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3988发布日期:2022-06-29 14:5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结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结扎装置
1.本技术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12月28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2021年06月17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48599(国家申请号:201880100286.7)、发明名称为“结扎装置及卡合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结扎装置及卡合方法。


背景技术:

3.为了对在生物体组织产生的开口进行闭锁、止血处理等,已知有一种利用夹具对处置对象组织进行结扎的内窥镜用夹具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内窥镜用夹具装置将护套插入到内窥镜的通道,并经由通道插入到体内。
4.在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用夹具装置中,在护套内贯穿有环推出线圈,在固定于环推出线圈顶端的环支承构件中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嵌入有夹具的夹具闭合环。通过将夹具的基端部拉入到夹具闭合环内使夹具变形,将夹具的臂进行开闭。通过利用夹具把持对象组织,将夹具的基端进一步拉入到夹具闭合环内,从而利用夹具将对象组织进行结扎。之后,使夹具闭合环自环支承构件脱离,将夹具和夹具闭合环留置于体内。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05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9.将夹具安装于护套的顶端的操作期望是简单的操作。另一方面,在夹具开闭时,通过操作线的操作使夹具相对于夹具闭合环进退。因此,期望将夹具和夹具闭合环稳定地保持于护套的顶端。
10.但是,在像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用夹具装置那样将夹具闭合环嵌入到环推出线圈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夹具闭合环安装于环推出线圈的安装容易性与脱离难度成为折衷的关系。
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易于将夹具单元安装于护套且在安装时夹具单元不易自护套脱离的结扎装置及卡合方法。
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3.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其能够接近所述第一臂;压管,其供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任一者插入;操作线,其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任一者连接;护套,其用于收纳所述操作线;以及连接机构,其具有相互连结从而使所述压管卡合于所述护套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机构构成为能够利用所述操作线切换为解除了所述压管与所述护套的卡合的解除形态和所述压管卡
合于所述护套的卡合形态。
14.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利用所述操作线向所述护套的径向外侧进行移动,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向所述径向外侧的移动而从所述卡合形态向所述解除形态切换。
15.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件构成为通过所述操作线的牵引操作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向所述护套的径向外侧进行移动。
16.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具备腿部,该腿部具有能够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和相互分开的方向进行移动的第一腿和第二腿,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接近而与所述腿部卡合,所述腿部构成为通过所述操作线的操作使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分开。
17.根据第四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护套,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压管。
18.根据第四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压管,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护套。
