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3668发布日期:2021-12-25 00:0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饲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饲管。


背景技术:

2.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某些患者是不能经口进食食物,需要人工把一根由聚氨酯或硅胶制成的胃管经鼻孔置入食道中,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这种方式称之为鼻饲。鼻饲完后,医护人员并不将胃管取出而是将胃管置留在患者体内直到患者能够口部进食为止,因此,医护人员要将胃管进行很好的固定避免胃管被拉出或者插入更深。
3.目前医护人员普遍采用的方式为通过胶布把胃管固定在患者鼻子上。由于采用胶带固定需要医护人员每天更换,再则,为避免患者产生不舒服的体验,在更换胶带过程中,医护人员动作要轻微细致,这就导致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很好固定的胃管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饲管,将鼻饲管分为内管和外管,内管插入到胃部,外管与固定装置连接,既能够固定鼻饲管又能避免固定装置直接作用内管引起内管变形。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鼻饲管,包括胃管和固定组件;所述胃管包括插入段和外露段;所述外露段包括内圆管和外圆管,内圆管外壁和外圆管内壁部分连接,所述内圆管外壁和外圆管内壁构成空腔,构成所述空腔的外圆管内壁部分设置有定向凹槽,所述定向凹槽沿外管对称轴方向延伸;
7.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胃管外露段,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内夹片、外夹片、紧固件和固定件,所述内夹片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外夹片设置在外管外,所述内夹片设置有贯穿定向凹槽和外夹片的连接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连接件穿出定向凹槽段,所述固定件与内夹片和/或外夹片连接,用于固定胃管与患者的相对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内夹片和外夹片均为瓦形夹片,瓦形内夹片外壁和外圆管内壁贴合,瓦形外夹片内壁和外圆管外壁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内圆管和外圆管对称轴重合,所述外圆管内壁设置有与内圆管外壁连接的连接筋。
10.进一步的,所述定向凹槽底部未贯穿外圆管壁,定向凹槽底部与外圆管外壁间构成未贯通部分,所述未贯通部分按预定厚度设置成薄壁。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和所述外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为带有手柄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设置在所述外夹片外壁一侧。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内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为弹性倒刺,所述弹性
倒刺按预定位置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胃管底部的支座,所述支座与设置在内夹片上的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底部设置有软性垫,所述支座两侧设置有绑缚带。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和所述外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为带有手柄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设置在所述外夹片外壁一侧。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鼻饲管未插入端设置为内外圆管,外圆管用于固定,内圆管为用于食物和水的通道,既避免医护人员经常更换固定胶布还能够避免固定装置直接作用于内圆管,引起变形。
1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正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胃管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俯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固定组件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固定组件正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胃管;2、固定组件;101、内圆管;102、外圆管;103、连接筋;104、定向凹槽;201、内夹片;202、外夹片;203、连接件;204、紧固件;205、固定件;2051、支座;2052、绑缚带;2053、软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2.第一实施例:
33.如图1-图4所示,一种鼻饲管,包括胃管1和固定组件2;胃管包括插入段和外露段,插入段由患者鼻腔到胃部,外露段为鼻腔外部分,插入段和外露段的连接位置在鼻腔以内。由于一般患者插入的胃管长度基本上是55cm,所以可以预定设置插入段和外露段的连接位置适当小于55cm,或者设置多个尺寸长度。
34.外露段包括内圆管101和外圆管102,内圆管101外壁和外圆管102内壁部分连接,这样在固定外圆管的时候也能起到固定内圆管的作用,内圆管外壁和外圆管内壁部分连接的方式可以为通过在外圆管内壁和内圆管外壁间设置连接筋连接或者在外圆管跟内圆管偏心设置将内圆管外壁跟外圆管内壁直接连接,内圆管外壁和外圆管内壁构成空腔,构成空腔外圆管内壁部分设置有定向凹槽104,定向凹槽104的开口宽度小于构成空腔的外圆管壁部分的弧度,避免使被夹持的部分缺失或过小影响夹持效果,定向凹槽104在本技术中的为导向功能,定向凹槽沿外管对称轴方向延伸,定向凹槽104可以贯通外圆管壁或者不贯通外圆管壁,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不贯通外圆管壁。
35.固定组件2设置在胃管外露段,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内夹片201、外夹片202、紧固件204和固定件205,所述内夹片201设置在空腔内,所述外夹片202设置在外管外,所述内夹片201设置有贯穿定向凹槽104和外夹片202的连接件203,连接件203与定向凹槽104和外夹片202件均为活动连接,所述紧固件204设置在连接件203穿出定向凹槽段,所述固定件205用于固定胃管与患者的相对位置。
36.本方案通过导向的定向凹槽将固定组件滑动至患者鼻腔位置固定,然后将内夹片201和外夹片202共同作用夹紧外管壁的方式将外圆管夹紧,避免固定组件2直接作用到食物或水通过的内圆管101,造成内圆管101变形。
37.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夹片201和外夹片202均为瓦形夹片,瓦形内夹片外壁和外圆管内壁贴合,瓦形外夹片内壁和外圆管外壁贴合,增加接触面积能够让内外夹片将外圆管壁夹持更好、更紧,为避免瓦形夹片晃动,瓦形夹片的大小长度可依据容腔大小来决定。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圆管101和外圆管102对称轴重合,所述外圆管内壁设置有与内圆管外壁连接的连接筋103。
39.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向凹槽104底部未贯穿外圆管壁,定向凹槽104底部与外圆管外壁间构成未贯通部分,可以避免贯通形成污染,未贯通部分按预定厚度设置成薄壁,可通过滑动连接件切割开未贯通部分。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05包括设置在胃管底部的支座2051,所述支座与所述外夹片202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底部设置有软性垫2053,所述支座两侧设置有绑缚带2052,医
护人员将绑缚带环绕患者头部进行绑缚,绑缚带设置粘扣带。
41.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03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和所述内夹片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为带有手柄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设置在所述外夹片外壁一侧,通过旋紧紧固螺母将外夹片和内夹片紧固。
42.第二实施例:
43.如图5和图6所示,与第一实施不同的地方在于紧固方式和固定件的连接方式。
44.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03与所述内夹片102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为弹性倒刺,所述弹性倒刺按预定位置设置在所述连接件203上,按压外夹片,弹性倒刺穿过外夹片后固定在外夹片外侧,起到夹紧外圆管的壁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外夹片在连接件上滑动,可在连接连两侧设置固定翼,在外夹片上设置固定翼穿过的滑槽,这样可避免外夹片围绕连接件转动。
45.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05包括设置在胃管底部的支座2051,所述支座与设置在内夹片201上的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这样支座和内夹片位置相对固定,所述支座底部设置有软性垫2053,所述支座两侧设置有绑缚带2052,医护人员将绑缚带环绕患者头部进行绑缚,绑缚带上设置粘扣带。
4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