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容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4330发布日期:2022-10-01 10:0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美容仪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个人护理仪器,尤其涉及美容仪器。


背景技术:

2.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需求的增加,对美的追求不再满足于身体外的装饰美,更加注重身体本身展现的自然美,美容行业因此快速发展起来,在高新技术下的美容仪器随之发展起来,微型的便于携带的美容仪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而射频美容仪或者微电流美容仪是较为常见的美容设备。
3.射频美容仪或者微电流美容仪都需要直接接触皮肤,通过电极的电流作用在皮肤上实现各种美容护肤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射频美容仪或者微电流美容仪的电极面积都比较大,适合作用在大块的皮肤上,对于眼部或者嘴唇的皮肤就很难使用,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美容仪器,便于对小面积的皮肤进行美容。
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容仪器,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和升降驱动件;
6.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所述升降驱动件置于外壳内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极组件能够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的有效面积为s1,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极组件能够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的有效面积为s2;所述s1》s2。
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包括:第二电极头和与第二电极头固定连接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沿着径向的两侧设置有导电片;
8.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具有用于安装第一电极头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容置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让位腔,所述让位腔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导电片导电连接的触点。
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依靠人力驱动或依靠电力驱动升降杆沿着自身轴向移动。
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减速电机、旋转套;所述减速电机用于驱动旋转套转动,所述旋转套通过换向件连接所述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用于将旋转套的转动换向为升降杆沿着自身轴向的移动。
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旋钮、旋转套;所述旋钮用于驱动旋转套转动,所述旋转套通过换向件连接所述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用于将旋转套的转动换向为升降杆沿着自身轴向的移动。
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钮设置在外壳沿着轴向的底部,所述旋钮通过连接杆
与旋转套固定连接。
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钮设置在外壳沿着轴向的顶部,旋钮与旋转套插接固定。
1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钮为所述固定座。
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套设置有供升降杆穿过的让位通道,所换向件包括设置在让位通道内壁的螺旋导轨和设置在升降杆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置于螺旋导轨内。
1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伸缩端与升降杆连动配合。
1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与升降杆固定连接的推钮;所述外壳上沿着升降杆的轴向设置有供所述推钮平移的滑槽,所述推钮的一端与升降杆固定连接,另一端暴露在滑槽外形成操作端。
1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弹性件和释放件;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沿着升降杆的轴向收缩处于储能状态;所述释放件用于将第二电极组件从第一位置解锁。
1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释放件包括一按键,所述按键连接一摆动杆,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与摆动杆的摆动端限位配合的卡块;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摆动端与卡块限位配合将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固定在第一位置;所述按键被按压时,所述摆动端与卡块解除限位配合。
2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中的电极为微电流正负极触点或射频电极。
2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二电极头相对于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头外凸或者内凹。
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与第一电极组件沿径向由内而外呈同心圆设置。
2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容仪器,通过将电极头分成两个部分,进而让其中一部分的电极头具备升降功能,这样就可以在需要对眼睛嘴唇等小面积皮肤进行美容时,将第二电极头升出,缩小电极头的面积。从而适配小面积的皮肤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时的立体图;
26.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二位置时的立体图;
27.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时的剖视图;
28.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二位置时的剖视图;
29.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的爆炸图;
30.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31.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32.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的爆炸图;
33.图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34.图1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35.图1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的爆炸图;
36.图1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37.图1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38.图1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4的爆炸图;
39.图1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4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40.图1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4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41.图1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5的爆炸图;
42.图1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5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的剖视图;
43.图1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5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二位置的剖视图;
44.图2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6的爆炸图;
