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4908发布日期:2022-10-29 02:2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一般地涉及眼部检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屏幕的普及和广泛使用,青少年近视问题愈发严重。为了保护视力并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当前使用低强度红光来照射眼底。具体来说,照射眼底的低强度红光设备通过向黄斑区照射低能量红激光,可以精准模拟太阳光的有益光线。通过这样的照射,可以改善眼底血液循环,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多巴胺,使变薄的脉络膜恢复正常,同时供给巩膜足够的氧,由此加强巩膜的强度。最终,可以达到抑制眼轴非正常增长的效果,从而实现对近视的有效防控。
3.尽管如上所述红光照射对于近视的防控和纠正有效,但用于红光照射的设备当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当前的红光照射设备功能单一,无法提供除红光照射以外的功能,从而无法满足更多的用户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公开的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利用本公开的方案,不仅可以提供红光照射,还可以提供眼底拍照,从而满足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本公开在如下的多个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5.在一个方面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包括:至少一组眼底成像组件,其包括用于对眼底进行成像的成像光路;至少一组红光照射组件,其包括用于利用红光对眼底进行照射以便进行近视理疗的照射光路;以及移动机构,其用于移动所述眼底成像组件和/或红光照射组件,以便所述多功能装置对眼底进行成像或对眼底进行红光照射。
6.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移动机构至少包括第一移动平台,所述眼底成像组件和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并且所述第一移动平台根据操作指示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以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移动至对准所述眼部。
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装置还包括机壳,其用于封装所述至少一组眼底成像组件、所述至少一组红光照射组件和所述移动机构,并且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眼部的工作窗,其中所述移动机构根据所述操作指示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或所述红光照射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至与所述工作窗平行的位置,以便所述多功能装置经由所述工作窗对所述眼底进行成像或对眼底进行照射。
8.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其用于采集眼表图像,并且基于所述眼表图像确定定位信息,所述移动机构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对准所述眼部,以便对眼底进行成像;或者基于所述定位信息将所述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对准所述眼部,以便对眼底进行红光照射。
9.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和/或第二定位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获取第一眼表图像,并且基于所述第一眼表图像确定第一定位信息,所述移动机构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对准所述眼部,以便对眼底进行成像;和/或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获取第二眼表图像,并且基于所述第二眼表图像确定第二定位信息,所述移动机构基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将所述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对准所述眼部,以便对眼底进行红光照射。
10.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摄像头,其布置于所述眼底成像组件两侧,并且用于从不同角度分别采集第一眼表图像;第一图像分析模块,其用于:对不同角度的所述第一眼表图像进行分析,以获取第一眼表特征;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眼表特征确定所述第一定位信息。
11.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摄像头,其布置于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两侧,并且用于从不同角度分别采集第二眼表图像;第二图像分析模块,其用于:对不同角度的所述第二眼表图像进行分析,以获取第二眼表特征;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眼表特征确定所述第二定位信息。
12.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眼表特征和所述第二眼表特征均包括瞳孔或虹膜的位置、方向、形状和/或大小。
13.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平台和第三移动平台,其中所述眼底成像组件和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平台上,并且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移动平台之间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移动平台操作于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对准所述眼部;和/或基于所述第二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将所述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对准所述眼部。
14.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其用于基于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来控制所述红光照射组件,其中所述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经由所述眼底成像组件对所述眼底成像进行分析获得。
15.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所述眼底成像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中,所述眼底成像组件进一步用于:对所述眼底成像进行异常变化判断,以确定与所述眼底相关的当前生理状况。
