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医生反馈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价系统

文档序号:31878682发布日期:2022-10-21 22:3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医生反馈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价系统

1.本发明涉及医学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医生反馈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2.国内当前医卫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全科医生缺乏,培养周期长且难留住人才;病人满意度低,但是如今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们能够通过建立一个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利用目前掌握的大量医学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可以实现计算机来辅助人脑进行诊断决策。
3.但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的诊断决策,由于其局限性,会出现误差,所以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进行的诊断决策进行把关,通过不断地修正其诊断决策,让其在每次的机器学习中不断地减少诊断误差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医生反馈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价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医生反馈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价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医生反馈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价系统,包括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和医疗大数据库,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信号连接有自动问答模块和医生对接模块,所述医疗大数据库用于将现有的医疗数据进行清理、结构化和集成的原始输入,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器分析和利用所述医疗大数据库中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解释解决问题,从而对从所述自动问答模块中获得的患者问诊数据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行动,所述自动问答模块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提交给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将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下传的结果传递给患者,所述医生对接模块用于将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和医生及医生与医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及沟通。
8.优选的,所述自动问答模块信号连接有患者问诊模块,所述患者问诊模块信号连接有患者资料模块和后期疗效模块,所述患者资料模块包括患者家族病史、患者既往病史和患者体检报告,所述后期疗效模块包括患者康复状态和患者异常反应。
9.优选的,所述医疗大数据库信号连接有患者症状分析模块,所述患者症状分析模块信号连接有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所述经验分析库和所述循证分析库通过meta分析系统得到问诊结果,所述患者症状分析模块能够通过从所述自动问答模块处获得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并通过所述经验分析库和所述循证分析库得出其病症,所述循证分析库通过所述医疗大数据库中的大量临床数据进行了辨析和归纳从而推导,所述经验分析库是从以往的类似症状的患者信息进行比较判断。
10.优选的,所述meta分析系统能够从所述医疗大数据库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病症有关的案例,并逐个进行分析,筛选出可用案例,并评估其参考价值,通过meta分析对其中的主要量化指标,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分析得到统一的结果,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针对性优化,最终得到问诊结果,并将问诊结果反馈给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
11.优选的,所述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将得到的所述问诊结果上传到所述医生对接模块,所述医生对接模块信号连接有讨论群模块,所述讨论群模块能够完成将几个或者更多的医生进行远程信息连接,所述讨论群模块信号连接有医生讨论模块,所述医生讨论模块能够让医生们进行实时的沟通讨论,包括对所述患者症状分析模块分析得到的患者的症状和所述meta分析系统得到的所述问诊结果进行讨论,判断其准确性,并由参与讨论的医生决定是否采用所述meta分析系统得到的所述问诊结果并确定最终诊断方案。
12.优选的,所述最终诊断方案上传给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再通过所述所述自动问答模块将所述最终诊断方案传达给患者。
13.优选的,所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通过对比所述问诊结果和所述最终诊断方案,分析二者产生的误差及原因,并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反馈与机器学习,同时对所述经验分析库和所述循证分析库进行修正,以提高下一次的所述问诊结果的准确率。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医生反馈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价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通过患者问诊模块和自动问答模块将患者的症状上传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同时患者问诊模块将患者资料模块包括患者家族病史、患者既往病史和患者体检报告一同提交,患者症状分析模块能够通过从自动问答模块处获得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并通过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得出其病症。
17.(2)、本发明通过meta分析系统能够从医疗大数据库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病症有关的案例,逐个进行分析,筛选出可用案例,并评估其参考价值,通过meta分析对其中的主要量化指标,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分析得到统一的结果,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针对性优化,确定病因,最终得到问诊结果。
18.(3)、本发明医生对接模块和讨论群模块让几个或者更多的医生进行实时的沟通讨论,判断meta分析系统得到的问诊结果的准确性,确定最终诊断方案,同时医学人工智能平台通过对比问诊结果和最终诊断方案,分析二者产生的误差及原因,并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反馈与机器学习,对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进行修正,以提高下一次的问诊结果的准确率,通过不断地修正其诊断决策,让其在每次的机器学习中不断地减少诊断误差率,使人工智能在进行诊断时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meta分析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医生反馈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评价系统,包括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和医疗大数据库,医学人工智能平台信号连接有自动问答模块和医生对接模块,医疗大数据库用于将现有的医疗数据进行清理、结构化和集成的原始输入,医学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器分析和利用医疗大数据库中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解释解决问题,从而对从自动问答模块中获得的患者问诊数据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行动,自动问答模块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提交给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将医学人工智能平台下传的结果传递给患者,医生对接模块用于将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和医生及医生与医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及沟通,自动问答模块信号连接有患者问诊模块,患者问诊模块信号连接有患者资料模块和后期疗效模块,患者资料模块包括患者家族病史、患者既往病史和患者体检报告,后期疗效模块包括患者康复状态和患者异常反应,医疗大数据库信号连接有患者症状分析模块,患者症状分析模块信号连接有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通过meta分析系统得到问诊结果,患者症状分析模块能够通过从自动问答模块处获得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并通过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得出其病症,循证分析库通过医疗大数据库中的大量临床数据进行了辨析和归纳从而推导,经验分析库是从以往的类似症状的患者信息进行比较判断,meta分析系统能够从医疗大数据库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病症有关的案例,并逐个进行分析,筛选出可用案例,并评估其参考价值,通过meta分析对其中的主要量化指标,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分析得到统一的结果,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针对性优化,最终得到问诊结果,并将问诊结果反馈给医学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将得到的问诊结果上传到医生对接模块,医生对接模块信号连接有讨论群模块,讨论群模块能够完成将几个或者更多的医生进行远程信息连接,讨论群模块信号连接有医生讨论模块,医生讨论模块能够让医生们进行实时的沟通讨论,包括对患者症状分析模块分析得到的患者的症状和meta分析系统得到的问诊结果进行讨论,判断其准确性,并由参与讨论的医生决定是否采用meta分析系统得到的问诊结果并确定最终诊断方案,最终诊断方案上传给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再通过自动问答模块将最终诊断方案传达给患者,医学人工智能平台通过对比问诊结果和最终诊断方案,分析二者产生的误差及原因,并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反馈与机器学习,同时对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进行修正,以提高下一次的问诊结果的准确率。
23.综上可得,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在具体使用时,患者通过患者问诊模块和自动问答模块将患者的症状上传到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同时患者问诊模块将患者资料模块包括患者家族病史、患者既往病史和患者体检报告一同提交,患者症状分析模块能够通过从自动问答模块处获得的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并通过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得出其病症,循证分析库通过医疗大数据库中的大量临床数据进行了辨析和归纳从而推导,经验分析库是从以往的类似症状的患者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并通过meta分析系统能够从医疗大数据库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病症有关的案例,逐个进行分析,筛选出可用案例,并评估其参考价值,通过meta分析对其中的主要量化指标,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分析得到统一的结果,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针对性优化,确定病因,最终得到问诊结果,得到的问诊结果会通过医生对接模
块和讨论群模块让几个或者更多的医生进行实时的沟通讨论,判断meta分析系统得到的问诊结果的准确性,确定最终诊断方案,同时医学人工智能平台通过对比问诊结果和最终诊断方案,分析二者产生的误差及原因,并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反馈与机器学习,对经验分析库和循证分析库进行修正,以提高下一次的问诊结果的准确率,通过不断地修正其诊断决策,让其在每次的机器学习中不断地减少诊断误差率,使人工智能在进行诊断时更加实用。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