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肩颈按摩仪

文档序号:33154316发布日期:2023-02-03 23:2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肩颈按摩仪

1.本发明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肩颈按摩仪。


背景技术:

2.颈椎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疏松或者椎间盘脱落等一系列功能障碍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颈椎后路手术主要适用于颈椎疾病,例如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等,具有手术风险小和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3.在颈椎后路手术病人恢复的过程中,有的病人在术后会出现肩颈疼痛,通过对肩颈按摩会有一定缓解并有助于术后康复,按摩仪可以对肩颈部位进行按摩缓解疼痛,但由于现有的按摩仪为整体结构,使得按摩仪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开颈椎后路手术中在中间颈部留下的伤口,且在按摩仪使用时头部缺少承托使得头部在长时间使用按摩仪时会较为酸痛,并在头部碰触按摩仪会对伤口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肩颈按摩仪,解决了现有的肩颈按摩仪在用于颈椎后路手术后的病人时无法避开病人伤口以及病人头部与按摩仪接触进一步对伤口处造成伤害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肩颈按摩仪,包括两个通过弧形弹性片连接的弧形按摩仪主体,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的内弧面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柔性防护层,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上同方向的一侧共同设置有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托举装置,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同方向的另一侧共同设置有用于与患者背部接触提供支撑力的支撑装置;
7.其中,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关于所述弧形弹性片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用于与患者的两侧的肩颈贴合,且所述弧形弹性片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的端部上靠近外弧面的边缘处,所述托举装置通过所述柔性防护层交叉粘接在患者胸前和所述支撑装置多点间隔接触患者背部共同提供支撑力。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性防护层包括两个沿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的弧形轨迹分别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的内弧面上的同一侧边缘处的弧形插槽,每个所述弧形插槽内均滑动插设有弹性插条,两个所述弹性插条上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上设置有两个供患者手臂穿过的套洞,且所述防护布在套设在患者手臂上时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布上位于两个所述弹性插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垫层。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举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上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上共同连接有与所述弧形弹性片连接的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上背离承托面的一侧转动
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装置上沿垂直于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弧形轨迹的方向设置有多个托槽,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托槽上共同设置有固定组件,且所述立柱与所述中间板之间活动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板包括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弹性片固定连接的支柱,所述条形板上与所述支柱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与对应所述立柱滑动连接的轨迹槽,且所述轨迹槽沿所述立柱在所述弧形弹性片发生形变时的运动轨迹设置在所述条形板上。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托板包括与所述条形板转动连接的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弧形延伸板,且两个所述弧形延伸板沿所述弧形底板调整位置后通过螺栓在所述弧形底板上固定位置。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端部两侧的两个内凹槽,每个所述内凹槽内均通过固定弹簧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托槽内对应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对应所述卡板并与外部连通的卡槽。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一侧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多个支撑垫,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垫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有弹性垫,且所述支撑垫通过螺栓在所述背板上固定位置,所述托槽设置在所述背板上背离患者背部的一侧。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背板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按摩仪主体连接的单板,且两个所述单板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托槽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单板上。