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胃管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4350发布日期:2022-12-13 20:3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胃管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胃管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2.胃管是现代医学中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在临床工作中大部分患者留置鼻胃管(鼻肠管)时间大于3d,有的甚至长达几个月之久。鼻胃管传统的固定方法,大都是医护人员利用自己剪的胶布贴设于患者的鼻子上进行固定,患者的鼻子因长期固定鼻胃管(鼻肠管),易导致鼻内部黏膜压疮的产生,而且固定鼻胃管的胶布因皮肤分泌的汗液和油脂,容易失去粘性,需频繁更换固定鼻胃管的胶布,以防止胃管脱落,胶布的频繁更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更换便捷、不易脱落且不易产生压疮的鼻胃管固定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换便捷、不易脱落且不易产生压疮的鼻胃管固定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鼻胃管固定系统,它包括与人体鼻子外轮廓相匹配的鼻贴、活动连接于鼻贴表面的连接带以及与连接带固定连接且用于胃管固定的固定件;
5.所述鼻贴的表面设有固定环,所述连接带上设有若干个自上而下间隔分布的调节孔,所述连接带上设有与调节孔相匹配的子母扣,连接带的上端穿过固定环,通过子母扣调节限定连接带长度。
6.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鼻胃管固定系统其连接带活动连接于鼻贴表面,一方面可根据患者鼻子的大小,进行连接带长度的调节,使整个鼻胃管固定系统能更好的适用于每位患者;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使固定件固定的胃管在鼻孔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而不是被牢牢的限定在一个位置,能有效防止鼻部压疮的产生;另外,当鼻贴因患者皮肤分泌的油脂或汗液而失去粘性之后,可将连接带与鼻贴进行分离,再仅更换鼻贴即可,而无需更换连接带与固定件,无形间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医护人员无需将固定件与胃管进行分离,加快了鼻贴的更换速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鼻贴与连接带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8.图2是实施例一中鼻贴的结构示意图。
9.图3是实施例一中鼻贴的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实施例一中连接带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实施例一中连接带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子母扣母扣的结构示意图,
13.图7是子母扣子扣的结构示意图。
14.图8是实施例一中母扣的凸起从调节孔中穿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15.图9是实施例一中面部贴的结构示意图。
16.图10是实施例一中固定片b的结构示意图。
17.图11是实施例一中鼻胃管固定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8.图12是实施例二中鼻贴与连接带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9.图13是实施例三中鼻贴与连接带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0.图14是实施例三中鼻胃管固定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1.标号说明:1鼻贴、11固定环、12固定层a、13水胶体层a、14离型层a、 15透气孔a、2连接带、21调节孔、22母扣、221凸起、222圆盘a、23子扣、 231圆盘b、232限位孔、31胶带、32固定片a、331左固定带a、332右固定带a、4面部贴、41固定片b、411固定层b、412水胶体层b、413离型层b、 414透气孔b、421左固定带b、422右固定带b。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鼻胃管固定系统的示意图。
25.所述鼻胃管固定系统,它包括与人体鼻子外轮廓相匹配的鼻贴1、活动连接于鼻贴1表面的连接带2以及与连接带2固定连接且用于胃管固定的固定件;
26.所述鼻贴1的表面设有固定环11,所述连接带2上设有若干个自上而下间隔分布的调节孔21,所述连接带2上设有与调节孔21相匹配的子母扣,连接带 2的上端穿过固定环11,通过子母扣调节限定连接带2长度。
27.所述子母扣的母扣22固设于连接带2的上端,所述子母扣的子扣23与母扣22拆合连接。
