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

文档序号:32160041发布日期:2022-11-12 02:0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


背景技术:

2.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肝硬化失代偿导致的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尤为棘手,严重时常危及生命,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对治疗疗效的判断至关重要。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增高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症引起的并发症。导致门脉压力增高的疾病有肝内和肝外两大类。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硬化剂、组织粘合剂、皮圈套扎等在紧急内镜下止血取得了显著疗效。
3.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表现非常猛烈,会在静脉曲张出血点形成大范围的血凝块,消化内镜下往往没有视野,也找不到出血点,因此对于血凝块的处理尤为重要。如果暴力处理血凝块,可能引起再次喷射状出血。现有对于血凝块的处理装置中,大多直接进行简单的切割或者吸取,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再次出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意在提供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血凝块的处理简单直接(未在吸取或者切割血凝块之前进行一定的缓冲设计,因此具有再次造成大出血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包括插入管组件和剪刀组件,插入管组件包括外管及圆管,圆管位于外管内,圆管与外管固定连接,圆管与外管之间为冲洗腔,圆管内为吸取腔,吸取腔上设有吸取孔,冲洗腔上设有冲洗孔,冲洗腔远离冲洗孔一侧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泵组件,吸取腔远离吸取孔一侧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负压吸引器。
6.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将插入管组件插入胃管通道,然后插入管组件一侧将部分伸出胃管通道,进而将插入杆组件对准需清理的血凝块,然后在泵组件和负压吸引器的驱动下,泵组件往冲洗腔里面喷射生理盐水,吸取腔将产生负压,从而产生一定的吸力,血凝块在生理盐水的冲击和负压所带来的的吸力下,通过生理盐水的冲洗将附着在胃壁上的血凝块将一定程度被冲击远离胃壁,通过负压的吸附也可以使血凝块远离胃壁。如此使得血凝块和胃壁之间将露出部分缝隙,然后剪刀组件将对准缝隙进行切割血凝块,血凝块在被切割之后,吸取腔内的负压,将会把刚刚所切割的血凝块吸出,然后冲洗腔又在泵组件的驱动下,往胃内注入生理盐水,从而清理切割血凝块之处。
7.基础方案的优点:通过冲洗腔的设计,一方面可更加温和且准确的切割血凝块,从而可避免在切割时切割用力太大或者方向不正确而导致切割不干净或者大出血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对切割后的部位进行清洗,以避免影响视线,剪刀组件的设计可血凝块被切割的较为干净,然后吸取腔的设计可使及时的清理所切割下来的血凝块,避免妨碍后续切割其
他血凝块的操作。
8.进一步,剪刀组件包括手持杆和刀片轴,手持杆位于插入管组件一侧,刀片轴固定连接于手持杆一侧,刀片轴延伸至圆管内部,刀片轴上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两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杆,拉动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圆管铰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覆盖部分圆管和外管,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刀块,第二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刀块,第一刀块和第二刀块呈倾斜状。
9.基础方案的原理:当需剪血凝块时,通过拉动手持杆,将会带动刀片轴水平运动,然后将会拉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拉力的作用下,往圆管一则开启,并且第一刀块和第二刀块将会互相靠拢,从而实现剪切血凝块。
10.基础方案的优点:通过拉动手持杆便可直接对血凝块进行切割,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切割后的血凝块将体积较小,一定程度可避免堵塞圆管内部的问题,并且易于被吸出。
11.进一步,刀片轴上设有若干刀片。
12.基础方案的原理:血凝块剪切完之后,将在负压的影响下,被吸到圆管内,然后血凝块圆管内流动时,将受到刀片的切割作用,从而被切割搅碎。
13.基础方案的优点:通过刀片的设计,一方面血凝块被切碎后更易于被吸出,另一方面可避免血凝块堵塞圆管,从而影响后续的操作。
14.进一步,第二刀块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刀柱,相邻两刀柱之间设有槽口。
15.基础方案的原理:当切割血凝块时可切割的更加细碎。
16.基础方案的优点:更易于后续吸取血凝块和切割血凝块。
17.进一步,手持杆上设有若干弹簧,若干弹簧与外管固定连接。
