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唇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315070发布日期:2022-03-19 21:2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唇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唇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口红是一种主要使用于嘴唇上并可以增加嘴唇色泽或改变嘴唇颜色的化妆品,是重要的彩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口红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按质地可以分为唇膏、唇釉、唇彩、唇露等。
3.唇露具有雾面妆效,水润感较好,用来画咬唇状等较为合适。唇露的主要包括着色剂、填充剂、蜡类、油类、香精以及防腐剂等组分,蜡类主要为蜂蜡、巴西棕榈树蜡等,与油类物质形成均匀载体,起成型作用。油类主要为矿油、霍霍巴油等,主要起柔润作用。
4.通过上述相关技术,当使用唇露后,使用者在喝水、吃饭等过程中,由于唇露中的油类、着色剂等组分与唇部的粘结程度较差,容易出现掉色、沾杯等问题,持妆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增强唇露的持妆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唇露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唇露,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唇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润肤剂27-35%;乳化剂1.8-3%;第一增稠剂0.2-0.4%;第二增稠剂1-1.56%;第三增稠剂0.12-0.2%;油茶籽油1.8-2.2%;粉色西番莲果提取物0.4-0.6%;海茴香提取物0.4-0.6%;保湿剂2.7-3.7%;着色剂0.3-0.5%;防腐剂0.7-0.9%;香精0.08-0.12%;ph调节剂0.008-0.012%;水余量;所述第一增稠剂的组分及各个组分占唇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卡波姆0.03-0.05%;聚丙烯酸铵0.06-0.1%;野漆果蜡0.1-0.2%;赤豆籽粉0.01-0.05%;
所述第二增稠剂由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异十六烷、聚山梨醇酯-80、山梨坦油酸酯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三增稠剂由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甲基丙二醇以及木薯淀粉组成;所述润肤剂由第一润肤剂和第二润肤剂组成;所述第一润肤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润肤剂为二聚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增稠剂、第二增稠剂以及第三增稠剂相互配合,增加唇露的使用粘度,使着色剂有效附着在唇部表面,提高唇露的持妆效果。第一增稠剂中的卡波姆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聚丙烯酸铵组合,对唇部具有较好的亲和力。野漆果蜡和赤豆籽粉均属于天然产物,对唇部的刺激性较小,两者通过与卡波姆、聚丙烯酸铵相互配合,进一步增加唇露的粘度和稳定性,从而将着色剂有效附着在唇部,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减少在喝水、进食过程中唇露出现掉色等问题。第二增稠剂中的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是一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山梨醇酯-80、山梨坦油酸酯等物质配合,并和第一增稠剂作用,快速在唇部表面成膜,进一步增强唇露的持妆度;第三增稠剂中,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在溶剂甲基丙二醇的作用下,与木薯淀粉配合,并和第一增稠剂、第二增稠剂共同作用,进一步增强粘稠度,提高唇露的持妆度;同时第三增稠剂中的木薯淀粉和第一增稠剂中的卡波姆、野漆果蜡和赤豆籽粉协同配合,提高唇露的持妆度和水润光感度。润肤剂中,第一润肤剂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是有机硅交联体分散于水中的多功能水包油乳液,和第二润肤剂、增稠剂配合,在涂覆于唇部后形成一层均匀的防水保护膜,进一步增强唇露的持妆度。
8.润肤剂和保湿剂赋予唇露较好的水润感;油茶籽油来源于落瓣油茶的籽粒,和保湿剂组合后,具有较好的滋润效果;粉色西番莲果提取可帮助打开皮肤毛孔,从而促进保湿剂、润肤剂以及油茶籽油的吸收。海茴香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作用。乳化剂分散在各组分中,降低整个体系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增强唇露各组分的混合均匀性和稳定性。ph调节剂用于调节唇露的酸碱性,使得皮肤处于正常的皮肤酸碱环境下,更好地保护唇部皮肤,提高唇露的安全稳定性。
9.综上所述,采用卡波姆、聚丙烯酸铵、野漆果蜡和赤豆籽粉四者共同配合,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同时加入第二增稠剂、第三增稠剂,并与第一增稠剂共同配合,进一步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和稳定性。另外添加其他组分,例如油茶籽油、海茴香提取物、保湿剂、润肤剂等原料,增强唇露的水润感。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增稠剂的组分及各个组分占唇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4-0.5%;异十六烷0.2-0.4%;聚山梨醇酯-80为0.08-0.12%;山梨坦油酸酯0.02-0.04%;水0.3-0.5%。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各组分重量配比,使得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
酸钠共聚物和聚山梨醇酯-80、山梨坦油酸酯等物质更好地配合,从而进一步和第一增稠剂配合,有效快速在唇部表面成膜,同时增加唇露与唇部间的粘度,进一步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减少在喝水、进食过程中唇露出现掉色等问题。
