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管导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1450发布日期:2022-07-05 22:18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胸管导管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管导管夹。


背景技术:

2.胸心外科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安置胸管,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管、心包引流管、纵膈引流管。每天更换引流瓶时,操作中需要双重夹闭胸管,搬运病人、病人外出检查、胸管试夹状态时也需要双重夹闭胸管,目前较传统的方法是用两把医用考克钳双重夹闭胸管,每把考克钳长20cm,重500克,在搬运患者、患者外出检查或胸管试夹状态时由于既大又重的考克钳不仅会不慎压到伤口造成病人严重疼痛,甚至会造成脱管的现象。研究显示,在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夹管过程中,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脱管率约为4.8%。而重新置管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选择合适的夹管方法,防止脱管是临床护理的重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3.自2021年采用改良胸管导管夹应用于胸管夹管中,与传统夹管法相比,其活动时舒适度,脱管的发生率及不慎压到时的疼痛感明显优于传统夹管法。
4.但是,现有的胸管导管夹仅采用卡扣和卡槽的方式进行固定,在搬运患者、患者外出检查或胸管试夹状态时容易造成脱管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的胸管导管夹稳定性差,容易造成脱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管导管夹,它能提高患者携带导管夹出行时的稳定性,避免脱管现象的发生。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9.一种胸管导管夹,包括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所述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一端弹性连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上设有横向贯穿的导管限位槽,所述导管限位槽的至少一端设有导管夹持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的第一手拧螺栓,所述第一导管夹上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导管夹上设有第二螺栓孔。
10.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手拧螺栓,所述第一导管夹上设有斜向的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与第一螺栓孔相通。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管夹上贯穿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安装有活动杆,还包括用于驱使活动杆向内动作的弹性结构。
12.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管夹位于活动槽中部设有防脱槽,所述防脱槽的直径大于活动槽的直径,所述活动杆上固连有可在防脱槽内动作的防脱环,所述弹性结构包括设于防脱槽内的若干弹簧。
13.可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外端涂敷有染料。
14.可选的,所述导管限位槽的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设有若干第一防滑凸起。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的外表面上均设有若干第二防滑凸起。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的弹性连接处设有若干弹性部以驱使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向外弹开。
17.3、有益效果
18.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胸管导管夹通过第一手拧螺栓的加固连接,即使在搬运患者、患者外出检查或胸管试夹状态时产生较大的波动也不会使第一导管夹和第二导管夹相分离,从而提高了患者携带导管夹出行时的稳定性,避免脱管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胸管导管夹的结构示意图一;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胸管导管夹的结构示意图二;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胸管导管夹的剖面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胸管导管夹的结构示意图(未设置第二手拧螺栓和第三螺栓孔)
25.1、第一导管夹;2、第二导管夹;3、卡扣结构;4、导管夹持结构;5、第一手拧螺栓;6、第一螺栓孔;7、第二螺栓孔;8、第二手拧螺栓;9、第三螺栓孔;10、活动槽;11、活动杆;12、弹性结构;13、防脱槽;14、防脱环;15、第二防滑凸起;16、弹性部;17、第一防滑凸起;18、导管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1-5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7.结合附图1-5,本实施例的一种胸管导管夹,包括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所述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一端弹性连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3连接在一起,所述卡扣结构3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分别设于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上,通过卡扣结构3可实现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的预连接,所述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上设有横向贯穿的导管限位槽18,所述导管限位槽18的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设有若干第一防滑凸起17,所述导管限位槽18用于在夹闭前期对导管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导管限位槽18的至少一端设有导管夹持结构4,所述导管夹持结构4为对称设于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上的夹片,所述夹片的截面呈锥形,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的第一手拧螺栓5,所述第一导管夹1上设有第一螺栓孔6,所述第二导管夹2上设有第二螺栓孔7,在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通过卡扣结构3实现预连接后,第一螺栓孔6和第二螺栓孔7形成一个螺栓孔以使第一手拧螺栓5可同时连接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实现固连,通过第一手拧螺栓5的加固连接,即使在搬运患者、患者外出检查或胸管试夹状态时产生较大的波动也不会使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相分离,从而提高了患者携带导管夹出行时的稳定性,避免脱管现象的发生,且第一手拧螺栓5允许医护人员直接用手旋紧,无需特殊的
工具,便于随时随时的调节导管夹的松紧度。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还包括第二手拧螺栓8,所述第一导管夹1上设有斜向的第三螺栓孔9,所述第三螺栓孔9与第一螺栓孔6相通,在锁紧第一手拧螺栓5后,可将第二手拧螺栓8沿第三螺栓孔9旋入以使第二手拧螺栓8与第一手拧螺栓5的螺纹段相抵,以防止第一手拧螺栓5的松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夹持住导管后的稳定性。
29.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拧螺栓5和第二手拧螺栓8均为塑料螺栓。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导管夹2上纵向贯穿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内安装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可相对活动槽10滑动,还包括用于驱使活动杆11向内动作的弹性结构12,所述第二导管夹2位于活动槽10中部设有防脱槽13,所述防脱槽13的直径大于活动槽10的直径,所述活动杆11上固连有可在防脱槽13内动作的防脱环14,所述活动杆11在防脱环14和防脱槽13的配合下不会从活动槽10中滑出,所述弹性结构12包括设于防脱槽13内的若干弹簧,在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夹持住导管时,第一导管夹1将活动杆11的外端从活动槽10内顶出以提醒医护人员此时以达到预紧状态,当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松动时会相对分离,此时活动杆11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内滑动以使活动杆11的外端进入活动槽10内,上述设计使得患者和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滑动杆11的外端是否露出以判断导管夹是否夹紧。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为了便于患者和医护人员观察滑动杆11的外端是否露出以,所述活动杆11的外端涂敷有染料,所述染料最好是醒目的红色染料。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为了提高控制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时的防滑性能,所述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的外表面上均设有若干第二防滑凸起15。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的弹性连接处设有若干弹性部16增加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连接处的弹性,以驱使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向外弹开,从而便于在解除第一导管夹1和第二导管夹2的夹持效果时导管夹的快速回收。
34.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