18.基础方案的原理:当未拉动手持杆时,弹簧呈收缩状态,当需剪血凝块拉动手持杆,弹簧伸长,然后不需剪血凝块时,手持杆可在弹簧的拉力下,回到初始位置。
19.基础方案的优点:在弹簧的拉力下,手持杆可及时回位,一定程度可避免重复的操作,节约一定时间。
20.进一步,手持杆靠近插入管一侧设有滑轨,弹簧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手持杆和弹簧通过滑轨和滑动块转动连接。
21.基础方案的原理:当血凝块进入圆管之后,通过转动手持杆,可带动刀片轴转动,从而带动刀片旋转运动,进而对血凝块进行更为充分的切割和搅碎。
22.基础方案的优点:通过转动刀片,可对血凝更进行较为充分的切割。
23.进一步,手持杆上设有防滑套。
24.基础方案的原理:防滑套的设计,可增加摩擦力。
25.基础方案的优点:当拉动手持杆时,防滑套的设计,可具有一定的防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的俯视剖视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的侧视图。
2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的手持杆侧视图。
2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的弹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管1、圆管2、手持杆3、刀片轴4、刀片5、连接杆6、拉动杆7、第一刀块8、冲洗腔9、吸取腔10、第二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2、滑轨13、滑动块14、弹簧15、负压吸引器16、泵组件18、第二刀块19。
32.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包括插入管组件和剪刀组件,插入管组件包括外管1及圆管2,圆管2位于外管1内,圆管2与外管1固定连接,圆管2与外管1之间为冲洗腔9,圆管2内为吸取腔10、吸取腔10上设有吸取孔,冲洗腔9上设有冲洗孔,冲洗腔9远离冲洗孔一侧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泵组件18,具体的:泵组件18为水泵。吸取腔10远离吸取孔一侧通过连接管连通有负压吸引器16。
33.剪刀组件包括手持杆3和刀片轴4,手持杆3位于插入管组件一侧,刀片轴4固定连接于手持杆3一侧,刀片轴4上设有若干刀片5,刀片轴4延伸至圆管2内部,手持杆3上设有若干弹簧15和防滑套,若干弹簧15与外管1固定连接,弹簧15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4,手持杆3靠近弹簧15一侧设有滑轨13,手持杆3和弹簧15通过滑轨13和滑动块14转动连接。
34.刀片轴4上铰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两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杆7,拉动杆7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1均与圆管2铰接,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1覆盖部分圆管2和外管1,第一支撑板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刀块8,第二支撑板1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刀块19,第一刀块8和第二刀块19呈倾斜状,且第二刀块19沿横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刀柱,相邻两刀柱之间设有槽口。
3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操作时,将插入管组件插入胃管通道,然后插入管组件一侧将部分伸出胃管通道,进而将插入杆组件对准血凝块与胃壁的缝隙处。然后在泵组件18和负压吸引器16的驱动下,泵组件18往冲洗腔9里面喷射生理盐水,吸取腔10将产生负压,从而产生一定的吸力,血凝块在生理盐水的冲击和负压所带来的的吸力下,通过生理盐水的冲洗将附着在胃壁上的血凝块将一定程度被冲击远离胃壁,通过负压的吸附也可以使得血凝块远离胃壁,如此使得血凝块和胃壁之间将露出部分缝隙。然后通过拉动手持杆3,将会带动刀片轴4水平运动,然后将会拉动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1,使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1在拉力的作用下,往圆管2一则开启,并且第一刀块8和第二刀块19将会互相靠拢,从而实现剪切血凝块。
36.血凝块在被切割之后,吸取腔10内的负压,将会把刚刚所切割的血凝块吸入至圆管2内。通过转动手持杆3,可带动刀片轴4转动,从而带动刀片5旋转运动,进而对血凝块进行更为充分的切割和搅碎,切割后的血凝块将体积较小,一定程度可避免堵塞圆管2内部的问题,并且易于被吸出。切割完之后,在弹簧15的拉力下,手持杆3可及时回位,然后冲洗腔9又在泵组件18的驱动下,往胃内注入生理盐水,从而清理切割血凝块之处。
37.其中通过冲洗腔9的设计,一方面可更加温和且准确的切割血凝块,从而可避免在切割时切割用力太大或者方向不正确而导致切割不干净或者大出血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对切割后的部位进行清洗,以避免影响视线。剪刀组件的设计可使血凝块被切割的较为干净,然后吸取腔10的设计可及时的清理所切割下来的血凝块,避免妨碍后续切割其他血凝块的操作。
3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
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