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300540发布日期:2022-06-04 23:0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实现精确照射,人们设计了许多固定装置,如:基础环、面罩、真空固定垫、胸膜等,目的是最大可能的限制人体随意运动,保证体表定位标志的高度重复性、一致性,从而实现精确定位。但是,由于现有的放疗定位架基本多是局部的,如:头颈部放疗固定架、胸部放疗定位架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每次放疗很难复位一致。而每位病人放射治疗一疗程照射30次左右,其每次照射时,治疗体位的改变引起照射的移位会导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和肿瘤组织的照射遗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测量模块对造口的形状和大小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切割模块和与裁剪衬板的配合对造口袋进行相应大小的裁剪,并对裁剪口的裁剪面进行处理,防止切口对造口的摩擦使而得患者不适的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及方法。
4.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包括背部架板和伸缩板,背部架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伸缩板远离背部架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坐板,背部架板的上方远离伸缩板的一端设置有脖枕,坐板下方靠近背部架板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背部架板下方中部靠近脖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器,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杆,坐板的上方中部设置有压力检测板,背部架板的上方靠近脖枕的一端等距设置有多个压力检测条,背部架板的上方两侧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背板束带槽,背部架板上还设有与机床本体相配合的定位辅助膜。
5.优选的,坐板远离背部架板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腿部连接座,两个腿部连接座远离坐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单向转动座,两个单向转动座的上方均设置有棘轮限位器,两个腿部连接座远离坐板的一端均通过单向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座,两个第一转动座远离坐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大腿固定杆,两个大腿固定杆远离第一转动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座,两个大腿固定杆均通过第二转动座转动连接有小腿固定杆,两个大腿固定杆与小腿固定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腿部束带槽;坐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靠近脖枕的一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底板靠近伸缩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侧支撑板,底板的下方中部与侧支撑板的下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连接座。
6.优选的,底板的底部通过三个万向连接座分别与机床本体的六个伸缩臂活动连接,两个电动推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均与背部架板转动连接,伸缩板与坐板的连接处设置有
角度传感器,两个第一转动座与两个第二转动座的外侧中部均设置有转动旋钮,大腿固定杆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单向转动座内部包括与腿部连接座滑动连接的斜向弹性卡板、与第一转动座固定连接的单向棘轮和位于斜向弹性卡板下方的限位弹簧。
7.优选的,机床本体还包括基体、连接件及转动支架,机床本体设于基体上,并与基体通过机床本体底部的滑槽滑动连接,基体内设有液压系统及液压系统驱动的液压臂,且液压臂驱动机床本体在基体上滑动,基体两端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转动轴及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滑套,转动支架为水平固定的圆形支架,基体两端均与连接件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并且基体通过连接滑套架设于转动支架上在转动支架平面内转动,转动支架及转动轴沿其圆周方向均设有角度刻度,基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度刻度,机床本体设有侧面翼板,侧面翼板与机床本体转动连接,机床本体上部对应头部位置两侧设有头部卡槽,中部设有体部定位卡槽,机床本体设有横向绑带。
8.优选的,转动支架下方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柱,支撑柱连接于转动支架底面,支撑柱底部设有液压驱动的升降基座,连接滑套为套设于转动支架上半部分的半圆形滑套。
9.优选的,背部架板上设有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设有胸腹部定位槽,固定架上于胸腹部定位槽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用于压紧定位机构的多个压紧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设于胸腹部定位槽内且与固定架连接的下定位膜、位于下定位膜上方且与固定架连接的上定位膜,以及设于上定位膜与下定位膜之间的真空垫;真空垫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真空垫与上定位膜的底面粘接,另一个真空垫与下定位膜的顶面粘接。
