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3672发布日期:2022-07-06 02:1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


背景技术:

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自婴儿期至青少年期为儿科范围。
3.目前临床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抢救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的成功率,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了不在抢救儿童生命的过程中让留置针发生松动或滑出而导致静脉输液不畅通耽误治疗,需要使用留置针贴膜对留置针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的留置针贴膜大多结构简单,固定效果较差,然而,由于儿童天性好动,这使得贴膜容易产生松动,从而导致留置针松动甚至滑脱,严重影响儿童的治疗效果,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包括防折弯片,所述防折弯片的底面设有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二胶粘层的下方设有贴膜本体,所述贴膜本体的顶面与第二胶粘层位置对应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防粘连的硅油层,且所述第二胶粘层设置于硅油层的顶面上,所述贴膜本体的底面设有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底面设有可撕离的第一离型膜,所述贴膜本体左右端面的前后侧均设有贴膜固定部件。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贴膜固定部件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底面设有架空散热层,所述架空散热层的底面设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的底面设有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底面设有第三胶粘层,所述第三胶粘层的底面设有可撕离的第二离型膜。
8.进一步,所述架空散热层由多个均匀离散设置的垫块组成。
9.进一步,每个所述垫块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于所对应纱布层的顶面上。
10.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二离型膜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延伸部。
11.进一步,所述绑带、纱布层、基底层、第三胶粘层均与贴膜本体的侧壁相连接。
12.进一步,所述基底层采用竹纤维材料制成。
13.进一步,所述贴膜本体、绑带、纱布层、基底层均采用透气材料制成。
14.进一步,所述第一胶粘层以及第三胶粘层上都均匀贯穿设有多个通气孔。
15.进一步,所述垫块为具有弹性的医用硅胶材质制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能够牢固固定在儿童的皮肤上,从而能够避免贴膜因松动而造成留置针松动甚至滑脱的情况发生,保障儿童的治疗效果;
18.2、由于贴膜本体采用透气多孔的材料制成,且第一胶粘层上均匀贯穿设有多个通气孔,当儿童因好动而流汗时,热量可通过第一胶粘层上的通气孔以及贴膜本体透气多孔的材料及时散发出,保证透气性;
19.3、贴膜本体通过四组贴膜固定部件从而能够牢固固定在儿童的皮肤上,且贴膜固定部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功能,提升本贴膜的使用舒适性。
2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提供的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中防折弯片的侧视图;
24.图3为图1提供的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中贴膜固定部件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1提供的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中架空散热层的俯视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防折弯片;2、贴膜本体;3、第一胶粘层;4、第一离型膜;5、绑带;6、延伸部;7、第二胶粘层;8、架空散热层;9、纱布层;10、基底层;11、第三胶粘层;12、第二离型膜;13、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9.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包括防折弯片1,防折弯片1的底面设有第二胶粘层7,第二胶粘层7的下方设有贴膜本体2,贴膜本体2的顶面与第二胶粘层7位置对应处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用于防粘连的硅油层,且第二胶粘层7设置于硅油层的顶面上,通过防折弯片1将硅油层顶面上的第二胶粘层7撕去,贴膜本体2的底面设有第一胶粘层3,第一胶粘层3的底面设有可撕离的第一离型膜4,当留置针已刺入儿童静脉内部时,将第一胶粘层3底部的第一离型膜4撕去,贴膜本体2通过第一胶粘层3将穿刺针进行固定,且贴膜本体2也通过第一胶粘层3固定在儿童的皮肤上,贴膜本体2左右端面的前后侧均设有贴膜固定部件。通过带有弹性的防折弯片1可有效防止贴膜本体2在使用前发生弯折或者褶皱的现象发生。
32.优选的,贴膜固定部件包括绑带5,绑带5的底面设有架空散热层8,架空散热层8的底面设有纱布层9,纱布层9的底面设有基底层10,基底层10的底面设有第三胶粘层11,第三胶粘层11的底面设有可撕离的第二离型膜12,每个贴膜固定部件均通过第三胶粘层11固定在儿童皮肤上,从而实现对贴膜本体2的加固固定处理。
33.优选的,架空散热层8由多个均匀离散设置的垫块13组成。
34.优选的,每个垫块13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于所对应纱布层9的顶面上。
35.优选的,每个第二离型膜1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延伸部6。通过延伸部6方便将第三胶粘层11底面的第二离型膜12撕去。
36.优选的,绑带5、纱布层9、基底层10、第三胶粘层11均与贴膜本体2的侧壁相连接。
37.优选的,基底层10采用竹纤维材料制成。由竹纤维材料制成的基底层10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因此,基底层10不仅具备良好的吸湿,吸汗能力,还具备抗菌,抑菌功能。通过基底层10能够快速将儿童因好动产生的汗液吸收。
38.优选的,贴膜本体2、绑带5、纱布层9、基底层10均采用透气材料制成。通过基底层10能够汗液进行初步吸收,再通过9对汗液进行二次吸收。
39.优选的,第一胶粘层3以及第三胶粘层11上都均匀贯穿设有多个通气孔。儿童因好动流汗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三胶粘层11上的通气孔以及基底层10和绑带5材料上的用于透气的多孔能够及时散出。
40.优选的,垫块13为具有弹性的医用硅胶材质制成。
4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4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儿科改良静脉留置针贴膜,当留置针已刺入儿童静脉内部时,将第一胶粘层3底部的第一离型膜4撕去,贴膜本体2通过第一胶粘层3将穿刺针进行固定,且贴膜本体2也通过第一胶粘层3固定在儿童的皮肤上,随后,通过防折弯片1将硅油层顶面上的第二胶粘层7撕去,由于贴膜本体2采用透气多孔的材料制成,且第一胶粘层3上均匀贯穿设有多个通气孔,当儿童因好动而流汗时,热量可通过第一胶粘层3上的通气孔以及贴膜本体2透气多孔的材料及时散发出,保证透气性,当贴膜本体2通过第一胶粘层3固定在儿童皮肤上时,再依次通过延伸部6将第三胶粘层11底面的第二离型膜12撕去,之后,每个贴膜固定部件均通过第三胶粘层11固定在儿童皮肤上,从而实现对贴膜本体2的加固固定处理,儿童因好动流汗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三胶粘层11上的通气孔以及基底层10和绑带5材料上
的用于透气的多孔能够及时散出,且纱布层9和绑带5之间通过垫块13架空,从而能够加速热量的散失,提升散热透气的效果,通过基底层10能够汗液进行初步吸收,再通过9对汗液进行二次吸收,提升对汗液的吸收效果,使得本贴膜不仅能够实现牢固固定,而且还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功能,提升本贴膜的使用舒适性。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