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3954发布日期:2022-03-12 12:5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医疗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3.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人体刺激治疗穿戴的设备通常不具备智能化,在治疗按摩时仍需手动进行调节操作,在一些特殊人群使用穿戴设备且无法自行进行调节时,会带来很多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智能的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设备内部装备智能模块,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前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开关,所述控制箱的前表面固定有显示屏,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有语音接收模块,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有控制模块,所述硅胶垫的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有温控装置。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硅胶垫的后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表壁固定有低频振荡装置,且低频振荡装置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外部,低频振荡装置释放低压低周脉冲至橡胶电极片上,用小电流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低频振荡装置的后表面固定有加热垫,所述加热垫的后表面固定有两个橡胶电极片,加热垫加热本实用新型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使患者在较冷的环境内使用本实用新型更加舒适。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硅胶垫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有两个空心块,四个所述空心块的内表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且四个连接块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空心块的外部,四个所述连接块共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有束带,束带通过连接块和空心块与硅胶垫连接,束带把硅胶垫固定在患者的腿部,防止掉落。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四个所述空心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用于连接矩形块。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四个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八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底面或内部顶面均固定有两个弹簧,且十六个弹簧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八个第二凹槽的外部,十六个所述弹簧共分为八组,每组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之间固定有矩形块,且八个矩形块的外表面分别与八个矩形孔的内表壁滑动贯穿,通过弹簧把矩形块卡合在矩形孔内部,达到固定连接块和矩形孔的目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温控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在患者不方便操作按键的情况下,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和加热垫温度,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同时硅胶垫两侧的空心块与连接块通过矩形孔、矩形块、弹簧可进行分离,在束带长时间使用被磨损的后可以进行更换,操作简单便捷,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的侧视结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16.图例说明:
17.1、硅胶垫;2、第一凹槽;3、低频振荡装置;4、加热垫;5、橡胶电极片;6、控制箱;7、开关;8、显示屏;9、语音接收模块;10、控制模块;11、温控装置;12、空心块;13、连接块;14、束带;15、矩形孔;16、第二凹槽;17、弹簧;18、矩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体刺激治疗穿戴设备,包括硅胶垫1,硅胶垫1的前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有控制箱6,控制箱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有开关7,控制箱6的前表面固定有显示屏8,控制箱6的内部固定有语音接收模块9,控制箱6的内部固定有控制模块10,硅胶垫1的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有温控装置11,硅胶垫1的后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内表壁固定有低频振荡装置3,且低频振荡装置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的外部,低频振荡装置3的后表面固定有加热垫4,加热垫4的后表面固定有两个橡胶电极片5。
21.在本实施例中,硅胶垫1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优良的绝缘性,同时可以耐高温,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弯曲折叠,在穿戴时更加贴合皮肤,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通过开关7启动蓄电池后,蓄电池一直为本实用新型供电,语音接收模块9不使用时处于休眠状态,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工作,传递信号给控制模块10来启动低频振荡装置3和加热垫4为患者治疗,本实用新型在人体刺激治疗时,主要为通过电脉冲刺激人体穴位,以形成类似于针灸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患者如瘫痪、老年风湿之类的疾病,控制箱6前表面的显示屏8用于显示当前低频振荡装置3的脉冲档次、加热垫4的温度和蓄电池的电量,使患者可以直
白地观察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
22.实施例2
23.如图1-3所示,硅胶垫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有两个空心块12,四个空心块12的内表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3,且四个连接块1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空心块12的外部,四个连接块13共分为两组,每组两个连接块13的一侧外表面之间固定有束带14,四个空心块1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矩形孔15,四个连接块13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6,八个第二凹槽16的内部底面或内部顶面均固定有两个弹簧17,且十六个弹簧17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八个第二凹槽16的外部,十六个弹簧17共分为八组,每组两个弹簧17的一端之间固定有矩形块18,且八个矩形块18的外表面分别与八个矩形孔15的内表壁滑动贯穿。
24.在本实施例中,束带14内部设置有弹性带,可以伸展收缩,来调节束带14的长度,在面对不同粗细的肢体时均可以套设在外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同时束带14的内表壁设置有防滑颗粒,增加束带14与皮肤连接的抓力,避免束带14滑落,空心块12与连接块13通过矩形块18固定连接在一起,因为弹簧17本身具有的弹性,同时按动空心块12顶部和底部的矩形块18,矩形块18便会移动至空心块12内部,再向外拉动连接块13,便可使连接块13与空心块12分离,实现更换束带14的目的。
2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26.如图1-3所示,患者通过束带14把硅胶垫1套设在患者需要刺激治疗的穴位外部,再发出语音指令传递至语音接收模块9,语音接收模块9接收到命令后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10,控制模块10启动低频振荡装置3,低频振荡装置3释放低压低周脉冲穿过加热垫4传递至橡胶电极片5表面,用小电流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加热垫4发散热量,温热的表面贴合在患者的皮肤上,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加舒适,当患者觉得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发出调节温度的指令给语音接收模块9,使控制模块10启动温控装置11来调节温度。
2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