10.优选的,上定位膜的两侧、下定位膜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固定架连接的卡接板,卡接板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顶板与底板的侧板;顶板、底板上分别设有调紧螺钉,调紧螺钉的螺帽端位于顶板或底板内,调紧螺钉的螺杆端穿过顶板或底板,固定架上于胸腹部定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定位柱;卡接板上设有与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压紧机构包括与固定架连接的固定板、与固定板连接的固定杆、嵌套于固定杆上且可沿固定杆上下滑动的滑动套、以及通过偏心转轴与滑动套转动连接的压紧块,滑动套内沿其滑动方向间隔设有多条环形凹槽;固定杆的顶端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凸块;环形凸块与其中一条环形凹槽卡,固定架上设有头部定位槽及腿部定位槽;固定架上于腿部定位槽的两侧设有绑带,固定架顶面于胸腹部定位槽的上方设有两条长条形凹槽;每一长条形凹槽内均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传动轴、套设在两个传动轴上的传送带;传送带上设有手持握杆;传动轴通过固定块设于长条形凹槽内,手持握杆包括设于传送带上的固定套、下部嵌装于固定套内的压杆、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杆底面的弹簧,以及与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的压块。
11.优选的,背部架板上还设有与机床本体相配合的定位辅助膜,包括固定框和网格状的膜体,膜体的外边缘与固定框连接,固定框包括底板和压板,底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根沿底板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柱,螺柱上端活动贯穿压板后伸出于压板外并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母,手拧螺母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可与手指相抵以转动手拧螺母的凸边,螺柱内侧的底板上嵌设有第一橡胶条,底板上设置有可供第一橡胶条嵌入的第一嵌槽,压板的下端面上嵌设有与第一橡胶条对应设置的第二橡胶条,压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可供第二橡胶条嵌入的第二嵌槽,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分别压紧在膜体的下端面和上端面上。
12.优选的,第一嵌槽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一橡胶条配合导向以方便第一橡胶条嵌入到第一嵌槽中的第一弧形导向面;通过第一弧形导向面的设置,在装配第一橡胶条时,第一橡胶条能够更方便地嵌入到第一嵌槽中,第二嵌槽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二橡胶条配合导向以方便第二橡胶条嵌入到第二嵌槽中的第二弧形导向面;通过第二弧形导向面的设置,在装配第二橡胶条时,第二橡胶条能够更方便地嵌入到第二嵌槽中,第一橡胶条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由内向外分布的第一防滑凸筋;通过第一防滑凸筋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橡胶条与膜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第一橡胶条能够更好的压紧膜体,第一防滑凸筋的竖截面为锯齿状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橡胶条与膜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第一橡胶条能够更好的压紧膜体,第二橡胶条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由内向外分布的第二防滑凸筋;通过第二防滑凸筋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二橡胶条与膜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第二橡胶条能够更好的压紧膜体,第二防滑凸筋的竖截面为锯齿状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二橡胶条与膜体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第二橡胶条能够更好的压紧膜体。
13.优选的,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方法,s1.将背部架板整体利用机床本体降低到最低位,并通过电动推杆使背部架板放平后,让病人躺到背部架板上,然后将定位辅助膜铺设在患者腹腔上;s2.先根据病人的身高调整伸缩板和大腿固定杆的长度,再通过束带固定病人的躯干和双腿,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化疗的部位调整仰卧体位和腿部位置;s3. 机床本体调节一次放疗时的姿态变换过程,并在预演时调整好偏差位置,同时通过压力检测板和多个压力检测条记录各个姿态下的压力数据;s4.在预演完毕后,将体架板复位,启动放疗程序,根据预演偏差位置和数据调整变换姿态;s5.放疗完毕后,通过机床本体将体架板降至最低位置,在打开束带放开病人后,将背部架板和大腿固定杆复位即可;s6.在结合固定架和定位辅助膜时,将背部夹板利用机床本体降低到最低位置,然后让患者躺倒固定架上,并通过头部固定槽和脖枕将头部进行固定,然后将定位辅助膜覆盖在患者腹腔上并与固定架固定;s7.通过侧面翼板、横向绑带、腿部定位槽和绑带将患者紧紧的固定在背部架板上,然后在转动支架的作用下通过转动固定架将患者身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在不同位置处对放疗位置的确定。
