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室镜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2198发布日期:2022-08-31 12:5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室镜通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


背景技术:

2.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常规手术,现在神经外科脑室镜手术也越来越普遍。在脑室镜手术中需要一个便于穿刺进入和撑开脑组织的通道装置。由于脑部手术的特殊性,既要定位精确,又要尽量避免对脑组织的医源性损伤,目前还没有一种通道装置能够完全满足临床要求。
3.通道装置一般包括通道鞘(工作鞘)、通道芯以及穿刺导管。现有的通道装置有球囊式、粗芯式、注射器式等。球囊式是先将较细的带球囊的穿刺针穿刺脑组织,然后利用注水或注气方式撑开球囊的方式封堵通道鞘前端开口,再将通道鞘插入脑组织建立通道。缺点是造价贵,球囊撑开大小不易控制。粗芯式是先将一个直径达通道鞘内径粗细的穿刺棒穿刺进入脑组织,然后再在外面套上通道鞘沿穿刺棒插入脑组织内。缺点是穿刺棒较粗,由于通道鞘和通道芯之间需要滑动,密封性不好,在没有脑组织减压的情况下直接插入对脑的损伤较大。注射器式密封性较好,但通道芯短,直径较粗,且同样存在不能实现先减压再插入通道的目的,脑组织损伤较大。而且,以上方式的通道装置都没有设计配合立体定向设备进行精确定位的结构,另外,通道鞘都没有设计合适形状的手柄部分,不方便术中用手夹持调整方向和固定。
4.总之,现有的通道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配合立体定向设备进行精确定位;2.通道鞘和通道芯不能无间隙密接,两者之间不能锁止以防止穿刺脑组织时相互间滑动,容易造成脑组织切割;3.通道鞘没有方便医师手持的部分,不便于术中调整角度和固定。
5.临床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求通道方向和深度要精确,而且操作要尽量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和结构简单的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
7.本发明提供一种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其包括穿刺导引针、导引通道、通道芯、通道鞘、适配连接杆和导引通道适配卡槽;所述通道鞘包括通道鞘主体、位于所述通道鞘主体上端的开口、与所述通道鞘主体上端的开口一侧连接的第一限位卡槽、以及设于所述通道鞘主体上端的开口另一侧的第二限位卡槽;所述通道芯包括向下延伸且可插入所述通道鞘主体内的通道芯主体、位于所述通道芯主体上方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叶片和第二限位叶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叶片和第二限位叶片之间的通道芯上端体;所述第一限位叶片和第二限位叶片其中一个限位叶片可旋转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内,另一限位叶片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卡槽内;所述导引通道包括上固定端、定位体、通道体、以及可套在所述上固定端上的固定帽;所述上固定端、定位体、通道体依序连接;所述通道体可插入所述通道芯上端体外;所述穿刺导引针可依序插入所述导引通道、通道芯和通道鞘内;所述导引通道插入
所述导引通道适配卡槽内,所述导引通道适配卡槽固定在所述适配连接杆上。
8.进一步地,所述导引通道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固定端上且可位于所述上固定端和固定帽之间的第一橡胶圈。
9.进一步地,所述通道芯还包括套在所述通道芯上端体上且可位于所述通道芯上端体和通道体之间的第二橡胶圈。
10.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导引针包括针管以及插入所述针管内的针芯。
11.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的表面和通道鞘主体的表面均具有刻度。
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体为圆柱体或多面体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导引通道还包括通道孔,所述通道孔依序穿过上固定端、定位体和通道体。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叶片和第二限位叶片均为边缘圆滑的叶片。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呈弯折状。
16.进一步地,所述通道鞘还包括手柄,所述第二限位卡槽设于所述手柄上。
17.进一步地,所述适配连接杆有多个截面,其中一个截面为梯形,所述导引通道适配卡槽垂直连接在所述适配连接杆上。