19.根据第五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也可以是,该结扎装置包括:大径部,其固定于所述操作线,具有比所述操作线的外径大的外径;以及狭窄部,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之间的最小分开距离比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小且比所述操作线的外径大,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利用所述操作线的所述大径部按压所述狭窄部而使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分开。
20.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的卡合方法在结扎装置中使压管与护套卡合,该结扎装置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其能够接近所述第一臂;所述压管,其供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任一者插入;操作线,其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任一者连接;所述护套,其用于收纳所述操作线;第一腿和第二腿,其设于所述护套的远位端;大径部,其设于所述操作线,具有比所述操作线的外径大的外径;以及狭窄部,其设于所述护套,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之间的最小分开距离比所述大径部的外径小且比所述操作线的外径大,其中,该卡合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骤;第一步骤,通过使所述操作线沿着长度轴线方向进行移动而使所述大径部抵接于所述狭窄部;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之后执行该第二步骤,使所述操作线进行移动而将所述大径部按压于所述狭窄部,使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分开;第三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之后执行该第三步骤,将所述压管配置于所述第一腿和所述第二腿之间;以及第四步骤,在所述第三步骤之后执行该第四步骤,通过使所述操作线向与所述第一步骤中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使所述第一腿与所述第二腿靠近,利用所述第一腿和所述第二腿使所述护套与所述压管卡合。
21.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其能够接近所述第一臂;压管,其供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任一者插入;操作线,其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任一者连接;护套,其用于收纳所述操作线;以及连接机构,其具有相互连结从而使所述压管卡合于所述护套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机构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压管相对于所述护套的旋转或者所述护套相对于所述压管的旋转而切换为解除了所述压管与所述护套的卡合的解除形态和所述压管卡合于所述护套的卡合形态。
22.根据第九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
件设于所述护套,具备沿着绕所述护套的长度轴线的周向延伸的槽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压管,具备能够插入到所述槽部内的突起,所述突起通过所述压管相对于所述护套绕所述长度轴线进行旋转而插入到所述槽部,所述连接机构构成为通过所述突起卡定于所述槽部内而成为所述卡合形态。
23.根据第九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十一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压管,具备沿着绕所述压管的长度轴线的周向延伸的槽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护套,具备能够插入到所述槽部内的突起,所述突起通过所述护套相对于所述压管绕所述长度轴线进行旋转而插入到所述槽部,所述连接机构构成为通过所述突起卡定于所述槽部内而成为所述卡合形态。
24.根据第九技术方案的结扎装置,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连接机构具有外螺纹与内螺纹间的螺纹结合构造,能够通过所述压管相对于所述护套的旋转而切换为所述解除形态和所述卡合形态。
25.发明的效果
26.本发明的结扎装置及卡合方法具有这样的优点:易于将夹具单元安装于护套,而且在安装时夹具单元不易自护套脱离。
附图说明
27.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28.图1b是从图1a所示的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夹具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29.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侧视图。
30.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31.图4是沿着图1a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