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垫包括与所述单板滑动连接的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上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梯型座,且所述梯型座上梯形截面的下底所在的侧面用于与患者背部接触。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发明利用设置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并通过弧形弹性片连接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使得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之间存在间隙以便避让患者颈部后路的伤口,避免在使用时对伤口造成伤害,其次通过柔性防护层和支撑装置支撑托举装置托举患者头部,且支撑装置与患者背部多点间隔接触,使得支撑装置对患者肩背疼痛处避让,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并避免了对患者伤口和疼痛处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肩颈按摩仪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肩颈按摩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柔性防护层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固定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支撑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图3中所示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条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28.1-弧形按摩仪主体;2-柔性防护层;3-托举装置;4-支撑装置;5-弧形弹性片;
29.201-弧形插槽;202-弹性插条;203-防护布;204-套洞;205-缓冲垫层;
30.301-立柱;302-中间板;303-弧形托板;304-支撑板;305-托槽;306-固定组件;307-条形板;308-支柱;309-轨迹槽;310-弧形底板;311-弧形延伸板;312-内凹槽;313-固定弹簧;314-卡板;315-卡槽;
31.401-背板;402-支撑垫;403-弹性垫;404-单板;405-滑动底座;406-梯型座。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椎后路手术病人肩颈按摩仪,包括两个通过弧形弹性片5连接的弧形按摩仪主体1,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的内弧面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柔性防护层2,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上同方向的一侧共同设置有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托举装置3,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同方向的另一侧共同设置有用于与患者背部接触提供支撑力的支撑装置4;
34.其中,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关于弧形弹性片5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用于与患者的两侧的肩颈贴合,且弧形弹性片5设置在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的端部上靠近外弧面的边缘处,托举装置3通过柔性防护层2交叉粘接在患者胸前和支撑装置4多点间隔接触患者背部共同提供支撑力。
35.本发明在使用时,向两侧掰动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并套设在患者脖颈上,并将弧形弹性片5的位置对准患者颈部伤口处,然后通过柔性防护层2在患者胸前的位置粘接固定,避免了弧形按摩仪主体1在使用时晃动与患者伤口接触而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且通过弧形弹性片5所在的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之间的空间避让患者的伤口,避免了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在使用时与患者伤口接触造成伤害的问题。
36.其次,支撑装置4与患者背部接触并与柔性防护层2同时为托举装置3提供支撑力,使得托举装置3在托举患者头部时不会对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造成压迫,继而避免了弧形按摩仪主体1发生动作后与患者伤口接触造成伤害的问题。
37.且支撑装置4与患者背部多点间隔接触,可以对患者肩背疼痛处进行一定的避让,进一步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38.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按摩仪主体1与现有的按摩仪的运行原理相同,只是外观做成了弧形,且进一步的,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可通过在弧形弹性片5内设置线路连接进而统一控制,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39.柔性防护层2包括两个沿弧形按摩仪主体1的弧形轨迹分别平行设置在两个弧形
按摩仪主体1的内弧面上的同一侧边缘处的弧形插槽201,每个弧形插槽201内均滑动插设有弹性插条202,两个弹性插条202上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布203,防护布203上设置有两个供患者手臂穿过的套洞204,且防护布203在套设在患者手臂上时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
40.柔性防护层2在使用时,患者两个手臂穿过对应的套洞204后将防护布203披在肩颈处,对伤口处产生一定的防护效果。
41.其次,通过弹性插条202同时插设在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上一侧边缘处的弧形插槽201内,从而将防护布203连接在弧形按摩仪主体1上,便于拆卸清洗。
42.两个弧形插槽201即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上同一侧边缘处的弧形插槽201是为同一个弧形插槽201,同一侧的弧形插槽201的设置位置相同并同时与弹性插条202滑动插接。
43.防护布203上位于两个弹性插条20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垫层205。
