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32810发布日期:2022-09-16 21:0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植入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


背景技术:

2.肩袖损伤是一种由上肢反复过顶运动或肩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骨外科最常见肌腱损伤之一,也是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度降低、功能减弱的常见原因。据统计,肩袖全层损伤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28%~40%。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肩袖损伤患者及巨大肩袖撕裂患者,通常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3.带线锚钉是一种常用的肩袖修复器械,但是现用锚钉因为尺寸较大,固定后因牵引受力,导致位于松质骨中的锚钉脱出,尤其对于老龄退行性病变的患者,骨质较为疏松,锚钉使用的风险性会更高。据统计,由于受年龄、损伤面积、肌肉萎缩、肌腱 退变、脂肪变性、术后康复锻炼等因素的影响,肩袖修补手术失败率为20%左右,巨大肩袖撕裂修复手术失败率达70%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定,解决现有锚定固定性不足的问题。
5.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包括:主体、固定结构,所述的固定结构使用前收纳在所述的主体内,在使用时所述的固定结构部分穿出所述的主体,固定在骨内。
6.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可旋外套、第一固定楔子、弹性部件,所述的弹性部件左右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固定楔子相连,所述的弹性部件与所述的第一固定楔子安装在所述的主体内部,所述的可旋外套安装在所述的主体外部,当所述的可旋外套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的弹性部件向左右两边延伸带动所述的第一固定楔子穿出所述的可旋外套。
7.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固定楔子与所述的弹性部件至少有一组。
8.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旋外套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第一固定楔子为部分中空结构,所述的可旋外套内填充有骨水泥,当所述的第一固定楔子穿出所述的可旋外套时,此时第一固定楔子上有开孔与所述的可旋外套的中空结构连通,所述的骨水泥经所述的第一固定楔子内部的中空结构流入所述第一固定楔子与骨头连接的缝隙中。
9.进一步地,所述的骨水泥中添加其重量比的3%-10%的细胞外基质凝胶。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按压杆、第二固定楔子,所述的按压杆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相连,所述的按压杆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一体成型安装在所述的主体内,向下按压所述的按压杆到一定程度时,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在所述的按压杆的带动下穿出所述的主体。
11.进一步地,所述的按压杆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有相反方向设置的两组,所述的
按压杆上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
12.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和/或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内部部分中空,填充骨水泥,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末端有开孔,当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穿出所述的主体时,所述的骨水泥通过所述的第二固定楔子上的开孔流入所述第二固定楔子与骨头连接的缝隙中。
13.进一步地,所述的骨水泥中添加其重量比的3%-10%的细胞外基质凝胶。
14.进一步地,所述的锚钉一端为硬性尖头,一端为软性可变形钉尾,锚钉中部为螺旋形结构。
1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多点固定在骨内,实现固定的同时,可以将直径降低到最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2)配合骨水泥的使用,更好的完成应力传递与化解,减少事故促进骨愈合;(3)在骨水泥中加入少量的细胞外基质凝胶,构建骨生长的环境,进一步促进骨愈合。
附图说明
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固定结构固定前状态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固定结构固定后状态示意图;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固定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骨水泥输送状态示意图。
17.具体的符号标记为:第一主体-1;可选外套-2;第一固定楔子-3;弹性部件-4;第二主体-5;按压杆-6;第二固定楔子-7;第一开孔-8。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肩袖修复可通过关节镜手术配合带线锚钉实现,目前带线锚钉尺寸较大,而且容易脱出,手术成功率并不高。
20.为了增加锚钉的固定效果,因此构思在锚钉内设置有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结构将锚钉主体牢牢的嵌入骨内。
21.为了增加固定效果,与骨接触主要完成增强固定作用的楔子凸出锚钉设置,且锚钉左右部位对称都有,而且可根据锚钉大小设置多组。
22.为了强化固定效果,在锚定内预先填充部分骨水泥,当楔子固定在骨头内部后,骨
水泥通过楔子上的开孔慢慢深入楔子、锚钉与骨头连接之间的缝隙,其可以达到传递疏导压力的作用,减少锚钉植入后因受力过大导致的脱出等问题,与此同时,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可以促进骨愈合。
23.再次基础上,锚钉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骨愈合的同时,锚钉缓慢降解,以此实现完全的治愈。
24.骨愈合是非常困难的,时间非常长,因此最好是能够为骨愈合过程中细胞增长增殖提供环境,因此在骨水泥增加少量的细胞外基质凝胶,其提供了骨细胞生长增殖的支架,可以引导促进骨愈合。
25.考虑到锚钉的使用,锚钉主体一端为尖头,方便锚钉的受力打入骨头内部,另外一端为可变形的软性材料制成,以此可以更好的贴合骨面,此外,锚钉的中间部分可以做成螺旋状,方便旋转以及调整位置。
26.楔子的凸出固定的实现可以通过旋转外套加弹簧的组件予以实现,也可以通过按压杆的形式予以实现。
27.实施例一: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如附图1所示,包括第一主体1、可旋外套2、第一固定楔子3、弹性部件4。第一主体1一端为尖形结构,第一固定楔子3与弹性部件4连接,弹性部件4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一个第一固定楔子3,可旋外套安装在第一主体1的外表面上,第一固定楔子3与弹性部件4一共有三组,等距离的安装在第一主体1内,可旋外套2将第一固定楔子3和弹性部件4固定在第一主体1内,此时弹性部件4为压缩状态,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4选用的是弹簧,如附图2a所示,当旋转可旋外套2到一定角度时,可旋外套2上的开孔行走到第一固定楔子3的部位,此时弹性部件4向左右两边伸展带动与之相连的左右两边的第一固定楔子3穿过可旋外套2上的开孔固定到骨内,如附图2b所示。
28.实施例二: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锚钉,如附图3a所示,包括第二主体5、按压杆6、第二固定楔子7,按压杆6与第二固定楔子7相连,按压杆6有两条,垂直安装在第二主体5内部,每条按压杆6上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楔子7,两条按压杆6的安装方向相反,即每条按压杆6上的第二固定楔子7的方向相反,第二主体上5上设置有四处第二固定楔子7收纳处,按压按压杆6向下运动,带动第二固定楔子7受力向第二主体5外侧运动展开固定在骨内。如附图3b所示。
29.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旋外套2以及第一固定楔子3中有部分中空中间,中空空间内填充的是骨水泥,在弹性部件4处于收紧状态时,骨水泥保留在中空空间内,当弹性部件4展开后,此时第一固定楔子上的第一开孔8与可旋外套2中的中空空间连通,如附图4所示,此时骨水泥沿着第一开孔8流入第一固定楔子3内部的中空空间,一直向外流出,渗入第一固定楔子与骨头接触部位的缝隙中。
30.在本实施例的骨水泥中添加了5%的细胞外基质凝胶。
31.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二不同之处在于,按压杆6与第二固定楔子7内部有部分中空通道,中空通道是连通的,中空通道只有第二开孔位于第二固定楔子7的端面上,收紧未使用状态时,第二固定楔子7的端面因与第二主体5紧密接触,此时第二开孔处于封堵状态,此时
中空通道为封闭状态,其内预先填充的是骨水泥,当第二固定楔子7向外打开固定在骨内时,中空通道中的骨水泥渗透到第二固定楔子7与骨头的接触缝隙内。
32.本实施例中的骨水泥添加了10%的细胞外基质凝胶。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