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检测理疗方法

文档序号:31654390发布日期:2022-09-27 22:0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检测理疗方法

1.本发明涉及脊柱检测理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脊柱检测理疗方法。


背景技术:

2.脊柱侧弯,使得背部脊柱位置左右两侧出现受力不平衡、肩膀歪斜,将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能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
3.在发生脊柱侧弯的初期,通过非手术性的推拿等理疗手段能够有效缓解侧弯状况,但推拿按压过程大都需要依靠医生的经验进行,由于医生间的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部分理疗过程不够科学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检测理疗方法,克服上述缺陷,能够便捷地对人体脊柱侧弯状况进行实时检测并进行按压,使脊柱侧弯理疗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脊柱检测理疗方法,该方法应用一种脊柱检测理疗床,包括供人体躺卧的床身,所述床身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组,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包括沿所述床身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囊,各所述气囊导通有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使各所述气囊独立进气膨胀或排气收缩,所述气源装置以及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共同通讯连接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治疗前准备,使患者躺卧在所述床身上方;
7.步骤2:检测,通过将各所述压力传感器组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控制器,得到患者的背部肌肉张力分布;
8.步骤3:治疗前肌肉放松,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源装置,使各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上方的气囊依次独立进气膨胀,以上推按压患者背部,并重复进行多次;
9.步骤4:按压治疗,重复步骤3,并使患者背部肌肉张力左右差值较大处的所述气囊进气膨胀上推按压患者背部时,停留预定时长;
10.步骤5:治疗后肌肉放松,重复步骤3。
11.进一步,各所述气囊分别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以检测各所述气囊内的气压,各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有交互显示器;
12.在步骤1开始前或步骤5完成后,医生对所述控制器进行信息输入,控制指定位置的气囊充气膨胀,上凸于其他所述气囊;
13.所述控制器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凸的对应气囊内的气压值与控制器内预设的预定气压值之间的偏差,在所述交互显示器上显示一虚拟运动场景,当检测到的气压值与预定气压值相等时,所述虚拟运动场景中的运动目标直线行进,当检测到的气压值大于或小于预定气压值时,所述虚拟运动场景中的运动目标行进方向分别偏向两侧,以提示患者主动调节背部肌肉张力,改变作用于上凸的对应气囊上的压力,进而改变上凸的对应
气囊内的气压,使所述虚拟运动场景中的运动目标保持直线行进。
14.进一步,所述床身包括床架、背部支撑架、腿部支撑架,所述床架上方由床首至床尾依次设置所述背部支撑架、腿部支撑架,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架上,所述背部支撑架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架的一端横向枢接在所述床架上,所述腿部支撑架靠近所述背部支撑架的一端横向枢接在所述床架上;
15.在步骤1中,患者躺卧时,使所述背部支撑架承托患者背部,使所述腿部支撑架承托患者腿部;
16.在步骤2中,使所述背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分别绕枢接处翻转,在所述背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同时处于水平时,以及所述背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时,分别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组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值,得到患者两种姿态下的背部肌肉张力分布。
17.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患者躺在床身上,由于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依次排布处于患者腰部与颈部之间,通过将各压力传感器组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值传输至控制器,得到患者背部肌肉张力分布,进而通过患者的背部肌肉张力分布即可推断出患者的脊柱姿态,实现对患者脊柱姿态的实时自动检测;
