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2813发布日期:2022-11-04 23:5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穿刺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广泛使用的穿刺器中,穿刺器的结构一般为穿刺鞘和穿刺针的结合为穿刺组件,而后进行手术操作。现有技术中大多直接使用枪式穿刺针,医生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枪式穿刺针会更利于手持及操作的过程中的施力,但此类型的穿刺针只能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或通过一个能重复使用的枪式穿刺座连接固定穿刺组件,但穿刺座与穿刺组件之间不易拆卸或组装,不利于临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穿刺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枪式穿刺器只能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或穿刺座与穿刺组件之间不易拆卸或组装,不利于临床使用的技术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刺器,包括:穿刺座、拆装组件和穿刺组件。拆装组件包括与穿刺座连接的弹性卡扣。
5.弹性卡扣具有变形孔。
6.穿刺组件的端头穿过变形孔与穿刺座驱动连接。
7.在弹性卡扣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端头在变形孔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与变形孔部分重叠。
8.在弹性卡扣处于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端头在变形孔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落入变形孔内。
9.可选地,弹性卡扣包括:第一变形结构、第二变形结构、以及连接第一变形结构和第二变形结构的连接结构。
10.第一变形结构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形成变形孔。
11.第二变形结构具有第二通孔。
12.第一变形结构在第二变形结构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二通孔之内。
13.可选地,弹性卡扣还包括:固定盖、以及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和支撑部。
14.第一把手和支撑部分别与第二变形结构连接。
15.固定盖具有与变形孔对应的第三通孔,固定盖与穿刺座靠近弹性卡扣的一侧形成容置区,弹性卡扣置于容置区内。
16.固定盖的周缘具有第一开口。第一把手穿过第一开口以从容置区内伸出,支撑部远离第二变形结构的一端与固定盖的内侧壁抵接。可选地,连接结构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
17.在弹性卡扣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变形孔为椭圆状,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直线呈α夹角,0≤α<45
°

18.可选地,弹性卡扣还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19.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与第二变形结构连接。
20.在弹性卡扣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或,在弹性卡扣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21.可选地,连接结构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
22.在弹性卡扣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变形孔为椭圆状,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α夹角,0≤α<45
°

23.可选地,弹性卡扣还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24.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与第二变形结构连接。
25.在弹性卡扣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或,在弹性卡扣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26.可选地,拆装组件还包括:固定盖。
27.固定盖与穿刺座靠近弹性卡扣的一侧形成容置区,弹性卡扣置于容置区内。
28.固定盖具有与变形孔对应的第三通孔。
29.可选地,固定盖52的周缘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把手穿过第一开口以从容置区内伸出,第二把手穿过第二开口以从容置区内伸出。
30.可选地,拆装组件还包括:限位件。
31.限位件与固定盖靠近弹性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件置于第二通孔内。限位件用于在弹性卡扣发生形变时,对第一变形结构、第二变形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限位。和/或,限位件与穿刺座靠近弹性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件置于第二通孔内。限位件用于在弹性卡扣发生形变时,对第一变形结构、第二变形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限位。
32.可选地,限位件包括相互连接且互成夹角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用于在弹性卡扣发生形变时,对第一变形结构和第二变形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限位。第二限位块用于在弹性卡扣发生形变时,对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限位。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34.穿刺器中拆装组件具有弹性卡扣,穿刺组件穿过弹性卡扣的变形孔再与穿刺座连接。其中,弹性卡扣的变形孔在受外力作用时能够改变变形孔的大小或形状,在弹性卡扣未受外力作用时,变形孔的尺寸与穿刺组件的端头的尺寸不相符,且端头无法穿过变形孔。当弹性卡扣受外力作用时,变形孔能够变形至合适的尺寸,使端头穿过变形孔再与穿刺座连接。上述拆装组件能够实现穿刺座与穿刺组件之间的快速拆装,提高穿刺作业的效率;并且使得穿刺座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了医疗成本;也使不同尺寸的穿刺组件可以通过拆装组件与不同尺寸的穿刺座连接,提高了穿刺座的兼容性,应用场景广泛。
35.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6.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刺器的爆炸图;
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刺器的局部放大图;
4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刺器的弹性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