14.本发明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大腿固定杆和小腿固定杆,配合单向转动座、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可对患者的下体体位进行姿态调节固定,无需患者自己固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且姿态灵活度更高,调节余量更大,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病患平躺在机床本体上时,机床本体通过滑槽与液压臂可以调节其相对于基体的位置,通过连接滑套调节可以调节机床本体的转动角度,通过二者结合可以调节到一个适合病患的放疗射野角度,通过转动和移动结合进行调节使得在找定位的过程相对简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放疗床的平移具有更高的效率;此外,本发明中机床本体还可以通过转动轴转动,此时可通过侧面翼板提供支撑,从而便于从侧面对患者进行放疗,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侧面放疗需要病患侧卧的姿势,避免因患者侧卧容易产生颤动而使放疗位置偏移的问题,在胸腹部定位槽内设置下定位膜,用于对患者仰卧后的背部进行定位,下定位膜能够牢
固贴合患者的背部,避免患者背部与固定架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患者微动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上定位膜或下定位膜的定位面上还可粘接真空垫,真空垫抽气后按照患者仰卧的姿势成型,可填补上定位膜或下定位膜与患者的间隙,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并且真空垫的摆位受放疗医生主观因素影响较小,射野中心移动较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背部架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背部架板正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背部架板仰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机床本体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固定架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胸腹部定位槽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定位机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卡接板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发明的传送机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手持握杆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定位辅助膜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固定框压膜端面图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固定框压膜局部放大示意图。
16.图中:背部架板1、伸缩板2、坐板3、脖枕4、腿部连接座5、单向转动座6、第一转动座7、大腿固定杆8、第二转动座9、小腿固定杆10、棘轮限位器11、压力检测板12、压力检测条13、底板14、侧支撑板15、万向连接座16、电动推杆17、伸缩杆18、驱动器19、驱动螺杆20、背板束带槽21、腿部束带槽22、转动支架23、连接滑套24、转动轴25、横向绑带26、侧面翼板27、固定架28、头部定位槽29、压紧机构30、长条形凹槽31、手持握杆32、传送机构33、定位机构34、腿部定位槽35、绑带36、胸腹部定位槽37、定位柱38、下定位膜39、真空垫40、上定位膜41、卡接板42、顶板421、底板422、侧板423、固定块43、传动轴44、压杆45、固定套46、弹簧47、压块48、定位辅助膜49、包括固定框50、网格状的膜体51、压膜底板56、压膜压板55、螺柱54、手拧螺母52、凸边53、第一橡胶条57、第二橡胶条58、第一防滑凸筋59、第二防滑凸筋60、第一嵌槽61、第二嵌槽62。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18.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的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包括机床本体、背部架板1和伸缩板2,背部架板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板2,伸缩板2远离背部架板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坐板3,背部架板1的上方远离伸缩板2的一端设置有脖枕4,坐板3下方靠近背部架板1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8,背部架板1下方中部靠近脖枕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器19,驱动器
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螺杆20,坐板3的上方中部设置有压力检测板12,背部架板1的上方靠近脖枕4的一端等距设置有多个压力检测条13,背部架板1的上方两侧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背板束带槽21,背部架板1上还设有与机床本体相配合的定位辅助膜49。