16.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来控制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存在异常变化,控制开启、持续、增强、减弱或停止对所述眼底的红光照射。
17.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其用于基于眼表的当前生理状况来控制所述红光照射组件,其中所述眼表的当前生理状况经由所述定位组件对所述眼表图像进行分析获得。
18.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所述眼表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所述眼表的当前生理状况中,所述定位组件进一步用于:对所述眼表图像中的瞳孔进行形态和/或光反射分析,以确定与所述瞳孔相关的当前生理状况;和/或对所述眼表图像进行异常变化判断,以确定与眼表相关的当前生理状况。
19.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眼表的当前生理状况来控制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中,所
述第二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响应于瞳孔形态过大、过小或存在光反射异常,或者响应于所述眼表存在异常变化,控制开启、持续、增强、减弱或停止对所述眼底的红光照射。
20.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眼底成像组件和所述红光照射组件各自包括一组,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眼底成像组件或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以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单只眼球,以令所述多功能装置经由所述工作窗对单只眼球的眼底进行单成像或对相应眼球的眼底进行单照射。
21.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眼底成像组件包括一组,所述红光照射组件包括两组,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眼底成像组件或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以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朝向单只眼球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以令所述多功能装置经由所述工作窗对相应眼球的眼底进行单成像或对眼球的眼底进行双照射。
22.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眼底成像组件包括两组,所述红光照射组件包括一组,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眼底成像组件或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以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或所述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单只眼球,以令所述多功能装置经由所述工作窗对相应眼球的眼底进行双成像或对眼球的眼底进行单照射。
23.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眼底成像组件和所述红光照射组件各自包括两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组,各组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眼底成像组件或所述红光照射组件,以将所述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所述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以令所述多功能装置经由所述工作窗对眼底进行双成像或对眼底进行双照射。
24.利用本公开的多功能装置,可以通过移动机构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眼部,以实现在单个装置上对眼底进行成像或进行照射,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还设置有定位组件确定定位信息,以基于定位信息将红光照射组件调整至最佳照射位置,以确保照射效果。进一步地,本公开实施例还设置有控制模块,以基于眼底或眼部的生理状态控制红光照射,以提高红光照射的安全性。基于前述定位信息,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移动平台,并且多个移动平台之间滑动连接,以自动地实现在一个或者多个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和红光照射组件,提高了眼底成像效率和红光照射效率。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灵活设置眼底成像组件和红光照射组件的相应组件数,以实现多种成像和照射方式,例如可以实现单成像单照射、单成像双照射、双成像单照射或者双成像双照射等。
附图说明
25.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26.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27.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的又一示例性结构框图;
28.图3a-图3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29.图4a-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实现单成像单照射的示例性原理图;
30.图5a-图5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实现单成像双照射的示例性原理图;
31.图6a-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实现双成像单照射的示例性原理图;以及
32.图7a-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实现双成像双照射的示例性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为了便于对方案的清晰理解和符合法律的要求而提供的部分实施例,而并非可以实现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4.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100的示例性结构框图。如图1中所示,该多功能装置100可以包括至少一组眼底成像组件101、至少一组红光照射组件102以及移动机构103。下面将分别对前述眼底成像组件101、红光照射组件102以及移动机构103进行详细描述。
35.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眼底成像组件101可以包括用于对眼底进行成像的成像光路。其中,该眼底成像组件101内可以布置有例如前镜组和后镜组,并且前镜组可以包括接物目镜,而后镜组可以至少包括眼底照明光源、眼底摄像镜组、眼底分光棱镜以及眼底接收探测器。在一个实现场景中,经由前述接物目镜、眼底照明光源、眼底摄像镜组、眼底分光棱镜以及眼底接收探测器,可以形成对眼底进行成像的成像光路。
