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衰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1492发布日期:2022-09-14 11:1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衰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衰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能够给机体提供保护性屏障,因此对维持机体的稳态十分关键。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抗氧化能力逐渐降低。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外来化学成分、药物等也会使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正常情况下,人体有一套对抗自由基的系统,可以保护机体不受自由基的损伤。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自由基增多,机体抵抗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自由基的产生和消除失去平衡,正常组织受到自由基攻击、破坏,功能受损,皮肤开始老化,进而导致氧化应激和机体损伤,从而使皮肤出现发炎、干燥、松弛、产生皱纹和色素等情况,加速皮肤衰老过程。
3.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其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皮肤生理性衰老,dna的复制受到抑制,衰老基因的表达很关键;二是外源环境因素,其中紫外线对皮肤影响最大。
4.所以从外界摄入可以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物成为保护皮肤细胞免受损伤的一种方法,做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可以起到抗衰老,避免肌肤过早老化的现象,因此皮肤的抗氧化越来越受到化妆品行业重视,抗氧化一度成为抗衰老的代名词,抗氧化的应用在化妆品行业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利用麦角硫因优异的抗氧化功能制备一种抗氧化抗衰老的组合物,同时为了麦角硫因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技术为麦角硫因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生态环境,其中的活性物质与麦角硫因组合,更有利于麦角硫因抗氧化功能的发挥,同时活性物质与麦角硫因组合,具有协同抗衰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刺激促进胶原生成的作用。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衰组合物,包括活性物质和麦角硫因,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或其衍生物和氨基酸或其衍生物。
7.所述活性物质和麦角硫因的质量比为1:(0.0005~2)。
8.所述维生素或其衍生物和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的质量比为1:(0.005~20)。
9.本技术还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上述活性物质和麦角硫因溶解于溶剂中来制备所述组合物。
10.所述溶剂包括水性溶剂。
11.本技术还提供上述组合物在抗衰方面的用途。
12.本技术还提供上述组合物在抗氧化中的用途。
13.本技术还提供上述组合物在皮肤护理品中的用途。
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皮肤护理品,包括上述组合物。
15.发明效果
16.1.本技术的抗衰组合物,通过活性物质与麦角硫因协同作用,具有显著的抗衰老和抗氧化效果,优于麦角硫因单独使用。同时在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全面提升了抗衰老的功效。
17.2.本技术的抗衰老组合物可以用于各种皮肤护理品,既可以单独作为抗衰老产品也可以与其他保湿、美白等成分共同发挥作用,提升皮肤护理品的全面功效,具有多元化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19.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衰组合物,包括活性物质和麦角硫因。
20.本发明人通过研究惊人地发现,维生素或其衍生物和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作为活性物质,能够使得麦角硫因发挥更强的抗衰、抗氧化作用。
21.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rg),学名为2-巯基l-组氨酸三甲基内盐,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紫外辐射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麦角硫因被人体或其他动物从饮食中迅速吸收后,不会被快速代谢或排泄到尿液中,而是以硫酮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因而不易发生自动氧化并能在某些组织和体液中累积至较高水平。强体外抗氧化性和天然安全性使麦角硫因在食品添加、保健制药、化妆护肤等各个领域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文献显示,提取方式、纯化方法、物化环境等因素均会对麦角硫因体外抗氧化性及其稳定性产生影响。
22.本技术提供的组合物中含有活性物质,通过活性物质的活化作用增强了麦角硫因的体外抗氧化性和稳定性。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物质和麦角硫因的质量比为1:(0.0005~2),例如可以为1:0.0005、1:0.0006、1:0.0007、1:0.0008、1:0.0009、1:0.001、1:0.005、1:0.01、1:0.015、1:0.02、1:0.025、1:0.03、1:0.035、1:0.04、1:0.045、1:0.05、1:0.055、1:0.06、1:0.065、1:0.07、1:0.075、1:0.08、1:0.085、1:0.09、1:0.095、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2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物质和麦角硫因的质量比为1:(0.001~1)。
2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物质和麦角硫因的质量比为1:(0.01~0.5)。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维生素或其衍生物和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的质量比为1:(0.005~20),例如可以为1:0.005、1:0.006、1:0.007、1:0.008、1:0.009、1:0.01、1:0.015、1:0.02、1:0.025、1:0.03、1:0.035、1:0.04、1:0.045、1:0.05、1:0.055、1:0.06、1:0.065、1:0.07、1:0.075、1:0.08、1:0.085、1:0.09、1:0.095、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2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维生素或其衍生物和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的质量比
为1:(0.01~10)。
