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4619发布日期:2022-07-29 23: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皮肤创面上的自吸膨胀敷料、覆盖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表面及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周皮肤的医用贴膜,所述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或者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及其面向医用贴膜的外表面均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膨胀敷料遍布贯穿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抽吸孔,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上设有透孔,位于自吸膨胀敷料覆盖区域的透孔与所述抽吸孔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孔的横截面呈“~”状或“h”状或“z”状或“十”字状,透孔的横截面呈“~”状或“h”状或“z”状或“十”字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贴膜和医用防粘隔离膜的材质是透气不透水的医用半透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半透膜是医用级别的pu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贴膜面向自吸膨胀敷料的一面是粘性的;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面向自吸膨胀敷料的一面是粘性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贴膜内表面与自吸膨胀敷料外周皮肤表面、自吸膨胀敷料侧面构成真空吸液空间;医用贴膜内表面与抽吸孔、透孔、皮肤创面构成抽吸空间;所述自吸膨胀敷料的内部三维结构呈蜘蛛网状,构成互通的膨胀吸附空间,所述真空吸液空间、抽吸空间通过膨胀吸附空间实现相互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膨胀敷料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取1份聚乙烯醇、12份纯化水于95℃-100℃搅拌混合2-3小时;(2)步骤(1)所得溶液降温至70-75℃,把0.5份淀粉颗粒与1份交联剂甲醛溶液混合后加入70-75℃的步骤(1)所得溶液搅拌1分钟,降温至65℃依次加入1份淀粉溶液、2份催化剂盐酸搅拌5-10分钟;(3)上一步所得物料倒入模具放入烤箱48-53℃烘烤24-36小时出模,得到内部三维结构呈蜘蛛网状的半成品;(4)纯化水洗半成品;(5)干燥压缩得到医用级别的自吸膨胀敷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内表面或其内、外表面粘上医用防粘隔离膜,然后打孔,使自吸膨胀敷料遍布贯穿其内、外表面的抽吸孔,医用防粘隔离膜遍布透孔,然后裁切成产品规格;或者打孔和裁切同步进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防粘隔离膜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自吸膨胀敷料的面积,小于医用贴膜的面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粘连微负压自吸式护创系统,包括位于皮肤创面上的自吸膨胀敷料、覆盖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表面及所述自吸膨胀敷料外周皮肤的医用贴膜,所述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或者自吸膨胀敷料面向皮肤创面的内表面及其面向医用贴膜的外表面均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优点包括:设有医用防粘隔离膜能够改善自吸膨胀敷料与创面之间的粘连,且能够防止进入自吸膨胀敷料中的液体有害物质反渗透到创面上起到有害物质与创面隔离作用。害物质与创面隔离作用。害物质与创面隔离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华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3
技术公布日:2022/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