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3122发布日期:2022-04-22 12: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消融针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


背景技术:

2.在进行热消融进行治疗时高频电流使活体中组织离子随电流变化的方向振动,从而使电极周围有电流作用的组织离子相互摩擦产生热量,从而导致组织的凝固性坏死。通过影像引导将射频电极针准确穿刺到肿瘤靶区,消融开始后电极针周围的离子在交替电流的激发下发生高频振荡,离子相互摩擦、碰撞产生热量,射频消融温度可达到80-100度。但是温度45-50度时就会导致组织水分流失,消融效果会变差。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包括热消融针体和热消融针头,所述热消融针头连接于所述热消融针体的一端,所述热消融针体的顶端设置有调节开关,所述热消融针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内芯,所述热消融针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所述热消融针体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储存管和微型液泵,所述热消融针头由管体和热消融头构成,所述热消融头位于所述管体内部的一端,所述管体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热消融头和所述控制内芯之间的导体,所述管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冷却液进管,所述管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冷却液出管。
7.进一步的,所述热消融针体的底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热消融针头为可拆卸式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微型液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储存管之间通过抽液管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进管的一端通过进液导管与所述微型液泵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冷却液出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储存管之间通过排液导管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进管和所述冷却液出管靠近所述热消融头的一端通过环形通槽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热消融头的端面与所述管体一端的斜端面齐平。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热消融针体、热消融针头、调节开关、控制内芯、电池、冷却液储存管、微型液泵、管体、热消融头、导体、冷却液进管、冷却液出管构成的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从而能够实现对热消融针头进行液冷散热,从而避免周边水分流失过快而影响热消融效果。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的俯视图;
16.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的热消融针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的热消融针头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的热消融针头局部剖视图。
19.图中:
20.1、热消融针体;2、热消融针头;3、调节开关;4、控制内芯;5、电池;6、冷却液储存管;7、微型液泵;8、管体;9、热消融头;10、导体;11、冷却液进管;12、冷却液出管;13、把手;14、抽液管;15、进液导管;16、排液导管;17、环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包括热消融针体1和热消融针头2,所述热消融针头2连接于所述热消融针体1的一端,所述热消融针体1的顶端设置有调节开关3,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内芯4,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5,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储存管6和微型液泵7,所述热消融针头2由管体8和热消融头9构成,所述热消融头9位于所述管体8内部的一端,所述管体8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热消融头9和所述控制内芯4之间的导体10,所述管体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冷却液进管11,所述管体8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冷却液出管12。
25.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热消融针体1、热消融针头2、调节开关3、控制内芯4、电池5、冷却液储存管6、微型液泵7、管体8、热消融头9、导体10、冷却液进管11、冷却液出管12构成的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从而能够实现对热消融针头进行液冷散热,从而避免周边水分流失过快而影响热消融效果。
26.实施例二:
27.如图1-5所示,所述热消融针头2连接于所述热消融针体1的一端,所述热消融针体1的顶端设置有调节开关3,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内芯4,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5,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储存管6和微型液泵7,所述热消融针头2由管体8和热消融头9构成,所述热消融头9位于所述管体8内部的一端,所述管体8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热消融头9和所述控制内芯4之间的导体10,所述管体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冷却液进管11,所述管体8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冷却液出管12,所述热消融针体1的底端设置有把手13,所述热消融针头2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微型液泵7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储存管6之间通过抽液管14连接,所述冷却液进管11的一端通过进液导管15与所述微型液泵7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冷却液出管12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储存管6之间通过排液导管16连接。
28.实施例三:
29.如图1-5所示,所述热消融针头2连接于所述热消融针体1的一端,所述热消融针体1的顶端设置有调节开关3,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内芯4,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池5,所述热消融针体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储存管6和微型液泵7,所述热消融针头2由管体8和热消融头9构成,所述热消融头9位于所述管体8内部的一端,所述管体8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热消融头9和所述控制内芯4之间的导体10,所述管体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冷却液进管11,所述管体8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冷却液出管12,所述冷却液进管11和所述冷却液出管12靠近所述热消融头9的一端通过环形通槽17连通,所述热消融头9的端面与所述管体8一端的斜端面齐平。
3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1.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冷却液储存管6、微型液泵7、管体8、冷却液进管11、冷却液出管12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从而能够实现对热消融针头2进行散热冷却,避免热消融针头2温度过高而造成周边水分流失过快影响热消融效果。
32.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热消融针体1、热消融针头2、调节开关3、控制内芯4、电池5、冷却液储存管6、微型液泵7、管体8、热消融头9、导体10、冷却液进管11、冷却液出管12构成的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热消融针,从而能够实现对热消融针头进行液冷散热,从而避免周边水分流失过快而影响热消融效果。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