2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维生素或其衍生物和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的质量比为1:(0.1~5)。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在所述组合物和溶剂总的百分比计,所述活性物质的添加量为0.1-5wt%,优选为0.5-2wt%,例如可以为0.1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1wt%、2wt%、3wt%、4wt%、5wt%。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在所述组合物和溶剂总的百分比计,所述麦角硫因的添加量为0.0001-5wt%,优选为0.001-1wt%,例如可以为0.0001wt%、0.0002wt%、0.0003wt%、0.0004wt%、0.0005wt%、0.0006wt%、0.0007wt%、0.0008wt%、0.0009wt%、0.001wt%、0.002wt%、0.003wt%、0.004wt%、0.005wt%、0.006wt%、0.007wt%、0.008wt%、0.009wt%、0.01wt%、0.02wt%、0.03wt%、0.04wt%、0.05wt%、0.06wt%、0.07wt%、0.08wt%、0.09wt%、0.1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1wt%、2wt%、3wt%、4wt%、5wt%。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在所述组合物和溶剂总的百分比计,所述维生素或其衍生物的添加量为0.1-5wt%,优选为0.5-2wt%,例如可以为0.1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1wt%、2wt%、3wt%、4wt%、5wt%。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在所述组合物和溶剂总的百分比计,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的添加量为0.1-5wt%,优选为0.5-2wt%,例如可以为0.1wt%、0.2wt%、0.3wt%、0.4wt%、0.5wt%、0.6wt%、0.7wt%、0.8wt%、0.9wt%、1wt%、2wt%、3wt%、4wt%、5wt%。
33.所述维生素或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维生素a或其衍生物、维生素b族或其衍生物、维生素c或其衍生物、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维生素e或其衍生物、维生素k或其衍生物等,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选取维生素b族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或其衍生物,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选取维生素为维生素b族及其衍生物,例如可以为维生素b1(硫胺素)或其衍生物硫胺素盐酸盐、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烟酸)或其衍生物烟酰胺、维生素b4(腺嘌呤)、维生素b5(泛酸)或其衍生物泛醇、维生素b6(吡哆醇)或其衍生物吡哆素盐酸盐、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b12(氰钴胺)等。
34.在本技术中,所述氨基酸是指在分子中既含有氨基同时又含有羧基的一类化合物,氨基酸衍生物是由氨基酸通过一系列反应化合而成的物质,即氨基酸衍生物的前身是氨基酸。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技术中,所述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指不包含麦角硫因在内的其他任何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35.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组氨酸或组氨酸盐酸盐、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或赖氨酸盐酸盐、聚赖氨酸、蛋氨酸或乙酰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或甘氨酸盐、脯氨酸或脯氨酸盐酸盐、丝氨酸或甲基丝氨酸和酪氨酸等。
3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包括选自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或甘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包括选自蛋氨酸、脯氨酸或甘氨酸中
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蛋氨酸。
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脯氨酸。
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甘氨酸或甘氨酸盐。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亮氨酸。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蛋氨酸和脯氨酸。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蛋氨酸和甘氨酸。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蛋氨酸和亮氨酸。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脯氨酸和甘氨酸。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蛋氨酸、脯氨酸和甘氨酸。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蛋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蛋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甘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蛋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物质包括腺嘌呤和脯氨酸。
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腺嘌呤和甘氨酸。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腺嘌呤和蛋氨酸。
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腺嘌呤和亮氨酸。
5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生物素和脯氨酸。
5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生物素和甘氨酸。
5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生物素和蛋氨酸。
5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生物素和亮氨酸。
5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c和脯氨酸。
5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c和甘氨酸。
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c和蛋氨酸。
