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29866845发布日期:2022-04-30 15:0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纳米粒(nanoparticles)泛指粒径大约为1-1000nm的纳米微粒。药物中的纳米粒大致可以包括药物的纳米晶和可承载药物的纳米粒。药物纳米晶就是将各种级别的药物直接加工混合制备为各种纳米形状大小以及不同尺度的纳米药物结晶体,并将其加工制备成为一种适宜的纳米药物制剂,用以提供药物临床应用;
3.纳米晶药物的特点:
4.(a)有效地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给药吸收:在溶于溶剂之后,可直接将一种药物进行分解粉碎,最后制备得到一种纳米混悬液,适合通过口服、注射等多种方式直接进行制剂给药,以大大增加药物的利用率。
5.(b)增加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经过亲水性材料例如聚乙二醇等高分子化合物对纳米载体进行表面修饰后,在体内能够躲避内皮系统,有利于缩短药物在体内的循环过程中的暴露时间,这大大增加了药物在体内的驻留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疗效。
6.(c)有效提高了这些药物在患者脑内直接穿过毛细血管和脑神经屏障的作用能力:这有效提高药物在患者脑内的作用浓度,增加临床有效性。
7.(d)提高了药物的靶向作用:对药物颗粒直径进行控制,就可以控制药物富集在人体的哪些器官组织,从而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这大大增加了药物的利用度,减小了其他药物在不需要的器官组织中的消耗,也很大程度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8.(e)纳米材料可以被用作各种生物大分子药的特异性载体:这些类型的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能够促进对人体各种微生物的吸收,具有体内的稳定性及靶向作用。
9.二氢杨梅素广泛存在于多种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当中,如枳椇子、藤茶等。该成分具有解酒、保肝、抗疲劳、调血脂、抗肿瘤、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具有治疗酒精中毒、预防酒精肝和脂肪肝、抑制肝细胞恶化、降低肝癌发病率、抗疲劳以及消炎镇痛和抑菌等功效。二氢杨梅素作为一种解酒护肝的良药,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但由于二氢杨梅素生物利用度低,成药性较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了提升二氢杨梅素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二氢杨梅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晶平均粒径≤300nm,可以很好地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有效地提高了难溶性药物二氢杨梅素的口服给药吸收,吸收快、生物利用度好。
11.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将二氢杨梅素均匀分散于良溶剂中,获得二氢杨梅素溶液;
13.将沉淀剂和稳定剂均匀分散于水中,获得混合溶液,随后在搅拌条件下,将二氢杨梅素溶液加入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溶液,干燥后即得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14.优选的,所述良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氢杨梅素与所述良溶剂的用量比为50mg:1ml。
15.优选的,所述沉淀剂为水、氯仿、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更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
17.更优选的,所述沉淀剂与所述吐温-80的体积比为1~4:0.1;或者所述沉淀剂与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比为1~4ml:0.1mg。
18.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粒径≤300nm。
19.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在制备抗菌、速效解酒、抗氧化、抗癌或保肝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其原料以二氢杨梅素为模型药物,以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良溶剂,以水、氯仿、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沉淀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作为稳定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二氢杨梅素纳米晶。该方法利用了二氢杨梅素在无水乙醇等良溶剂中溶解度大并且在常温下难溶于纯化水等溶剂的化学性质,以少量的无水乙醇等良溶剂做为溶解剂,以纯化水等作为沉淀剂,并以纳米晶混悬剂的粒径为指标,筛选合适的稳定剂、搅拌速度、良溶剂与沉淀剂体积比、制备温度和药物浓度等,制备出二氢杨梅素纳米晶。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纳米晶稳定性好,有机溶剂用量很小,对环境友好,制备过程安全、环保。
22.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解决了药物自身溶解度低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二氢杨梅素的口服给药吸收,制备得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混悬液,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等多种方式直接进行制剂给药,以大大增加药物的利用率。
23.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有利于缩短药物在体内的循环过程中的暴露时间,增加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疗效。
24.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平均粒径≤100nm,通过对药物颗粒直径的控制,从而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这大大增加了药物的利用度,减小了其他药物在不需要的器官组织中的消耗,也很大程度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25.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可以被用作各种生物大分子药的特异性载体,能够促进对人体各种微生物的吸收,具有体内的稳定性及靶向作用。
附图说明
26.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的扫描电镜图。
27.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在一周后的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29.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各实施例中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采用的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30.实施例1
31.一种二氢杨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称取50mg二氢杨梅素原料药,加入1ml的无水乙醇,25℃下800r/min磁力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取8ml纯化水,0.2ml吐温-80,充分搅拌得到溶液

