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0944发布日期:2022-04-13 15:5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炎球菌肺炎、哮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曲菌病、肺念珠菌病、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肺炎、矽肺、肺放线菌病、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免疫缺陷者肺炎、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
3.但是现有的医疗用呼吸消毒过滤设备大多为一次性,或是通过更换部分结构来实现重复使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患者在呼出气体的过程,呼出气体可能会携带病毒,进而引发病毒传播,即使做好封闭,其病毒未传播却停留在了患者穿戴的氧气口罩中,长时间的堆积会导致供氧端粘附并滋生细菌,或是因此降低了患者进行呼吸治疗时的康复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医疗用呼吸消毒过滤设备大多为一次性,或是通过更换部分结构来实现重复使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患者在呼出气体的过程,呼出气体可能会携带病毒,进而引发病毒传播,即使做好封闭,其病毒未传播却停留在了患者穿戴的氧气口罩中,长时间的堆积会导致供氧端粘附并滋生细菌,或是因此降低了患者进行呼吸治疗时的康复速度的问题。
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中的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包括氧气罩主体,所述氧气罩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仓,所述气仓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分流仓,所述分流仓的内部均铰接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与分流仓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分流仓、第一活塞板相连接,所述分流仓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处于两组第一活塞板的同侧,一组所述分流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呼出气管,所述呼出气管远离分流仓表面的一端穿过气仓与氧气罩主体延伸至氧气罩主体的外部,另一组所述分流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吸入气管,所述吸入气管远离分流仓表面的一端穿过气仓与氧气罩主体延伸至氧气罩主体的外部,所述呼出气管、吸入气管均与气仓的内部固定连接的分流仓内部相连通,所述氧气罩主体的表面安装有节流机构,所述气仓的表面安装有对接机构,所述氧气罩主体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氧气罩主体的表面安装有过滤机构。
6.更进一步地,所述节流机构包括传动丝,所述氧气罩主体的表面贯穿插设有传动
丝,所述传动丝的一端穿过气仓延伸至气仓内部固定连接在另一组所述分流仓连接的第一活塞板表面,所述氧气罩主体的表面贯穿插接有回流件,所述回流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吸入气管表面,所述回流件与吸入气管相连端相互连通,所述回流件的内部铰接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与回流件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回流件、第二活塞板相连接,所述传动丝的另一端延伸至回流件内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板表面,所述回流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远离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吸入气管的表面,所述吸入气管通过引导管与回流件的内部相连通。
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塞板、回流件相连所用扭力弹簧与第一活塞板、分流仓所用扭力弹簧之间扭力比值为0.5/1。
8.更进一步地,所述氧气罩主体、气仓与回流件表面供传动丝穿过的开口处均胶合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均套设在传动丝的表面。
9.更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气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气仓内部空间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球槽,所述连接块靠近气仓内部空间一侧开设的球槽内均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贯穿插接有鼻塞件,所述连接块的远离气仓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锥形穿孔,所述鼻塞件的一端穿过连接块表面开设的锥形穿孔延伸至连接块的表面。