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c和亮氨酸。
62.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的任一种组合物,其是由活性物质和麦角硫因组成。
63.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物质由维生素或其衍生物和氨基酸或其衍生物组成。
64.本技术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任一组合物在抗衰老方面的用途。
65.本技术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任一组合物在皮肤护理品中的应用。
66.所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将本技术所提供的组合物添加到皮肤护理品中、与皮肤护理品直接组合使用、与其他护肤品间接组合使用。
67.所述皮肤护理品可以为液态、半固态、固态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精华液、防晒霜、油类、爽身类、沐浴类、眼周护肤类、面膜类、洗面类、卸妆类、粉底类、粉饼类、胭脂类、涂身彩妆类、描眉类、眼影类、眼睑类、眼毛类、眼部彩妆卸除剂、护唇膏类、亮唇油类、普色唇膏类、唇线笔等。
68.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皮肤护理品,所述皮肤护理品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组合
物。
6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皮肤护理品还可以包括抗氧化剂、防腐和防霉剂、保湿剂、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香料、色素、功能助剂等组分。
70.本技术的抗衰组合物,其通过活性物质与麦角硫因配伍,具有出色的抗衰老功效,例如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方面,本技术的抗衰组合物就能够显著提高胶原蛋白合成,其在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率最高可达161%,相比于非本技术的组合物,提高将近50%,且本技术的组合物各物质之间的协同效果显著,通过金氏公示计算的q值最高可达到1.48,具有非常明显的协同增强效果。
71.而皮肤衰老的一大因素氧化也是本技术的组合物可以有效对抗的,如二苯基苦味肼自由基(dpph)是一种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它的量多少是评判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技术的组合物对dpph清除率具有明显的提高,本技术通过提供给麦角硫因合适的活性物质提供的环境,可以使麦角硫因发挥更出色的自由基清除效果,相比于仅仅含有同等量的麦角硫因而不含有活性物质,本技术的组合物对dpph清除率提高了近10%。
72.再如脂质过氧化是氧化损伤所涉及的细胞途径之一,本技术的组合物可以有效清除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之一丙二醛(mda)从而改善脂质过氧化的情况,进而减轻氧化过程达到抗衰老的目的。本技术的组合物在活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麦角硫因发挥更加出色的mda的清除效果,相比于而没有活性物质仅含有麦角硫因的组合物mda清除率可以提高15%以上。
73.因此,本技术的组合物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以及抗氧化方面都具有实质意义的改善,这二者是延缓衰老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技术的组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抗衰效果,可以应用到多种皮肤护理品中。
74.实施例
75.实施例1
76.准确称取腺嘌呤0.5g,脯氨酸0.5g,麦角硫因0.001g,使用纯化水溶解,定容到100ml,得到组合物。
77.实施例2-16以及对比例1-8
78.按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实施例2-16以及对比例1-8的组合物,其中氨基酸、维生素和麦角硫因的含量如表1所示。
79.表1
80.[0081][0082]
试验例1促进i型胶原蛋白生成效果
[0083]
试剂和仪器
[0084]
dmem基础培养基(gibco)、胎牛血清(gibco)、pbs(gibco)、0.25%胰酶-含edta含酚红(gibco)、青霉素链霉素双抗(gibco)、超纯水、人i型胶原蛋白human col-1elisatest kit试剂盒(sigma-aldrich)。
[0085]
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小型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涡漩仪(美国scilogex公司)、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生物安全柜(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普通倒置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中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瑞士tecan公司)、紫外辐照计(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
[0086]
测试过程
[0087]
(1)细胞培养
[0088]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用dmem基础培养基添加10%胎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每三天按1:2传代,选择第三代以上的细胞开始测试。
[0089]
(2)样品溶解
[0090]
采用dmem基础培养液分别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组合物稀释20倍,得到样品溶液。
[0091]
(3)人i型胶原蛋白col-1表达量检测
[0092]
hsf用胰酶消化后以1
×
105个/ml密度接种在6孔板中,每孔3ml细胞悬液。于细胞培养箱培养过夜后,用pbs缓冲液缓慢清洗一次,加入3ml样品溶液,阴性对照组加入等量dmem基础培养液,48h后收集细胞,超声30s裂解细胞,离心收集上清液,按col-1elisakit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测定col-1含量。
[0093]
(4)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的计算方法
[0094]
胶原蛋白生成率=(样品组胶原蛋白含量-阴性对照组胶原蛋白含量)/阴性对照胶原蛋白含量
×
100%
[0095]
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0096]
组合物的叠加效应我们用金氏公式:q=e(a+b)/(ea+eb-ea
×
eb)(其中q《0.55为明显拮抗,q=0.55-0.85为拮抗,q=0.85-1.15为相加,q》1.15为增强)进行验证。
[0097]
例如,当麦角硫因的浓度为0.001%时的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为99.78%(对比例1),当腺嘌呤的浓度为0.5%和脯氨酸的浓度为0.5%时的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为110.87%(对比例8),麦角硫因(0.001%)与腺嘌呤(0.5%)+脯氨酸(0.5%)组合使用的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为121.52%(实施例1),则,
[0098]