,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

滴加入溶液

中,继续搅拌20min,得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溶液,干燥后即得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33.本实施例中:(1)良溶剂采用无水乙醇,沉淀剂采用纯化水,制备方法采用反溶剂法制备出二氢杨梅纳米晶,见图1所示,制成的纳米晶,粒径均匀,不易聚集;(2)纳米晶平均粒径≤100nm,溶解度好,生物相容性高。
34.实施例2
35.一种二氢杨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称取50mg二氢杨梅素原料药,加入1ml的无水乙醇,25℃下800r/min磁力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取8ml氯仿,0.2ml吐温-80,充分搅拌得到溶液

,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

滴加入溶液

中,继续搅拌20min,得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溶液,干燥后即得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37.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比:(1)采用了氯仿作为沉淀剂,备的纳米晶溶解性好,稳定性好;(3)纳米晶颗粒均匀,不易聚集,平均粒径≤300nm。
38.实施例3
39.一种二氢杨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称取50mg二氢杨梅素原料药,加入1ml的无水乙醇,25℃下800r/min磁力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取4ml的纯化水加入,0.2mg十二烷基硫酸钠,充分搅拌得到溶液

。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

滴加入溶液

中,继续搅拌20min,得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溶液,干燥后即得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41.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比:(1)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稳定剂,制备的纳米晶溶解性好,稳定性较好;(2)纳米晶颗粒较均匀,较不易集结,平均粒径≤300nm。
42.实施例4
43.一种二氢杨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称取50mg二氢杨梅素原料药,加入1ml的无水乙醇,25℃下800r/min磁力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取4ml的纯化水,0.2ml吐温-80,充分搅拌得到溶液

,用滴管吸取溶液

0.8ml(含10mg二氢杨梅素),缓慢滴加到溶液

中,充分搅拌20min,得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溶液,干燥后即得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45.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比:(1)采用纯化水作为沉淀剂,制备的纳米晶溶解性好,稳定性较好;(2)纳米晶颗粒较均匀,较不易集结,平均粒径≤100nm。
46.实施例5
47.一种二氢杨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称取50mg二氢杨梅素原料药,加入1ml的无水乙醇,25℃下800r/min磁力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取2ml的纯化水加入,0.2ml吐温-80,充分搅拌得到溶液

,用滴管吸取溶液

0.4ml(含10mg二氢杨梅素),缓慢滴加到溶液

中,充分搅拌20min,得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溶液,干燥后即得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49.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4相比:(1)采用纯化水作为,制备的纳米晶溶解性好,稳定性较好;(2)纳米晶颗粒较均匀,较不易集结,平均粒径≤400nm。
50.实施例6
51.一种二氢杨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2.称取50mg二氢杨梅素原料药,加入1ml的无水乙醇,25℃下500r/min磁力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取8ml纯化水,4ml吐温-80,充分搅拌得到溶液

,然后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将溶液

滴加溶液

中,继续搅拌20min,得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溶液,干燥后即得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53.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比:(1)搅拌转速为500r/min,搅拌时间不变,所得二氢杨梅素纳米晶稳定性较好;(2)纳米晶颗粒较均匀,较不易集结,平均粒径≤300nm。
54.对比例1
55.一种二氢杨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称取50mg二氢杨梅素原料药,加入1ml的无水乙醇,25℃下800r/min磁力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取8ml纯化水,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将溶液