28.子母扣的结构如图5所示,它包括母扣22和子扣23,所述的母扣22包括圆盘a222以及设于圆盘a222中心的凸起221,所述的子扣23包括圆盘b231,所述圆盘b231中的中心设有容凸起221嵌入的限位孔232。因子母扣属于常规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对子母扣的结构作过多的阐述。
29.将带有母扣22的连接带2穿设于固定环11上,待连接带2长度合适之后,将母扣22的凸起221从对应的调节孔21中穿出(如图6所示),然后再在母扣 22上扣合对应的子扣23(如图1所示),即完成连接带2与鼻贴1的连接。连接带2活动连接于鼻贴1表面,一方面可根据患者鼻子的大小,进行连接带2 长度的调节,使整个鼻胃管固定系统能更好的适用于每位患者;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使固定件固定的胃管在鼻孔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而不是被牢牢的限定在一个位置,能有效防止鼻部压疮的产生;另外,当鼻贴1因患者皮肤分泌的油脂或汗液而失去粘性之后,可将连接带2与鼻贴1进行分离,再仅更换鼻贴1 即可,而无需更换连接带2与固定件,无形间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医护人员无需将固定件与胃管进行分离,加快了鼻贴1的更换速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0.所述固定件为横向延伸的胶带31。
31.所述鼻贴1包括固定层a12、设于固定层a12下表面的水胶体层a13以及设于水胶体层a13下表面的离型层a14。
32.离型层a14可以为可撕除的离型纸等。离型层a14撕除后,带有水胶体层 a13的固定层a12可牢牢贴于患者的鼻子皮肤表面。
33.所述固定层a12与水胶体层a13上对应设有若干透气孔a15。
34.所述的鼻胃管固定系统,它还包括贴设于脸部用于胃管辅助固定的面部贴4;所述面部贴4包括下表面带粘性的固定片b41以及设于固定片b41上表面的固定单元b;所述固定单元b包括左固定带b421以及右固定带b422,所述左固定带b421的右边与固定片b41铰接,所述右固定带b422的左边与固定片 b41铰接,所述左固定带b421上设有容右固定带b422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片b41的上表面设有魔术贴的纤维面,所述左固定带b421与右固定带b422的上表面设有与纤维面配合的魔术贴的刺毛面。
35.面部贴4、鼻贴1、连接带2以及固定件的相互配合,能让胃管在鼻孔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不易使胃管滑出,能有效防止鼻内部黏膜压疮的产生。
36.将面部贴4贴设于患者的面部,之后将经固定件固定后的胃管通过左固定带b421与右固定带b422进行固定,所述左固定带b421与右固定带b422将胃管进行辅助固定的方式如下:将胃管置于左固定带b421与右固定带b422之间,之后将左固定带b421向右翻折,右固定带b422向左翻折且穿过左固定带b421 的通孔,接着左固定带b421、右固定带b422通过魔术贴与固定片b41相贴合,实现胃管的限位固定。
37.面部贴4与鼻贴1类似均为底部带有水胶体的贴片。即所述固定片b41包括固定层b411、设于固定层b411下表面的水胶体层b412以及设于水胶体层 b412下表面的离型层b413,所述固定单元b以及魔术贴的纤维面设于固定层 b411的上表面。
38.所述固定层b411以及水胶体层b412上对应设有若干透气孔b414。
39.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鼻胃管固定系统的示意图。
40.实施例二所述的鼻胃管固定系统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鼻胃管固定系统的结构大体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胶带31的中间设有缺口,使胶带31分成左右两段。
41.当患者用到两根管子时,可通过左段胶带31与右段胶带31对两根管子进行对应固定。
42.实施例三:如图13-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鼻胃管固定系统的示意图。
43.实施例三所述的鼻胃管固定系统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鼻胃管固定系统的结构大体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固定件的结构不同。
44.实施例三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呈条形的固定片a32以及设于固定片a32上表面的固定单元a;所述固定单元a包括左固定带a331以及右固定带a332,所述左固定带a331的右边与固定片a32铰接,所述右固定带a332的左边与固定片a32铰接,所述左固定带a331上设有容右固定带a332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片a32的上表面设有魔术贴的纤维面,所述左固定带a331与右固定带a332 的上表面设有与纤维面配合的魔术贴的刺毛面。
45.将胃管置于左固定带a331与右固定带a332之间的区域,将左固定带a331 向右翻折,右固定带a332向左翻折且穿过左固定带a331的通孔,接着左固定带a331、右固定带a332通过魔术贴与固定片a32相贴合,实现胃管的限位固定。该结构的固定件可固定单管或同时
对双管进行固定。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