ea=0.001%麦角硫因的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99.78%;
[0099]
eb=0.5%腺嘌呤+0.5%脯氨酸的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110.87%;
[0100]
e(a+b)=0.001%麦角硫因与0.5%腺嘌呤+0.5%脯氨酸组合使用的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121.52%,
[0101]
带入公式可得q=1.21。
[0102]
同样按上述公式得到以上各个浓度组合的q值。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0103]
表2
[0104][0105][0106]
如表2中的金氏公式计算出的q值可以看出,以本技术的实施例1-5为例,其q值均在1.15以上,最高可达1.48,由此表明,本技术的组合物获得了协同增强i型胶原蛋白生成的效果。
[0107]
本技术中的组合物对于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均在118%以上,最高可达161%,相比于对比例8仅含有活性物质,其胶原蛋白的生成率为110.87%,以及对比例1-5中仅含有麦角硫因的胶原蛋白生成率均在100%左右,本技术的组合物对于i型胶原蛋白生成率明显提高,即使含有活性物质中的一种如维生素或其衍生物、氨基酸或其衍生物,如对比例6和7,其胶原蛋白的生成率也仅为114.65%和99.83%,效果也不如本技术的组合物。
[0108]
试验例2抗氧化效果dpph测试
[0109]
二苯基苦味肼自由基(dpph)是一种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dpph的甲醇或乙
醇溶液呈紫色,在510-53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在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自由基清除剂提供1个电子与dpph的孤对电子配对使其褪色,褪色程度与接收的电子呈定量关系,表现为溶液颜色变浅,吸光度减小。自由基清除剂的能力越强,吸光度越小。分别精密量取dpph溶液5.0ml和样品溶液5.0ml置具塞试管中,混匀。以等体积的水与95%乙醇混合溶液为空白对照。室温放置30分钟,于523nm处分别测定溶液吸光度值。
[0110]
试剂和仪器
[0111]
实验材料:2,2-二苯基-1-苦基肼(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0112]
仪器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50,岛津;al-104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瑞士;ph计,梅特勒-托利多,瑞士。
[0113]
测试过程
[0114]
(1)溶液配制
[0115]
0.1mm dpph溶液:精密称取4.0mg dpph置1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95%乙醇溶解并定容。
[0116]
样品溶液:实施例1~16、对比例1~8的组合物
[0117]
(2)操作步骤
[0118]
分别精密量取dpph溶液5.0ml和样品溶液5.0ml置具塞试管中,混匀。以等体积的水与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为空白对照。室温放置30分钟,于523nm处分别测定溶液吸光度值。另设一组分别精密量取dpph溶液5.0ml和纯化水5.0ml混合,操作同上。
[0119]
(3)计算方法
[0120][0121]
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技术的组合物如实施例1-5,和对比例1-5的含有等量麦角硫因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组合物中含有活性组合物,相对于对比例1-5不含有活性物质,对dpph清除率具有明显的提高,如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dpph清除率为28.43%,对比例4的dpph清除率为18.89%,提高了近10%。
[0122]
表3
[0123][0124][0125]
试验例3脂质过氧化的测试
[0126]
脂质过氧化是氧化损伤所涉及的细胞途径之一,并且与dna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其许多反应的终产物都能够与dna相互作用并造成氧化性dna损伤。最近也发现它具有一定的化学致癌风险。丙二醛(mda)是机体暴露于环境异物中引起氧化损伤的的一种生物标志物,是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之一,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检测到。mda的评估是氧化剂诱导的细胞毒性产生的重要标志,因此,可通过测定mda,评估不同化学物质的抗自由基功效。
[0127]
试剂和仪器
[0128]
实验材料: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dmem基础培养基(gibco)、胎牛血清(gibco)、pbs(gibco)、0.25%胰酶-含edta含酚红(gibco)、青霉素链霉素双抗(gibco)、细胞裂解液
(碧云天)、mda检测试剂盒(碧云天)。
[0129]
仪器设备: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小型高速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涡漩仪(美国scilogex公司)、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生物安全柜(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普通倒置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中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瑞士tecan公司)。
[0130]
测试过程
[0131]
(1)溶液配制
[0132]
样品溶液:实施例1~16、对比例1~8的组合物,
[0133]
其他溶液:pbs缓冲液、100μmol/l过氧化氢、dmem基础培养液。
[0134]
(2)操作步骤
[0135]
hsf用胰酶消化后以1
×
105个/ml密度接种在12孔板中,每孔1ml细胞悬液。于细胞培养箱培养过夜后,用pbs缓冲液缓慢清洗一次,模型组加入100μmol/l过氧化氢,实验组加入1ml样品溶液,再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过氧化氢,阴性对照组加入等量dmem基础培养液,作用16h,每项处理设置3个重复。孵育完成后用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用mda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中mda含量。
[0136]
(3)计算方法
[0137]
mda清除率=(过氧化氢组mda浓度-样品组mda浓度)/过氧化氢组mda浓度
×
100%。
[0138]
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4所示。由表中可知,本技术的组合物如实施例1-5,和对比例1-5的含有等量麦角硫因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组合物中含有活性组合物,相对于对比例1-5不含有活性物质,对mda清除率具有明显的提高,如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mda清除率为47.46%,对比例3的mda清除率为30.87%,提高了15%以上。
[0139]
表4
[0140]
[0141][0142]
尽管以上结合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