42.1-穿刺器;10-穿刺座;40-穿刺组件;43-端头;50-拆装组件;51-弹性卡扣;511-第一变形结构;5110-第一通孔;512-第二变形结构;5120
‑ꢀ
第二通孔;513-连接结构;5131-第一连接结构;5132-第二连接结构;514
‑ꢀ
第一把手;515-支撑部;516-第二把手;52-固定盖;520-第三通孔;521
‑ꢀ
第一开口;53-限位件;531-第一限位块;532-第二限位块;70-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 (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45.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46.本技术的发明人研究发现:
47.现有技术中的枪式穿刺器为一次性用品,成本较高,而具有可重复利用穿刺座的穿刺器,穿刺座与穿刺组件之间拆卸较为困难,不易组装,使穿刺器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48.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刺器1,请参阅图1,包括:穿刺座10、拆装组件50和穿刺组件40。拆装组件50包括与穿刺座10连接的弹性卡扣51。
50.弹性卡扣51具有变形孔。
51.穿刺组件40的端头43穿过变形孔与穿刺座10驱动连接。
52.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端头43在变形孔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与变形孔部分重叠。
53.在弹性卡扣51处于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端头43在变形孔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落入变形孔内。
54.在本实施例中,穿刺器1中拆装组件50具有弹性卡扣51,穿刺组件 40穿过弹性卡扣51的变形孔再与穿刺座10连接。其中,弹性卡扣51的变形孔在受外力作用时能够改变变形孔的大小或形状,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时,变形孔的尺寸与穿刺组件40的端头43的尺寸不相符,且端头43无法穿过变形孔。当弹性卡扣51受外力作用时,变形孔能够变形至合适的尺寸,使端头43穿过变形孔再与穿刺座10连接。上述拆装组件 50能够实现穿刺座10与穿刺组件40之间的快速拆装,提高穿刺作业的效率;并且使得穿刺座10能够重复使用,节约了医疗成本;也使不同尺寸的穿刺组件40可以通过拆装组件50与不同尺寸的穿刺座10连接,提高了手术兼容性,应用场景广泛。
55.可选地,穿刺器1还包括调节杆70,调节杆的一端位于穿刺座10内,另一端伸入穿刺组件40内,并与穿刺组件40内的摄像头连接。摄像头可以在穿刺作业的过程中对体内组织进行摄像,使医生能够边观察体内组织的环境边操作,避免穿刺对患者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创伤。
5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弹性卡扣51包括:第一变形结构511、第二变形结构512、以及连接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连接结构513。
57.第一变形结构511具有第一通孔5110,第一通孔5110形成变形孔。
58.第二变形结构512具有第二通孔5120。
59.第一变形结构511在第二变形结构512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第二通孔5120之内。
60.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51的第一变形结构511中间是镂空的,第二变形结构512中间也是镂空的,第一变形结构511的尺寸比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尺寸小,第一变形结构511置于第二变形结构512的第二通孔 5120中,由于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都是镂空的结构,且相互之间不接触,因此使用连接结构513连接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使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处于相对稳定的连接状态。当第二变形结构512受外力作用时,第一变形结构511也会受到通过连接结构513传递过来的外力,从而发生形变,第一通孔5110也会发生形变,第一通孔5110形成变形孔,以便穿刺组件40的端头43穿过。
6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513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
62.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变形孔为椭圆状,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直线呈α夹角,0≤α<45
°

6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5131与第二连接结构5132对向设置。在弹性卡扣51处于松弛状态时,未受外力作用,第一通孔5110为椭圆状,可以理解的是椭圆状的孔不同于圆形孔,椭圆状的第一通孔5110具有长轴和短轴,假设穿刺组件40的端头43为圆柱状,端头
43处的截面直径大于椭圆状的变形孔的短轴,则端头43无法穿过变形孔。当弹性卡扣51 受外力作用时,例如,弹性卡扣51被压缩,使椭圆状的第一通孔5110的长轴被压缩变短,短轴变长,椭圆状的第一通孔5110变形为类圆形的变形孔,当变形孔的短轴增大至大于端头43处截面的直径时,端头43即可穿过变形孔;又如,弹性卡扣51被拉伸,使椭圆状的第一通孔5110的短轴拉长,长轴变短使椭圆状的第一通孔5110变形为类圆形的变形孔,当变形孔的短轴增大至大于端头43处截面的直径,且短轴还是小于长轴时,端头43即可穿过变形孔;弹性卡扣51的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实现端头43 快速穿过或从穿刺座10中快速移除,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确保穿刺组件 40不会同穿刺座10脱离,使用方便且高效。
6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5131与第二连接结构5132之间的连线,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的直线呈α夹角,即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分别与变形孔的短轴大致重合或具有很小的偏角,只需能够在变形的过程中使短轴变长即可。
65.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5131与第二连接结构5132均为长条形,且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均置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的直线上。
6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5110变形的实质是: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同时向椭圆的短轴的两端拉伸,带动椭圆的短轴的长度变化,当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均置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的直线上时,直接使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处于向短轴的两端拉伸的状态,即可使短轴变形至与端头43匹配的尺寸,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弹性卡扣51变形的过程更加省力。
