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调节组件及桡动脉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0483发布日期:2022-09-30 18:1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调节组件及桡动脉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桡动脉止血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力调节组件及桡动脉止血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相关介入治疗已经常态化,主要原因在于,桡动脉位置相对较浅,易于穿刺和压迫止血,具有对患者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桡动脉穿刺也常存在上肢血肿、淤青甚至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因此选择一种理想的桡动脉止血方法选的尤为重要。介入治疗手术完成后,一般采用人工按压的方式进行止血和机械按压方式止血,人工按压方式包括护士按压止血、纱布包裹止血、固定绑带止血等,然而该类方式存在操作不便、止血操作比较耗费时间、不易把握压迫穿刺点的压力,容易导致患者穿刺点出现出血的现象,对于机械按压方式止血,目前市场上虽然出现了一些止血带组件,但由于使用上无法有效把握止血带的压力,容易导致止血操作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力调节组件及桡动脉止血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调节压力、止血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力调节组件,其用于桡动脉止血器,包括固定板、盖帽、弹簧、调节杆和卡紧结构,所述盖帽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盖帽;所述卡紧结构位于所述盖帽处、且用于卡紧或松开所述调节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盖帽的内顶面、另一端抵于所述卡紧结构。
5.优选地,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弹性件、左卡板和右卡板,所述左卡板开设有第一容纳孔,所述右卡板开设有第二容纳孔,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和所述第二容纳孔内,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分别位于所述调节杆的两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连接。卡紧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使压力调节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杆不会滑动,只能人为捏紧左卡板和右卡板并保持捏紧状态时才能调节调节杆,因此能保证所需的压迫力,避免影响止血效果、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伤害。
6.优选地,所述盖帽开设有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左卡板包括左按压部,所述右卡板包括右按压部,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均位于所述盖帽内,且所述左按压部和所述右按压部分别穿过左凹槽和所述右凹槽延伸至所述盖帽外。如此设置,可方便医护人员捏紧左卡板和右卡板,使夹紧结构松开调节杆;且开设左凹槽和右凹槽不仅能使左按压部和右按压部延伸至盖帽外,还能使桡动脉止血器在使用时调节杆和卡紧结构有一定的弹性活动空间,桡动脉止血器在对患者进行止血时也较为柔和。
7.优选地,所述卡紧结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在所
述调节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均位于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之间。避免调节杆和卡紧结构相互松动、脱落。
8.优选地,所述调节杆沿其轴线方向在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左限位平面和右限位平面,所述左卡板在所述第一容纳孔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左限位平面相接触的左接触平面,所述右卡板在所述第二容纳孔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右限位平面相接触的右接触平面。如此设置,可使左卡板和右卡板可更稳固地夹紧调节杆,进一步避免调节杆自行调节。
9.优选地,所述调节杆沿其轴线方向在侧壁上设有多个凸环,所述卡紧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凸环之间,且所述卡紧结构抵于靠近人体皮肤所在一侧的所述凸环上。卡紧结构抵住凸环,避免调节杆远离人体,造成弹性体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力降低、影响止血效果。
10.优选地,所述盖帽的侧壁上设有压力刻度,所述卡紧结构上设有指示环,且所述指示环位于盖帽内。设有压力刻度和指示环可将桡动脉止血器对患者的压力数值化、直观化,方便医护人员根据需求调整压力值。
11.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弹性体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盖帽的一侧。设置安装板可方便安装弹性体。