12.优选的,所述第三增稠剂的组分及各个组分占唇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为0.07-0.09%;甲基丙二醇0.002-0.003%;木薯淀粉0.05-0.1%。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第三增稠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使得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在溶剂甲基丙二醇的作用下,更好地与木薯淀粉配合,提高唇露的持妆度,进一步提高唇露的持妆度和水润光感度。
14.优选的,所述乳化剂的组分及各个组分占唇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鲸蜡硬脂醇聚醚-20为1-1.4%;鲸蜡硬脂醇0.6-1%;聚甘油-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0.2-0.6%。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者相互组合,一方面有效促进唇露各组分混合均匀,形成稳定物质;另一方面提高唇露的铺展性,方便唇露更易涂抹在唇部,提高使用舒适度。
16.优选的,所述保湿剂的组分及各个组分占唇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1,2-戊二醇1.8-2.2%;丁二醇0.8-1.2%;玉竹提取物0.1-0.3%。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玉竹提取物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含有玉竹粘多糖,即特有的果聚糖,和具有保湿作用的1,2-戊二醇、丁二醇共同配合,有效提升唇露的保湿效果,保持唇部水润光亮感;同时玉竹提取物也具有一定的粘度,和第一增稠剂等配合,进一步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减少在喝水、进食过程中唇露出现掉色等问题;使得唇露保持持妆度的同时富有较好的保湿性能。
18.优选的,所述润肤剂重量比为1:(2-2.5)的第一润肤剂和第二润肤剂组成;所述第一润肤剂的组分及各个组分占第一润肤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10-20%;聚二甲基硅氧烷余量;所述第二润肤剂的组分及各个组分占第二润肤剂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二聚硅氧烷3-7%;聚二甲基硅氧烷余量。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润肤剂中各组分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从而使得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组合后,赋予唇露更好的铺展性和水润感;第二润肤剂选用二聚硅氧烷和聚二甲基硅氧烷组合,使得第一润肤剂、第二润肤剂两者共同组合,形成一层均匀的防水保护膜,共同增强唇露的持妆度。
20.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为精氨酸。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精氨酸作为ph调节剂,加入唇露中后,有效保持皮肤处于正常的酸碱平衡度。同时精氨酸可以通过改善生长因子的分泌和作用或通过对肌肉的直接
作用来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代谢,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从而保持唇部的水润光亮感。
22.优选的,所述防腐剂组分及各个组分占唇露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苯氧乙醇0.63-0.8%;乙基己基甘油0.07-0.1%。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基己基甘油加入后,可减少苯氧乙醇的用量,进一步增强唇露的安全性;同时乙基己基甘油也具有一定的保湿稳定性,从而使得防腐剂有效延长唇露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唇露的保湿性能。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唇露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唇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将保湿剂、第一增稠剂、ph调节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水、着色剂混合均匀,后加入乳化剂,加热至温度38-60℃,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s2:将第一混合物冷却至15-30℃后,与润肤剂、油茶籽油、粉色西番莲果提取物和海茴香提取物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第二增稠剂、防腐剂以及香精共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唇露。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步将各个组分进行混合均匀,获得持妆度较好,水润光亮感较好的唇露。
26.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加入乳化剂后,加热至温度40-50℃,并混合均匀;步骤s2中加第一混合物冷却至20-27℃后,再与润肤剂混合。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乳化剂后进行加热,使得乳化剂在适宜的温度下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唇露各组分混合均匀,形成稳定均匀的唇露也更容易增强唇露的铺展性;后进行冷却,减少温度过高对润肤剂等其余组分的伤害,从而充分发挥各组分作用,制备得到持妆度、水润光亮感更好的唇露。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中,采用卡波姆、聚丙烯酸铵、野漆果蜡和赤豆籽粉四者共同配合,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同时加入第二增稠剂、第三增稠剂,并与第一增稠剂共同配合,进一步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和稳定性。