45.图2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6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一位置的剖视图;
46.图2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6中第二电极组件在第二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壁挂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0.实施例1
51.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美容仪器,包括:外壳1、电极组件和升降驱动件4;
52.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2和第二电极组件3,所述升降驱动件4置于外壳1内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与第一电极组件2的第一电极头21、第二电极头31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的第二电极头31外凸于第一电极组件2的第一电极头21。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极组件能够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的有效面积为s1,所述第二电极组3件位于第二位置时,
所述电极组件能够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的有效面积为s2;并且所述s1》s2。
53.这样在美容时,可以根据所要美容的区域来选择第二电极组件3的位置,从而实现电极头有效面积的变化。比如对脸部额头、两颊等皮肤面积较大的区域进行美容时,用户可以操作第二电极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这样电极头的有效面积就是第一电极组件2和第二电极组件3的电极头面积之和。而对嘴唇或者眼部等皮肤面积较小的区域进行美容时,用户就可以操作第二电极组件3位于第二位置,这样电极头的有限面就就仅为第二电极组件3的电极头面积,方便在狭小区域中操作。
54.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电极头31向外伸出,外凸第一电极头21为例,还可以是第二电极头31向内凹陷,这样让第一电极头21外凸,这样同样可以减小电极头的面积,方便在狭小区域中操作。所以只要是通过电极头的相对运动,使得两个电极头不在同一个平面内,都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构思,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极头21、第二电极头31位于同一平面内,作为简单替换,这两个电极头也可以是位于一个弧面上,或者这两个电极头之间具有一个微小的高度差,这个高度差不影响第一电极头21和第二电极头31共同作用在人体皮肤上。这些都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
55.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电极组件3具备升降功能,而第二电极组件3无论是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都需要具备电极组件的基本功能,所以其必须保持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因此,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包括:第二电极头31和与第二电极头31固定连接的升降杆32,所述升降杆32沿着径向的两侧设置有导电片33;所述导电片33的一端伸入升降杆32内,并与设置在升降杆32端部的第二电极头31电连接。
56.所述第一电极组件2具有用于安装第一电极头21的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设有容置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的让位腔221,所述让位腔221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导电片33导电连接的触点222;所述固定座22上安装有电路板23和第一电极头21;所以导电片33就可以将第二电极头31和电路板23电连接起来,而导电片33沿着升降杆32的轴向方向延伸,这样即使第二电极头31相对于触点222移动了,导电片33上的其它位置依然可以和触点222电连接,保证了第二电极头31在移动过程中电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头21和第二电极头31可以是射频头也可以是微电流正负极触点222,电路板23上除了设置射频头或者微电流正负触点222所对应的电路外,还可以设置有led芯片和对应的驱动电路,从而还可以实现光疗的效果。
57.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依靠电机驱动升降杆32移动,具体来说所述升降驱动件4包括减速电机41、旋转套42;所述减速电机41用于驱动旋转套42转动,所述旋转套42通过换向件连接所述升降杆32;所述升降杆32用于将旋转套42的转动换向为升降杆32沿着自身轴向的移动。
58.为了实现上述的换向效果,所述旋转套42设置有供升降杆32穿过的让位通道421,所换向件包括设置在让位通道421内壁的螺旋导轨422和设置在升降杆32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置于螺旋导轨42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32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一横杆423穿过安装孔后两端暴露在升降杆32的外壁外形成所述导向块。
59.实施例2
60.参考图8-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使用了推杆电机43,
这样就可以取消实施例1中的旋转套。直接通过推杆电机43的伸缩端431带动升降杆32移动。
61.实施例3
62.实施例1和实施例2都是电机驱动升降杆32的方案,为了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本实施例中才有人力驱动升降杆32进行升降。
63.为此,参考图11-图13,所述升降驱动件4包括旋钮44、旋转套42;所述旋钮44用于驱动旋转套42转动,所述旋转套42通过换向件连接所述升降杆32;所述升降杆32用于将旋转套42的转动换向为升降杆32沿着自身轴向的移动。
64.为了实现上述的换向效果,所述旋转套42设置有供升降杆32穿过的让位通道421,所换向件包括设置在让位通道421内壁的螺旋导轨422和设置在升降杆32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置于螺旋导轨42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32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一横杆423穿过安装孔后两端暴露在升降杆32的外壁外形成所述导向块。
65.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钮44设置在外壳1沿着轴向的底部,所述旋钮44通过连接杆45与旋转套42固定连接。用户转动旋钮44就可以通过连接杆45带动旋转套42转动。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66.实施例4
67.参考图14-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旋钮设置在外壳1沿着轴向的顶部,旋钮与旋转套42插接固定。这样就可以利用第一电极组件2的固定座22充当旋钮,将固定座22和旋转套42插接,就可以实现操作固定座22转动时带动旋转套42转动。通过将固定座22充当旋钮44的设定,无需另外设计一个旋钮,进一步简化了结构。
68.实施例5
69.参考图17-图19,实施例3和实施例4都是依靠人力驱动旋钮转动,再通过换向件带动升降杆32移动的方案。而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人力直接驱动升降杆32移动,不需要经过换向。
70.为此,所述升降驱动件4包括与升降杆32固定连接的推钮46;所述外壳1上沿着升降杆32的轴向设置有供所述推钮46平移的滑槽11,所述推钮46的一端与升降杆32固定连接,另一端暴露在滑槽11外形成操作端。用户只需要向上或者向下推动操作端,就可以带动升降杆32上移或者下移,从而使得第二电极组件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71.实施例6
72.参考图20-图22,实施例4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实施例5中第二电极组件3的上移和下移都依赖于使用者的操作。实施例5中将第二电极组件3的上移过程改为自动的,具体来说:所述升降驱动件4包括弹性件47和释放件48;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47沿着升降杆32的轴向收缩处于储能状态;所述释放件48用于将第二电极组件3从第一位置解锁。这样用户只要通过释放件48将第二电极组件3从第一位置解锁,弹性件47就会释放弹性复位力从而实现自动带动第二电极组件3上升。
73.为了实现上述的锁定和解锁功能,所述释放件48包括一按键481,所述按键481连接一摆动杆482,所述升降杆32上设置有与摆动杆482的摆动端限位配合的卡块321;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摆动端与卡块321限位配合将所述第二电极组件3固定在第一位置;所述按键481被按压时,所述摆动端与卡块321解除限位配合。
74.此外,所述按键481还连接一复位弹簧483,按键被481按压时,复位弹簧483积累弹性复位力,这样在用户松开按键481时,按键481可以自动复位到初始位置。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