12.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桡动脉止血器,包括上述的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扣接有挂扣,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挂扣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带靠近挂扣的一端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
13.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盖帽的一侧设有支撑垫。避免桡动脉止血器转动,影响止血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调节组件及桡动脉止血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卡紧结构,使桡动脉止血器可调整对患者的压迫力,避免压力过小导致穿刺点出血,也避免压迫力过大引起患者不适,达到快速高效压迫止血的目的;针对不同患者或不同情况,也能方便调整压迫力。另一方面,卡紧结构在自然状态下会卡紧调节杆,避免桡动脉止血器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杆活动,造成压迫力改变,影响止血效果,给患者带来不适。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力调节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左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右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桡动脉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1-固定板、2-盖帽、21-左凹槽、22-右凹槽、23-压力刻度、3-弹簧、4-调节杆、41-左限位平面、42-右限位平面、43-凸环、44-安装板、5-卡紧结构、51-弹性件、52-左卡板、521-第一容纳孔、522-左按压部、523-左接触平面、53-右卡板、531-第二容纳孔、532-右按压部、533-右接触平面、54-限位环、541-左限位板、542-右限位板、6-指示环、7-弹性体、8-固定带、9-挂扣、10-魔术贴、11-支撑垫。
2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0.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1.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压力调节组件,其用于桡动脉止血器,包括固定板1、盖帽2、弹簧3、调节杆4和卡紧结构5,所述盖帽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上,所述调节杆4贯穿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盖帽2;所述卡紧结构5位于所述盖帽2处、且用于卡紧或松开所述调节杆4;所述弹簧3套设在所述调节杆4上,且所述弹簧3的一端抵于所述盖帽2的内顶面、另一端抵于所述卡紧结构5。
32.固定板1开设有供调节杆4穿过的通孔;盖帽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且靠近固定板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开有供调节杆4穿过的通孔;盖帽2固定在固定板1上,且固定板1上的通孔与盖帽2上的通孔相对应,调节杆4贯穿固定板1和盖帽2;卡紧结构5位于盖帽2内、且抵于固定板1,卡紧结构5可以卡紧调节杆4,或者松开调节杆4;弹簧3位于盖帽2内、且套设在调节杆4上,弹簧3的一端抵于盖帽2的内顶面、另一端抵于卡紧结构5。卡紧结构5需用于卡紧或松开调节杆4,因此不与固定板1固定、应为可活动状态,而为了保证卡紧结构5在卡紧调节杆4后不易松动、脱落,故在盖帽2内设置弹簧3抵住卡紧结构5,使卡紧结构5紧贴固定板1。
33.除压力调节组件外,桡动脉止血器还包括用于将其绑在人体上的固定带8,固定带8的一端与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再另一侧设有挂扣9,固定带8的另一端通过挂扣9与固定板1连接,固定带8靠近挂扣9的一端的一侧设有魔术贴10;调节杆4一端设有安装
板44,安装板44用于安装弹性体7,弹性体7用于压紧患者皮肤的弹性体7。使用时,介入治疗手术术后先退出动脉鞘2~3cm,将弹性体7的中心点对准穿刺点,并将固定带8绕过肢体后穿过与固定板1连接的挂扣9,拉紧扣住,根据患者体型调整固定带8的绕紧力度,利用魔术贴10粘贴固定;之后,使卡紧结构5松开调节杆4,进而使调节杆4可相对固定板1、盖帽2以及卡紧结构5上下活动,然后按压调节杆4、是调节杆4往患者方向移动,使得弹性体7不断向患者穿刺点下压,弹性体7压紧桡动脉穿刺点;当调节到弹性体7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力合适时,用卡紧结构5卡紧调节杆4,使调节杆4不会相对固定板1活动。通过设置卡紧结构5,使桡动脉止血器可调整对患者的压迫力,避免压力过小导致穿刺点出血,也避免压迫力过大引起患者不适,达到快速高效压迫止血的目的;针对不同患者或不同情况,也能方便调整压迫力。另一方面,卡紧结构5在自然状态下会卡紧调节杆4,避免桡动脉止血器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杆4活动,造成压迫力改变,影响止血效果,给患者带来不适。
34.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9所示,所述卡紧结构5包括弹性件51、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所述左卡板52开设有第一容纳孔521,所述右卡板53开设有第二容纳孔531,所述调节杆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521和所述第二容纳孔531内,所述左卡板52和所述右卡板53分别位于所述调节杆4的两侧,所述弹性件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卡板52和所述右卡板53连接。
