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0152发布日期:2022-04-27 11:5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2.妇产科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目前,临床上对患者阴道部位进行上药时主要依靠棉签涂抹等方式进行,但是对于深度上药,药液很难到达患病部位。
3.申请号为cn201710098978.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用喷射式上药装置,包括药液瓶,药液瓶的侧表面开设有入液口,药液瓶的顶端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转轴贯穿连接座的内部上表面与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虽然该发明采用喷射式上药的方式,提高了上药的准确性,但是在上药过程中,安装座及其侧壁上的雾化喷嘴必须在患者体内转动才能找到病灶位置进行上药,由于妇科疾病患者的患病部位比较敏感,上述上药方式会刮碰到患者的患病组织,从而增加患者上药过程的痛苦。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药方式柔和、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的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药装置在上药过程中会刮碰患病组织而增加患者疼痛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具有上药腔室的头座、用于驱动头座伸缩的连接座以及具有药液腔的尾座,所述头座和连接座之间沿中轴线方向贯穿设有上药组件,所述上药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导管和驱动管,所述导管与头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管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导管的一端穿过头座伸入到上药腔室内并连通有喷头,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具有中空通道的内键块,所述驱动管的一端套接有用于驱动上药组件旋转的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内键块滑动配合的外键筒,所述药液腔内的药液经过驱动管和导管后由喷头向上药腔室外喷出。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键块的中空通道与驱动管之间通过弹性软管相连通。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座为子弹头形状,头座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留有间隔以形成上药腔室,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通过边缘连接条相连接。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平台的上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周侧均匀布置有灯珠,所述第一平台的上端边缘安装有玻璃罩,所述摄像头及灯珠均位于玻璃罩内部,所述第一平台的下端安装有与导管转动配合的转动座。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座上均布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
输出端与第二平台的底端相连接。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座的内部设置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入到药液腔内并连接有用于推动药液射出的活塞。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座上端的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具有中空通道的转动连接头,所述转动连接头的两端分别与药液腔和驱动管相连通,且驱动管与转动连接头转动配合。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座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齿接。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座的一侧设置有进药口,所述进药口与药液腔相连通,所述尾座的侧壁上还安装有用于头座伸缩控制及上药组件转动控制的控制面板。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通过采用沿中轴线贯穿设置的上药组件,使得喷头能够内置于上药腔室中,上药过程中,患者的患病组织只会与头座的外侧光滑表面相接触,同时喷头的旋转上药过程不会与患病组织发生刮碰,从而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
17.(2)本发明通过内键块与外键筒的配合实现导管与驱动管的连接,不仅使得导管和喷头能够随头座进行同步伸缩,同时导管和喷头能够实现独立于头座的转动过程,喷头采用旋转上药的方式,实现了患病部位进行全面上药;
18.(3)本发明通过摄像头以及灯珠能够对患病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病情及预测发展趋势,同时利用玻璃罩的阻隔作用避免了分泌物造成污染;
19.(4)本发明的头座采用子弹头形状,圆滑曲线的结构可以方便头座伸入或抽出,同时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空出的上药腔室能够使得药液顺利被喷洒到病灶位置,保证了上药效果。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中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中上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中尾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27.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8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中:1、头座;2、连接座;3、尾座;4、上药组件;101、第一平台;102、第二平台;103、上药腔室;104、边缘连接条;105、摄像头;106、灯珠;107、玻璃罩;108、转动座;201、电动伸缩杆;301、药液腔;302、电动推杆;303、活塞;304、转动连接头;305、电机;306、主动齿轮;307、进药口;308、控制面板;401、导管;402、驱动管;403、喷头;404、内键块;405、外键筒;406、传动齿轮;407、弹性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具有上药腔室103的头座1、用于驱动头座1伸缩的连接座2以及具有药液腔301的尾座3,头座1和连接座2之间沿中轴线方向贯穿设有上药组件4。
32.如图2和图3所示,头座1为子弹头形状,头座1包括第一平台101和第二平台102,第一平台101和第二平台102之间留有间隔以形成上药腔室103,第一平台101和第二平台102通过边缘连接条104相连接。