19.坐板3远离背部架板1的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腿部连接座5,两个腿部连接座5远离坐板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单向转动座6,两个单向转动座6的上方均设置有棘轮限位器11,单向转动座6内部包括与腿部连接座5滑动连接的斜向弹性卡板、与第一转动座7固定连接的单向棘轮和位于斜向弹性卡板下方的限位弹簧,且棘轮限位器11位于斜向弹性卡板的上方,通过按压棘轮限位器11可解除单向转动,使单向转动座6复位,两个腿部连接座5远离坐板3的一端均通过单向转动座6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座7,两个第一转动座7远离坐板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大腿固定杆8,大腿固定杆8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两个大腿固定杆8远离第一转动座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座9,两个第一转动座7与两个第二转动座9的外侧中部均设置有转动旋钮,可通过拧动转动旋钮调节第一转动座7和第二转动座9的转动角度,两个大腿固定杆8均通过第二转动座9转动连接有小腿固定杆10,两个大腿固定杆8与小腿固定杆10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腿部束带槽22,可对患者的下体体位进行姿态调节固定,无需患者自己固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且姿态灵活度更高,调节余量更大。
20.坐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4,底板14靠近脖枕4的一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17,两个电动推杆17远离底板14的一端均与背部架板1转动连接。用于调节病人的仰卧角度,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底板14靠近伸缩板2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侧支撑板15,底板14的下方中部与侧支撑板15的下方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连接座16,底板14的底部通过三个万向连接座16分别与机床本体的六个伸缩臂活动连接,通过与机床本体进行联动的方式,可从各个角度上调节病人的放疗体位角度,摆位精度高,体位重复性高。
21.实施例二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机床本体还包括背部架板1、连接件及转动支架23,机床本体设于背部架板1上,并与背部架板1通过机床本体23底部的滑槽滑动连接,背部架板1内设有液压系统及液压系统驱动的液压臂,且液压臂驱动机床本体23在背部架板1上滑动,背部架板1两端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转动轴25及与转动轴25固定连接的连接滑套24,转动支架23为水平固定的圆形支架,背部架板1两端均与连接件通过转动轴25转动连接,并且背部架板1通过连接滑套架设于转动支架23上在转动支架23平面内转动,转动支架23及转动轴25沿圆周方向均设有角度刻度,背部架板1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度刻度,机床本体23设有侧面翼板27,侧面翼板27与机床本体23转动连接,在背部架板1上设有横向绑带26,在转动支架下方等间距设有至少三个支撑柱,支撑柱连接于转动支架底面,支撑柱底部设有液压驱动的升降基座,连接滑套为套设于转动支架上半部分的半圆形滑套。
22.在本实施例中,病患平躺在机床本体23上时,机床本体23通过滑槽与液压臂可以调节其相对于背部架板1的位置,通过连接滑套调节可以调节机床本体23水平面内的转动角度,通过二者结合可以调节到一个适合病患的放疗射野角度,通过转动和移动结合的方式进行调节使得在找定位的过程相对简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放疗床的平移具有更高的效率;此外,本发明中机床本体23还可以通过转动轴25转动,此时可通过侧面翼板27提供支撑,从而便于从侧面对患者进行放疗,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侧面放疗需要病患侧卧的姿
势,避免因患者侧卧容易产生颤动而使放疗位置偏移的问题,通过等间距设置的支撑柱使得结构整体更为平衡和稳定,不容易使支撑结构疲劳损毁,通过半圆形滑套使得背部架板1在转动支架23上滑动方便的同时,还使得背部架板1具有方便从转动支架23上取下的功能,卡槽使得机床本体23更容易安装一些定位工具使病患在机床本体23上的定位更为准确,其余设置与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23.实施例三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与实施例2相比,背部架板1上设有固定架28,在固定架28上设有胸腹部定位槽37,固定架28上于胸腹部定位槽37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用于压紧定位机构34的多个压紧机构30;定位机构34包括设于胸腹部定位槽37内且与固定架28连接的下定位膜39、位于下定位膜39上方且与固定架28连接的上定位膜41,以及设于上定位膜41与下定位膜39之间的真空垫40;在本实施例中,将下定位膜39、上定位膜41浸入60-70℃的恒温水箱,充分软化后,将下定位膜39置于胸腹部定位槽37内,并与固定架28连接,可在下定位膜39的上表面粘贴真空垫40,患者仰卧于固定架28即平躺在固定架28上,患者压制下定位膜39,使下定位膜39变形符合患者背部的形态;还可在上定位膜41的下表面粘贴真空垫40,放疗人员将上定位膜41覆盖于患者的胸腹部,并固定在固定架28上,拉伸软化的上定位膜41,使上定位膜41变形符合患者胸腹部的形态,上定位膜41、下定位膜39硬化后成型;由于定位膜定型时,患者可能会微动,导致定位膜定型存在偏差,上定位膜41、下定位膜39与患者之间可能存在间隙,放疗人员通过观察上定位膜41或下定位膜39与患者之间的间隙,用真空泵对真空垫40抽气至一定程度的真空负压,真空垫40的塑料微粒球彼此挤压,真空垫40变形,从而填补患者与定位膜的间隙,在胸腹部定位槽37内设置下定位膜39,用于对患者仰卧后的背部进行定位,下定位膜39能够牢固贴合患者的背部,避免患者背部与固定架28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患者微动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上定位膜41或下定位膜39的定位面上还可粘接真空垫40,真空垫40抽气后按照患者仰卧的姿势成型,可填补上定位膜41或下定位膜39与患者的间隙,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精度,并且真空垫40的摆位受放疗医生主观因素影响较小,射野中心移动较小。