19.(2)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源装置,使各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上方的气囊依次独立进气膨胀,以上推按压患者背部,对患者背部肌肉进行放松,在放松后,再进行按压时,使背部肌张力左右差值大的位置气囊停留一预定时长,实现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背部进行被动按压理疗,按压理疗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中脊柱检理疗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中脊柱检理疗床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中脊柱检理疗床另一方向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中脊柱检理疗床的第一翻转驱动机构、第二翻转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中脊柱检理疗床的压力传感器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中脊柱检理疗床的背部支撑架与腿部支撑架间另一夹角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标号说明:1-床架,2-背部支撑架,3-腿部支撑架,4-第一翻转驱动机构,5-第二翻转驱动机构,6-压力传感器组,7-气囊,8-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主体,10-活动板,11-浮动支架,12-床底支架,13-竖向驱动机构,14-控制器,15-控制面板,16-万向轮,17-导向柱,18-激光测距传感器,19-床身,20-交互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28.本发明提供一种脊柱检测理疗方法,该方法应用一种脊柱检理疗床,如图1-6所示,此处重点结合图1所示,包括供人体躺卧的床身19,所述床身19包括床架1、背部支撑架
2、腿部支撑架3,所述床架1设置在所述床身19下部,落在地面上,所述床架1上方由床首至床尾依次相邻设置所述背部支撑架2、腿部支撑架3,所述背部支撑架2用于承载人体上半身,所述腿部支撑架3用于承载人体下半身,再重点结合图4、图6所示,所述背部支撑架2靠近所述腿部支撑架3的一端横向枢接在所述床架1上,所述背部支撑架2与所述床架1间连接有第一翻转驱动机构4,所述第一翻转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背部支撑架2绕枢接处翻转,所述腿部支撑架3靠近所述背部支撑架2的一端横向枢接在所述床架1上,所述腿部支撑架3与所述床架1间连接有第二翻转驱动机构5,所述第二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腿部支撑架3绕枢接处翻转,所述第一翻转驱动机构4和第二翻转驱动机构5的结构不具体限定,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驱动机构4、第二翻转驱动机构5为电缸或气缸,所述第一翻转驱动机构4的一端横向枢接在所述床架1上,另一端横向枢接在背部支撑架2上,所述第二翻转驱动机构5的一端横向枢接在所述床架1上,另一端横向枢接在腿部支撑架3上,以通过所述第一翻转驱动4和第二翻转驱动机构5的伸缩,分别驱动所述背部支撑架2和腿部支撑架3绕枢接处翻转,实现调整所述背部支撑架2与腿部支撑架3间的夹角,使躺在背部支撑架2和腿部支撑架3上的患者身体姿态发生改变;
29.重点结合图1、图5所示,为实时监测人体躺卧在床身19后的脊柱姿态,所述床身19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组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架2上,依次排列在人体腰部与颈部之间,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均包括沿所述床身19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8,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的数量以及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包含的压力传感器8数量不具体限定,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八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包含两个压力传感器8,人体上半身躺在背部支撑架2上时,使人体的中轴线与背部支撑架2宽度方向的对称轴重合,进而通过监测人体背部各部位对其下方的压力传感器8产生的压力值,得出人体背部肌肉张力分布,进一步推断出人体脊柱各段的左右偏摆情况;所述压力传感器8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压力传感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8包括压力传感器主体9、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设置在所述床身19上方,并相对所述床身19垂直活动,所述压力传感器主体9设置在所述活动板10与所述床身19之间,更具体地,同一个压力传感器组6上两个压力传感器8的活动板10沿所述背部支撑架2宽度方向相邻且对称设置,并且横跨了所述背部支撑架2的整个宽度,所述压力传感器主体9连接在所述活动板10与所述背部支撑架2之间,当人体下压所述活动板10下行时,夹在所述活动板10与背部支撑架2之间的压力传感器主体9受挤压,所述压力传感器主体9采集受挤压时产生的压力值;
30.再重点结合图1、图2所示,为实时根据人体的脊柱姿态对人体背部肌肉群进行推拿按压,并实现与患者间的交互,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上方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囊7,所述气囊7的形状不具体限定,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7均呈沿所述床身2宽度方向延伸的圆柱形,且横跨所述床身19的宽度,由于人体腰部位置柔韧性较好,所述床身19在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层叠设置有两个所述气囊7,双层气囊的设计能够对人体腰部肌肉起到更好的理疗效果;各所述气囊7导通有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使各所述气囊7独立进气膨胀或排气收缩,各所述气囊7分别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以检测各所述气囊7内的气压,所述气源装置和所述气压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常规设置,附图中未给出,所述气源装置、各所述压力传感器8、气压传感器共同通讯连接有一个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位于所述床架1旁侧,与所