35.左卡板52开设有上下贯穿左卡板52的第一容纳孔521,且第一容纳孔521为开口状,其开口朝向左卡板52的一侧,第一容纳孔521的尺寸大于调节杆4的尺寸,使调节杆4可在第一容纳孔521内沿轴线方向活动一定距离。右卡板53上开设有第二容纳孔531,且右卡板53和左卡板52的结构大体相同。调节杆4同时位于第一容纳孔521和第二容纳孔531内,即调节杆4同时贯穿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且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分别位于调节杆4对称的两侧。弹性件51的两端分别与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连接,弹性件51具体可为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金属条。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自然状态下,弹性件51由于自身弹性对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有一个使其两者相互远离的力,此时第一容纳孔521的侧壁对调节杆4有向左卡板52所在一侧推动的力,第二容纳孔531的侧壁对调节杆4有向右卡板53所在一侧推动的力,由于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分别位于调节杆4的两侧,因此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将调节杆4夹紧,使调节杆4与固定板1、盖帽2和夹紧结构固定;当需要调节弹性体7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力时,用手夹紧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使两者相互靠近,此时弹性件51受到外力的作用收缩,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相互靠近一小段距离后,两者便不再夹紧调节杆4,此时调节杆4可相对固定板1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调节调节杆4的位置以调整弹性体7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力,调整好后,松开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弹性件51不再受到人为的力的作用,因此恢复至初始状态,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在弹性件51的作用下也恢复至初始状态,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又重新卡紧调节杆4。卡紧结构5如此设置,可以使压力调节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杆4不会滑动,只能人为捏紧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并保持捏紧状态时才能调节调节杆4,因此能保证所需的压迫力,避免影响止血效果、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伤害。
36.进一步地,如图4、图7和图8所示,所述盖帽2开设有左凹槽21和右凹槽22,所述左卡板52包括左按压部522,所述右卡板53包括右按压部532,所述左卡板52和所述右卡板53均位于所述盖帽2内,且所述左按压部522和所述右按压部532分别穿过左凹槽21和所述右凹槽22延伸至所述盖帽2外。
37.盖帽2的侧壁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左凹槽21和右凹槽22,左凹槽21和右凹槽22均
为开口状、且开口朝向固定板1;左卡板52远离调节杆4的一侧为左按压部522,右卡板53远离调节杆4的一侧为右按压部532,左按压部522的宽度小于左凹槽21的宽度,右按压部532的宽度小于右凹槽22的宽度;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大体位于盖帽2内,但左按压部522穿过左凹槽21延伸至盖帽2外,右按压部532穿过右凹槽22延伸至盖帽2外。如此设置,可方便医护人员捏紧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使夹紧结构松开调节杆4;且开设左凹槽21和右凹槽22不仅能使左按压部522和右按压部532延伸至盖帽2外,还能使桡动脉止血器在使用时调节杆4和卡紧结构5有一定的弹性活动空间,桡动脉止血器在对患者进行止血时也较为柔和。
38.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卡紧结构5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调节杆4上的限位环54,所述限位环54上在所述调节杆4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限位板541和右限位板542,所述左卡板52和所述右卡板53均位于所述左限位板541和右限位板542之间。
39.限位环54位于盖帽2内、且套设在调节杆4上;限位环54的下端面设有相对调节杆4左右对称的左限位板541和右限位板542,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均位于左限位板541和右限位板542之间;弹簧3的一端抵于盖帽2的内顶面、另一端抵于限位环54的上端面。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位于限位环54和固定板1之间,因此可在调节杆4的轴线方向上对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进行限定,避免松动、脱落;同时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位于左限位板541和右限位板542之间,因此可在调节杆4的径向方向上对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进行限定,避免松动、脱落;另一方面,弹簧3的一端抵于限位环54,避免在捏紧或松开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的时候,两者与弹簧3产生相互影响。
