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6668发布日期:2022-05-11 10:2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癫痫防护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患者在发病时通常会身体僵直,且牙关紧咬,而患者在紧咬牙关时容易咬舌伤害,且口腔内所产生的分泌液无法沿口腔及时排除而造成呛咳窒息等危害,因此患者在癫痫发作后需要及时对其口腔进行支撑防护,传统使用牙垫对其进行防护;
3.而患者单次发病结束后,需要对其短期内的高发阶段进行防护,而在此阶段患者如时刻佩戴牙垫会对患者造成不便,因此可以通过对患者口腔进行监测,并在其癫痫发作而紧闭牙关及时作出反应而对其支撑以对患者进行防护,对患者口腔进行监测时,若使用传感器进行观测时,传感器需要电池进行供电工作,而口腔的咬合过程容易对电池造成破损造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泄漏,从而对患者造成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将防护囊呈折叠状置入口腔内压缩其体积而不影响口腔的正常咬合使用,且防护囊内的蠕变层对口腔咬合进行分辨,从而在患者癫痫发作后牙齿对蠕变层持续一定时间以及压力的咬合后使其破损而将腔室接通,从而使各腔室内所填充物质接触反应而产生气体,进而对防护囊充气使其膨胀而对口腔支撑防护,使用安全灵活。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包括环形的防护囊;防护囊内设置有蠕变层;所述蠕变层将防护囊内分隔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分别填充有相互反应而产生气体的物质;防护囊外壁通过牙线固定连接有贴片。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的所述防护囊内均匀固定连接有定型拉线。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的所述防护囊的两个腔室内分别填充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的所述蠕变层为pu材质。
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的防护囊为尼龙材质。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患者在一次发病后,使用装置预防患者在短期内的多发阶段进行预防,而装置在使用时防护囊呈折叠状态而收缩体积,然后将其置入患者口腔内进行使用,而防护囊虽呈褶皱状态但仍会对患者造成异物感,但不会对患者的口腔咬合造成干扰,且对预防癫痫发作时的牙关紧闭具有积极效果;
12.在将防护囊置入患者口腔内后,通过将牙线穿过牙缝而使贴片与牙齿外部贴合,以此对防护囊进行位置约束避免患者对其造成吞咽,提高使用安全性;
13.2、患者在佩戴防护囊内后,防护囊内的蠕变层对口腔的咬合进行分辨,即分辨患者口腔的正常咬合以及分辨患者癫痫发作时的牙关紧咬动作,以此使防护囊做出反应而对患者进行防护,使用更加灵活;
14.患者口腔在进行正常咬合时其对蠕变层咬合时间短,且咬合力度较小,而患者癫痫发作后其牙关紧咬,从而会对蠕变层持续一定时间以及一定压力的咬合,进而使蠕变层内的分子向两端移动,因此使蠕变层破损,而破损后的蠕变层将其所分隔的两个腔室接通,并使其内所分别填充的物质接触并反应产生气体,进而对防护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以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使用灵活安全;
15.膨胀后的防护囊对患者口腔支撑以避免患者咬舌而造成伤害,且其环形结构使患者呼吸顺畅,并方便口腔内所分泌的分泌液排放,以避免患者呛咳窒息,使用更加安全;
16.3、使用蠕变层分辨患者口腔的正常咬合和癫痫发作时的咬合时,相比于借用传感器进行分辨其避免使用电池进行供电,以此避免对电池造成损伤而造成使用风险,提高使用安全性以及灵活性;
17.4、防护囊中的两个腔室填充相互反应的物质时,应避免选用反应激烈的物质,以此避免所产生的气体过快而造成防护囊充气速率过快进而对患者口腔扩撑造成伤害,且应避免其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的物质以避免对患者口腔造成烫伤等,提高使用安全性;
18.防护囊在充气膨胀而对患者口腔进行扩撑时,防护囊内的定型拉线随着防护囊的膨胀而对其进行牵引,以避免其膨胀过量而造成使用风险,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防护囊结构剖面图。
21.图中,1、防护囊;2、蠕变层;3、腔室;4、牙线;5、贴片;6、定型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如图1-2所示,神经外科癫痫防护装置,包括环形的防护囊1;防护囊1内设置有蠕变层2;所述蠕变层2将防护囊1内分隔出两个腔室3;两个腔室3内分别填充有相互反应而产生气体的物质;防护囊1外壁通过牙线4固定连接有贴片5;所述防护囊1内均匀固定连接有定型拉线6;所述防护囊1的两个腔室3内分别填充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所述蠕变层2为pu材质;防护囊1为尼龙材质。
24.患者在一次发病后进行住院护理或居家护理时,为预防患者在短期内重复发作而使用装置进行防护,而装置在取用时,防护囊1呈折叠的褶皱状态,以此压缩装置体积,然后将其置入患者口腔内以及牙床内侧,而后使牙线4穿过牙缝而将贴片5贴合至牙齿外侧,以此对防护囊1进行约束,并避免患者对防护囊1吞咽,提高使用安全性;
25.而防护囊1在置入口腔内后,防护囊1虽呈折叠状态压缩体积,但仍会使患者产生异物感,但防护囊1部影响患者的口腔咬合,因此不对患者的进食等造成影响,且在患者癫痫发作后对患者口腔的支撑具有积极效果;
26.患者在佩戴防护囊1而进行口腔咬合时,需要通过防护囊1分辨患者口腔的正常咬
合和癫痫发病时的咬合,患者在癫痫发作时其牙关紧咬从而将防护囊1咬紧,而此时
27.患者在佩戴防护囊1而进行口腔咬合时,需要通过防护囊1分辨患者口腔的正常咬合以及癫痫发作时的咬合,而防护囊1内的蠕变层2对患者的口腔咬合进行分辨,患者在进行正常咬合时,其对防护囊1内的蠕变层2咬合时间短,因此不对蠕变层2造成损伤,而在患者癫痫发作时,其会对防护囊1内的蠕变层2持续一定时间以及一定压力的咬合,从而使蠕变层2中的分子向两边移动,进而使蠕变层2破损;
28.蠕变层2在破损后将防护囊1内蠕变层2所分隔出的两个腔室3内所分别填充的可以相互反应的物质相互接触,如向两个腔室3内分别填充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时,其相互接触后反应而产生氧气,进而使防护囊1内充气膨胀,以此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而促使口腔张开以避免患者咬舌,且防护囊1的环形结构使患者呼吸顺畅,并方便将口腔内所产生的分泌液排出而避免呛咳窒息,使用更加安全;
29.防护囊1通过蠕变层2对患者口腔咬合进行分辨相比于采用传感器等对患者口腔咬合进行分辨时,在采用传感器时需要电池进行供电,而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因此随防护囊1置入患者口腔时,患者的咬合容易造成电池破损,进而对造成使用风险,因此通过蠕变层2对其进行分辨提高使用安全性;
30.而在防护囊1中的两个腔室3内填充相互反应而产生气体的物质以对防护囊1进行充气时,应避免反应剧烈的两个物质,从而避免防护囊1内充气膨胀过快而对患者造成伤害,且避免选用两个物质反应而释放大量热量的物质,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烫伤等风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用其他物质进行反应而产生气体,以构成完整的技术方案并产生完整的技术效果;
31.防护囊1在充气膨胀而对患者口腔进行支撑时,防护囊1内的定型拉线6随着防护囊1的膨胀而对其进行牵引,以限制其膨胀量过大而造成使用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