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

文档序号:27816542发布日期:2021-12-04 12:5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

1.本技术涉及轮椅,特别是涉及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


背景技术:

2.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3.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动助力装置,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轮椅得到发展和推广,尤其在医院和其他大型公共场所,共享轮椅能够方便需要的人的使用,这样,患者或者残疾人士出行下车后,到医院可以使用共享轮椅,而不需要再携带轮椅出门。现有的共享轮椅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以至于推广不利,其中对于共享轮椅推广和普及的一点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共享轮椅不方便寻找停放点。由于人口密集,人流量大,而且共享轮椅存放在室内,对于轮椅的定位和寻找带来很大困扰。而且gps定位不够精确,使得利用gps定位寻找轮椅,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其具有在室内准确定位并方便寻找的优点。
5.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包括共享桩、轮椅机构、电子锁扣机构以及定位组件;所述共享桩上形成有多个放置位,多个所述轮椅机构与所述放置位对应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安装放置在所述共享桩上;
6.所述轮椅机构包括轮椅本体、驱动机构、手动控制机构、操控箱以及电池;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的后轮上,所述手动控制机构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上,所述操控箱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的后部,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操控箱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操控箱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手动控制机构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
7.所述定位组件包括gps定位模块和蓝牙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安装在所述共享桩上,多个所述蓝牙定位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共享桩上;
8.所述电子锁扣机构安装在所述共享桩上,所述轮椅本体与所述电子锁扣机构卡扣连接;所述蓝牙定位模块与所述操控箱无线通信连接。
9.本技术所述的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使得寻找共享桩变得容易,从而方便对共享桩的定位容易查找。设置gps定位模块,用于长远距离的定位,结合蓝牙定位模块的使用,能够实现短距离的准确定位。而且设置多个蓝牙定位模块,以辅助和加强定位,保证定位的精确度。使用状态下,用户通过使用移动终端,然后在移动终端的蓝牙连接打开的状态下,获取到gps定位模块的信号,以及多个蓝牙定位模块的信号,在移动终端的app中接受这些信号并分析判断,或者在云服务器中进行信号的处理;然后综合判
断得出对应的共享桩的位置。这样,不仅能够准确得到共享桩的具体位置以及离用户的距离,还能准确判断出方向。
10.进一步地,还包括云服务器,所述操控箱、所述蓝牙定位模块以及所述gps定位模块,分别与所述云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
11.进一步地,三个所述蓝牙定位模块间隔分布设置,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蓝牙定位模块的间距大于2m。
12.进一步地,三个所述蓝牙定位模块呈直线分布,或者呈三角形分布。
13.进一步地,所述操控箱包括箱体、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箱体形成有内腔,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内腔内;
14.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池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导线连接;
15.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
16.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的后部。
17.进一步地,所述操控箱还包括弧形的卡扣,两个所述卡扣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卡扣活动卡接在所述轮椅本体上。
18.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控制机构包括手动操纵杆,该手动操纵杆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的前端,并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
19.进一步地,还包括前轮驱动器,该前轮驱动器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的前轮上,并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共享桩上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操控箱上设置有充电接头,该充电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口活动插接。
21.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22.还包括电池保护板,该电池保护板安装在所述操控箱内;所述电池保护板与所述充电接头导线连接;
23.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电池保护板导线连接,所述电池保护板与所述操控箱电连接。
24.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的主视图;
27.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轮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轮椅机构的后视图;
29.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轮椅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1.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轮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轮椅机构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轮椅机构的侧视图。
32.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示例性的一种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包括共享桩10、轮椅机构20、电子锁扣机构(图未示)以及定位组件;所述共享桩10上形成有多个放置位,多个所述轮椅机构20与所述放置位对应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安装放置在所述共享桩10上;