36.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红光照射组件102可以包括用于利用红光对眼底进行照射以便进行近视理疗的照射光路。其中,前述红光照射组件102内可以至少布置红光光源,由此基于该红光光源可以形成对眼底进行照射的照射光路。
37.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移动机构103可以用于移动眼底成像组件101和/或红光照射组件102,以便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对眼底进行成像或对眼底进行红光照射。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红光照射组件102和眼底成像组件101均可至少设置一组,并且前述红光照射组件102、眼底成像组件101以及移动机构103可以封装一个机壳内,并且该机壳还设有朝向眼部的工作窗(或者称为视窗)。在该情形下,被检者的眼部可以贴紧机壳上的工作窗,通过移动机构根据操作指示将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至与工作窗平行的位置,以便多功能装置经由工作窗对眼底进行成像或对眼底进行照射。
38.在一个实现场景中,上述移动机构103可以至少包括第一移动平台,并且第一移动平台根据操作指示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以将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移动至对准眼部。在该场景下,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可以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于该第一移动平台上,以在第一移动平台根据操作指示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时,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与工作窗平行的位置。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可以
通过设置第一传动组件来带动第一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第一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传动器(例如电机或者电磁等)和第一传动道(例如滑道、滑轨或者滑杆等),并且该第一传动道沿前述第一方向延伸。基于此,通过第一传动器带动第一移动平台在第一传动道上进行移动,以便令第一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进行移动。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眼底成像组件和红光照射组件设置成不同的高度,以形成上下堆叠的布置方式,例如眼底成像组件的高度可以低于红光照射组件的高度。基于前述布置方式,当第一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时,可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与工作窗平行的位置,而当第一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时,可以将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与工作窗平行的位置。由此,实现了眼底成像和红光照射之间的灵活切换。此外,还可以通过将红光照射组件设置在眼底成像组件上方或者下方,以形成上下堆叠的布置方式,以实现眼底成像和红光照射之间的切换。
40.结合上述描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眼底成像组件和红光照射组件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于一个移动平台上,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向上、向下移动,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眼部。由此,可以实现在单个装置上对眼底进行成像或进行照射,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不改变眼底成像装置和红光照射近视理疗装置基本光路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在单个设备上交替使用两种装置。进一步,眼底成像图像也可以被用于控制眼底红光照射。
41.在另一个实现场景中,上述移动机构还可以包括例如第二移动平台和第三移动平台。也即,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移动平台,并且第一、第二和第三移动平台之间滑动连接。在该场景下,上述眼底成像组件和红光照射组件可以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于第二移动平台上。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前述第二移动平台可以布置于第三移动平台上,第三移动平台可以布置于前述第一移动平台上。基于此,在第一移动平台根据操作指示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时,带动第二、第三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与工作窗平行的位置。此外,前述第二和第三移动平台操作于基于第一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对准眼部;和/或基于第二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将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对准眼部。其中,前述的定位信息可以由定位组件来确定。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包括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可以用于采集眼表图像,并且基于眼表图像确定定位信息。基于前述定位信息,该移动机构可以基于定位信息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对准眼部,以便对眼底进行成像;或者基于定位信息将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对准眼部,以便对眼底进行红光照射。
43.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100的又一示例性结构框图。如图2中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100可以包括至少一组眼底成像组件101、至少一组红光照射组件102、移动机构103和定位组件201。如前所述,前述移动机构103可以至少包括第一移动平台,以在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时,将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移动至对准眼部,实现对眼底进行成像或对眼底进行红光照射。在一些实例中,前述移动机构103还可以包括第二、第三移动平台,眼底成像组件和红光照射组件可以以上下堆叠的方式