40.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调节杆4沿其轴线方向在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左限位平面41和右限位平面42,所述左卡板52在所述第一容纳孔52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左限位平面41相接触的左接触平面523,所述右卡板53在所述第二容纳孔53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右限位平面42相接触的右接触平面533。
41.调节杆4的结构大体呈圆柱体状,在其外表面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到左限位平面41和右限位平面42,且左限位平面41和右限位平面42左右对称。左卡板52在第一容纳孔521的侧壁设有左接触平面523,且左接触平面523与左限位平面41紧贴;右卡板53在第二容纳孔531的侧壁设有右接触面,且右接触面与右限位平面42紧贴;左接触面和右接触面的长度方向为调节杆4的直径方向,亦为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如此设置,可使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可更稳固地夹紧调节杆4,进一步避免调节杆4自行调节。
42.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6所示,所述调节杆4沿其轴线方向在侧壁上设有多个凸环43,所述卡紧结构5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凸环43之间,且所述卡紧结构5抵于靠近人体皮肤所在一侧的所述凸环43上。
43.调节杆4的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环43,多个凸环43沿调节杆4的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凸环43之间的间距大于左卡板52和右卡板53配合后的厚度;卡紧结构5在卡紧调节杆4时,卡紧结构5位于相邻两个凸环43之间,且卡紧结构5与靠近人体皮肤所在一侧的凸环43相抵接。使用时,调节杆4及弹性体7对人体有压迫力,反之,人体对调节杆4也有反作用力,因此调节杆4有远离人体的力,此时卡紧结构5抵住凸环43,避免调节杆4远离人体,造成弹性体7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力降低、影响止血效果。通过调节不同位置的凸环43与夹紧结构抵接,可调整弹性体7的压迫力,因此在调节压迫力时且凸环43和夹紧结构相互抵接,避免调节杆4滑动、影响止血效果。
44.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10所示,所述盖帽2的侧壁上设有压力刻度23,所述卡紧结构5上设有指示环6,且所述指示环6位于盖帽2内。压力刻度23用于显示弹性体7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力,指示环6用于指示压力刻度23以表示弹性体7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力;压力环具体套设在限位环54上。调节调节杆4时,指示环6对应压力刻度23上的哪个数值即表示此时弹性体7对桡动脉穿刺点的压力值为多少。可采透明材料制成盖帽2,以方便观察指示环6与压力刻度23的对应情况;或者是透过左凹槽21和右凹槽22来观察指示环6与压力客户的对应情况。设有压力刻度23和指示环6可将桡动脉止血器对患者的压力数值化、直观化,方便医护人员根据需求调整压力值。
45.进一步地,如图5、图6和图10所示,所述调节杆4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弹性体7的安装板44,所述安装板44位于所述固定板1远离所述盖帽2的一侧。如前面所述,调节杆4的一端设有安装板44,安装板44在远离调节杆4的一侧设有弹性体7,具体可采用粘接的方式将弹性体7安装在安装板44上,当然还可以采用卡接等方式将弹性件51安装在安装板44上;安装板44的形状大小可与弹性体7的形状大小相匹配;设置安装板44可方便安装弹性体7。弹性体7采用硅胶材质制成,接触患者皮肤时较为舒适,安全可靠、止血效果相比传统止血方式好。
46.如图10所示,桡动脉止血器,包括上述的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带8,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侧扣接有挂扣9,所述固定带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挂扣9与所述固定板1连接,所述固定带8靠近挂扣9的一端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10。桡动脉止血器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如前面所述,在此不一一赘述。固定带8、挂扣9以及魔术贴10的设计,可根据患者体型调整固定带8的绕紧力度,利用魔术贴10实现自固定,操作方便、调节灵活。
47.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固定板1远离所述盖帽2的一侧设有支撑垫11。固定板1并不仅限于如图1至图3所示的形状、尺寸,应用在桡动脉止血器上时,固定板1的形状、尺寸应如图10所示;即图1至3所示的固定板1仅为实际应用中的部分结构。支撑垫1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靠近人体的一侧,支撑垫11截面为倒梯形;支撑垫11用于抵住患者的手腕,避免桡动脉止血器转动,影响止血效果。支撑垫11采用硅胶材质制成,接触患者皮肤时较为舒适。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