10.更进一步地,所述鼻塞件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远离连接块的一端棱角处呈圆环形。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氧气罩主体的表面胶合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表面均与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橡胶环远离引导管及靠近引导管的一侧均胶合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材质为纤维交织面料,所述防护垫的表面对应橡胶环表面开设透气孔位置均开设有穿孔。
12.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抵触件,所述氧气罩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抵触件,所述抵触件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氧气罩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锁定套,所述锁定套的表面通过螺纹插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穿过锁定套通过螺纹插设在氧气罩主体的表面,所述锁定套的内部设置有消毒过滤仓,所述呼出气管置于氧气罩主体外部的一端嵌设在消毒过滤仓内部,所述消毒过滤仓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穿孔,所述消毒过滤仓的表面上下等距对称固定连接有锯齿,所述锁定套的内部上下等距对称开设有与消毒过滤仓表面所连锯齿相适配的齿槽,所述锯齿与齿槽内壁相抵,所述消毒过滤仓的内部等距对称固定连接有插槽块,所述插槽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插槽块的表面相抵。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抵触件表面开设的滑槽内固定连接有抵触弹簧,所述抵触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触块,所述抵触块通过抵触件表面开设的滑槽与抵触件滑动连接,所述抵触块远离抵触弹簧的一端与消毒过滤仓相抵。
14.更进一步地,所述消毒过滤仓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消毒过滤仓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的顶边所在消毒过滤仓的一面与抵触块相抵。
15.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结构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使得该氧气罩能够在其被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分流处理,从而使得该氧气罩被使用佩戴时更加的健康,减少
了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所提供的管道的接触,从而实现减少细菌滋生的目的。
16.2、本发明在该装置的表面安装有可拆式的用于过滤消毒的部件,佩戴该装置的患者其呼出气体可通过引导传输至用于过滤消毒的部件中,在经过过滤消毒部件的处理后再将患者呼出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减少了患者呼出气体中含杂的病菌量,减少了患者呼出气体中病毒的传播。
17.3、当该装置连接供氧设备,而未被患者使用时,该装置闲置一旁也不会出现氧气泄露造成浪费的情况发生,其通过结构对持续输出的氧气进行引导,保证其在不与外界接触的情况下回流至供氧设备端进行存储,从而一定程度的避免了患者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对氧气使用所产生的浪费行为。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对接机构的独立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气仓的内部结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中橡胶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氧气罩主体;2、气仓;3、分流仓;4、第一活塞板;5、抵触杆;6、呼出气管;7、吸入气管;8、传动丝;9、回流件;10、第二活塞板;11、顶板;12、引导管;13、橡胶片;14、连接块;15、滚珠;16、鼻塞件;17、橡胶套;18、橡胶环;19、连接片;20、抵触件;21、抵触弹簧;22、抵触块;23、锁定套;24、转杆;25、消毒过滤仓;26、插槽块;27、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22.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如图1和5所示,包括氧气罩主体1,氧气罩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仓2,气仓2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分流仓3,分流仓3的内
部均铰接有第一活塞板4,第一活塞板4与分流仓3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分流仓3、第一活塞板4相连接,分流仓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抵触杆5,抵触杆5处于两组第一活塞板4的同侧,一组分流仓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呼出气管6,呼出气管6远离分流仓3表面的一端穿过气仓2与氧气罩主体1延伸至氧气罩主体1的外部,另一组分流仓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吸入气管7,吸入气管7远离分流仓3表面的一端穿过气仓2与氧气罩主体1延伸至氧气罩主体1的外部,呼出气管6、吸入气管7均与气仓2的内部固定连接的分流仓3内部相连通,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节流机构,气仓2的表面安装有对接机构,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9,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安装有过滤机构。