18.本发明可以和脑立体定向仪或神经导航设备相连,实现脑室镜工作通道的精确定位放置,可以先利用较细的穿刺导针抽吸病变(如血肿)减压,避免在脑压较高的情况下放置通道鞘造成脑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并带有手柄,能够利用手持或蛇形牵开器稳定固定通道鞘,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使用流程衔接顺畅,符合临床医生手术操作习惯,单人即可完成;本发明结构简单,材料要求和制造难度不高,成本低,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的穿刺导引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的导引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的导引通道的固定帽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的通道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和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的通道鞘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至图9为组装本发明实施例的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的适配连接杆和导引通道适配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的导引通道、通道芯通道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7.本发明公开一种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适用于脑室镜下手术切除病变时建立安全操作空间。本发明可以实现精确定位、预先减压、对脑组织损伤小、方便调整角度和固定位
置的要求,同时简化操作步骤,方便医师在脑室镜手术中使用。
28.如图1至图9所示,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包括穿刺导引针10、导引通道20、通道芯30、通道鞘40、适配连接杆51和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其中穿刺导引针10可依序插入导引通道20、通道芯30和通道鞘40内;导引通道20插入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内,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固定在适配连接杆51上,适配连接杆51可连接脑立体定向仪或神经导航设备。
29.如图1所示,穿刺导引针10包括针管11以及插入针管11内的针芯12,针管11、针芯12、适配连接杆51和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的材质为金属;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的其它部件为塑料材质,通道鞘40为无色透明塑料。
30.穿刺导引针10用于穿刺后抽吸血肿或脑脊液,并具有引导通道芯30和通道鞘40的作用。针管11和针芯12的长度为20cm到25cm,针管11的表面具有刻度。
31.导引通道20用于适配脑立体定位仪或神经导航设备,起到连接和指引方向的作用。
32.如图2和图3所示,导引通道20包括上固定端21、定位体22、通道体23、位于上固定端21上的第一橡胶圈24、可套在上固定端21上的固定帽25以及通道孔26。
33.其中上固定端21、定位体22、通道体23依序连接;通道孔26依序穿过上固定端21、定位体22、通道体23。固定帽25用于固定穿刺导引针在导引通道20的通道孔26内插入的深度。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体22为8面体。当然根据需要,导引通道20的定位体22可设计成圆柱体或多面体结构。
34.如图4所示,通道芯30包括向下延伸的通道芯主体31、位于通道芯主体31上方相对两侧的第一限位叶片32和第二限位叶片33、连接在第一限位叶片32和第二限位叶片33之间的通道芯上端体34以及套在通道芯上端体34上的第二橡胶圈35;其中第一限位叶片32和第二限位叶片33均为边缘圆滑的叶片。
35.如图5和图6所示,通道鞘40包括通道鞘主体41、位于通道鞘主体41上端的开口45、与通道鞘主体41上端的开口45一侧连接且呈弯折状的第一限位卡槽42、与通道鞘主体41上端的开口45另一侧连接的手柄43、设置在手柄43上的第二限位卡槽44。其中通道鞘主体41的表面具有刻度,便于观察。
36.通道芯30的通道芯主体31和通道鞘40的通道鞘主体41通过限位叶片和限位卡槽方式套接在一起,即:通道芯主体31由开口45插入通道鞘主体41内,第一限位叶片32或第二限位叶片33旋转插入第一限位卡槽42内,另一限位叶片插入第二限位卡槽44内,实现通道芯30的通道芯主体31和通道鞘40的通道鞘主体41组装在一起,使得通道芯30可沿针芯12滑动。
37.通道芯30用于控制方向和封堵通道鞘40的开口45。