29.2.本技术中,优选第二增稠剂、第三增稠剂的具体组分和重量百分比,进一步提高唇露的持妆度;优选乳化剂、保湿剂、润肤剂的具体组分,进一步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和保湿性能。
30.3.本技术的制备方法,分步加入各组分,同时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温度,使得各组分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得到持妆度、水润光亮感较好的唇露。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32.实施例1:一种唇露,所包括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1所示,由以下步骤制得:s1:将保湿剂、第一增稠剂、ph调节剂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20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水、着色剂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乳化剂,并加热至38℃,继续搅拌,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
s2:将第一混合物冷却至15℃后,与润肤剂、油茶籽油、粉色西番莲果提取物和海茴香提取物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第二增稠剂、防腐剂以及香精共同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均匀后得到唇露。
33.实施例2-3: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加热至60℃,步骤s2中冷却至30℃,同时具体组分及重量不同,所包括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1所示。
34.实施例4-5: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增稠剂的具体组分及重量不同,所包括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1所示。
35.实施例6-7:一种唇露,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第三增稠剂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1所示。
36.实施例8-9:一种唇露,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乳化剂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1所示。
37.表1实施例1-9中的具体组分及重量
实施例10-11:一种唇露,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保湿剂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2所示。
38.实施例12-13: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润肤剂的具体组分及重量不同,所包括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2所示。
39.实施例14-15: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ph调节剂的组分不同,所包括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2所示。
40.实施例16-17: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防腐剂的具体组分及重量不同,所包括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2所示。
41.实施例18: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7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加入乳化剂后,加热至温度40℃,并混合均匀;步骤s2中加第一混合物冷却至20℃后,再与润肤剂混合。
42.实施例19: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6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加入乳化剂后,加热至温度50℃,并混合均匀;步骤s2中加第一混合物冷却至27℃后,再与润肤剂混合。
43.实施例20-21: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9的区别在于,具体组分及重量不同,所包括的具体组分及重量如表2所示。
44.表2实施例10-17、实施例20-21中的具体组分及重量
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增稠剂中采用等量的野漆果蜡替代赤豆籽粉。
45.对比例2: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增稠剂中采用等量的赤豆籽粉替代野漆果蜡。
46.对比例3: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等量的地蜡替代野漆果蜡和赤豆
籽粉。
47.对比例4: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等量的第一增稠剂替代第二增稠剂。
48.对比例5:一种唇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等量的第一增稠剂替代第三增稠剂。
49.对比例6:一种唇露,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地蜡6g,摩洛哥坚果油20g,丙二醇3g,透明质酸3g,芦荟提取物10g,维生素e 0.1g,水40g。
50.包括如下制备方法:(1)按照重量份数,取水40g,丙二醇3g,透明质酸3g,混合,加热到75℃,搅拌10min,制成水相料;(2)取地蜡6g,摩洛哥坚果油20g,混合,加热到75℃,搅拌10min,制成油相料;(3)在乳化锅中,将步骤(1)制备的水相料缓慢加入到步骤(2)制备的的油相料中,搅拌分散均质,获得均质乳化品,冷却至35℃,获得冷却乳化品;(4)加入芦荟提取物10g,维生素e 0.1g,搅拌10min,冷却至室温,灌装成型,包装,制成。
