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转向电凝钩

文档序号:29867934发布日期:2022-04-30 16:1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用转向电凝钩

1.本发明涉及电凝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术用转向电凝钩。


背景技术:

2.在一些医疗手术中,特别是内窥镜手术中,需要使用电凝器。现在常用的电凝器主要是双极电凝器,双极电凝器通过内窥镜镜子通道、穿刺通道或人体自然通道进入人体,利用与电凝器连接的电凝钩对组织进行电凝、电灼、消融汽化等。
3.目前医院中使用的电凝钩,其钩头部位及电凝钩的杆部一般均无法弯曲调节角度,结构大多为一体成型,在使用之前,为了能够更好的对病患部位进行治疗,医生需要手动掰弯电凝钩来进行使用,操作十分不便。
4.专利文件cn214966551u中提供了一种手术电凝器,通过传动件带动弯折部运动,实现电凝器的弯折,使电凝器的止血范围大大增加,但是该电凝器需要在手术前根据患者需要动手术的部位进行估算后弯折电凝器,在手术过程中不能够灵活弯折,使用上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转向电凝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用转向电凝钩,包括握持杆、角度调节组件一、角度调节组件二,所述握持杆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握持杆与调节杆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一相互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电凝钩,所述调节杆与电凝钩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二相互连接。
7.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一包括有上角度槽、上安装槽、连接轴、主动齿轮、阻尼转轴一、从动齿轮、上调节旋钮,所述上角度槽开设在握持杆的底端,所述上安装槽开设在调节杆的顶端,调节杆的顶端的顶端位于上角度槽的内部,通过开设的上角度槽便于对调节杆的顶端进行隐藏式安装。
8.优选的,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握持杆的内部,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上安装槽的内部通过阻尼转轴一安装有从动齿轮,阻尼转轴一在转动过程中具有一定阻力,当调节到一定位置时,通过阻尼转轴一自身的阻尼进行定位。
9.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锥形齿轮,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进行转动,调节杆与阻尼转轴一为固定连接,阻尼转轴一与握持杆为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调节旋钮,所述上调节旋钮的外圈设置有防滑凸起,通过旋转上调节旋钮,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跟随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进行转动,对调节杆的角度进行调整。
11.优选的,所述上角度槽的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结构,且上角度槽的开口两侧倾斜角度为20-25
°
,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上角度槽对调节杆的转动弯折角度进行限位,
调节杆的转动弯折角度为40-50
°

12.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二包括有下角度槽、下安装槽、阻尼转轴二、从动齿套、齿带、传动腔、阻尼转轴三、主动齿套、隐藏槽、下调节旋钮、拨片,所述下角度槽开设在调节杆的底端,所述下安装槽开设在电凝钩的顶端,所述下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阻尼转轴二,所述阻尼转轴二的外侧套接固定安装有从动齿套,所述阻尼转轴二的两端穿过电凝钩的上端安装在下角度槽的内壁上,所述下角度槽的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结构,且下角度槽的开口两侧倾斜角度为20-25
°
,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下角度槽对电凝钩的转动弯折角度进行限位,电凝钩的转动弯折角度为40-50
°
,电凝钩5的顶端位于下安装槽402的内侧,电凝钩与阻尼转轴二的为固定连接,阻尼转轴二与调节杆为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传动腔开设在调节杆的内部,所述传动腔的内部安装有阻尼转轴三,所述阻尼转轴三的外侧套接固定安装有主动齿套,通过主动齿套的转动带动齿带进行转动。
14.优选的,所述主动齿套与从动齿套的外侧套接有齿带,所述主动齿套和从动齿套与齿带啮合连接,齿带的转动带动从动齿套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电凝钩进行转动,对电凝钩的角度进行调节。
15.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侧边开设有隐藏槽,所述隐藏槽的内侧设置有下调节旋钮,所述下调节旋钮与阻尼转轴三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调节旋钮远离阻尼转轴三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结构的拨片,通过转动下调节旋钮带动阻尼转轴三进行转动,主动齿套跟随转动,带动齿带进行转动,与齿带啮合的从动齿套进行转动,从而对电凝钩的角度进行调节。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手术用转向电凝钩,通过旋转上调节旋钮,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跟随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进行转动,对调节杆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上角度槽对调节杆的转动弯折角度进行限位,调节杆的转动弯折角度为40-50
°
,实现电凝钩的调节杆弯折,能够更好的对病患部位进行定位治疗,医生无需在手术前手动掰弯电凝钩来进行使用;
18.2、该手术用转向电凝钩,通过转动下调节旋钮带动阻尼转轴三进行转动,主动齿套跟随转动,带动齿带进行转动,与齿带啮合的从动齿套进行转动,从而对电凝钩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下角度槽对电凝钩的转动弯折角度进行限位,电凝钩的转动弯折角度为40-50
°
,实现电凝器的电凝钩弯折,能够更好的对病患部位进行定位治疗,医生无需在手术前手动掰弯电凝钩来进行使用,且,整体共设有两个能够调节角度的关节,使得医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病情对电凝钩的角度进行控制,使得电凝钩能够精准的对病患处进行治疗,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上角度槽侧剖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下角度槽侧剖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握持杆;2、角度调节组件一;3、调节杆;4、角度调节组件二;5、电凝钩;201、上角度槽;202、上安装槽;203、连接轴;204、主动齿轮;205、阻尼转轴一;206、从动齿轮;207、上调节旋钮;401、下角度槽;402、下安装槽;403、阻尼转轴二;404、从动齿套;405、齿带;406、传动腔;407、阻尼转轴三;408、主动齿套;409、隐藏槽;4010、下调节旋钮;4011、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术用转向电凝钩,包括握持杆1、角度调节组件一2、调节杆3、角度调节组件二4、电凝钩5、上角度槽201、上安装槽202、连接轴203、主动齿轮204、阻尼转轴一205、从动齿轮206、上调节旋钮207、下角度槽401、下安装槽402、阻尼转轴二403、从动齿套404、齿带405、传动腔406、阻尼转轴三407、主动齿套408、隐藏槽409、下调节旋钮4010、拨片4011,握持杆1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杆3,握持杆1与调节杆3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一2相互连接,调节杆3的底端设置有电凝钩5,调节杆3与电凝钩5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二4相互连接;
29.角度调节组件一2包括有上角度槽201、上安装槽202、连接轴203、主动齿轮204、阻尼转轴一205、从动齿轮206、上调节旋钮207,上角度槽201开设在握持杆1的底端,上安装槽202开设在调节杆3的顶端,调节杆3的顶端的顶端位于上角度槽201的内部,通过开设的上角度槽201便于对调节杆3的顶端进行隐藏式安装,连接轴203通过轴承安装在握持杆1的内部,连接轴20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204,上安装槽202的内部通过阻尼转轴一205安装有从动齿轮206,阻尼转轴一205在转动过程中具有一定阻力,当调节到一定位置时,通过阻尼转轴一205自身的阻尼进行定位,主动齿轮204和从动齿轮206均为锥形齿轮,且主动齿轮204和从动齿轮206啮合连接,通过主动齿轮204带动从动齿轮20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3进行转动,调节杆3与阻尼转轴一205为固定连接,阻尼转轴一205与握持杆1为转动连接,连接轴20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调节旋钮207,上调节旋钮207的外圈设置有防滑凸起,通过旋转上调节旋钮207,带动连接轴20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204进行转动,与主动齿轮204啮合的从动齿轮206跟随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3进行转动,对调节杆3的角度进行调整,上角度槽201的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结构,且上角度槽201的开口两侧倾斜角度为20-25
°
,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上角度槽201对调节杆3的转动弯折角度进行限位,调节杆3的转动弯折角度为40-50
°