布置于第二移动平台,由此经由第一、第二和第三移动平台之间滑动连接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和/或红光照射组件。
44.类似地,第二、第三移动平台也可以经由相应的传动组件(例如第二、第三传动组件)带动第二、第三移动平台分别沿第二、第三方向移动。与上述第一传动组件类似,第二、第三传动组件也可以分别包括第二、第三传动器(例如电机或者电磁等)和第二、第三传动道(例如滑道、滑轨或者滑杆等)。其中,第二、第三传动道分别沿第二、第三方向延伸,以便第二、第三传动器分别带动第二、第三移动平台分别沿第二、第三方向移动。稍后将结合图3a-图3b详细描述三个移动平台的布置方式。
45.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定位组件201可以包括第一定位组件和/或第二定位组件,其中第一定位组件可以用于获取第一眼表图像,并且基于第一眼表图像确定第一定位信息。由此,移动机构基于第一定位信息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对准眼部,以便对眼底进行成像和/或第二定位组件可以用于获取第二眼表图像,并且基于第二眼表图像确定第二定位信息。基于此,移动机构基于第二定位信息将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对准眼部,以便对眼底进行红光照射。在实现场景中,前述第一定位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摄像头和第一图像分析模块。其中,该第一摄像头可以布置于眼底成像组件两侧,并且用于从不同角度分别采集第一眼表图像。进一步地,可以经由前述第一图像分析模块对不同角度的第一眼表图像进行分析,以获取第一眼表特征,进而基于第一眼表特征确定第一定位信息。
46.例如,首先可以通过第一图像分析模块检测对不同角度的两张第一眼表图像进行检测,以获取第一眼表特征。接着,通过检测到的同一第一眼表特征在两张第一眼表图像上的位置区别来计算第一眼表特征的空间位置,以根据第一眼表特征的空间位置确定第一定位信息。基于确定的第一定位信息,能够反映眼底成像组件在各个方向相对于第一眼表特征所偏离的距离。由此可以基于各个方向相对于第一眼表特征所偏离的距离在一个或多个移动方向眼底成像组件,以将眼底成像组件调整至目标位置对眼底进行成像。
47.与上述第一定位组件类似,上述第二定位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摄像头和第二图像分析模块。其中,该第二摄像头可以布置于红光照射组件两侧,并且用于从不同角度分别采集第二眼表图像。进一步地,可以经由前述第二图像分析模块对不同角度的第二眼表图像进行分析,以获取第二眼表特征,进而基于第二眼表特征确定第二定位信息。基于确定的第二定位信息,能够反映红光照射组件在各个方向相对于第二眼表特征所偏离的距离。由此可以基于各个方向相对于第二眼表特征所偏离的距离在一个或多个移动方向红光照射组件,以将红光照射组件调整至目标位置对眼底进行照射。根据前述确定的第一定位信息和第二定位信息,除可以沿第一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和/或红光照射组件,还可以通过第二和第三移动平台操作于基于第一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对准眼部;和/或基于第二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将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对准眼部。
4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图像分析模块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是神经网络模型,例如还可以是计算机视觉模型。上述第一、第二眼表特征均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是瞳孔或虹膜的位置、方向、形状和/或大小。可以理解,在未设置第二定位模块时,也可以根据第一定位模块确定的第一定位信息来移动红光照射组件,以确保最佳的拍照效果以及红光
照射能够达到最佳照射效果。在设有第二定位模块时,可以在进行红光照射时基于第二定位模块获取的第二定位信息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红光照射组件,以确保红光照射组件处于最佳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照射效果。
49.图3a-图3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眼部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是示出多功能装置的主视图,图3b是示出多功能装置的俯视图。如图3a和图3b中示例性示出一组眼底成像组件、两组红光照射组件以及一组移动机构,并且该一组眼底成像组件和两组红光照射组件封装于机壳(图3a中仅示出部分机壳)301内。其中,该机壳301设有朝向眼部的工作窗(或者称为视窗)302。根据前文知,前述眼底成像组件内可以布置前镜组303和后镜组304,其中经由前镜组(例如接物目镜)303和后镜组(例如眼底照明光源、眼底摄像镜组、眼底分光棱镜以及眼底接收探测器)304内各光学器件,可以形成对眼球305的眼底进行成像的成像光路。前述红光照射组件可以至少布置红光光源306,以形成对眼底进行照射的照射光路307。
50.如图3a中进一步示出,上述一组移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移动平台308,在第一移动平台308上布置有第二移动平台309和第三移动平台310。其中,眼底成像组件101和红光照射组件102可以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于第二移动平台309上,而第二移动平台309可以布置于第三移动平台310上,并且第一移动平台308、第二移动平台309和第三移动平台310之间滑动连接。进一步地,图中示例性示出将眼底成像组件和红光照射组件设置成不同的高度的上下堆叠的布置方式。作为示例,眼底成像组件的高度低于红光照射组件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将红光照射组件设置于眼底成像组件的上方或者下方。图中还进一步示出第一定位组件,并且该第一定位组件包括两个摄像头311,该两个摄像头311布置于眼底成像组件的两侧,以确定第一定位信息。
51.在实现场景中,可以经由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一移动平台308沿第一方向上进行移动,以将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移动至对准眼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第一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传动器(例如电机或者电磁等)312和第一传动道(例如滑杆)313。作为示例,该第一传动道(例如滑杆)313可以布置成与第一移动平台308垂直。在该场景下,经由第一传动器312带动第一移动平台308沿第一传动道313移动,以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如图3a中的箭头a所示)移动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从而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与工作窗302平行的位置,图中所示为将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与工作窗302平行的位置,以对眼底进行照射以便进行近视理疗。
