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2193发布日期:2022-12-06 22:2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伴随着大数据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广大民众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如何将大数据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健康监控领域成了当前热门以及未来前景广阔的课题,为将大数据与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于健康检测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
3.经检索,2021年5月28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1284229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其大致描述为,健康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感应装置、处理装置、支撑装置、采样装置、数据库和处理器,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患者的数据进行检测,感应装置被构造为对患者的生理指征进行采集,处理装置被构造为对患者的体液样品进行采集,支撑装置被构造为对患者的体重、身高参数进行采集,采样装置被构造为对体液样品进行检测,数据库被构造用于对各个患者的数据进行存储,前述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对患者的多种体征参数进行采集与检测并将对应数据进行存储,但是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在于对庞大的、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是实时交互式的查询效率和分析能力,然而上述方案虽然实现了对患者的多种体征参数进行采集与检测并将对应数据进行存储,但是对于大数据的利用较为匮乏,并且对应数据进行存储后并未对患者所处状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也未形成反馈,功能性和实用性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其不仅可以实现对于患者的多种体征参数的采集与检测,而且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达到病情诊断和预判的目的,对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较好,并且可以对预判结果形成反馈,功能性和实用性均较好。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包括健康检测系统,还包括云端数据库和反馈终端,其中所述健康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感应装置、处理装置、支撑装置、采样装置、数据库和处理器,且健康检测系统配套有载体,其中所述载体分为安装壳和佩戴链,所述安装壳由两个相互配合的半空壳相互连接而成,且两个半空壳内均设置有用于健康检测系统辅助支撑定位的填充架,两个半空壳之间的接触处密封设置,两个半空壳中靠近人体的一个半空壳上设置有弹性传导膜,所述佩戴链与所述安装壳连接,其中所述云端数据库包括大数据服务器和云计算系统,所述反馈终端和健康检测系统均可通过基站实现与云端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互。
8.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载体为手环类装饰时,两个所述半空壳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设置不同色彩与形状,此时佩戴链为腕带手链。
9.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载体为项链类装饰时,两个所述半空壳能够根据不同性别的需求设置不同类别,此时佩戴链为项链。
10.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挂件类物品时,此时佩戴链为挂链,且挂链上配套有挂钩。
1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终端为智能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且智能手机终端内和电脑终端内均配套有app客户端。
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感应装置设置有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安装在弹性传导膜上。
13.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填充架分别包括连接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分别卡扣在两个所述半空壳内,所述第一支撑环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压片,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环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压片,且多个第一弹性压片和多个第二弹性压片之间间隔交替设置。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中,通过与云端数据库的连通,便于对健康检测系统对患者所检测的数据进行上云备份存储的同时能够对存储数据进行计算与筛选,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达到病情预判目的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存储归类应用,对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性较好。
17.2.本发明中,通过反馈终端的配合,能够对大数据和云计算所得出的数据分析的预判结果进行反馈,功能性和实用性均较好,通过基站的配备,便于形成反馈终端与云端数据库之间的信息网络中继站,便于信息的实时快速传递。
18.3.本发明中,通过载体的设计,能够实现对于健康检测系统的搭载,使健康检测系统的搭载更为人性化、小型化和美观化。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信息传导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云端数据库数据处理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半空壳、弹性传导膜和第一支撑环等配合的分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附图标记为:
25.1、健康检测系统;2、云端数据库;3、反馈终端;4、安装壳;5、佩戴链;6、半空壳;7、填充架;8、弹性传导膜;9、基站;10、第一支撑环;11、第二支撑环;12、第一弹性压片;13、第二弹性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1