30.角度调节组件二4包括有下角度槽401、下安装槽402、阻尼转轴二403、从动齿套404、齿带405、传动腔406、阻尼转轴三407、主动齿套408、隐藏槽409、下调节旋钮4010、拨片4011,下角度槽401开设在调节杆3的底端,下安装槽402开设在电凝钩5的顶端,下安装槽402的内部安装有阻尼转轴二403,阻尼转轴二403的外侧套接固定安装有从动齿套404,阻
尼转轴二403的两端穿过电凝钩5的上端安装在下角度槽401的内壁上,下角度槽401的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结构,且下角度槽401的开口两侧倾斜角度为20-25
°
,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下角度槽401对电凝钩5的转动弯折角度进行限位,电凝钩5的转动弯折角度为40-50
°
,电凝钩5的顶端位于下安装槽402的内侧,电凝钩5与阻尼转轴二403的为固定连接,阻尼转轴二403与调节杆3为转动连接,传动腔406开设在调节杆3的内部,传动腔406的内部安装有阻尼转轴三407,阻尼转轴三407的外侧套接固定安装有主动齿套408,通过主动齿套408的转动带动齿带405进行转动,主动齿套408与从动齿套404的外侧套接有齿带405,主动齿套408和从动齿套404与齿带405啮合连接,齿带405的转动带动从动齿套40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电凝钩5进行转动,对电凝钩5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杆3的侧边开设有隐藏槽409,隐藏槽409的内侧设置有下调节旋钮4010,下调节旋钮4010与阻尼转轴三407的一端固定连接,下调节旋钮4010远离阻尼转轴三407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结构的拨片4011,通过转动下调节旋钮4010带动阻尼转轴三407进行转动,主动齿套408跟随转动,带动齿带405进行转动,与齿带405啮合的从动齿套404进行转动,从而对电凝钩5的角度进行调节。
31.工作原理:首先,电凝钩在进入患者患部之前,人工手动对电凝钩5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下调节旋钮4010带动阻尼转轴三407进行转动,主动齿套408跟随转动,带动齿带405进行转动,与齿带405啮合的从动齿套404进行转动,从而对电凝钩5的弯折角度进行初次调节,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下角度槽401对电凝钩5的转动弯折角度进行限位,电凝钩5的转动弯折角度为40-50
°
,然后,电凝钩进入患者患部之后,由于患部空间狭小,可操作性低,为了提高电凝效率,降低感染风险,只允许人工手动在外部对调节杆3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旋转上调节旋钮207,带动连接轴20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204进行转动,与主动齿轮204啮合的从动齿轮206跟随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3进行转动,对调节杆3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开口两侧为向外倾斜的上角度槽201对调节杆3的转动弯折角度进行限位,调节杆3的转动弯折角度为40-50
°
,实现对转向电凝钩的弯折角度进行二次调节,整体共设有两个能够调节角度的关节,使得医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病情对电凝钩5的角度进行控制,使得电凝钩5能够精准的对病患处进行治疗,灵活性强。
3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