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8315发布日期:2022-07-06 01:1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


背景技术:

2.揿针,又称揿钉型皮内针,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其作用是给皮部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效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起到祛除病邪的作用。
3.传统揿针结构包括医用胶布和揿针针体,揿针针体包括环形针尾和针尖部,环形针尾固定在医用胶布上,针尖部露出。申请人在长时间的医疗护理实践中发现,传统揿针在粘贴后粘胶面与皮肤粘贴非常紧密,埋针后虽然不易脱落,但取出时却十分不易,需要浪费许多时间将粘牢的医用胶布扣下来,且扣除过程中如用力过猛操作不当,易突然拔出揿针,有刺伤肌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揿针取出困难、取出时存在安全风险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包括粘胶片和揿针针体,所述揿针针体包括环形针尾和针尖部,所述环形针尾内置固定在粘胶片上,所述针尖部从粘胶片的胶粘面突出外置,还包括一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熔接在粘胶片的胶粘面上,所述拉绳的中段从粘胶片的侧部伸出,所述拉绳的熔接点到粘胶片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拉绳的熔接点到胶粘片中心的距离。
5.进一步地,所述粘胶片设有一根超薄的塑料条,所述塑料条的一端固定在粘胶片的不粘面上,所述拉绳的中段被塑料条弹性压紧在不粘面上。
6.进一步地,所述拉绳的中段固定有硅胶片。
7.进一步地,所述硅胶片的其中一侧设有圆顶凸起,所述硅胶片的底面设有延伸至圆顶凸起内的柱形插槽,所述柱形插槽的直径和长度与揿针针体的针尖部相适配。
8.进一步地,所述粘胶片的不粘面上设有塑料倒钩,所述拉绳的中部弹性勾拉在塑料倒钩上。
9.进一步地,所述粘胶片的不粘面上设有一小型的磁性体,所述拉绳内具有金属纤维,所述拉绳的中段磁吸固定在磁性体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拉绳由棉纤维、聚氨酯纤维和抑菌纤维混纺而成,兼具弹性和抑菌效果。
11.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揿针装置,于揿针粘胶片上加设一拉绳,该拉绳的两端熔接在粘胶片的胶粘面一侧,后续拉动时熔接端在内更易使粘胶片起翘剥离,拉绳中段从粘胶
片侧部露出形成一拉耳结构,方便手捏提拉,取出时十分省力,使用较小力道即可剥离揿针粘胶片,可以降低大力拔针被意外刺伤的风险,熔接点取合适位置,在保证拔针省力的同时,避免拉绳端部过度伸入而导致细菌侵入。
13.2、使用多种方式对将拉绳中段束缚在粘胶片的不粘面上,包括塑料条弹性压紧、塑料倒钩钩挂或者是磁性体磁吸固定,对拉绳进行限位约束,避免拉绳散乱外置,被意外勾住使揿针松动。
14.3、拉绳内含聚氨酯纤维和抑菌纤维,在保持轻微的弹性力的同时具有抑制细菌的效果,避免细菌滋生。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揿针装置的第一方位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揿针装置的第二方位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揿针装置带塑料条设计的结构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揿针装置带硅胶片设计的其一方位结构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揿针装置带硅胶片设计的其二方位结构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揿针装置带塑料倒钩设计的结构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揿针装置带磁性体设计的结构图。
23.其中,附图标记为:
24.1、粘胶片,a、胶粘面,b、不粘面,2、针尖部,3、拉绳,x、熔接点,4、塑料条,5、硅胶片,6、圆顶凸起,7、柱形插槽,8、塑料倒钩,9、磁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包括粘胶片1和揿针针体,揿针针体包括环形针尾和针尖部2(此为传统揿针的常规结构设计,在此不再细述)。其中,环形针尾内置固定在粘胶片上,针尖部2从粘胶片1的胶粘面a突出外置,还包括一拉绳3,拉绳3的两端熔接在粘胶片1的胶粘面a上,拉绳3的中段从粘胶片1的侧部伸出,拉绳3的熔接点x到粘胶片1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拉绳3的熔接点x到胶粘片1的中心的距离。