52.根据前文可知,基于上述第一定位信息,可以在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在该场景下,可以经由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移动平台309沿第二方向移动和/或经由第三传动组件带动第三移动平台310沿第三方向移动。其中,前述第二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二传动器(例如电机或者电磁等)314和第二传动道(例如滑轨)315。作为示例,该第二传动道315可以沿第三移动平台310所在平面的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经由前述第二传动器314带动第二移动平台309沿第二传动道315移动,以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如图3a和图3b中的箭头b所示)移动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前述第三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三传动器(例如电机或者电磁等)316和第三传动道(例如滑轨)317。作为示例,该第三传动道317可以沿第一移动平台308所在平面的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经由前述第三传动器316带动第三移动平台310沿第三传动道317移动,以沿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如图3b中的箭头c所示)
移动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
53.在一个实施场景中,还可以在第二移动平台上设置一组传动组件,例如第四传动组件,并且该第四传动组件也可以包括第四传动器和第四传动道。其中,前述第四传动道可以沿第二移动平台所在平面的竖直方向上延伸,经由第四传动器带动红光照射组件沿第四传动道移动,也可以实现在第三方向(也即x方向)上移动,以对红光照射组件进行精细调整,使得红光照射组件处于理想状态,以确保良好的照射效果。
54.可以理解,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组件中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已知,由此在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移动后仍然可以知道眼球中眼表特征(例如瞳孔)点的位置,也即第一定位信息。在该场景下,通过在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可以把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都调整到相对例如瞳孔的最佳位置,以确保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和照射效果。在进行照射时,假设被检者的眼球发生移动,可以通过设置第二定位组件(图中未示出)实时采集第二眼表图像并且确定第二定位信息,以通过移动机构在一个或多个方向实时调整红光照射组件,以确保红光照射组件处于最佳位置。在照射结束之后,又可以沿y方向移动整个第一移动平台,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移动至工作窗内对齐眼球的状态,以对眼底进行成像。基于此,不仅可以提高眼部的检测效率,还可以基于照射前、后的影像以及历史的影像数据能够对当前照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当发现有明显的变化或者存在变化趋势时可以暂停红光照射,并且引导被检者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55.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图3a和图3b中第一、第二移动平台的布置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第一、第二移动平台相对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方向上的移动也仅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的。基于第一、第二移动平台的不同布置方式,其对应移动的方向可以不同,例如第二移动平台也可以布置成沿第三方向移动。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其中,前述第一控制模块可以用于基于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来控制红光照射组件,其中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经由眼底成像组件对眼底成像进行分析获得。前述第二控制模块可以用于基于眼表的当前生理状况来控制红光照射组件,其中眼表的当前生理状况经由定位组件对眼表图像进行分析获得。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的眼底成像组件不仅可以用于对眼底进行成像,还可以眼底成像进行分析,获取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本公开实施例的定位组件不仅可以用于基于眼表图像确定定位信息,还可以用于基于眼表图像确定眼表的当前生理状况。基于获取的眼底和/或眼表的生理状况,可以控制例如红光照射的功率,避免损伤被检测者的眼部,从而提高红光照射的安全性。
57.具体地,可以通过眼底成像组件对所述眼底成像进行异常变化判断,以确定与眼底相关的当前生理状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例如计算机视觉算法来确定与眼底相关的当前生理状况。在实现场景中,当眼底的当前生理状况存在异常变化(例如眼底存在出血、充血、肿胀或者白斑),可以经由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开启、持续、增强、减弱或停止对眼底的红光照射。类似地,可以通过定位组件对眼表图像中的瞳孔进行形态和/或光反射分析,以确定与瞳孔相关的当前生理状况和/或对眼表图像进行异常变化判断,以确定与眼表相关的当前生理状况。当瞳孔形态过大、过小或存在光反射异常,或者眼表存在异常变化(例如眼表存在眼红或者出血点),经由第二控制模块控制开启、持续、增强、减弱或停止对所述
眼底的红光照射。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灵活设置眼底成像组件和红光照射组件的相应组件数,以实现单成像单照射、单成像双照射、双成像单照射或者双成像双照射等多种成像和照射方式。例如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可以设置一组眼底成像组件和一组红光照射组件,以实现单成像单照射。在该场景下,可以通过移动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单只眼球,以令多功能装置经由工作窗对单只眼球的眼底进行单成像或对相应眼球的眼底进行单照射。也就是说,当对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和进行照射后,可以经由移动机构沿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将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移动对准另一只眼球,再对另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和进行照射。
