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医用三通保护盒

文档序号:27932848发布日期:2021-12-11 12:2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无菌医用三通保护盒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菌医用三通保护盒。


背景技术:

2.在临床中,三通最常用的场合便是静脉输液,特别是术后,患者需要同时输入多种药液。这种情况下,需要多个三通连接使用,此时只需要开设一个输液通道便可,避免了患者需在身上开设多个通道的痛苦。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输液管接口多、暴露时间长等原因常常会导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为此,医护人员会用无菌巾包裹三通,不过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打开无菌巾观察是否存在漏液、反流等情况,而且患者也需要翻身,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使无菌巾松脱而降低或失去防护效果。除上述问题外,三通的多输入通道导管杂乱无章也给医护人员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三通固定盒,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率,能够使输液管路有序归置,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医用三通保护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体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灭菌紫外灯,所述盒盖内壁粘接调光膜,所述调光膜电连接所述灭菌紫外灯,用于阻挡紫外光外溢;所述盒体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对称设置有固定三通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之间设置漏液检测传感器,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凹槽底部。
5.优选地,位于所述盒盖长度方向的闭合处设置多个上开口,且所述盒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下开口闭合时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放置输液管。
6.优选地,所述通孔内设置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内径小于输液管直径。优选地,所述密封垫圈为橡胶或记忆海绵制成。
7.优选地,所述限位柱沿高度方向设有三通卡槽,所述三通卡槽是弧形或三角形。
8.优选地,所述凹槽形状为由上到下逐渐变小的空腔。
9.优选地,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或电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优选地,所述盒体底部设置有透气垫。
11.优选地,所述盒体端面安装有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调光膜和所述灭菌紫外灯。
12.优选地,所述盒盖端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电连接所述漏液传感器。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限位柱将医用三通顺序固定在盒体内,防止输液管缠绕在一起,设置密封垫圈为三通输液提供一个稳定密闭的环境,灭菌紫外灯能够对密闭环境进行灭菌消毒,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造成相关感染;且医用三通在盒体内无需用无菌巾包裹,调光膜通电不透明时能够避免紫外光对人体造成伤害,断电透明时方便医务人员观察医用三通的输液情况,提高输液过程中的可把控性和灵活性;此外,通过漏液检测传感器,还能够监测三通是否漏液,方便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提
高了三通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盒体底部还设置有透气垫能够固定在床单或衣物上,三通输液管不会随意滑动或者造成挤压;本实用新型盒体和盒盖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结构轻巧简单,消毒后能够重复使用,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盒盖截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盒体
ꢀꢀꢀꢀꢀꢀꢀꢀꢀꢀꢀꢀꢀꢀꢀꢀꢀꢀꢀꢀꢀꢀꢀꢀꢀꢀꢀ
2、盒盖
20.11、灭菌紫外灯
ꢀꢀꢀꢀꢀꢀꢀꢀꢀꢀꢀꢀꢀꢀꢀꢀꢀꢀꢀꢀ
21、调光膜
21.12、凹槽
ꢀꢀꢀꢀꢀꢀꢀꢀꢀꢀꢀꢀꢀꢀꢀꢀꢀꢀꢀꢀꢀꢀꢀꢀꢀꢀ
22、指示灯
22.121、漏液检测传感器
ꢀꢀꢀꢀꢀꢀꢀꢀꢀꢀꢀꢀꢀꢀꢀ
23、上开口
23.122、限位柱
ꢀꢀꢀꢀꢀꢀꢀꢀꢀꢀꢀꢀꢀꢀꢀꢀꢀꢀꢀꢀꢀꢀꢀ
3、通槽
24.123、三通卡槽
ꢀꢀꢀꢀꢀꢀꢀꢀꢀꢀꢀꢀꢀꢀꢀꢀꢀꢀꢀꢀꢀ
31、密封垫圈
25.13、下开口
ꢀꢀꢀꢀꢀꢀꢀꢀꢀꢀꢀꢀꢀꢀꢀꢀꢀꢀꢀꢀꢀꢀꢀꢀ
4、透气垫
26.1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而使本实用新型受到任何限制。
31.参阅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三通保护盒,包括盒盖2和盒体1,所述盒体1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灭菌紫外灯11,所述盒盖2内壁粘接调光膜21,所述调光膜21电连接所述灭菌紫外灯11,用于阻挡紫外光外溢;所述盒体1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对称设置有固定三通的限位柱122,所述限位柱122之间设置漏液检测传感器121,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121位于所述凹槽12底部。
32.具体地,所述盒盖2和所述盒体1由透明塑料制成,其连接方式能够为卡合连接或者铰接,所述灭菌紫外灯11能够灭菌杀毒,有效地避免细菌从三通接口进入人体造成相关感染,为了提高灭菌效果还能够在盒体1内壁和内表面设置光反射装置,比如镜子或者表面光洁度高的金属薄片;所述灭菌紫外灯11发出的紫外光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都会有一定的伤害,所述调光膜21在通电时为不透明状态,能够阻挡紫外光外溢,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所述调光膜21在断电时为透明状态,便于医务人员随时观察盒体1内的输液情况,提高输液过程中的可把控性和灵活性;所述凹槽12内设置对称限位柱122,使三通顺序固定在盒体1内部,避免输液管缠绕在一起,加大医务人员工作困难,凹槽12底部设置有漏液检测传感器121,方便漏液时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提高三通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
33.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盒盖2长度方向的闭合处设置多个上开口23,且所述盒体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开口13,所述上开口23与所述下开口13闭合时形成通孔3,所述通孔3用于放置输液管。
34.进一步地,为进一步加强盒体1的密封性,所述通孔3内设置密封垫圈31,所述密封垫圈31内径小于输液管直径。
3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圈31为橡胶或记忆海绵制成,弹性材料不会对输液管造成过度挤压。
3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122沿高度方向设有三通卡槽123,所述三通卡槽123是弧形或三角形。
37.进一步地,所述凹槽12形状为由上到下逐渐变小的空腔,方便漏出的药液顺着凹槽内壁流至底部漏液检测传感器。
38.进一步地,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121为压力传感器或电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39.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底部设置有透气垫4,便于将盒体1固定在床单或衣物上,避免患者在行动或翻身时,三通输液管随意滑动造成拉扯或挤压。
40.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端面安装有开关13,用于控制所述调光膜21和所述灭菌紫外灯11,当医务人员需要观察盒体1情况,按动开关14,所述灭菌紫外灯11由开启变为关闭,所述调光膜21由不透明变为透明,便于医护人员在不打开盒盖2的情况下能观察到三通输液的情况,避免了频繁开合盒盖2,给患者带来感染风险,也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41.进一步地,所述盒盖2端面设置有指示灯22,所述指示灯22电连接所述漏液检测传感器121,当检测到盒体1内的三通漏液时,所述指示灯亮22起,便能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处理漏液情况,提高输液的安全性。
4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形式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4.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
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