67.可选地,在端头43远离穿刺座的一端具有卡槽,当穿刺组件40穿过变形孔后,变形孔的边框可以卡入卡槽内,能够使穿刺组件40与穿刺座 10的连接更加稳固。
68.可选地,请参阅图2,弹性卡扣51还包括:固定盖52、以及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514和支撑部515;
69.第一把手514和支撑部515分别与第二变形结构512连接;
70.固定盖52具有与变形孔对应的第三通孔520,固定盖52与穿刺座10 靠近弹性卡扣51的一侧形成容置区,弹性卡扣51置于容置区内;
71.固定盖52的周缘具有第一开口521;第一把手514穿过第一开口521 以从容置区内伸出,支撑部515远离第二变形结构512的一端与固定盖 52的内侧壁抵接。
7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盖52的周缘具有第一开口521,第一把手514 穿过第一开口521以从容置区内伸出,支撑部515与固定盖52的内壁抵接,通过按压第一把手514能够带动对向设置的支撑部515挤压固定盖 52内壁,实现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变形。
7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图4,弹性卡扣51还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
74.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分别与第二变形结构512连接。
75.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 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7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为使用者施加外力处,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即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与变形孔的短轴
大致重合或具有很小的偏角),当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与变形孔的短轴呈α夹角时(即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与变形孔的短轴大致重合或具有很小的偏角),可以通过同时按压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 514和第二把手516,实现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变形,使短轴变长。当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与变形孔的长轴呈α夹角时,可以通过拉伸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实现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变形,使短轴变长。
77.可选地,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78.在本实施例中,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514 和第二把手516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当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与变形孔的长轴呈α夹角时,可以通过拉伸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实现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变形,使短轴变长。
79.可选地,请参阅图3,第一变形结构511为椭圆状的环,第二变形结构512为菱形状的框,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均为长条状,在椭圆状的第一变形结构511的短轴所在的直线上,第一连接结构 5131与第二连接结构5132对向设置,并连接第一变形结构511的外壁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内壁相对的两个角,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均置于椭圆状的第一变形结构511的长轴所在的直线上,且位于第二变形结构512的两个相对的转角处。相对按压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第二变形结构512分别与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相连的两个转角之间的距离变长,因此,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 带动第一变形结构511变形,即第一变形结构511的短轴处会拉伸,因此短轴变长,椭圆会向正圆变化,使端头43能够穿过第一变形结构511。
8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513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
81.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变形孔为椭圆状,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α夹角,0≤α<45
°

8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α夹角,0≤α<45
°
,再通过对弹性卡扣51施加外力,使长轴变短,短轴变长,即可使穿刺组件40的端头43能够穿过变形孔。
8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弹性卡扣51还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
84.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分别与第二变形结构512连接。
85.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 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86.在本实施例中,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514 和第二把手516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长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当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分别与变形孔的长轴呈α夹角时,可以通过按压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实现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变形,使短
轴变长。当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与变形孔的短轴呈α夹角时,可以通过拉伸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实现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变形,使短轴变长。