滴加入纯化水中,继续搅拌20min,得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溶液,干燥后即得所述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57.本对比例中:良溶剂采用无水乙醇,沉淀剂采用纯化水,未加入稳定剂,制备方法采用反溶剂法制备出二氢杨梅纳米晶,制成的纳米晶粒径不均匀,有聚集现象;纳米晶粒径分布不均,其中20%≤300nm,300nm≤60%≤1000nm,20%≥1000nm,并且稳定性较差,容易集结并且粒径增大。
58.对比例2
59.一种二氢杨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称取50mg二氢杨梅素原料药,加入2ml的甲醇,0.2ml吐温-80,25℃下800r/min磁力搅拌10min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溶液

。取8ml氯仿,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将溶液

滴加入纯化水中,继续搅拌20min。
61.本对比例中:良溶剂采用甲醇,沉淀剂采用氯仿,稳定剂吐温-80。加入沉淀剂后易产生絮状沉淀,充分搅拌后制成的纳米晶粒径不均匀,聚集现象较为严重;纳米晶含量较少,仅有20%≤600nm,另外80%≥1000nm,并且稳定性较差,容易集结并且粒径增大。
62.以上对比例表明不加入稳定剂或者使用氯仿为沉淀剂时,制备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粒径不均匀,稳定性差,容易集结成微米级晶体,溶解性降低,无法达到纳米晶要求。
63.为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的相关,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进行相关性能的测定。
64.1、稳定剂对纳米晶粒径和增溶效应的影响,见表1。
65.表1稳定剂对二氢杨梅素纳米晶粒径和增溶效应的影响
[0066][0067]
表1可知,稳定剂对二氢杨梅素的粒径和溶解度影响较大,通过加入稳定剂吐温-80,可以显著降低二氢杨梅素纳米晶的粒径,提高其在冷水中的溶解度。
[0068]
2、产品稳定性考察
[0069]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纳米晶,搁置一周后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并在电镜下观察纳米晶的分布状态。见表2及图2所示。
[0070]
表2实施例1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稳定性结果
[0071][0072]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纳米晶搁置一周后的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0073]
从表2和图2可知,纳米晶放置一周之后,测得回收率为99.94%。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下观测到,在室温下放置一周二氢杨梅素纳米晶颗粒依旧为纳米颗粒,分布均匀,稳定性较好。存放条件应为干燥阴凉。
[0074]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纳米晶,弥补了药物自身溶解度低的缺点,解决了二氢杨梅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晶平均粒径≤300nm,可以很好地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有效地提高了难溶性药物二氢杨梅素的口服给药吸收,吸收快、生物利用度好。
[0075]
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其原料以二氢杨梅素为模型药物,以无水乙醇、甲醇等为良溶剂,以水、氯仿等为沉淀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等为稳定剂,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出二氢杨梅素纳米晶。
[0076]
该剂型的特点为平均粒径≤100nm,溶解度很高,释药速度快,有效地提高了二氢杨梅素的口服给药吸收,制备得到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混悬液,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等多种方式直接进行制剂给药,以大大增加药物的利用率。
[0077]
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纳米晶稳定性好,有机溶剂用量很小,对环境友好,制备过程安全、环保。
[0078]
本发明提供的二氢杨梅素纳米晶可以被用作各种生物大分子药的特异性载体,能够促进对人体各种微生物的吸收,具有体内的稳定性及靶向作用。
[0079]
本发明利用二氢杨梅素(dmy)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大并且在难溶于常温中的纯化水的化学性质,以少量的无水乙醇做溶解剂,以纯化水作为沉淀剂。并以纳米晶混悬剂的粒
径为指标,筛选合适的稳定剂、搅拌速度、良溶剂与沉淀剂体积比、实验温度和药物浓度等,制备出dmy纳米晶混悬液。利用反溶剂法制备dmy纳米晶时,应选择合适的,对成膜无影响的稳定剂,使dmy药物溶液缓慢滴入成膜溶液中后析出的为均匀的纳米级别的粒子,并且在烘干膜时设置合适的温度,避免药物晶体的析出。
[0080]
本发明描述了优选实施例及其效果。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8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