27.请参阅图1-5,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包括健康检测系统1,还包括云端数据库2和反馈终端3,反馈终端3为智能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且智能手机终端内和电脑终端内均配套有app客户端,通过反馈终端3的配合,能够对大数据和云计算所得出的数据分析的预判结果进行反馈,功能性和实用性均较好,其中,健康检测系统1包括检测装置、感应装置、处理装置、支撑装置、采样装置、数据库和处理器,且健康检测系统1配套有载体,其中,载体分为安装壳4和佩戴链5,安装壳4由两个相互配合的半空壳6相互连接而成,且两个半空壳6内均设置有用于健康检测系统1辅助支撑定位的填充架7,两个填充架7分别包括连接第一支撑环10和第二支撑环11,第一支撑环10和第二支撑环11分别卡扣在两个半空壳6内,第一支撑环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压片12,第二支撑环1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压片13,且多个第一弹性压片12和多个第二弹性压片13之间间隔交替设置,便于实现对于健康检测系统1内部的稳定支撑安装,两个半空壳6之间的接触处密封设置,两个半空壳6中靠近人体的一个半空壳6上设置有弹性传导膜8,检测装置、感应装置设置有检测端子,检测端子安装在弹性传导膜8上,佩戴链5与安装壳4连接,载体为手环类装饰,两个半空壳6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设置不同色彩与形状,佩戴链5为腕带手链,通过载体的设计,能够实现对于健康检测系统1的搭载,使健康检测系统1的搭载更为人性化、小型化和美观化,其中云端数据库2包括大数据服务器和云计算系统,通过与云端数据库2的连通,便于对健康检测系统1对患者所检测的数据进行上云备份存储的同时能够对存储数据进行计算与筛选,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达到病情预判目的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存储归类应用,对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性较好,反馈终端3和健康检测系统1均可通过基站9实现与云端数据库2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基站9的配备,便于形成反馈终端3与云端数据库2之间的信息网络中继站,便于信息的实时快速传递。
28.实施例2
29.请参阅图1-5,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包括健康检测系统1,还包括云端数据库2和反馈终端3,反馈终端3为智能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且智能手机终端内和电脑终端内均配套有app客户端,通过反馈终端3的配合,能够对大数据和云计算所得出的数据分析的预判结果进行反馈,功能性和实用性均较好,其中健康检测系统1包括检测装置、感应装置、处理装置、支撑装置、采样装置、数据库和处理器,且健康检测系统1配套有载体,其中载体分为安装壳4和佩戴链5,安装壳4由两个相互配合的半空壳6相互连接而成,且两个半空壳6内均设置有用于健康检测系统1辅助支撑定位的填充架7,两个填充架7分别包括连接第一支撑环10和第二支撑环11,第一支撑环10和第二支撑环11分别卡扣在两个半空壳6内,第一支撑环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压片12,多个第二支撑环1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压片13,且多个第一弹性压片12和多个第二弹性压片13之间间隔交替设置,便于实现对于健康检测系统1内部的稳定支撑安装,两个半空壳6之间的接触处密封设置,两个半空壳6中靠近人体的一个半空壳6上设置有弹性传导膜8,检测装置、感应装置设置有检测端子,检测端子安装在弹性传导膜8上,佩戴链5与安装壳4连接,载体为项链类装饰,两个半空壳6能够根据不同性别的需求设置不同类别,佩戴链5为项链,通过载体的设计,能够实现对于健康检测系统1的搭载,使健康检测系统1的搭载更为人性化、小型化和美观化,其中
云端数据库2包括大数据服务器和云计算系统,通过与云端数据库2的连通,便于对健康检测系统1对患者所检测的数据进行上云备份存储的同时能够对存储数据进行计算与筛选,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达到病情预判目的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存储归类应用,对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性较好,反馈终端3和健康检测系统1均可通过基站9实现与云端数据库2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基站9的配备,便于形成反馈终端3与云端数据库2之间的信息网络中继站,便于信息的实时快速传递。
30.实施例3
31.请参阅图1-5,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包括健康检测系统1,还包括云端数据库2和反馈终端3,反馈终端3为智能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且智能手机终端内和电脑终端内均配套有app客户端,通过反馈终端3的配合,能够对大数据和云计算所得出的数据分析的预判结果进行反馈,功能性和实用性均较好,其中健康检测系统1包括检测装置、感应装置、处理装置、支撑装置、采样装置、数据库和处理器,且健康检测系统1配套有载体,其中载体分为安装壳4和佩戴链5,安装壳4由两个相互配合的半空壳6相互连接而成,且两个半空壳6内均设置有用于健康检测系统1辅助支撑定位的填充架7,两个填充架7分别包括连接第一支撑环10和第二支撑环11,第一支撑环10和第二支撑环11分别卡扣在两个半空壳6内,第一支撑环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弹性压片12,多个第二支撑环1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弹性压片13,且多个第一弹性压片12和多个第二弹性压片13之间间隔交替设置,便于实现对于健康检测系统1内部的稳定支撑安装,两个半空壳6之间的接触处密封设置,两个半空壳6中靠近人体的一个半空壳6上设置有弹性传导膜8,检测装置、感应装置设置有检测端子,检测端子安装在弹性传导膜8上,佩戴链5与安装壳4连接,载体为挂件类物品时,佩戴链5为挂链,且挂链上配套有挂钩,通过载体的设计,能够实现对于健康检测系统1的搭载,使健康检测系统1的搭载更为人性化、小型化和美观化,其中云端数据库2包括大数据服务器和云计算系统,通过与云端数据库2的连通,便于对健康检测系统1对患者所检测的数据进行上云备份存储的同时能够对存储数据进行计算与筛选,可以利用大数据实现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达到病情预判目的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存储归类应用,对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性较好,反馈终端3和健康检测系统1均可通过基站9实现与云端数据库2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基站9的配备,便于形成反馈终端3与云端数据库2之间的信息网络中继站,便于信息的实时快速传递。
32.综上所述,该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检测的患者将健康检测系统1通过载体佩戴在身体上,当载体为手环类装饰,佩戴在手腕上,当载体为项链类装饰,佩戴在脖颈上,当载体为挂件类物品时,佩戴在上衣上,且尽量保持弹性传导膜8与人体皮肤的接触,以保证检测数据的贴合有效性,检测完成后健康检测系统1将检测数据通过基站9上传至云端数据库2进行保存,并且云计算系统对云端数据库2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分类,同时结合云端数据库2内的已有数据进行类比分析,实现患者身体指标的现状的判断,并且对于潜在风险的预判,得到分析结果,最后再通过基站9将数据的分析结果反馈至反馈终端3,同时反馈终端3基于患者现有的移动设备平台而实现,基站9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运营中的4g和5g基站9而实现,所以为该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铺设工作提供了基础设施,有效提高了该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运行的可行性。
33.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健康检测系统是引用背景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2842294a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化健康检测系统中的现有装备,并且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患者的数据进行检测,感应装置被构造为对患者的生理指征进行采集,处理装置被构造为对患者的体液样品进行采集,支撑装置被构造为对患者的体重、身高参数进行采集,采样装置被构造为对体液样品进行检测,数据库被构造用于对各个患者的数据进行存储,并且根据前述装置的具体情况与载体的具体尺寸合理情况必要情况下将前述装置进行微型集成化或者利用市场上的现有具备同样功能的现有小型化产品来代替,由于本发明侧重对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运用,所以对于患者身体参数的具体检测方式只需实现对应检测即可,对此不在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