32.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33.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方法的流程图。
34.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35.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36.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37.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卡合方法的示意图。
38.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39.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40.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41.图1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42.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43.图1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连接机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44.图1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第一实施方式)
46.参照图1a~图9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及卡合方法。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
式的结扎装置1的整体图。图2是表示结扎装置1的连接机构2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结扎装置1的连接机构2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1a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
47.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是经由内窥镜的处置器具通道插入到体内使夹具单元4结扎于体内组织的装置。如图1a所示,结扎装置1包括夹具单元4、护套6、操作线5、连接机构2以及操作部。
48.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结扎装置1以直线状延伸的状态下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称为长度轴线c。将结扎装置1的操作部50侧称为近位侧,将长度轴线c方向上的近位侧的相反侧且是设有夹具单元4的一侧称为远位侧。
49.如图1a和图1b所示,夹具单元4具有臂构件3和压管7。臂构件3具有第一臂311和第二臂312。臂构件3在第一臂311和第二臂312的近位侧具备连接部33。
50.臂构件3例如由不锈钢、钴铬合金、钛等金属制的又薄又细长的板来制作。臂构件3形成有对又薄又细长的板的中间部在厚度方向上实施弯曲加工而成的字母u形的连接部33,板的两端部成为第一臂311、第二臂312。第一臂311和第二臂312构成为在自然状态下维持打开的状态。
51.如图1b所示,在连接部33具备一对卡定片34。卡定片34具有近位侧的边相对于长度轴线c倾斜、远位侧与长度轴线c正交的突出形状。一对卡定片34在与长度轴线c正交的方向上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52.在第一臂311和第二臂312的与连接部3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曲的爪部32。一对臂311、312在从连接部33侧朝向爪部32侧而相互分开的方向上被赋予习惯性弯曲。
53.压管7是具有沿长度轴线c方向贯通的插入孔70的筒构件。插入孔70是圆形的孔,构成为形成于近位侧的第一插入孔71与形成于远位侧的第二插入孔72连通。
54.第一插入孔71的开口直径大于第二插入孔72的开口直径,在第一插入孔71与第二插入孔72的交界部分形成有以圆环状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缘73。形成有从凸缘73的近位端732沿与长度轴线c正交的方向向外方延伸的远位壁74。
55.第二插入孔72具有能够供臂构件3的近位区域插入的开口尺寸。第二插入孔72的远位端部形成有随着朝向压管7的远位端面75略微扩开的锥形面76。
56.例如使用不锈钢、钛合金(ti-6al-4v等)、钴铬合金等金属材料、聚邻苯二甲酰胺(ppa)、聚酰胺(pa)等带有适度的弹性的高刚度的树脂材料来制作压管7。
57.连结构件9是连结臂构件3和操作线5的构件。连结构件9插入到压管7的插入孔70内,设于臂构件3的近位端侧。连结构件9具有主体90、线卡合部91以及钩92。线卡合部91设于主体90的近位端部,钩92设于主体90的远位侧。
58.线卡合部91包括卡合孔911、一对卡合臂912、以及卡定部913。卡合孔911是开口于主体90的近位端的孔,具有能够供后述的操作线5的连接器51插入的大小。一对卡合臂912分别构成为能够向主体90的径向外侧挠曲。在一对卡合臂912的各近位端部分别具备卡定部913。卡定部913设于与卡合孔911相对而覆盖孔的开口的位置。
59.钩92设为与主体90相比向远位方向突出。图1b是从图1a所示的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图。钩92具有能够卡定臂构件3的连接部33的钩形状。具体而言,钩92包括连接于主体90的近位部923以及保持连接部33的第1钩921和第2钩922。在第1钩921和第2钩922之间形成