33.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头座1采用子弹头型的结构设计,圆滑曲线结构可以方便头座1伸入或抽出,同时,第一平台101与第二平台102之间空出间隔形成了与外部连通的上药腔室103,在头座1伸入到病灶位置时,上药腔室103内的喷头403能够旋转,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上药。
34.如图2所示,第一平台101的上端安装有摄像头105,摄像头105的周侧均匀布置有灯珠106,第一平台101的上端边缘安装有玻璃罩107,摄像头105及灯珠106均位于玻璃罩107内部,第一平台101的下端安装有与导管401转动配合的转动座108。
35.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由于妇产疾病患者的阴道部位往往会有分泌物,而玻璃罩107的设计能够有效起到隔绝作用,防止分泌物污染摄像头105以及灯珠106,同时在上药过程中,摄像头105能够伸入到病灶位置,配合灯珠106提供的光亮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病情及预测发展趋势,从而进行针对性地诊断治疗。
36.如图2所示,连接座2上均布有电动伸缩杆201,电动伸缩杆201的输出端与第二平台102的底端相连接。
37.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电动伸缩杆201的作用是在于推动头座1整体沿轴线方向进行伸缩运动,从而推动头座1伸入到患病部位。电动伸缩杆201的数量可以根据连接座2的实际尺寸而选择3个、4个或5个,本实施例中,电动伸缩杆201的数量为三个。
38.如图4和图6所示,上药组件4包括同轴设置的导管401和驱动管402,导管401与头座1转动连接,驱动管402与连接座2转动连接,导管401的一端穿过头座1伸入到上药腔室103内并连通有喷头403,导管401的另一端连接有具有中空通道的内键块404,驱动管402的一端套接有用于驱动上药组件4旋转的传动齿轮406,驱动管402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内键块404滑动配合的外键筒405,药液腔301内的药液经过驱动管402和导管401后由喷头403向上药腔室103外喷出。
39.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导管401与驱动管402之前通过内键块404与外键筒405的滑动配合实现连接,一方面,内键块404能够在外键筒405内滑动,使得电动伸缩杆201在带动头座1伸缩时,导管401以及内键块404能够随头座1进行同步运动,从而使导管401端部的喷头403能够随头座1到达病灶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内键块404与外键筒405之间通过键与槽卡接配合,当传动齿轮406带动驱动管402转动时,驱动管402会带动内键块404以及导管401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端部的喷头403转动,实现了对患病部位进行全面上药,此过程中,
导管401及喷头403的转动过程与头座1相独立,其并不会带动头座1旋转,并且导管401及喷头403内置于上药腔室103内,从而使得旋转上药的动作并不会刮碰患病组织,使得上药过程柔和,减轻了患者痛苦。
40.如图7所示,内键块404的中空通道与驱动管402之间通过弹性软管407相连通。
41.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弹性软管407用于将驱动管402的药液输送至导管401中,同时弹性软管407可以随内键块404的滑移过程而发生扭曲形变,从而既可以保证药液的正常输送,也不会影响导管401的伸缩运动过程。本实施例中,弹性软管407采用医用胶管。
42.如图6所示,尾座3的内部设置有药液腔301,药液腔301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302,电动推杆302的输出端伸入到药液腔301内并连接有用于推动药液射出的活塞303。
43.如图8所示,尾座3上端的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具有中空通道的转动连接头304,转动连接头304的两端分别与药液腔301和驱动管402相连通,且驱动管402与转动连接头304转动配合。
44.进一步地,尾座3的上端安装有电机305,电机305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306,主动齿轮306与传动齿轮406啮合齿接。
45.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转动连接头304的中空通道用于将药液腔301内的药液输送至驱动管402内,同时驱动管402尾端与转动连接头304转动配合,当电机305启动时,电机305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306旋转,主动齿轮306带动传动齿轮406旋转,从而由传动齿轮406向驱动管402传递旋转动力,转动连接头304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药液输送的前提下,保证驱动管402的正常旋转过程。
46.如图5所示,尾座3的一侧设置有进药口307,进药口307与药液腔301相连通,尾座3的侧壁上还安装有用于头座1伸缩控制及上药组件4转动控制的控制面板308。
47.本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正常状态下,进药口307由堵头进行密封,防止药液渗漏,当药液腔301内的药液不足时,可以取下堵头由进药口307向药液腔301内补充药液;药液腔301可以在合适位置设置液位传感器,以此来监控药液腔301内的药液容量;控制面板308上设置有显示屏及多个控制按钮,显示屏用来显示药液余量、上药量等信息,多个控制按钮分别用来控制摄像头105、灯珠106、电动伸缩杆201、电动推杆302以及电机305的启闭状态。
4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上药前,患者可以通过进药口307向药液腔301补充药剂,然后开始准备上药,患者操作控制面板308,通过电动伸缩杆201推动头座1伸入到阴道内部,通过摄像头105可以深入观察患病部位的情况,此过程中,内键块404在外键筒405内滑动,使得导管401及喷头403能够随头座1进行同步伸缩运动,在确认好病灶位置后,电动推杆302推动活塞303,使得药液腔301内的药剂流经驱动管402、弹性软管407及导管401后,最后由喷头403喷射而出,同时电机305启动,通过主动齿轮306和传动齿轮406的啮合传动,带动驱动管402旋转,驱动管402通过内键块404和外键筒405的卡合带动导管401转动,从而带动喷头403旋转,实现了对病灶位置的全面上药。
49.本发明通过采用沿中轴线贯穿设置的上药组件4,使得喷头403能够内置于上药腔室103中,上药过程中,患者的患病组织只会与头座1的外侧光滑表面相接触,同时喷头403的旋转上药过程不会与患病组织发生刮碰,从而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
50.通过内键块404与外键筒405的配合实现导管401与驱动管402的连接,不仅使得导管401和喷头403能够随头座1进行同步伸缩,同时导管401和喷头403能够实现独立于头座1
的转动过程,喷头403采用旋转上药的方式,实现了患病部位进行全面上药;
51.通过摄像头105以及灯珠106能够对患病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观察,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病情及预测发展趋势,同时利用玻璃罩107的阻隔作用避免了分泌物造成污染;
52.通过采用子弹头形状的头座1,圆滑曲线的结构可以方便头座1伸入或抽出,同时第一平台101和第二平台102之间空出的上药腔室103能够使得药液顺利被喷洒到病灶位置,保证了上药效果。
53.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