28.具体地,揿针粘胶片1上加设一拉绳3,该拉绳3的两端熔接在粘胶片1的胶粘面a一侧,后续拉动时熔接端在内更易使粘胶片1起翘剥离,拉绳3中段从粘胶片1侧部露出形成一拉耳结构,方便手捏提拉,取出时十分省力,使用较小力道即可剥离揿针粘胶片,可以降低大力拔针被意外刺伤的风险,熔接点x取合适位置,在保证拔针省力的同时,避免拉绳3端部过度伸入而导致细菌侵入。
29.拉绳3中段如果散乱外置,被意外勾住会使揿针松动。为避免此种情况,需要对拉绳3中段进行适当约束,以将其平整约束在不粘面b上为佳。
30.作为第一种约束设计,粘胶片1设有一根超薄的塑料条4,塑料条4的一端固定在粘胶片1的不粘面b上,拉绳3的中段被塑料条4弹性压紧在不粘面b上。
31.进一步地,拉绳3的中段固定有硅胶片5,硅胶片5形成一个小的防滑的抓捏点,便于拔针时手部稳定捏住。硅胶片5的其中一侧设有圆顶凸起6,硅胶片5的底面设有延伸至圆顶凸起6内的柱形插槽7,柱形插槽7的直径和长度与揿针针体的针尖部2相适配,用于在拔出揿针后,可以操作将揿针针尖部2插入紧固在柱形插槽7内,再行回收,极大降低揿针针尖的刺伤风险。
32.作为第二种约束设计,粘胶片1的不粘面b上设有塑料倒钩8,拉绳3的中部弹性勾拉在塑料倒钩8上。
33.作为第三种约束设计,粘胶片1的不粘面b上设有一小型的磁性体9,拉绳3内具有金属纤维,拉绳3的中段磁吸固定在磁性体9上。
34.进一步地,拉绳3由棉纤维、聚氨酯纤维和抑菌纤维混纺而成,拉绳3内含聚氨酯纤维和抑菌纤维,其中,抑菌纤维可以是含有银离子的纤维,在保持轻微的弹性力的同时具有抑制细菌的效果,避免细菌滋生。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包括粘胶片(1)和揿针针体,所述揿针针体包括环形针尾和针尖部(2),所述环形针尾内置固定在粘胶片(1)上,所述针尖部(2)从粘胶片(1)的胶粘面(a)突出外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拉绳(3),所述拉绳(3)的两端熔接在粘胶片(1)的胶粘面(a)上,所述拉绳(3)的中段从粘胶片(1)的侧部伸出,所述拉绳(3)的熔接点(x)到粘胶片(1)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拉绳(3)的熔接点(x)到胶粘片中心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片(1)设有一根超薄的塑料条(4),所述塑料条(4)的一端固定在粘胶片(1)的不粘面(b)上,所述拉绳(3)的中段被塑料条(4)弹性压紧在不粘面(b)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3)的中段固定有硅胶片(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片(5)的其中一侧设有圆顶凸起(6),所述硅胶片(5)的底面设有延伸至圆顶凸起(6)内的柱形插槽(7),所述柱形插槽(7)的直径和长度与揿针针体的针尖部(2)相适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片(1)的不粘面(b)上设有塑料倒钩(8),所述拉绳(3)的中部弹性勾拉在塑料倒钩(8)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片(1)的不粘面(b)上设有一小型的磁性体(9),所述拉绳(3)内具有金属纤维,所述拉绳(3)的中段磁吸固定在磁性体(9)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出方便安全性高的揿针装置,包括粘胶片和揿针针体,揿针针体包括环形针尾和针尖部,环形针尾内置固定在粘胶片上,针尖部从粘胶片的胶粘面突出外置,还包括一拉绳,拉绳的两端熔接在粘胶片的胶粘面上,拉绳的中段从粘胶片的侧部伸出,拉绳的熔接点到粘胶片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拉绳的熔接点到胶粘片中心的距离。拉绳的两端熔接在粘胶片的胶粘面一侧,后续拉动时熔接端在内更易使粘胶片起翘剥离,拉绳中段从粘胶片侧部露出形成一拉耳结构,方便手捏提拉,取出时十分省力,使用较小力道即可剥离揿针粘胶片,可以降低大力拔针被意外刺伤的风险,熔接点取合适位置,在保证拔针省力的同时,避免拉绳端部过度伸入而导致细菌侵入。伸入而导致细菌侵入。伸入而导致细菌侵入。


技术研发人员:陈斐琳 桂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7/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