有与连接部33的形状相匹配的间隙。钩92的与长度轴线c正交的方向上的纵截面积小于主体90的纵截面积。
60.臂构件3与连结构件9在压管7的贯穿孔70内卡定。具体而言,在臂构件3的连接部33的弯曲部分的内侧配置有连结构件9的第1钩921,在第1钩921与第2钩922之间的间隙插入有连接部33,并以该状态插入到插入孔70内。利用该结构,在贯穿孔70内,钩92不会自连接部33在长度轴线c方向和压管7的径向上脱离,臂构件3与连结构件9卡合。
61.第二插入孔72具有能够供卡定的臂构件3的近位区域和连结构件9在第二插入孔72内沿长度轴线c方向进退的大小。详细说明见后述,随着连结于连结构件9的操作线5的进退,臂构件3和连结构件9能够在第二插入孔72内进退。臂构件3构成为一对臂311、312能够与臂构件3在长度轴线c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插入孔72的相对位置相应地进行开闭。
62.操作部50包括操作主体501和滑动件502。滑动件502设为能够相对于操作主体501沿长度轴线c方向进行滑动。
63.操作线5的近位端固定于操作部50的滑动件502,在操作线5的远位端固定有连接器51。操作线5由金属制的单线、捻线形成。操作线5贯穿于护套6内。
64.连接器51是连结臂构件3和操作线5的构件。连接器51具有连结端511、大径部512、被卡合部513以及凹部514。
65.连结端511具有筒形状,其供操作线5的远位端插入而固定于操作线5。大径部512位于比连结端511靠远位侧的位置。大径部512具有圆柱形状。大径部512的外径大于连结端511的外径。大径部512和连结端511之间具有从连结端511朝向大径部512而扩径的锥形部515。
66.凹部514位于被卡合部513的近位端和连结端511之间。凹部514具有与被卡合部513和大径部512相比外径较小的圆柱形状。被卡合部513设于连接器51的远位端部。被卡合部513具有圆锥形状,自大径部512的远位端面沿长度轴线c方向突出,在该被卡合部513的远位侧配置有尖端516。
67.连接机构2是使压管7卡合于护套6的远位端的机构。连接机构2具有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能够相互连结,第一连接件21作为卡合部发挥功能,第二连接件22作为被卡合部发挥功能。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只要其中一者设于压管7,另一者设于护套6的远位端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第一连接件21设于护套6、第二连接件22设于压管7的例子。
68.护套6是具有挠性的长条的管状构件。护套6在全长的范围内沿着长度轴线c形成有管路61。护套6是将例如由sus301等不锈钢形成的线材绕长度轴线c紧密卷绕而形成的线圈护套。护套6的近位端连接于操作部50的操作主体501。管路61开口于护套6的远位端62。
69.在护套6的远位端62固定有远位筒8。远位筒8具有与护套6的内径和外径大致相等的筒形状。在远位筒8设有第一连接件21。第一连接件21具备腿部80。腿部80构成为包含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
70.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在远位筒8的圆周上的相对的位置与远位筒8一体地形成。在远位筒8的圆周上的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一对狭缝84,该一对狭缝84从远位筒8的远位端88朝向近位侧沿长度轴线c方向延伸。第一腿81的近位端811和第二腿82的近位端821连接于各狭缝84的近位端。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具有相同的形状,隔着长度轴线
c对称地配置。
71.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具有细长的板形状,近位端811、821固定于远位筒8,远位端侧的卡定爪803由自由端构成。因此,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构成为向远位筒8的内外方向弹性变形而一对卡定爪803能够向分开方向和接近方向进行移动。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在长度方向上的多处弯折。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具有内突部801、外平行部802以及卡定爪803。
72.如图1a所示,内突部801形成为自第一腿81的近位端811和第二腿82的近位端821向远位筒8的内侧突出。内突部801通过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向内侧突出而相互靠近,在最靠近的位置向远位方向弯折而形成平行地延伸的内平行部804,在内平行部804的远位端向外侧弯折而朝向远位筒8的外方倾斜。
73.外平行部802位于内突部801的远位侧。外平行部802通过在比远位筒8的外周面靠外方的位置沿着长度轴线c相互平行地延伸而形成。
74.卡定爪803通过在外平行部802的远位端使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分别以大致直角向内侧弯折并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而形成。卡定爪803从外平行部802向内侧的突出长度具有略微突出到压管7的第一插入孔71中的程度的尺寸。另外,卡定爪803也可以是留在第一插入孔71内的程度的突出长度。