59.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可以设置一组眼底成像组件和两组红光照射组件,以实现单成像双照射。在该场景下,可以通过移动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朝向单只眼球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以令多功能装置经由工作窗对相应眼球的眼底进行单成像或对眼球的眼底进行双照射。也即,当对一只眼球进行成像后,可以经由移动机构沿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将眼底成像组件移动至另一只眼球,从而对另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在照射时,可以经由移动机构或者上述第四传动组件将红光照射组件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以对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同时照射。例如上述图3a和图3b示出为单成像双照射的方式。
60.在又一个实施场景中,可以设置两组眼底成像组件和一组红光照射组件,以实现双成像单照射。在该场景下,可以通过移动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单只眼球,以令多功能装置经由工作窗对相应眼球的眼底进行双成像或对眼球的眼底进行单照射。也即,当对一只眼球进行照射后,可以经由移动机构或者上述第四传动组件沿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将红光照射组件移动至另一只眼球,从而对另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照射。在眼底成像时,可以经由移动机构将眼底成像组件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以对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同时成像。
61.在又一个实施场景中,可以设置两组眼底成像组件和两组红光照射组件,以实现双成像双照射。在该场景下,通过各组移动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以令多功能装置经由工作窗对眼底进行双成像或对眼底进行双照射。即,通过两组眼底成像组件和两组红光照射组件同时对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或者照射。
62.图4a-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实现单成像单照射的示例性原理图。其中,图4a是示出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的实现单成像单照射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原理图,图4b是示出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的实现单成像单照射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原理图。
63.如图4a和4b中所示,该多功能装置包括一组眼底成像组件101和一组红光照射组件102。其中,图4a中示出在该眼底成像组件101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1。图4b中示出在该眼底成像组件101和红光照射组件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1和第二定位组件402。如前所述,一组眼底成像组件101和一组红光照射组件102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
于第二移动平台上,该第二移动平台布置于第三移动平台,第三移动平台布置于第一移动平台并且封装于机壳内,其中该机壳上开设有工作窗302。当第一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向上、向下移动时,可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工作窗内,以对被检者的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或者照射,例如图中所示是处于对被检者的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在该场景下,当对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或者照射后,可以经由移动机构中的例如第三移动平台带动沿第三方向(例如上述x方向)进行移动至朝向另一只眼球,从而对另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和进行照射。此外,还可以基于第一定位模块401确定的第一定位信息经由移动机构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101;和/或基于第二定位模块402确定的第二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沿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红光照射组件102,以确保拍摄效果或照射效果。
64.图5a-图5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实现单成像双照射的示例性原理图。其中,图5a是示出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的实现单成像双照射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原理图,图5b是示出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的实现单成像双照射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原理图。
65.如图5a和5b中所示,该多功能装置包括一组眼底成像组件101和两组红光照射组件102。其中,图5a中示出在该眼底成像组件101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1。图5b中示出在该眼底成像组件101和红光照射组件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1和第二定位组件40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组眼底成像组件101和两组红光照射组件102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于第二移动平台上,该第二移动平台布置于第三移动平台,第三移动平台布置于第一移动平台并且封装于机壳内,其中该机壳上开设有工作窗302。当第一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向上、向下移动时,可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工作窗内,以对被检者的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或者对两只眼球的眼底照射,例如图中所示是处于对被检者的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照射。在该场景下,当对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后,可以经由移动机构中的例如第三移动平台带动眼底成像组件沿第三方向(例如上述x方向)进行移动至朝向另一只眼球或带动红光照射组件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从而对另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或对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照射。类似地,还可以基于第一定位模块401确定的第一定位信息经由移动机构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101;和/或基于第二定位模块402确定的第二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沿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红光照射组件102,以确保拍摄效果或照射效果。