24.真空垫40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真空垫40与上定位膜41的底面粘接,另一个真空垫40与下定位膜39的顶面粘接;上定位膜41的两侧、下定位膜39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固定架28连接的卡接板42,卡接板42包括顶板421、底板422,以及连接顶板421421与底板422的侧板423;调紧螺钉一方面用于紧固定位膜,拧紧调紧螺钉可使定位膜与卡接板42固定牢固,调紧螺钉另一方面可使定位膜与卡接板42分离,松开调紧螺钉,定位膜不受顶板421、底板422及调紧螺钉对其的压力,卡接板42可与定位膜分离。定位膜与卡接板42为分体结构,当定位膜老化后,可单独更换定位膜,无需更换卡接板42,使得该定位机构34具备更换成本低的特点, 为了使定位膜的放置位置准确,即令卡接板42精准固定在固定架28上,在一种实施方式,固定架28上于胸腹部定位槽37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定位柱38,如图所示,卡接板42的侧板423上设有与定位柱38一一对应的定位孔,卡接板42与固定架28定位时,定位柱38要穿过定位孔,由于定位柱38设有两排,且每排设有多个,使得卡接板42能够精确地定位在固定架28上。卡接板42除定位准确外,还要求卡接板42固定牢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为
本发明提供的胸部放疗定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压紧机构30包括与固定架28连接的固定板、与固定板连接的固定杆、嵌套于固定杆上且可沿固定杆上下滑动的滑动套、以及通过偏心转轴与滑动套转动连接的压紧块。
25.压紧块的截面为半圆形,压紧块可通过偏心转轴转动,在卡接板42与固定架28连接前,放疗医生拨动压紧块使其向外侧转动,远离胸腹部定位槽37,不会对卡接板42的固定形成干涉。当卡接板42置于固定架28,定位柱38嵌装于定位孔后,放疗医生再次拨动压紧块,使其向卡接板42移动,压紧块的底面压紧卡接板42,以使卡接板42固定,限制其向上移动。本实施例中的压紧机构30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对卡接板42固定牢固;不同的定位膜会连接不同厚度的卡接板42,为了使压紧机构30适应不同厚度的卡接板42,要求压紧机构30可上下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滑动套内沿其滑动方向间隔设有多条环形凹槽,固定杆的顶端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凸块,环形凸块与其中一条环形凹槽卡接,环形凸块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滑动套移动时环形凸块挤压变形,不影响滑动套移动,滑动套不移动时环形凸块卡装于环形凹槽内,环形凸块起到限位作用;患者在进行胸腹部的放射治疗时,患者的手臂要远离放疗区,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手臂要举起放置于头部的两侧,并且治疗时要求手臂不能移动,以避免手臂移动进入放疗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手臂移动带动躯干移动而影响放疗效果。手臂长时间保持为举起状态,舒适度不佳,为了使患者的手臂处于舒适状态,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胸部放疗定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架28的顶面上于胸腹部定位槽37的上方设有两个手持握杆32,治疗时,患者的手握住手持握杆32,也就是说手持握杆32可以对手臂限位,以减轻长期举起手臂的不适感;由于各个患者的身高、手臂长度均不同,为了使患者的手臂及手把握手持握杆32处于最舒适的举起状态,需要手持握杆32可沿固定架28的长度方向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固定架28顶面于胸腹部定位槽37的上方设有两条长条形凹槽31;每一长条形凹槽31内均设有传送机构33,手持握杆32设置在传送机构33上,由传送机构33带动移动。具体地,传送机构3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传动轴44、套设在两个传动轴44上的传送带,传动轴44通过固定块43设于长条形凹槽31内,手持握杆32设于可移动的传送带上,如图所示。患者的手握住手持握杆32,通过推动或回拉手持握杆32,手持握杆32受力可移动,由于手持握杆32设置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套设在转轴上,可实现手持握杆32平稳移动。
26.为了避免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经常推动手持握杆32移动,要求对传送带的移动进行限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手持握杆32包括底面设于传送带上的固定套46、下部嵌装于固定套46内的压杆45、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杆45底面的弹簧47,以及与弹簧47的另一端连接的压块48,如图所示,压杆45外壁与固定套46内壁摩擦接触,二者之间具有摩擦力,摩擦力可克服压杆45、弹簧47及压块48的重力,使压杆45、弹簧47及压块48不会自行向下移动,弹簧47为硬弹簧47,弹簧47对压块48的拉力大于压块48的重力,而弹簧47受到猛烈压力后能够自行反弹。压杆45及固定套46质量轻,且固定套46内部中空,不会对传送带造成过大压力,压块48与传送带接触,接触面积大,压块48会对传送带施加向下压力,使传送带产生形变,不能移动;患者握住手持握杆32,可自行调节手持握杆32的位置,当完成调节后,可由放疗医