23.在本实施例使用时,可通过在连接片19表面开设的穿孔中系绳的方式将氧气罩主体1佩戴在脸部的嘴与鼻的位置,使吸入气管7端与供氧设备连接,当使用者吸气时,吸气动作产生的吸力使得吸入气管7侧的第一活塞板4沿其与分流仓3相连接的铰接轴转动,其铰接轴上连接的扭力弹簧跟随第一活塞板4转动而发生形变最终第一活塞板4旋转打开,吸入气管7侧的分流仓3接收吸入气管7中传输而来的氧气供使用者吸气使用;当使用者停止吸氧动作,吸入气管7侧的第一活塞板4通过其与分流仓3相连铰接轴上连接的扭力弹簧复位作用力带动第一活塞板4转动与吸入气管7侧的分流仓3中的抵触杆5相抵复位,吸入气管7侧的分流仓3开口被吸入气管7侧的第一活塞板4所阻挡,此时使用者再做呼气动作时,呼出气体无法再从吸入气管7侧的分流仓3中导出;而使用的呼气动作使得氧气罩主体1内部的气压增大迫使呼出气管6侧的第一活塞板4沿其与分流仓3相铰接的铰接轴转动打开,其铰接轴上连接的扭力弹簧跟随第一活塞板4转动而发生形变,最终呼出气管6侧的分流仓3中的第一活塞板4被打开,使用者呼出气体即从呼出气管6侧的分流仓3中流动从呼出气管6中被导出进入过滤机构进行处理,而当使用者再次进行吸气动作时,呼出气管6侧的第一活塞板4因其与分流仓3相连铰接轴上套设的扭力弹簧复位作用力重新复位,对呼出气管6侧的分流仓3开口进行封堵,使用者的吸气动作此时仅能从吸入气管7侧的分流仓3中进行,如此反复,使得使用者的吸气与呼气动作的气流导向分离且毫不关联,使得氧气罩主体1内部的卫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从而达到减少细菌滋生的目的。
24.实施例2如图2、5、6和7所示,节流机构包括传动丝8,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贯穿插设有传动丝8,传动丝8的一端穿过气仓2延伸至气仓2内部固定连接在另一组分流仓3连接的第一活塞板4表面,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贯穿插接有回流件9,回流件9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吸入气管7表面,回流件9与吸入气管7相连端相互连通,回流件9的内部铰接有第二活塞板10,第二活塞板10与回流件9相铰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回流件9、第二活塞板10相连接,传动丝8的另一端延伸至回流件9内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板10表面,回流件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1,顶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引导管12,引导管12远离顶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吸入气管7的表面,吸入气管7通过引导管12与回流件9的内部相连通。
25.在本实施例使用时,若该装置上的吸入气管7已连接供氧端,在供氧端持续输入氧气的状态下,供氧端的氧气输出仅能在使用者吸气的情况下迫使吸入气管7侧第一活塞板4打开进行吸氧,若该装置被搁置,则供氧端输出氧气无法流动穿过吸入气管7侧的分流仓3,因而流向分流仓3所连的回流件9,氧气在回流件9中进一步流动传输至回流件9上部顶板11
所连引导管12中,重新返回值吸入气管7内,从而形成闭环,避免氧气不被吸取而泄露;当使用时进行吸气的动作时,吸入气管7侧的第一活塞板4打开,在吸入气管7侧第一活塞板4打开的过程中会带动吸入气管7侧第一活塞板4表面所连的传动丝8一同运动,从而传动丝8在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其另一端连接的回流件9内部所铰接的第二活塞板10使得回流件9内部开口闭合,供氧端自吸入气管7输入无法从回流件9中流通,耳聪吸入气管7侧分流仓3中流入气仓2内供使用者吸取,而当使用者停止吸取氧气后,回流件9中的第二活塞板10借助其与回流件9相连铰接轴上套设的扭力弹簧的作用力复位,使得回流件9内部的重新连通,回流件9及其所连部件重新具备功能性,形成闭环,避免氧气的流失。
26.如图5和6所示,第二活塞板10、回流件9相连所用扭力弹簧与第一活塞板4、分流仓3所用扭力弹簧之间扭力比值为0.5/1。
27.通过对第二活塞板10、回流件9相连所用扭力弹簧与第一活塞板4、分流仓3所用扭力弹簧之间扭力比值的限定,一定程度的提升了吸入气管7侧第一活塞板4与第二活塞板10之间在传动丝8连接下的所产生的联动效果。
28.如图7所示,氧气罩主体1、气仓2与回流件9表面供传动丝8穿过的开口处均胶合有橡胶片13,橡胶片13均套设在传动丝8的表面。
29.通过该设置使得传动丝8在氧气罩主体1、气仓2与回流件9中被吸入气管7侧第一活塞板4传动活动过程中不必与三者表面开设的供传动丝8活动的开口处棱角发生直接的摩擦磨损,进而达到减小摩擦磨损,使得传动丝8更加耐用的目的。
30.实施例3如图4所示,对接机构包括连接块14,气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靠近气仓2内部空间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球槽,连接块14靠近气仓2内部空间一侧开设的球槽内均设置有滚珠15,滚珠15的表面贯穿插接有鼻塞件16,连接块14的远离气仓2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锥形穿孔,鼻塞件16的一端穿过连接块14表面开设的锥形穿孔延伸至连接块14的表面。
31.在本实施例使用时,使用者在佩戴氧气罩主体1时,可将鼻孔对准橡胶套17使佩戴氧气罩主体1的同时将橡胶套17插入鼻孔内,因橡胶套17所连的鼻塞件16通过滚珠15与连接块14连接,从而鼻塞件16与橡胶套17所连成的整体可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任意方向的转动,从而通过该设置,可以使得氧气罩主体1在被使用者佩戴,橡胶套17插入使用者的鼻孔内时可一定程度的根据使用者的鼻型鼻孔进行适应性的形变,从而提升了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