75.如图1a所示,腿部80的分开距离在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的各内平行部804处最小。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的内平行部804成为腿部80的狭窄部808。狭窄部808具有间隙比管路61的开口尺寸窄但能够供操作线5非接触地进退的程度的间隙。
76.第二连接件22在第一插入孔71处由沿径向贯通压管7的内外的一对贯通孔77构成。一对贯通孔77形成于压管7的圆周上的相对的位置。各贯通孔77具有能够供卡定爪803插入的开口。
77.结扎装置1如图1a所示,在操作主体501连接有护套6的近位端,在滑动件502连接有操作线5的近位端,操作线5收纳于护套6的管路61。操作线5延伸设置至护套6的远位端。操作线5通过滑动件502相对于操作主体501的滑动操作而能够相对于护套6进退。
78.操作线5的连接器51配置在比设于护套6的远位部分的远位筒8(第一连接件21)的狭窄部808靠远位侧的位置。
79.如图1a所示,操作线5与操作部50的滑动件502连接,收纳于护套6的管路61而延伸至远位端部。操作线5贯穿于狭窄部808的各内平行部804之间的间隙。操作线5的连接器51的大径部512配置在比第一连接件21的狭窄部808靠远位侧的位置。
80.操作线5构成为通过滑动件502相对于操作主体501的滑动操作而能够在护套6内进退。由于狭窄部808的间隙(内平行部804之间的分开距离)分开到能够供操作线5非接触地进退的程度,因此不妨碍操作线5的进退。
81.结扎装置1构成为能够利用连接机构2将护套6和压管7切换为解除形态和卡合形态。卡合形态是压管7借助连接机构2卡合于护套6的形态。解除形态是压管7与护套6未卡合的形态。因而,包含在卡合形态后解除压管7与护套6的卡合的形态和压管7与护套6卡合前的形态。
82.在护套6的远位侧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夹具单元4。在卡合形态中,压管7的近位端抵接于护套6的远位筒8的远位端88,压管7与护套6同轴地配置。在该状态下,腿部80的各卡定爪803插入到压管7的一对贯通孔77内,压管7由腿部80进行把持。
83.由于腿部80在未负载外力的自然状态下被向一对卡定爪803相互靠近的方向施力,因此稳定地保持压管7的卡合形态。此外,由于在卡合形态时外平行部802与压管7的外周面接近配置,因此能够保持压管7与护套6同轴地配置的状态。
84.操作线5的连接器51的被卡合部513插入到连结构件9的卡合孔911内,由一对卡合臂912保持被卡合部513,夹具和操作线5借助连结构件9进行连接。在卡合形态中,由于压管7卡合于护套6,因此随着操作线5的进退,臂构件3和连结构件9沿着长度轴线c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85.如图5所示,在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相互分开而打开的状态下,卡定爪803不插入到一对贯通孔77(第二连接件22),夹具单元4成为不卡合于护套6的解除形态。详细说明见后述,能够通过操作线5的进退来切换解除形态和卡合形态。
86.接着,对结扎装置1的使用样态及卡合方法进行说明。
87.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卡合方法的流程图。
88.起初,为了将夹具单元4安装于护套6的远位端,使结扎装置1成为解除形态。操作者向近位侧牵引操作线5,使大径部512抵接于狭窄部808(第一步骤s1)。连接器51的大径部512的直径大于自然状态的狭窄部808的分开距离。因此,在腿部80闭合的状态下,大径部512不会向比狭窄部808靠近位侧的位置移动。
89.在第一步骤s1之后,如图5所示,进一步向近位侧牵引操作线5而将大径部512按压于狭窄部808,使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分开(第二步骤s2)。在操作者使滑动件502向近位侧滑动而使操作线5进一步后退时,锥形部515率先进入到狭窄部808内,接着,大径部512从狭窄部808的远位侧按压狭窄部808。其结果,如图7所示,一对内平行部804向分开的方向弹性变形,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分开而向远位筒8的外方突出,第一连接件21的外径变大。
90.在第二步骤s2之后,在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之间配置压管7(第三步骤s3)。将夹具单元4配置在远位筒8的远位侧。
91.夹具单元4在安装于护套6之前收纳于盒200(参照图7)。夹具单元4以臂构件3的远位区域的臂311、312自压管7向远位侧突出了的状态预先收纳于盒200的收纳部212内。收纳部212在收纳有夹具单元4的状态下,供护套6插入的空间形成于比压管7靠近位侧的位置。
92.使盒200接近护套6的远位筒8,如图7所示,将远位筒8的远位端88插入到盒200的收纳部212的近位侧的开口215。使护套6向盒200侧前进,使远位筒8的远位端88与压管7的近位端抵接。
93.在第三步骤s3之后,设为卡合形态(第四步骤s4)。在操作者使滑动件502前进而使操作线5向远位侧前进时,大径部512向远位侧进行移动,大径部512自狭窄部808分开。其结果,解除由大径部512对腿部80进行的按压,第一腿81与第二腿82靠近。在盒200的近位端部形成有一对狭缝213,该一对狭缝213使收纳部212的内外连通,沿着长度轴线c方向延伸。一对狭缝213设于与压管7的一对贯通孔77(第二连接件22)对应的位置。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各卡定爪803分别穿过盒200的各狭缝213进入到贯通孔77内。其结果,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把持并卡合压管7,成为卡合形态。在卡合后使盒200自臂构件3脱离。