33.所述轮椅机构20包括轮椅本体21、驱动机构22、手动控制机构23、操控箱24以及电池(未图示);所述驱动机构22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21的后轮上,所述手动控制机构23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上,所述操控箱24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21的后部,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操控箱24内;所述驱动机构22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操控箱24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手动控制机构23与所述操控箱24电连接;
34.所述定位组件包括gps定位模块(未图示)和蓝牙定位模块30,所述gps定位模块安装在所述共享桩10上,多个所述蓝牙定位模块30分别安装在所述共享桩10上;
35.所述电子锁扣机构安装在所述共享桩10上,所述轮椅本体21与所述电子锁扣机构卡扣25连接;所述蓝牙定位模块30与所述操控箱24无线通信连接。
36.本技术所述的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使得寻找共享桩10变得容易,从而方便对共享桩10的定位容易查找。设置gps定位模块,用于长远距离的定位,结合蓝牙定位模块30的使用,能够实现短距离的准确定位。而且设置多个蓝牙定位模块30,以辅助和加强定位,保证定位的精确度。使用状态下,用户通过使用移动终端,然后在移动终端的蓝牙连接打开的状态下,获取到gps定位模块的信号,以及多个蓝牙定位模块30的信号,在移动终端的app中接受这些信号并分析判断,或者在云服务器中进行信号的处理;然后综合判断得出对应的共享桩10的位置。这样,不仅能够准确得到共享桩10的具体位置以及离用户的距离,还能准确判断出方向。
3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云服务器,所述操控箱24、所述蓝牙定位模块30以及所述gps定位模块,分别与所述云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用户终端的数据,通过云服务器传送至控制箱,gps定位模块的数据和蓝牙定位模块30的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这样,用户终端就能够获取到来自云服务器的数据,并且还能进行分析判断;结合场景的地图,还能得出在地图中的具体位置。其中,gps定位模块用户远距离定位,属于粗定位,用于确定大致的位置和方向。多个蓝牙定位模块30组合使用,属于精确定位,用于确定具体的位置和距离。工作状态下,若用户离共享桩10较远,先结合gps定位模块的信号,大致的找到位置和方向;当用户靠近共享桩10时,此时由于判断的精度已经小于gps的精度,而且由于在室内,gps定位往往不够准确,就需要结合多个蓝牙定位模块30使用。多个蓝牙定位模块30一同工作,并且由于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间距,每一个蓝牙定位模块30的信号传递至用户的移动终端处,就会有相应的交集和综合判断,从而综合每一个蓝牙定位模块30的信号得出具体的当前用户的位置,进而指出共享桩10所在位置和方向,甚至指出对应的距离,从而准确的找到共享桩10。
3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三个所述蓝牙定位模块30间隔分布设置,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蓝牙定位模块30的间距大于2m。进一步的,设置不止三个蓝牙定位模块30。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设置有五个蓝牙定位模块30,这五个蓝牙定位模块30呈直线分布,且间距为2m。
3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三个所述蓝牙定位模块30呈直线分布,或者呈三角形分布。
4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操控箱24包括箱体、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箱体形成有内腔,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内腔内;
41.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池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导线连接;
4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云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
43.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21的后部。
44.控制器接收无线通信模块的信号,并对驱动机构22进行控制;甚至,控制器还能对电池的通断电进行控制,以实现提供或者断开供电。
4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操控箱24还包括弧形的卡扣25,两个所述卡扣25分别纵向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卡扣25活动卡接在所述轮椅本体21上。通过设置卡扣25,并且卡扣25是弧形的,这样就能方便箱体的安装和拆卸。箱体可以通过卡扣25,方便的与轮椅本体21的圆管扣合,也可以在拆卸箱体的时候,方便的拆下。
4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手动控制机构23包括手动操纵杆,该手动操纵杆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21的前端,并与所述操控箱24电连接。通过手动操纵杆的控制,可以实现对驱动机构22的控制,进而能够控制轮椅的前进和后退,甚至能够实现转向的控制。
4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前轮驱动器(未图示),该前轮驱动器安装在所述轮椅本体21的前轮上,并与所述操控箱24电连接。前轮驱动器用于驱动前轮的转向。
4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共享桩10上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操控箱24上设置有充电接头26,该充电接头26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口活动插接。进一步的,充电接头26与充电插口对应设置,当轮椅本体21归位到放置位时,同时充电接头26与充电插口连接,归位的同时接通了电池的充电电路,实现了充电。
4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50.还包括电池保护板,该电池保护板安装在所述操控箱24内;所述电池保护板与所述充电接头26导线连接;
51.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电池保护板导线连接,所述电池保护板与所述操控箱24电连接。
52.本技术示例性的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的工作原理:
53.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内的app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且结合云服务器,首先根据gps的信号位置,确定出共享桩10的大概位置;当用户移动到靠近共享桩10的范围内(例如10m以内),通过多个蓝牙定位模块30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每个蓝牙定位模块30的信号强度不同,综合测算出用户的当前距离和朝向,进而判断出用户位置,再倒推出共享桩10与用户的相对位置,进而得出准确的共享桩10的位置。这样,就能够准确而方便的找到轮椅。归还轮椅时,也可能方便快速的找到停放位置。同时,在轮椅本体21上连接的控制箱中设置的无线通信模块,轮椅本体21与共享桩10分离时,用于判断轮椅本体21的所在位置。
54.本技术示例性的便于获取和寻找的共享轮椅,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寻找和归还方便,解决了共享经济中的,物体难寻的问题,还促进了共享经济的普及,提高了共享轮椅的
推广便利性。
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