32.如图4所示,鼻塞件16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17,橡胶套17远离连接块14的一端棱角处呈圆环形。
33.通过橡胶套17及其材料的设置,当氧气罩主体1被使用者佩戴,鼻塞件16插入使用者鼻孔时,通过橡胶套17进行间隔,使得橡胶套17的端头被橡胶套17包裹,具有一定的柔韧度,从而以此提升了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
34.如图3所示,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胶合有橡胶环18,橡胶环18的表面均与开设有透气孔,橡胶环18远离引导管12及靠近引导管12的一侧均胶合有防护垫,防护垫的材质为纤维交织面料,防护垫的表面对应橡胶环18表面开设透气孔位置均开设有穿孔。
35.通过该设置橡胶环18的设置,使得氧气罩主体1在被使用者佩戴时,氧气罩主体1
的边缘处由橡胶环18间隔,避免使用者脸部皮肤与氧气罩主体1直接接触,使氧气罩主体1更加适用于长时间佩戴,避免长时间佩戴氧气罩主体1脸部出现较深勒痕。
36.实施例4如图2和8所示,过滤机构包括抵触件20,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抵触件20,抵触件20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锁定套23,锁定套23的表面通过螺纹插设有转杆24,转杆24的一端穿过锁定套23通过螺纹插设在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锁定套23的内部设置有消毒过滤仓25,呼出气管6置于氧气罩主体1外部的一端嵌设在消毒过滤仓25内部,消毒过滤仓25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穿孔,消毒过滤仓25的表面上下等距对称固定连接有锯齿,锁定套23的内部上下等距对称开设有与消毒过滤仓25表面所连锯齿相适配的齿槽,锯齿与齿槽内壁相抵,消毒过滤仓25的内部等距对称固定连接有插槽块26,插槽块26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板27,过滤板27与插槽块26的表面相抵。
37.如图8所示,抵触件20表面开设的滑槽内固定连接有抵触弹簧21,抵触弹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触块22,抵触块22通过抵触件20表面开设的滑槽与抵触件20滑动连接,抵触块22远离抵触弹簧21的一端与消毒过滤仓25相抵。
38.在本实施例使用时,当呼出气管6置于氧气罩主体1外部的一端从氧气罩主体1内部导出使用者呼出气体时,呼出气体进入消毒过滤仓25内部,随着呼出气体的累计,呼出气体在消毒过滤仓25内部受到挤压穿过各组过滤板27得到了过滤,从消毒过滤仓25表面所开的穿孔中被传导而出;当消毒过滤仓25使用一定时间后,其内部的过滤板27需进行更换,此时即可转动转杆24使其离开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即可将锁定套23与消毒过滤仓25从氧气罩主体1的表面一同取下,此时可将消毒过滤仓25中的各组过滤板27从插槽块26之间抽出,清洗消毒过滤仓25更换新的过滤板27,随后可将锁定套23置于氧气罩主体1表面使氧气罩主体1表面螺纹孔与锁定套23表面螺纹孔对其,将转杆24旋入锁定套23穿过锁定套23进入氧气罩主体1表面,锁定套23的安装即可完成,随后将完成清洗消毒过滤仓25及内部过滤板27完成更换的二者整体自锁定套23的开口端插入,消毒过滤仓25表面的锯齿与锁定套23内部的齿槽对应相嵌,消毒过滤仓25的安装即可完成;而在消毒过滤仓25安装的过程中,随着消毒过滤仓25不断伸入锁定套23的运动,消毒过滤仓25的一端与抵触块22表面抵触,使得抵触块22沿抵触件20表面开设的滑槽滑动挤压抵触弹簧21发生压缩形变,从而迫使抵触块22与消毒过滤仓25接触面相抵,对消毒过滤仓25伸入锁定套23过程中消毒过滤仓25表面留有的供呼出气管6端头穿过的开口进行封堵,不仅使得消毒过滤仓25的安装更加紧固,且使得消毒过滤仓25配合氧气罩主体1表面对于过滤机构的使用在封闭环境下进行。
39.如图1和2所示,消毒过滤仓25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消毒过滤仓25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的顶边所在消毒过滤仓25的一面与抵触块22相抵。
40.通过对消毒过滤仓25外形的设置可以使用的消毒过滤仓25插入锁定套23的这一安装操作过程无需精准对其即可通过消毒过滤仓25外形的斜面导向插入,使得其操作过程更加的便利。
41.综上而言,本发明通过结构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使得该氧气罩能够在其被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分流处理,从而使得该氧气罩被使用佩戴时更加的健
康,减少了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所提供的管道的接触,从而实现减少细菌滋生的目的;且本发明在该装置的表面安装有可拆式的用于过滤消毒的部件,佩戴该装置的患者其呼出气体可通过引导传输至用于过滤消毒的部件中,在经过过滤消毒部件的处理后再将患者呼出气体进行排出,从而减少了患者呼出气体中含杂的病菌量,减少了患者呼出气体中病毒的传播;并且当该装置连接供氧设备,而未被患者使用时,该装置闲置一旁也不会出现氧气泄露造成浪费的情况发生,其通过结构对持续输出的氧气进行引导,保证其在不与外界接触的情况下回流至供氧设备端进行存储,从而一定程度的避免了患者在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对氧气使用所产生的浪费行为。
4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