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骨盆闭合矫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43559发布日期:2022-08-06 04:5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后骨盆闭合矫正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矫正身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后骨盆闭合矫正方法。


背景技术:

2.女性在生产时,盆骨处需要通过整个胎儿的体积,因此会受到极大的压力与损伤,导致女性在产后会出现明显的耻骨分离和盆骨变形;对于较严重的盆骨变形,需要产妇配合佩戴盆骨带及接受专业的盆骨矫正,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愈。
3.另外,一些按摩床不能调整高度;由于技师的高矮相差较大,按摩床的高度会影响身高不一的技师操作的方便性,至此,提出一种可以改变高度的按摩床。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后骨盆闭合矫正方法,实现骨盆快速复位的效果。
5.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产后骨盆闭合矫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按摩腰臀部表层肌肉,拉伸大腿部位肌肉;
8.s2、用高频深层肌肉松解仪刺激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疏通压迫神经,缓解坐骨神经痛,提升髋关节灵活度;
9.s3、客人俯卧姿态;
10.技师将客人臀部、腿部侧立,技师将客人上方腿弯曲至大小腿完全折叠,技师双手十指交叉环抱折叠的上方腿,客户上方腿的大腿邻近技师的胸前,技师的一小臂压住客人的髂前上棘,技师手部向上翻转(也即转动了客户折叠的上方腿);技师用力经其小臂冲击客人的髂前上棘三次;
11.s4、客人俯卧姿态;
12.技师将客人臀部、腿部侧立,技师将客人上方腿弯曲至大小腿完全折叠,技师双手十指交叉环抱折叠的上方腿,客户的大腿邻近技师的胸前,技师的一小臂压住客人的股骨大转子,技师手部向上翻转;技师用力经其小臂冲击客人的股骨大转子三次;
13.s5、客户侧卧床上;
14.技师将客户上方腿膝盖抬至与臀部平齐,将客户上方腿的小腿完全折叠与大腿紧贴;技师双膝跪在床上,利用其两个大腿夹紧固定客户折叠的上方腿;技师双手按在髂前上棘与骶骨之间处,技师用力经其双手冲击客人的髂前上棘与骶骨之间处;
15.促进骶髂关节闭合复位,改善妈妈臀,臀部立体感增强;
16.s6、客户侧侧卧床上;
17.技师将客户下方腿屈膝;技师将客人上方腿弯曲至大小腿完全折叠,技师双手十指交叉环抱折叠的上方腿,客户的大腿邻近技师的胸前;将客户的上方腿向上抬;技师一小臂压在髂前上棘与髂嵴之间,技师用力经其小臂冲击客人的髂前上棘与髂嵴之间三次。
18.进一步,按摩床,包括床板、滑杆、套管、固定板、槽钢、顶杆、滚轮、驱动组件;
19.四个滑杆的上端与床板下侧固定连接;
20.滑杆滑动穿套于套管内;所述套管下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套管的管壁开设一个通气孔并且通气孔将套管内外连通;
21.所述槽钢的槽内滚动设置滚轮,所述槽钢与床板下侧固定;
22.所述顶杆两端分别与滚轮、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杆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与地面固定连接;
23.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顶杆绕其与固定板的转动轴线转动。
24.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丝杠螺母、滑动轴、固定座、电机、支撑杆、丝杠、通槽、滑动槽;
25.顶杆开设一个通槽,通槽的两侧壁开设滑动槽;所述通槽、滑动槽长度方向为顶杆的长度方向;
26.所述丝杠螺母相对两侧均固定设置一个滑动轴;所述丝杠螺母位于通槽中,所述滑动轴滑动穿套于滑动槽中;
27.所述丝杠穿套于丝杠螺母中,所述丝杠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地面固定;所述丝杠另一端与电机转轴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28.所述固定座将电机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正反转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正反转开关与市电电性连接。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0.1、通过松解骨盆周围拉伸肌肉韧带,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疏通神经,调整固定骨骼,达到闭合骨盆,实现实现骨盆快速复位的效果。
31.2、通过正反转开关控制电机100正反转,从而控制丝杠120正反转,从而可以实现丝杠螺母80左右往复运动,丝杠螺母80的滑动轴81带动顶杆60转动,通过改变顶杆60的倾斜程度,最终实现调整床板10的高度。
附图说明