94.接下来,利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将结扎装置1经由内窥镜的处置器具通道插入到体内,使夹具单元4靠近由臂构件3进行结扎的组织。另外,由于压管7利用连接机构2卡合于护
套6(参照图4),因此在使护套6绕长度轴线c旋转时,压管7也进行旋转,能够调整臂构件3的一对臂311、312绕长度轴线c的朝向。
95.之后,在使操作部50的滑动件502前进时,操作线5相对于护套6前进。随着操作线5的前进,夹具3相对于压管7前进,一对臂311、312自收纳部212向远位侧突出。一对臂311、312中的自收纳部212向远位侧突出了的部分被解除收纳部212的按压力,向相互分开的方向打开。
96.另一方面,在操作滑动件502使其相对于操作主体501后退而使操作线5后退时,臂构件3在第二贯穿孔72内向近位侧进行移动。其结果,一对臂311、312的近位部分插入到第二贯穿孔72内,一对臂311、31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臂构件3开始闭合。
97.由于夹具单元4构成为借助连结构件9使护套6与压管7卡合,在该状态下操作线5能够进退,因此臂构件3能够相对于压管7进退。其结果,能够由臂构件3重抓组织。即,在连接部33位于第二贯穿孔72内时,臂构件3能够相对于压管7进退。因而,在暂时利用臂构件3的一对爪部32夹住了组织之后使臂构件3相对于压管7相对地前进时,能够再次打开一对臂311、312,能够解除一对爪部32夹住组织的状态。并且,在一对臂311、312打开的状态下使臂构件3再次靠近组织并相对于压管7相对地后退时,能够再次利用一对爪部32夹住组织。
98.操作者若利用臂构件3以期望的状态把持了组织,则使滑动件502后退,使操作线5和臂构件3后退。在臂构件3后退时,在臂构件3的近位部,随着卡定片34穿过凸缘73,连接部33的环形状缩径,之后卡定片34到达第一贯穿孔71。在卡定片34进入到第一贯穿孔71时,连接部33的环形状再次扩开,卡定片34的远位侧的边抵接于第一贯穿孔71的远位壁74而被卡定。其结果,限制了臂构件3相对于压管7的前进,压管7与臂构件3卡合。
99.在一对臂311、312不能在第二插入孔72内后退的状态下进一步牵引操作线5时,对连结构件9施加张力,钩92弹性变形,解除臂构件3的连接部33与钩的卡合。在该一连串的后退操作时,大径部512再次按压狭窄部808,腿部80向外侧打开,解除压管7的一对贯通孔77与腿部80的卡合。即,通过操作线5的牵引操作,大致同时解除钩92与臂构件3的连接部33的卡合以及卡定爪803与贯通孔77的卡合(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的卡合)。其结果,夹具单元4自护套6和操作线5脱离,利用夹具单元4对组织进行结扎。
100.在利用夹具单元4对组织进行结扎之后,将结扎装置1拔出到体外,根据需要进行上述的解除形态、卡合形态的操作,再次将第二夹具单元4装填在护套6的远位端。在利用多个夹具单元4对组织的多个部位进行结扎时,不更换结扎装置1就能够连续地装填夹具单元。
101.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由于具备连接机构2,因此能够通过操作线5的操作来切换解除形态和卡合形态。因而,由于能够通过操作部50的操作来切换压管7与护套6的卡合及卡合解除,因此易于将夹具单元4安装于护套6。此外,由于连接机构2通过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连结而使压管7卡合于护套6,因此夹具单元4在安装于护套6时不易自护套6脱离。
102.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在解除形态中,构成为利用操作线5使第一连接件21向远位筒8(护套6)的径向外侧进行移动。即,由于第一连接件21向腿部80向远位筒8的外方展开的方向进行移动,因此压管7与第一连接件21不干扰,能够顺畅地将压管7配置于护套6的远位侧。
103.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构成为通过向近位侧牵引操作线5的操作使第一连接件21向护套6的径向外侧进行移动。因此,通过牵引操作线5的简单的操作能够解除压管7与护套6的卡合。
104.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第一腿81与第二腿82相互接近的腿部80卡合于第二连接件22,在通过操作线5的操作使第一腿81与第二腿82分开时解除该腿部80与第二连接件22的卡合。因而,通过操作线5的进退操作,能够容易地切换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的卡合形态和解除形态。
105.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在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之间配置有操作线5,随着操作线5的牵引操作,大径部512按压狭窄部808,使第一腿81和第二腿82分开。因而,通过牵引操作线5的简单的操作解除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的卡合,自护套6容易地拆卸压管7。
106.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第一连接件21设于护套6,第二连接件22设于压管7。通过操作线5的操作使腿部80向径向外侧进行移动,能够将第一连接件21配置于护套6侧。也就是说,作为可动机构的第一连接件21配置于护套6,作为被卡合部的第二连接件22配置于压管7。其结果,能够使留置于体内的压管7成为简单的结构。