66.图6a-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实现双成像单照射的示例性原理图。其中,图6a是示出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的实现双成像单照射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原理图,图6b是示出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的实现双成像单照射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原理图。
67.如图6a和6b中所示,该多功能装置包括两组眼底成像组件101和一组红光照射组件102。其中,图6a中示出在该眼底成像组件101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1。图6b中示出在该眼底成像组件101和红光照射组件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1和第二定位组件402。在一个实施例中,两组眼底成像组件101和一组红光照射组件102以上下堆叠的方
式布置于第二移动平台上,该第二移动平台布置于第三移动平台,第三移动平台布置于第一移动平台并且封装于机壳内,其中该机壳上开设有工作窗302。当第一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向上、向下移动时,可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工作窗内,以对被检者的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或者对单只眼球的眼底照射,例如图中所示是处于对被检者的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在该场景下,当对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照射后,可以经由移动机构中的例如第三移动平台带动红光照射组件沿第三方向(例如上述x方向)进行移动至朝向另一只眼球或带动眼底成像组件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从而对另一只眼球的眼底进行照射或对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类似地,还可以基于第一定位模块401确定的第一定位信息经由移动机构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101;和/或基于第二定位模块402确定的第二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沿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红光照射组件102,以确保拍摄效果或照射效果。
68.图7a-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功能装置实现双成像双照射的示例性原理图。其中,图7a是示出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的实现双成像双照射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原理图,图7b是示出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的实现双成像双照射的多功能装置的示例性原理图。
69.如图7a和7b中所示,该多功能装置包括两组眼底成像组件101和两组红光照射组件102。其中,图7a中示出在该眼底成像组件101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1。图7b中示出在该眼底成像组件101和红光照射组件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01和第二定位组件40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两组移动机构,两组眼底成像组件101和两组红光照射组件102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布置于各组移动机构的第二移动平台上,该第二移动平台布置于第三移动平台,第三移动平台布置于第一移动平台并且封装于机壳内,其中该机壳上开设有工作窗302。当第一移动平台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向上、向下移动时,可以将眼底成像组件的成像光路或红光照射组件的照射光路移动至工作窗内,以对被检者的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或者对两只眼球的眼底照射,例如图中所示是处于对被检者的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在该场景下,可以经由移动机构中的例如第三移动平台带动眼底成像组件或红光照射组件沿第三方向(例如上述x方向)进行移动至朝向两只眼球,从而对两只眼球的眼底进行成像或者照射。类似地,还可以基于第一定位模块401确定的第一定位信息经由移动机构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眼底成像组件101;和/或基于第二定位模块402确定的第二定位信息沿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和/或沿第三方向(例如x方向)移动红光照射组件102,以确保拍摄效果或照射效果。
70.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相连”或“连接”等术语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71.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公开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公开方案的限制。
72.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3.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公开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公开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本文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