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0462发布日期:2022-09-30 18:1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


背景技术:

2.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液体通常被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缓慢的输入进患者体内。
3.现有的输液针在使用时可能会由于外力导致针头与输液瓶之间分离,若是针头落在医院的地面上就需要重新更换输液针,更换起来不但耽误时间,还需要重新给患者扎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输液针在使用时可能会由于外力导致针头与输液瓶之间分离,若是针头落在医院的地面上就需要重新更换输液针,更换起来不但耽误时间,还需要重新给患者扎针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包括主体机构、针头机构与加固机构,所述针头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上端的中部,所述加固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上端的边侧;
6.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连接座、接管座、插接座与插接头,所述接管座安装在连接座的下端,所述插接座固定设置在连接座的下端,所述插接头固定设置在接管座的上端。
7.优选的,所述针头机构包括针头本体与预留环槽,所述针头本体固定连通在连接座的上端,所述预留环槽固定设置在针头本体的外端,通过设置预留环槽,其剖面呈锥形结构,当针头本体插入药瓶时针头本体带着预留环槽一起穿刺到瓶塞中,当人力撤回时预留环槽上的瓶口会卡在瓶塞上,避免针头本体的掉落。
8.优选的,所述针头机构还包括加强环,所述加强环固定设置在针头本体的内端,所述加强环位于预留环槽的内侧,通过设置加强环,可在预留环槽开设后对针头本体进行加固,避免因预留环槽的开设而导致针头本体结构不稳定。
9.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插接针与倒刺,所述插接针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端的边侧,所述插接针呈十字分布,所述倒刺固定设置在插接针的上端,通过安装加固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输液针的插接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嵌入环,所述插接针与连接座之间通过嵌入环固定连接,设置的嵌入环可提高插接针与连接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主体机构还包括限位连接环、胶皮垫、齿形环与齿形槽,所述限位连接环固定设置在插接座的内端,所述胶皮垫通过限位连接环固定安装在插接座的内端,通过安装分体式的连接座与接管座,在使用完成后便于将该输液针与输液瓶分离。
12.优选的,所述齿形环固定设置在胶皮垫的内端,所述齿形环固定设置在插接头的外端,所述插接头的直径大于胶皮垫的内径,通过设置插接头的直径大于胶皮垫的内径,采
用过盈连接作用,配合相适配的齿形环与齿形槽,可使连接座与接管座的连接更加稳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通过设置预留环槽,其剖面呈锥形结构,当针头本体插入药瓶时针头本体带着预留环槽一起穿刺到瓶塞中,当人力撤回时预留环槽上的瓶口会卡在瓶塞上,避免针头本体的掉落;
15.2、该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通过安装加固机构,在针头本体刺入输液瓶时也可顺带将插接针刺入到瓶塞的边侧,插接针的长度小于瓶塞厚度,因此插接针无法直接穿刺,在插接针留在瓶塞中后可使倒刺也滞留在瓶塞中,进一步提高了输液针的插接稳定性;
16.3、该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采用过盈连接作用,配合相适配的齿形环与齿形槽,可使连接座与接管座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采用反复旋转的方式即可拆卸。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头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胶皮垫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主体机构;2、针头机构;3、加固机构;101、连接座;102、接管座;103、插接座;104、插接头;105、限位连接环;106、胶皮垫;107、齿形环;108、齿形槽;201、针头本体;202、预留环槽;203、加强环;301、插接针;302、倒刺;303、嵌入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输液瓶和针头的连接卡扣,包括主体机构1、针头机构2与加固机构3,针头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上端的中部,加固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上端的边侧;主体机构1包括连接座101、接管座102、插接座103与插接头104,接管座102安装在连接座101的下端,插接座103固定设置在连接座101的下端,插接头104固定设置在接管座102的上端,针头机构2包括针头本体201与预留环槽202,针头本体201固定连通在连接座101的上端,预留环槽202固定设置在针头本体201的外端,通过设置预留环槽202,其剖面呈锥形结构,当针头本体201插入药瓶时针头本体201带着预留环槽202一起穿刺到瓶塞中,当人力撤回时预留环槽202上的瓶口会卡在瓶塞上,避免针头本体201的掉落,针头机构2还包括加强环203,加强环203固定设置在针头本体201的内端,加强环203位于预留环槽202的内侧,通过设置加强环203,可在预留环槽202开设后对针头本体201进行加固,避免因预留环槽202的开设而导致针头本体201结构不稳定;
25.加固机构3包括插接针301与倒刺302,插接针301固定安装在连接座101上端的边
侧,插接针301呈十字分布,倒刺302固定设置在插接针301的上端,通过安装加固机构3,在针头本体201刺入输液瓶时也可顺带将插接针301刺入到瓶塞的边侧,插接针301的长度小于瓶塞厚度,因此插接针301无法直接穿刺,在插接针301留在瓶塞中后可使倒刺302也滞留在瓶塞中,进一步提高了输液针的插接稳定性,加固机构3还包括嵌入环303,插接针301与连接座101之间通过嵌入环303固定连接,设置的嵌入环303可提高插接针301与连接座1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6.主体机构1还包括限位连接环105、胶皮垫106、齿形环107与齿形槽108,限位连接环105固定设置在插接座103的内端,胶皮垫106通过限位连接环105固定安装在插接座103的内端,通过安装分体式的连接座101与接管座102,在使用完成后便于将该输液针与输液瓶分离,齿形环107固定设置在胶皮垫106的内端,齿形环107固定设置在插接头104的外端,插接头104的直径大于胶皮垫106的内径,通过设置插接头104的直径大于胶皮垫106的内径,采用过盈连接作用,配合相适配的齿形环107与齿形槽108,可使连接座101与接管座102的连接更加稳定,在需要拆卸时可双手分别把持连接座101与接管座102,随后反复的旋转即可将连接座101与接管座102拆卸。
27.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针头本体201插入药瓶,针头本体201带着预留环槽202一起穿刺到瓶塞中,当人力撤回时预留环槽202上的瓶口会卡在瓶塞上,避免针头本体201的掉落,针头本体201刺入输液瓶时也可顺带将插接针301刺入到瓶塞的边侧,插接针301的长度小于瓶塞厚度,因此插接针301无法直接穿刺,在插接针301留在瓶塞中后可使倒刺302也滞留在瓶塞中,通过设置插接头104的直径大于胶皮垫106的内径,采用过盈连接作用,配合相适配的齿形环107与齿形槽108,可使连接座101与接管座102的连接更加稳定,在需要拆卸时可双手分别把持连接座101与接管座102,随后反复的旋转即可将连接座101与接管座102拆卸。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