107.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狭窄部808的远位侧配置大径部512、利用通过操作线5的后退使大径部512向近位侧按压狭窄部808的按压力使腿部80打开的例子,但腿部80打开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像图17所示的变形例那样,相对于连接器51单独地在操作线5中的、自连接器51向近位侧分开的位置设置大径部512a,大径部512a配置于狭窄部808的近位侧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操作线5向远位方向前进的操作,成为大径部512a向远位方向推压狭窄部808而使腿部80打开的结构。
108.(第二实施方式)
109.参照图8~图12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a。在之后说明中,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构成要素通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图8和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a的远位区域的连接机构2a的立体图。图8省略了压管7的记载。图9省略了夹具单元4a的记载。
110.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a的连接机构的结构和夹具单元4a的连结构件9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有所不同。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2a在远位筒8a设有第一连接件21,在夹具单元4设有第二连接件22。远位筒8a包括大致圆筒形状的筒部85和一对卡定片86。筒部85固定于护套6的远位端62。如图8和图9所示,一对卡定片86设为沿着长度轴线c方向突出到比筒部85靠远位侧的位置。一对卡定片86设于隔着护套6的中心轴线地相对的位置。
111.各卡定片86是在长度轴线c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的构件,沿着筒部85的外周部的圆弧形状弯曲。在各卡定片86的远位端部形成有钩部861。钩部861通过切削卡定槽863(槽部)而形成,该卡定槽863(槽部)从沿着卡定片86的长度轴线c方向的侧部862沿筒部85的周向延伸。一对卡定槽863沿着护套6的周向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开口。
112.夹具单元4a的连结构件9a具有主体90a、钩92以及轴93。主体90a具有在长度轴线c方向上纵长的长方体形状,形成有沿着长度轴线c方向延伸设置的滑动孔902。滑动孔902贯通于主体90a的一对侧壁之间。在主体90a的远位端和第1钩921之间形成有与连接部33的形状相匹配的间隙,主体90a的远位端部作为第2钩922发挥功能。
113.轴93是比压管7a的直径长的棒状构件。轴93例如是树脂制、金属制的棒状构件。轴93从与长度轴线c交叉的方向贯穿于滑动孔902内,两端部931(突起)自滑动孔902向外方突出。两端部931的直径比轴93的中间区域的直径稍大。
114.如图9所示,能够供轴93贯穿的一对卡合孔78a沿径向贯通地形成于压管7的近位端部。如图9所示,卡合孔78a在侧视时具有圆形状。卡合孔78a对称地形成于隔着压管7的中心轴线地相对的位置。
115.在图8中省略了压管7的图示,但轴93以在压管7内插入有主体90a的状态贯穿于卡合孔78a和滑动孔902。卡合孔78a的开口直径比轴93的两端部931稍小。因此,轴93不易自卡合孔78a和滑动孔902脱落,在滑动孔902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贯穿。
116.接下来,参照图10~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的使用样态。
117.轴93贯穿于滑动孔902和卡合孔78a,两端部931向压管7的外方突出。在臂构件3的连接部33配置于第1钩921和第2钩922之间的状态下,连结构件9a和臂构件3的连接部33插入到压管7的第一插入孔71。在连结构件9a的卡合孔911和一对卡合臂912自压管7的近位端突出的状态下使压管7靠近远位筒8a。一对卡定片86抵接于压管7的外周面,被压管7向外周侧推压,从而在弹性变形的同时外套于压管7。其结果,在一对卡定片86之间配置有压管7,轴93的两端部931突出到比一对卡定片86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118.在轴93的两端部931与各卡定槽863接近配置的状态下操作者使护套6绕长度轴线c向右旋转时,轴93的两端部931插入到一对卡定槽863,连结构件9a和一对卡定片86借助轴93进行卡定。由此,成为护套6与压管7卡合了的卡合形态。
119.如若压管7的近位端抵接于远位筒8a的远位端,则使操作线5前进,将被卡合部513推入到连结构件9a的卡合孔911,将操作线5和连结构件9a连结起来。
120.在卡合形态中,随着护套6绕长度轴线c的旋转,夹具单元4也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卡合。由于滑动孔902形成为沿着长度轴线c方向延伸,因此在使操作线5进退时,连结构件9a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护套6和压管7进退。因而,构成为在使操作线5前进时,臂构件3的一对臂311、312向相互分开的方向打开,在使操作线5后退时,一对臂311、312相互靠近,臂构件3闭合。
121.在利用臂构件3把持了组织之后使操作线5后退时,连结构件9a向近位侧进行移动,从而抵接于滑动孔902的远位端(参照图11的(b)和图12的(b))。在使操作线5进一步后退时,如图11的(c)和图12的(c)所示,轴93弯曲,对轴93的两端部931作用将其向近位侧拉入的力,在按压而扩张各卡定槽863和卡定孔78a的同时向护套6的管路61内后退。其结果,解除轴93的两端部931与各卡合孔78a和一对钩部861的卡合。之后,第1钩921在第一插入孔71内挠曲,解除由钩92对连接部33进行的卡定,压管7成为非卡合形态,解除连结构件9a与夹具单元4a的连结。