87.可选地,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88.在本实施例中,在弹性卡扣51未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第一把手514 和第二把手516分别在变形孔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变形孔的短轴所在直线呈β夹角,0≤β<45
°
,当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与变形孔的短轴呈α夹角时,可以通过拉伸对向设置的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实现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变形,使短轴变长。
8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拆装组件50还包括:固定盖52。
90.固定盖52与穿刺座10靠近弹性卡扣51的一侧形成容置区,弹性卡扣51置于容置区内。
91.固定盖52具有与变形孔对应的第三通孔520。
9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盖52将弹性卡扣51固定在穿刺座10上,当需要替换穿刺组件40时,通过整个拆装组件50将穿刺组件40拆卸下来,剩下的穿刺座10和拆装组件50即可重复使用,由于穿刺座10和拆装组件50受到的污染较小,因此也易于消毒。
93.可选地,固定盖52的周缘具有第一开口521和第二开口(图中未示出)。第一把手514穿过第一开口521以从容置区内伸出,第二把手516 穿过第二开口以从容置区内伸出。
9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需要使用者进行按压或拉伸操作,因此需要置于固定盖52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盖52的周缘具有第一开口521和第二开口,固定盖52与穿刺座10固定后,第一开口521和第二开口即可封口,再将弹性卡扣51的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伸出,且不会漏出第一开口521和第二开口。
95.可选地,也可以直接在固定盖52的周缘设置两个孔,将第一把手514 和第二把手516从孔里伸出,再在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上连接两个按压部,按压部尺寸大于固定盖52周缘的孔,因此也无需担心第一把手514和第二把手516掉入容置区内。
96.可以理解的是,当弹性卡扣51受到的外力足够大时,弹性卡扣51会发生过度形变,例如,椭圆形的第一通孔5110的原长轴被过度压缩,成为了实际的短轴,而原短轴被过度拉长,成为了实际的长轴,此时的原长轴比穿刺组件40的端头43的截面直径还要短,导致穿刺组件40的端头 43无法穿过或脱离变形孔。由于弹性卡扣51位于固定盖52之内,因此使用者难以观察到弹性卡扣51的形变。因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和图3,拆装组件50还包括:限位件53。
97.限位件53与固定盖52靠近弹性卡扣51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件53 置于第二通孔5120内。限位件53用于在弹性卡扣51发生形变时,对第一变形结构511、第二变形结构512、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 513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限位。
98.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在固定盖52一侧的限位件53,对弹性卡扣51进行限位,在固定盖52的一侧设置限位件53,限位件53卡入第二通孔5120内进而限制弹性卡扣51过度形变,保证穿刺组件40的端头 43能够穿过变形孔。
99.可选地,限位件53与穿刺座10靠近弹性卡扣51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件53置于第
二通孔5120内。限位件53用于在弹性卡扣51发生形变时,对第一变形结构511、第二变形结构512、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限位。
100.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3也可以设置在穿刺座10与弹性卡扣51接触的一侧,只要能卡入第二通孔5120内并限制弹性卡扣51过度形变即可。
101.可选地,限位件5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同时作用,效果更佳。
102.可选地,限位件53可以是单独存在的个体,用时直接通过粘连或其他连接方式与穿刺座10或固定盖52连接即可。
103.可选地,限位件53包括相互连接且互成夹角的第一限位块531和第二限位块532。第一限位块531用于在弹性卡扣51发生形变时,对第一变形结构51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限位。第二限位块 532用于在弹性卡扣51发生形变时,对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连接结构513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限位。
10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变形结构511的外壁(即第一变形结构511靠近第二变形结构512的一侧)、第一连接结构5131、第二连接结构5132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内壁(即第二变形结构512靠近第一变形结构511的一侧)四者之间会形成一个或多个封闭的空间区域,第一连接结构5131 和第一变形结构511的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当弹性卡扣51受到外力作用时,该角度会发生变化,使用互相连接且互成夹角的第一限位块 531和第二限位块532,能够限制该角度的过度变化,进而取得限制弹性卡扣51过度形变的效果。同理,第一连接结构5131和第二变形结构512 的内壁之间、第二连接结构5132和第一变形结构511的外壁之间、第二连接结构5132和第二变形结构512的内壁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角度,弹性卡扣51受到外力作用时,该角度会发生变化,使用互相连接且互成夹角的第一限位块531和第二限位块532,能够限制该角度的过度变化,进而取得限制弹性卡扣51过度形变的效果。
105.应用本技术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06.1、穿刺座10与穿刺组件40之间能够快速拆装,适应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107.2、穿刺座10能够重复使用,节约医疗成本。
108.3、拆卸简单,避免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组装穿刺器1上,应用效率高。
10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1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1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1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1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