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9448发布日期:2022-07-01 21:2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


背景技术:

2.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是新生儿常见病,是正常胚胎发育期发生障碍的结果,直肠闭锁特别是高位直肠闭锁常可见完整肛门皮肤凹陷及括约肌收缩,常因无胎粪排出而被发现。直肠闭锁者,需肛门指诊确定,测定直肠盲端与肛痕皮肤间距,有瘘者可用探针测试,间距较小者,患儿哭闹时,肛痕处有冲动感。除少数肛门狭窄患儿可用本探针扩肛治疗外,多数应经手术重建肛门位置和功能,直肠闭锁型须争取在出生后24小时内急诊行肛门成形术。
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探针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4.(1)现有的此类探针在使用过程中,玻璃肛表消毒可能不到位,容易交叉感染,以及肛表上残留的含氯消毒液对新生儿肛门粘膜造成损害,因肛表直径远小于直肠内径,实用肛表的过程中存在肛表或者直肠破裂的危险因素,肛表容易因破裂刺伤婴儿,亦存在因破裂水银漏泄汞离子对婴儿的危害;
5.(2)现有的此类探针插入肛门深度不易测量、直肠粘膜容易被暴力穿破,或者导致插入过深损害肠粘膜,插入过浅检查不到位;
6.(3)现有的此类探针肛表,消毒液一般是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需每日现配现用,造成护士工作量增加,同时没有做好很好的防护,容易造成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及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探针可能消毒不到位,从而对新生儿肛门粘膜造成损害、不易获悉探针探入肛门深度以及使用不便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包括探针本体,所述探针本体为首尾贯穿的内中空结构,其前端设有圆滑的插入端,尾端设有中空球囊状的手持操作端,并且所述探针本体上排列开设有左侧孔和右侧孔,所述左侧孔和右侧孔间隔对称设置在探针本体的两侧,位于同一侧的侧孔等间距均匀分布,相邻间的左侧孔和右侧孔的中心距离相等。
9.优选的,所述探针本体前端的插入端外径为8mm,小于新生儿肛门扩张大小及直肠直径。
10.优选的,所述探针本体的长度为6cm,等于新生儿直肠的最大长度。
11.优选的,相邻的左侧孔和右侧孔的中心点之间相隔1cm;相邻的左侧孔与左侧孔之
间或相邻的右侧孔与右侧孔之间的中心点距离为2cm。
12.优选的,所述探针本体尾端的手持操作端呈扁平扩大的椭圆形结构,并且手持操作端分为前部的可拿捏操作的硬质区和后部的可挤压的软质区。
13.优选的,所述手持操作端的长为3cm、宽为1.5cm。
14.优选的,所述手持操作端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15.优选的,所述探针本体采用树脂或塑料制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探针为一次性物品,避免因消毒不到位引起的交叉感染,避免因使用玻璃材质内含水银的肛表,损伤新生儿肛门皮肤和肠道黏膜以及水银可能对新生儿的危害,且能减少消毒液中含氯成分对新生儿黏膜的刺激和损害,减少对医护人员和生物环境的污染以及危害;
18.(2)本探针可以解决高位直肠闭锁未及时发现和肛门膜状闭锁的穿破问题,原肛门位置有薄膜覆盖,通过薄膜隐约可见胎粪存在,啼哭时隔膜向外膨出者,可用本探针将薄膜穿破并进行适当的扩肛。直肠闭锁时,可用本探针伸入肛门查探闭锁位置高低,通过查看侧孔内胎粪情况探查闭锁有无瘘口,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9.(3)两侧侧孔等间距均匀分布,可以便于掌握插入的深度;而且插入端圆滑,手持操作端呈扁平扩大的椭圆形结构,手持操作端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降低医疗风险。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为:1-探针本体,2-插入端,3-手持操作端,4-左侧孔,5-右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5.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包括探针本体1,所述探针本体1为首尾贯穿的内中空结构,其前端设有圆滑的插入端2,尾端设有中空球囊状的手持操作端3,并且所述探针本体1上排列开设有左侧孔4和右侧孔5,所述左侧孔4和右侧孔5间隔对称设置在探针本体1的两侧,位于同一侧的侧孔等间距均匀分布,相邻间的左侧孔4和右侧孔5的中心距离相等。
26.本实施例中,探针本体1的长度为6cm,等于新生儿直肠的最大长度。探针本体1前端的插入端外径为8mm,略小于新生儿肛门扩张大小及直肠直径。探针本体1尾端的手持操作端的长为3cm、宽为1.5cm。
27.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左侧孔4和右侧孔5的中心点之间相隔1cm;相邻的左侧孔4与左侧孔4之间或相邻的右侧孔5与右侧孔5之间的中心点距离为2cm。
28.本实施例中,探针本体1尾端的手持操作端3呈扁平扩大的椭圆形结构,并且手持操作端3分为前部的可拿捏操作的硬质区和后部的可挤压的软质区;同时手持操作端3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操作人员握持住椭圆形手持操作端硬质区,将圆滑的插入端从肛门处轻轻插入新生儿直肠使两侧侧孔逐个没入直肠直到本体无法进入。
30.进一步的,在胎儿娩出后或无胎粪排出时检查肛门,操作人员将少量甘油/氯化钠涂抹在探针本体外表后再将探针本体插入新生儿肛门,本体全部进入肛门内部,以此检查是否存在先天性直肠闭锁。
31.进一步的,治疗胎粪性便秘时,操作人员将少量甘油/氯化钠涂抹在探针本体外表并同时注入适量进入探针本体内部,然后再将本体插入新生儿肛门,本体全部进入肛门内部,轻轻挤压手持操作端的软质区,将探针本体内的润滑剂注入肠道,适当润滑直肠、刺激直肠扩张利于胎粪排出。
32.特别说明的是,插入肛门时如遇阻力不可用力强行插入。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采用等同替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4.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探针本体,所述探针本体为首尾贯穿的内中空结构,其前端设有圆滑的插入端,尾端设有中空球囊状的手持操作端,并且所述探针本体上排列开设有左侧孔和右侧孔,所述左侧孔和右侧孔间隔对称设置在探针本体的两侧,位于同一侧的侧孔等间距均匀分布,相邻间的左侧孔和右侧孔的中心距离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本体前端的插入端外径为8mm,小于新生儿肛门扩张大小及直肠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本体的长度为6cm,等于新生儿直肠的最大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左侧孔和右侧孔的中心点之间相隔1cm;相邻的左侧孔与左侧孔之间或相邻的右侧孔与右侧孔之间的中心点距离为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本体尾端的手持操作端呈扁平扩大的椭圆形结构,并且手持操作端分为前部的可拿捏操作的硬质区和后部的可挤压的软质区。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操作端的长为3cm、宽为1.5cm。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操作端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本体采用树脂或塑料制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查新生儿直肠闭锁的探针,其包括探针本体,所述探针本体为首尾贯穿的内中空结构,其前端设有圆滑的插入端,尾端设有中空球囊状的手持操作端,并且所述探针本体上排列开设有左侧孔和右侧孔,所述左侧孔和右侧孔间隔对称设置在探针本体的两侧,位于同一侧的侧孔等间距均匀分布,相邻间的左侧孔和右侧孔的中心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可用于探查新生儿直肠深度,也可用于治疗直肠狭窄、肛门括约肌痉挛,便于医护人员掌握使用,降低医疗风险。降低医疗风险。降低医疗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胡桂风 王筱溪 单春剑 付子蔓 韩莉 乔中华 卞文萍 张志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8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