122.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a,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易于将夹具单元4安装于护套6,而且在安装时夹具单元4不易自护套6脱离。
123.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a,通过使护套6绕长度轴线c进行旋转的简单的操作,能够解除压管7a与护套6的卡合。此外,通过护套6绕长度轴线c的旋转操作和沿着长度轴线c方向的进退操作,能够容易地切换第一连接件21与第二连接件22的卡合形态和解除形态。
124.(第三实施方式)
125.参照图13和图14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b。图13和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b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连接机构2b具有外螺纹与内螺纹间的螺纹结合构造。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压管7b的近位端部的外周面具有形成有螺纹牙的外螺纹部79(第一连接件21)。在设于护套6的远位端62的远位筒8b的内周面具有螺纹槽83(第二连接件22)。
126.图13所示的压管7b的外螺纹部79与远位筒8b的螺纹槽83未卡合的状态是解除形态。如图14所示,外螺纹部79插入到远位筒8b内而与螺纹槽83螺纹结合的状态是卡合形态。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手术操作者把持夹具单元4的压管7b和护套6使压管7b螺纹结合于远位筒8b内的操作,使压管7b与远位筒8b卡合。在手术操作者把持压管7b和远位筒8b解除外螺纹部79与螺纹槽83的螺纹结合时,成为解除形态。
127.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b,通过压管7b相对于护套6的旋转,能够切换为解除形态和卡合形态。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扎装置1b,由于具备连接机构2,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切换解除形态和卡合形态。此外,在将夹具单元4安装于护套6时,压管7不易自护套6脱离。
128.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臂311和第二臂312相对于压管7进行移动的臂构件3的例子,但夹具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第一臂和第二臂单独地构成的夹具。
129.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螺纹槽设于远位筒8b、将外螺纹部设于压管7b的例子,但连接机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螺纹槽设于压管7b的第一收纳部221内,将外螺纹部设于远位筒8b的外周面,使压管7b从外侧卡合于远位筒的结构。
13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压管7从远位侧靠近远位筒8的例子,但使压管7靠近远位筒8的方向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在打开了腿部80的状态下从与护套6的长度轴线c正交的方向将压管7配置于第一腿81和第二腿之间。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将连结臂构件3和操作线5的操作设为将连接器51的被卡合部513从与护套6的长度轴线c正交的方向插入到连结构件9的卡合孔911的形式,能够利用单一的操作同时进行臂构件3与操作线5的连结、压管7与护套6的卡合。
13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连接件设于护套6、第二连接件设于压管7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第一连接件设于压管,第二连接件设于护套的结构。
13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夹具单元4是能使用本结扎装置结扎于体内的夹具单元的一例,但夹具单元的样态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独立地具备两个臂的夹具单元等。该结扎装置能够恰当地应用于能够重抓的夹具单元。
133.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
134.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示出的构成要素能够适当地组合而构成。
135.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36.能够提供一种易于将夹具单元安装于护套且在安装时夹具单元不易自护套脱离的结扎装置。
137.附图标记说明
138.1、1a、1b、结扎装置;2、连接机构;3、臂构件;5、操作线;6、护套;7、压管;21、第一连
接件;22、第二连接件;77、贯通孔(第二连接件);311、第一臂;312、第二臂;51、大径部;80、腿部;81、第一腿;82、第二腿;808、狭窄部;863、卡定槽(槽部、第一连接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