51.检测方法实验一:持妆度实验实验样品: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
52.实验对象:招募同一地区的25-30岁皮肤无明显创伤和疾病,且唇部健康中国女性81名,平均分成27个实验组,且分别对应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
53.实验方法:对实验对象涂抹所对应的实施例,且每位实验对象涂抹的量为:在1cm
×
2cm的区域内涂抹0.2g实施例。后每隔1h饮水100ml;4h(即饮水3次)后观察唇露的颜色、脱色程度,并对持妆度进行打分:1-10分,颜色变化较小,脱色程度越小,分数越高;若颜色变化明显,且脱色程度较大,分数越低。
54.采用上述实验方法分别得到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的持妆度实验结果。
55.实验结果: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的持妆度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56.实验二:感官评价实验实验样品: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
57.实验对象:招募同一地区的25-30岁皮肤无明显创伤和疾病,且唇部健康中国女性81名,平均分成27个实验组,且分别对应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
58.实验方法:对实验对象的唇部涂抹所对应的实施例,且每位实验对象唇部涂抹的量为:在1cm
×
2cm的区域内涂抹0.2g实施例,经过3h后,每个实验对象对以下感受进行感官评价,每组的评价分数进行平均处理,打分规则如下:水润光感度:1-10分,实验对象感觉唇部越水润光亮,分数越高;若感觉唇部水润光亮度较差,分数越低。
59.铺展度:1-10分,实验对象对涂抹过程中的感受进行打分,更容易涂抹,分数越高;越不容易涂抹,分数越低。
60.采用上述实验方法分别得到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的感官评价实验结果。
61.实验结果: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的感官评价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62.实验三:保湿性能实验实验样品: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
63.实验对象:招募同一地区的25-30岁皮肤无明显创伤和疾病,且唇部健康中国女性81名,平均分成27个实验组,且分别对应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实验仪器:皮肤水分测定仪corneometer cm 825。
64.实验方法:对实验对象的唇部皮肤的水分含量进行测试,记为h1;再对实验对象唇部涂抹所对应的实施例,且每位实验对象唇部涂抹的量为:在1cm
×
2cm的区域内涂抹0.2g实施例,经过3h后,将每位受试者唇部的口红用轻抿纸巾的方式擦除,测试涂抹过口红的区域进行唇部皮肤的水分含量测试,记为h2,并计算出水分含量增长率计算方法为(h2-h1)/h1
×
100%。对每位受试者唇部皮肤的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即为水分含量增长率)进行记录,每组的变化情况进行平均处理,记录并进行分析。
65.采用上述实验方法分别得到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的保湿性能实验结果。
66.实验结果: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的保湿性能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67.表3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的各项评价实验结果表4实施例1-21和对比例1-6的保湿性能实验结果
通过表3和表4的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1-21的持妆度评价为8.5-9.5,水润光感度为8.2-9.3,铺展度为8.1-9.4,保湿性能的增长率为12.69-15.07%。对比例1-6的持妆度为5.8-7.6,水润光感度为6.4-7.8;铺展度为5.8-7.5;相比于对比例1-6,实施例1-21的持妆度更好,保湿性能也较好,也更容易铺展。
68.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1-3可知,第一增稠剂中加入赤豆籽粉和野漆果蜡,相比于分别单独加入上述物质,唇露的持妆度提高,说明赤豆籽粉和野漆果蜡加入后,有助于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4-5可知,第二增稠剂和第三增稠剂的加入,有助于增强唇露的持妆度、水润光感度和铺展度;可能是由于两者中的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作为聚合物和其他组分配合,更好地在唇部表面成膜,进一步增强唇露的持妆感。
69.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4-5可知,优选第二增稠剂的具体组分配比后,唇露的持妆度有了一定的提高;说明优选的第二增稠剂可以增强唇露的持妆度。对比实施例5-7可知,优选第三增稠剂的组分配比后,可增加唇露的持妆度和水润光感度;可能是由于第三增稠剂中的木薯淀粉和第一增稠剂中的卡波姆等协同配合,进一步提高唇露的持妆度和水润光感度。
70.对比实施例7-9可知,优选乳化剂的具体组分后,更好地提高了唇露的铺展性,更易将唇露推开。对比实施例9-11可知,优选保湿剂的组分后,唇露的持妆度和保湿性能增强;可能是由于一方面丁二醇,1,2-戊二醇本身具有较好的保湿作用,加入玉竹提取物后,玉竹提取物和上述两者配合,同时也与第一增稠剂组合,进一步增强唇露的粘度和保湿性能。
71.对比实施例11-13可知,优选润肤剂的组分配比后,唇露的保湿性能提高,持妆度
有所增强;主要可能是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组分在涂覆在唇部后,形成一层防水保护膜,减少在喝水、进食过程中唇露出现掉色等问题对比实施例13-15可知,选用精氨酸作为ph调节剂,唇露的水润光感度增强,精氨酸可有效改善皮肤状态。对比实施例15-17可知,优选防腐剂的组分,延长唇露保湿性能的同时,提高唇露保湿性能。
72.对比实施例17-19可知,优选制备方法,控制各步骤过程中的温度,从而得到持妆度、水润光亮感较好的唇露。对比实施例19-21可知,优选各组分的用量和组分,可获得持妆度、保湿性能、铺展度以及水润光感度好的唇露。
7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