述床架1连接固定,所述控制器14还通讯连接有交互显示器20,所述交互显示器20可以是任意一种显示设备,优选为vr显示设备,例如vr眼镜等,用于供患者佩戴,所述控制器14还通讯连接有向所述控制器14输入信息的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面板15设置在所述控制器14上,通过控制面板15显示人体脊柱的弯曲情况,并实现与医生之间的交互,以便于医生手动调节背部支撑架2与腿部支撑架3间的夹角,以及各气囊7的气压等。
31.优选地实施例中,为检测人体臀部的位姿,重点结合图5所示,所述腿部支撑架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所述腿部支撑架2上的压力传感器组6由腿部支撑架2靠近背部支撑架2的一端开使,依次向腿部支撑架2远离背部支撑架2的一端设置,本实施例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组6,所述腿部支撑架2上的各压力传感器组6与所述背部支撑架2上的各压力传感器组结构相同。
32.优选地实施例中,为适应不同医生的身高,便于对躺在床身19上的患者进行理疗,所述床身19能够升降,具体重点结合图6所示,所述床架1包括浮动支架11、床底支架12,所述背部支撑架2和腿部支撑架3均枢接在所述浮动支架11上,所述浮动支架11竖向活动设置在所述床底支架12上方,所述床底支架12落在地面上,所述浮动支架11与所述床底支架12之间连接有竖向驱动机构13,所述竖向驱动机构13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能够提供升降动力的机构,从而通过升降浮动支架11调节床身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支架11与所述床底支架12之间还纵向连接有四个导向柱17,所述四个导向柱17位于所述竖向驱动机构13的外围四周,以提升浮动支架1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33.优选地实施例中,为适应不同患者的身高,对压力传感器组6以及气囊7的开启位置作出适应性调整,所述床身19在背部支撑架2的首端还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18,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18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14,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18朝向床身19尾端照射,以检测人体肩部位置,从而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能够更加准确地判定使用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组6以及气囊7开启的位置,确保通过各压力传感器组6对人体背部肌肉张力检测的准确性,使多个所述气囊7能够覆盖患者的颈部到腰部各处,并且不影响患者头部的正常放置。
3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步骤1:治疗前准备,使患者躺卧在所述床身上方,使所述背部支撑架承托患者背部,使所述腿部支撑架承托患者腿部;
36.步骤2:检测,使所述背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分别绕枢接处翻转,在所述背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同时处于水平时,以及所述背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时,分别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组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值,将采集到的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控制器,得到患者两种姿态下的背部肌肉张力分布,通过对患者两种姿态下的背部肌肉张力分布的检测,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反应出患者的背部肌肉张力分布情况;
37.步骤3:治疗前肌肉放松,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源装置,使各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上方的气囊依次独立进气膨胀,以上推按压患者背部,并重复进行多次,实现对患者的背部肌肉进行放松,提升后续治疗过程的治疗效果;
38.步骤4:按压治疗,重复步骤3,并使患者背部肌肉张力左右差值较大处的所述气囊7进气膨胀上推按压患者背部时,停留预定时长,实现对患者的背部肌肉进行被动按压理疗,并且在按压理疗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背部肌肉张力分布情况有针对地进行,使按压理疗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39.步骤5:治疗后肌肉放松,重复步骤3,完成被动治疗的过程。
40.优选地实施例中,在上述被动治疗进行前或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主动治疗,同样也可以只进行被动治疗或主动治疗之一,具体地,在步骤1开始前或步骤5完成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所述控制器14进行信息输入,控制指定位置的气囊7充气膨胀,上凸于其他所述气囊7;
41.所述控制器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凸的对应气囊7内的气压值与控制器内预设的预定气压值之间的偏差,在所述交互显示器20上显示一虚拟运动场景,当检测到的气压值与预定气压值相等时,所述虚拟运动场景中的运动目标直线行进,当检测到的气压值大于或小于预定气压值时,所述虚拟运动场景中的运动目标行进方向分别偏向两侧,以提示患者主动调节背部肌肉张力,改变作用于上凸的对应气囊7上的压力,进而改变上凸的对应气囊7内的气压,使所述虚拟运动场景中的运动目标保持直线行进,患者融入虚拟运动场景,通过虚拟运动场景中的画面与上凸的对应气囊7进行交互,交互过程中患者主动调整自己的背部肌肉张力,维持运动目标的直线行进,进而能够锻炼患者对背部肌肉张力的控制,使患者主动调整背部肌肉张力,起到调节脊柱姿态的效果,理疗过程更加轻松,有利于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放松背部肌肉。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