敷料商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