生向下按压压杆45,压杆45压动弹簧47及压块48向下运动,当压块48与传送带接触后,压块48对传送带施加向下压力,以对传送带限位,传送带的与压块48接触的部位向下移动,使其不能水平移动,进而也就不能带动手持握杆32移动。当需要重新调整手持握杆32的位置时,放疗医生可再次按动压杆45,压杆45对弹簧47施加压力,弹簧47受压后会反弹,反弹力会克服压杆45与套筒的摩擦力,使压块48及压杆45上移,压块48远离传送带,解除对传送带的限位; 为了避免患者治疗时腿部移动,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胸部放疗定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架28上设有头部定位槽29及腿部定位槽35,固定架28上于腿部定位槽35的两侧设有绑带36,治疗时,患者的头部位于头部定位槽29内,腿部位于腿部定位槽35内,腿部绑缚绑带36,以限制其移动,其余设置与操作与实施例三相同。
27.实施例四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装置,与实施例三相比,背部架板1上还设有与机床本体相配合的定位辅助膜,包括固定框50和网格状的膜体51,膜体51的外边缘与固定框50连接,固定框50包括压膜底板56和压膜压板55,压膜底板56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根沿压膜底板56长度方向分布的螺柱54,螺柱54上端活动贯穿压膜压板55后伸出于压膜压板55外并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母52,手拧螺母5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可与手指相抵以转动手拧螺母52的凸边53,螺柱54内侧的压膜底板56上嵌设有第一橡胶条57,压膜底板56上设置有可供第一橡胶条57嵌入的第一嵌槽61,压膜压板55的下端面上嵌设有与第一橡胶条57对应设置的第二橡胶条58,压膜压板55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可供第二橡胶条58嵌入的第二嵌槽62,第一橡胶条57和第二橡胶条58分别压紧在膜体51的下端面和上端面上;第一嵌槽61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一橡胶条57配合导向以方便第一橡胶条57嵌入到第一嵌槽61 中的第一弧形导向面;通过第一弧形导向面的设置,在装配第一橡胶条时,第一橡胶条能够更方便地嵌入到第一嵌槽中;第二嵌槽62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第二橡胶条58配合导向以方便第二橡胶条58嵌入到第二嵌槽62中的第二弧形导向面;通过第二弧形导向面的设置,在装配第二橡胶条时,第二橡胶条能够更方便地嵌入到第二嵌槽中;第一橡胶条57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由内向外分布的第一防滑凸筋59;通过第一防滑凸筋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一橡胶条与膜体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橡胶条能够更好的压紧膜体;第一防滑凸筋59的竖截面为锯齿状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橡胶条与膜体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橡胶条能够更好的压紧膜体;第二橡胶条58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由内向外分布的第二防滑凸筋 41;通过第二防滑凸筋的设置,能够增大第二橡胶条与膜体之间的摩擦力,第二橡胶条能够更好的压紧膜体;第二防滑凸筋60的竖截面为锯齿状结构;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二橡胶条58与膜体之间的摩擦力,第二橡胶条58能够更好的压紧膜体,本发明内部的膜体通过固定框中的第一橡胶条57和第二橡胶条58压紧,即固定框50与膜体51可拆式连接,这样一来,当膜体51老化后,能够实现对膜体51的更换而无需更换固定框50,从而具有更换成本低的优点。其余设置与操作与实施例三相同。
28.实施例四一种盆腹腔放疗定位方法,s1.将背部架板整体利用机床本体降低到最低位,并通过电动推杆使背部架板放平后,让病人躺到背部架板上,然后将定位辅助膜铺设在患者腹腔上;
s2.先根据病人的身高调整伸缩板和大腿固定杆的长度,再通过束带固定病人的躯干和双腿,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化疗的部位调整仰卧体位和腿部位置;s3. 机床本体调节一次放疗时的姿态变换过程,并在预演时调整好偏差位置,同时通过压力检测板和多个压力检测条记录各个姿态下的压力数据;s4.在预演完毕后,将体架板复位,启动放疗程序,根据预演偏差位置和数据调整变换姿态;s5.放疗完毕后,通过机床本体将体架板降至最低位置,在打开束带放开病人后,将背部架板和大腿固定杆复位即可;s6.在结合固定架和定位辅助膜时,将背部夹板利用机床本体降低到最低位置,然后让患者躺倒固定架上,并通过头部固定槽和脖枕将头部进行固定,然后将定位辅助膜覆盖在患者腹腔上并与固定架固定;s7.通过侧面翼板、横向绑带、腿部定位槽和绑带将患者紧紧的固定在背部架板上,然后在转动支架的作用下通过转动固定架将患者身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在不同位置处对放疗位置的确定。
2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方案及效果,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与改进,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