32.图1为按摩床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位丝杠螺母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对照表:
36.床板10、滑杆20、套管30、固定板40、槽钢50、顶杆60、通槽61、滑动槽62、滚轮70、丝杠螺母80、滑动轴81、固定座90、电机100、支撑杆110、丝杠120。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8.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9.一种产后骨盆闭合矫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s1、按摩腰臀部表层肌肉(腰方肌、臀中肌、臀大肌),拉伸大腿部位肌肉(前侧股直肌、后侧腘绳肌群、侧面阔筋膜张肌)。
41.s2、用高频深层肌肉松解仪刺激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疏通压迫神经,缓解坐骨神经痛,提升髋关节灵活度。
42.s3、客人俯卧姿态;
43.技师将客人臀部、腿部侧立(即客人的下半身为侧卧状),(腿部侧立后,位于上方的一条腿称为“上方腿”,位于下方的一条腿称为“下方腿”)技师将客人上方腿弯曲至大小腿完全折叠,技师双手十指交叉环抱折叠的上方腿,客户上方腿的大腿邻近技师的胸前,技师的一小臂压住客人的髂前上棘,技师手部向上翻转(也即转动了客户折叠的上方腿);技师用力经其小臂冲击客人的髂前上棘三次;使得两个髂前上棘间距变窄,臀大肌变得饱满紧致,臀线上提,立体感增强。
44.s4、客人俯卧姿态;
45.技师将客人臀部、腿部侧立,(腿部侧立后,位于上方的一条腿称为“上方腿”,位于下方的一条腿称为“下方腿”)技师将客人上方腿弯曲至大小腿完全折叠,技师双手十指交叉环抱折叠的上方腿,客户的大腿邻近技师的胸前,技师的一小臂压住客人的股骨大转子,技师手部向上翻转(也即转动了客户折叠的上方腿);技师用力经其小臂冲击客人的股骨大转子三次;促进股骨归位,改善腿外翻,减缓膝盖压力,防止静脉曲张,胯变窄。
46.s5、客户侧卧床上;
47.技师将客户上方腿膝盖抬至与臀部平齐(也即上方腿的大腿抬至与躯体垂直),将客户上方腿的小腿完全折叠与大腿紧贴;技师双膝跪在床上,利用其两个大腿夹紧固定客户折叠的上方腿;技师双手按在髂前上棘与骶骨之间处,技师用力经其双手冲击客人的髂前上棘与骶骨之间处;
48.促进骶髂关节闭合复位,改善妈妈臀,臀部立体感增强。
49.s6、客户侧侧卧床上;
50.技师将客户下方腿屈膝;技师将客人上方腿弯曲至大小腿完全折叠,技师双手十指交叉环抱折叠的上方腿,客户的大腿邻近技师的胸前;将客户的上方腿向上抬;技师一小臂压在髂前上棘与髂嵴之间,技师用力经其小臂冲击客人的髂前上棘与髂嵴之间三次;
51.使骨盆整体进一步闭合,骨盆整体加固,盆腔内循环变好,盆底肌恢复弹性,缓解产后遗尿漏尿。
52.综上所述,通过松解骨盆周围拉伸肌肉韧带,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疏通神经,调整固定骨骼,达到闭合骨盆,实现实现骨盆快速复位的效果。
53.另外,由于技师的高矮相差较大,按摩床的高度会影响身高不一的技师操作的方便性,至此,提出一种合适以上矫正方法的按摩床。
54.按摩床,包括床板10、滑杆20、套管30、固定板40、槽钢50、顶杆60、通槽61、滑动槽62、滚轮70、丝杠螺母80、滑动轴81、固定座90、电机100、支撑杆110、丝杠120;
55.四个滑杆20的上端与床板10下侧固定连接。
56.滑杆20滑动穿套于套管30内;所述套管30下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套管30的管壁开设一个通气孔并且通气孔将套管30内外连通。
57.所述槽钢50的槽内滚动设置滚轮70,所述槽钢50与床板10下侧固定;
58.所述顶杆60两端分别与滚轮70、固定板40转动连接,所述顶杆60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40与地面固定连接。
59.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顶杆60绕其与固定板40的转动轴线转动;当顶杆60转动时,既可以调整床板10的高度。
60.驱动组件,包括丝杠螺母80、滑动轴81、固定座90、电机100、支撑杆110、丝杠120、通槽61、滑动槽62;
61.顶杆60开设一个通槽61,通槽61的两侧壁开设滑动槽62;所述通槽61、滑动槽62长度方向为顶杆60的长度方向。
62.所述丝杠螺母80相对两侧均固定设置一个滑动轴81;所述丝杠螺母80位于通槽61中,所述滑动轴81滑动穿套于滑动槽62中。
63.所述丝杠120穿套于丝杠螺母80中,所述丝杠120一端与支撑杆11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10与地面固定;所述丝杠120另一端与电机100转轴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64.所述固定座90将电机100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0与正反转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正反转开关(图中未画出)与市电电性连接;通过正反转开关控制电机100正反转,从而控制丝杠120正反转,从而可以实现丝杠螺母80左右往复运动,丝杠螺母80的滑动轴81带动顶杆60转动,通过改变顶杆60的倾斜程度,最终实现调整床板10的高度。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