44.缓冲垫层205用于填充弹性插条202之间的区域,避免因弹性插条202的厚度而使得防护布203和弧形按摩仪主体1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得弹性插条202对患者颈部产生挤压,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45.托举装置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上的立柱301,两个立柱301上共同连接有与弧形弹性片5连接的中间板302,中间板302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弧形托板303,弧形托板303上背离承托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04,支撑装置4上沿垂直于弧形按摩仪主体1弧形轨迹的方向设置有多个托槽305,支撑板304和托槽305上共同设置有固定组件306,且立柱301与中间板302之间活动连接。
46.托举装置3在使用时,支撑板304根据患者头部的托举角度插设至对应高度的托槽305内并通过固定组件306进行固定,然后患者头部即可放置在弧形托板303上,使得患者头部在使用弧形按摩仪主体1的过程中被托举,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性,并通过柔性防护层2固定弧形按摩仪主体1以及支撑装置4与患者背部接触,使得弧形按摩仪主体1只提供垂直肩部向上的支撑力,避免了患者头部压迫弧形按摩仪主体1倾斜导致与患者伤口接触造成伤害的问题。
47.在调整支撑板304与不同的托槽305连接时,支撑板304的调整带动弧形托板303在中间板302上转动,从而使得弧形托板303的角度发生改变。
48.立柱301支撑中间板302并通过弧形弹性片5支撑中间板302,保证了弧形托板303在中间板302上的稳定性,且立柱301与中间板302活动连接,使得立柱301在弧形弹性片5发生形变可沿中间板302运动,中间板302与弧形弹性板5连接保持位置不动,从而避免对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之间张开或者闭合的动作造成干涉,即立柱301在保持与中间板302连接时仅提供支撑。
49.中间板302包括条形板307,条形板307上设置有与弧形弹性片5固定连接的支柱308,条形板307上与支柱308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与对应立柱301滑动连接的轨迹槽309,且轨迹槽309沿立柱301在弧形弹性片5发生形变时的运动轨迹设置在条形板307上。
50.通过支柱308与条形板307连接以对条形板307提供支撑,并在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相对运动套设在患者脖颈上时限制条形板307的位置相对弧形弹性板5不变,从而使得两个立柱308沿对应的轨迹槽309运动,既保证了两个立柱对于条形板307的支撑从而保证了弧形托板303托举患者头部的稳定性,其次避免了对于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相向运动的动作的干涉。
51.弧形托板303包括与条形板307转动连接的弧形底板310,弧形底板310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弧形延伸板311,且两个弧形延伸板311沿弧形底板310调整位置后通过螺栓在弧形底板310上固定位置。
52.弧形托板303在使用时,通过沿弧形底板310调整两个弧形延伸板311之间的间距,然后通过螺栓在弧形底板310上固定弧形延伸板311,使得两个弧形延伸板311在共同托举患者头部的同时可以适用于不同头型大小的患者,提高了适用范围和实用性。
53.固定组件306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撑板304端部两侧的两个内凹槽312,每个内凹槽312内均通过固定弹簧313滑动连接有卡板314,托槽305内对应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对应卡板314并与外部连通的卡槽315。
54.固定组件306在使用时,朝着内凹槽312内底部的方向顶动卡板314运动并压缩固定弹簧313,然后将支撑板304放置进入托槽305内,卡板314在托槽305内壁的阻碍下保持压缩固定弹簧313的状态不变并沿着托槽305内壁滑动至卡槽315处,在固定弹簧313的弹力作用下卡板314卡设至卡槽315内,从而固定支撑板3204至托槽305内,保证了弧形托板303在托举患者头部时的稳定性。
55.卡槽315与外部连通,通过卡槽315向内顶动卡板314运动然后调整支撑板304的位置从而解除对支撑板304位置的锁定。
56.支撑装置4包括设置在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一侧的背板401,背板40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多个支撑垫402,相邻两个支撑垫402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有弹性垫403,且支撑垫402通过螺栓在背板401上固定位置,托槽305设置在背板401上背离患者背部的一侧。
57.支撑装置4在使用时,调整支撑垫402在背板401上的位置以避让患者肩背上的疼痛处,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并通过支撑垫402与患者背部接触,然后通过背板401为托槽305和支撑板304提供支撑。
58.支撑垫402与背板401接触并通过螺栓固定支撑垫402在背板401上的位置,使得患者肩背上的疼痛处位于相邻两个支撑垫402之间,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59.通过设置的弹性垫403填充相邻两个的支撑垫402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且弹性垫403与支撑垫402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使得在调整两个支撑垫402的之间的位置可使用不同长度的弹性垫403.
60.背板401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连接的单板404,且两个单板404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托槽305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设置在两个单板404上。
61.通过设置两个相互之间转动连接的单板404分别与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连接,避免了在两个弧形按摩仪主体1相向运动或者相背运动时背板401不能发生同步运动从而造成干涉的问题。
62.托槽305分割成两部分,即托槽305上的两个卡槽315分别位于两个单板404上,保证对于支撑板304的有效固定并避免对于两个单板404之间转动的干涉。
63.支撑垫402包括与单板404滑动连接的滑动底座405,滑动底座405上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梯型座406,且梯型座406上梯形截面的下底所在的侧面用于与患者背部接触。
64.由于患者背部并不平整的,当梯型座406与患者背部接触时在头部压力的作用下梯型座406相对滑动底座405转动,使得患者背部接触的始终是平面,避免对患者背部造成积压损伤。
65.其次,梯型座406上的下底所在的侧面与患者背部接触,避免在梯型座406上底所在侧面与患者背部接触导致转动时倾斜翻转对患者背部造成积压损伤。
66.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