38.通道鞘40带有易于手持的手柄43,便于固定和调整方向。
39.通道芯主体31和通道鞘主体41根据需要可设计成不同直径和长度。
40.如图7至图9所示,本发明脑室镜操作通道装置通过适配连接杆51和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进行组装和连接,适配连接杆51呈l状,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固定在适配连接杆51一端部。适配连接杆51有多个截面,其中一个截面为梯形,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垂直连接在适配连接杆51上。
41.适配连接杆51连接在脑立体定位仪或神经导航设备的引导方向定位件上,导引通
道适配卡槽52卡在定位仪适配杆上的卡槽内。
42.如图10所示,组装时,导引通道20的固定帽25旋拧在导引通道20的上固定端21,上固定端21和固定帽25之间具有第一橡胶圈24,在旋紧固定帽25的情况下,第一橡胶圈24受压变形,可起到挤压通道孔26的作用,达到固定针芯12的目的。
43.导引通道20的通道体23通过插入的方式连接通道芯30,通道体23和通道芯30的通道芯上端体34之间具有第二橡胶圈35,第二橡胶圈35主要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44.通道芯30和通道鞘40通过第一限位叶片32或第二限位叶片33其中一个限位叶片与第一限位卡槽42的方式套接在一起。当通道芯30插入通道鞘40内后,相互旋转可将第一限位叶片32或第二限位叶片33其中一个限位叶片插入第一限位卡槽42内,另一个限位叶片则卡入通道鞘40的手柄43上的第二限位卡槽44内。
45.以上连接完成后,将穿刺导引针10插入导引通道20的通道孔26内,经过通道芯30穿出,穿刺脑组织。到位后,旋紧固定帽25,然后拿住通道鞘40向下用力将通道芯30一起拔出,顺穿刺导引针10的方向逐渐扩开脑组织将通道鞘40放入,根据穿刺导引针10上的刻度确定放置深度。
46.通道鞘40到位后,拔出穿刺导引针10,捏住通道鞘40的手柄43,搓动手柄43一侧的限位叶片可旋转通道芯30,使第一限位叶片32和第二限位叶片33分别从对应限位卡槽内滑出,最后取出通道芯30,通道鞘40放置完成。
47.在术中可用手捏住通道鞘40的手柄43固定其位置和深度、调整方向。
48.具体地,将适配立体定位设备的适配连接杆51和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连接在定位设备(具体为脑立体定位仪或神经导航系统)上,导引通道20插入导引通道适配卡槽52,导引通道20的上固定端21拧入固定帽25(先不要旋紧,上固定端21和固定帽25之间有第一橡胶圈24,受挤压会缩小通道孔26的内径,用于固定穿刺导引针10),导引通道20的通道体23插入通道芯30(通道体23和通道芯30的通道芯上端体34之间具有第二橡胶圈35,第二橡胶圈35用于适当增加摩擦力)。通道芯30外套上通道鞘40,将通道芯20的第一限位叶片32或第二限位叶片33以旋转的方式滑入通道鞘40的第一限位卡槽42内,此时通道鞘40和通道芯30紧密套插在一起。
49.调整好定位设备,使导引通道20对准欲手术的靶点方向,将穿刺导引针10自上而下插入导引通道20内,按照定位设备的深度设定将穿刺导引针10插入脑组织内,到达靶点后旋转导引通道20的固定帽25,第一橡胶圈24受挤压后可固定穿刺导引针10,使之不再沿通道孔26上下滑动。
50.通道鞘40和通道芯30在上下方向上沿穿刺针滑动时是一体的,此时用手拿住通道鞘40向下轻轻用力将通道芯30从导引通道20上拔出,然后沿穿刺导引针1向下滑动,利用通道芯30前端的锥形头部扩开脑组织,缓慢将通道鞘40带入脑内,根据穿刺导引针40上的刻度可以确定是否到位。
51.通道鞘40到位以后,先拔除穿刺导引针10,手指捏住通道鞘40的手柄42,通过轻轻搓捻滑动通道芯30的第一限位叶片32和第二限位叶片33,使第一限位叶片32和第二限位叶片33分别从对应限位卡槽内滑出上叶片,此时通道鞘40和通道芯30相分离,取出通道芯30,仅留通道鞘40在脑组织内,完成操作。此时通道鞘40的放置到位,可进行脑室镜手术,术中由助手单手捏住通道鞘40的手柄43,随着手术的进行可调整方向和深度,必要时,还可以利
用固定装置(例如蛇形牵开器)连接手柄部分进行固定。
52.本发明采用相互连接的物理结构,有专门连接现有脑立体定向仪、神经导航设备进行精确定位的部件,有导引穿刺针可以先颅内减压,然后无间隙插入通道鞘,可一次性取出通道芯和导引穿刺针,通道鞘带有符合临床操作习惯的手柄,术中可以稳定固定和随时调整位置方向。
53.本发明可以和脑立体定向仪或神经导航设备相连,实现脑室镜工作通道的精确定位放置,可以先利用较细的穿刺导针抽吸病变(如血肿)减压,避免在脑压较高的情况下放置通道鞘造成脑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并带有手柄,能够利用手持或蛇形牵开器稳定固定通道鞘,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使用流程衔接顺畅,符合临床医生手术操作习惯,单人即可完成;本发明结构简单,材料要求和制造难度不高,成本低,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
5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