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就医一体化服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3610发布日期:2022-12-10 03:54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就医一体化服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就医一体化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远程医疗辅助平台大多采用pc作为家庭医疗服务器,同时结合其他周边的医疗数据采集传感器来获取用户的医疗数据。这种以pc作为家庭服务器的系统,无法实现移动的功能,必须要求使用者主动操作,要求使用会使用电脑,对使用者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使用要求。而且,病人无法及时上传个人病情给医生,医生无法及时给不在医院住院的病人一定的指导,导致病人突发病情常发生。而医院的医生管理以及科室之间的互通,还有医院信息的公开和公告发布无法进行分类和针对发布。住院的患者无法了解医生排班、无法在线缴费,遇到特殊病情,也无法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得到主治医生给出的建议。对于部分患者不能随时来医院,而又需要医生给出建议,则需要在线就诊并及时给患者建议就诊或住院等,需要远程与医生沟通。因此,需要一个一体化医疗服务系统便于医院的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就医一体化服务系统,解决了远程就诊困难,医院管理无法高效进行,住院病人无法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在外患者无法及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医生等问题。
4.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就医一体化服务系统,包括:
5.用户端,所述用户端设置患者端和游客端,所述患者端需要患者注册id,登录所述患者端需输入注册的id信息,所述游客端可以直接访问系统,所述患者端包括网页界面服务和移动终端设备,患者通过所述网页服务界面用于与医生互动、查询就诊时间和就诊结果以及查看医生的嘱咐,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设置在移动设备内的检测仪器,所述移动设备上具有网络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网络模块通过无线或有限与互联网网络连接,所述移动设备上需输入id信息登录方能进入服务系统,所述检测仪器通过蓝牙与移动设备内蓝牙模块连接;
6.医生端,用于与患者端的患者进行在线沟通诊断、预约门诊诊断和病例本上传,所述病例本包括患者病情描述、取药单和病房分配,还用于查看自己排班情况和上传请求单;
7.医院端,用于发布医院信息、医生排班信息、接收医生上传请求单以及接收用户端上传的意见信息;
8.住院患者端,用于需要住院或已经住院的患者与医生和医院交流信息,还用于患者查询信息和在线缴纳费用;
9.总服务器,用于网络连接用户端、医生端、医院端和住院患者端,实现各端的信息交互;
10.所述医生端、医院端和住院患者端均设有一个独立服务器,所述独立服务器内均
设有一个独立的数据库,所述医院端能通过总服务器调取医生端和住院患者端内独立数据库内数据,而医生端和住院患者端无法互相调取独立数据库内数据以及无法调取医院端内独立数据库数据。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总服务器内设有区域储存模块,所述区域储存模块内设有多个大容量区域块,对服务系统内数据进行分类,每种类型数据对应储存在一个区域块内;
12.设立几个备份区域块,当某类数据储存的所述区域块出现存储异常时,将自动跳转到某个备份区域块进行继续储存。
13.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系统内数据的分类包括:用户端与医生端交流信息数据、医院端与医生端交流信息、医生端与住院患者端交流信息以及医院端向医院端和住院患者端发布的公告信息。
14.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游客端可以进入到医生端的服务器与相关医生对接,询问医疗方面的问题,若游客需要门诊或挂号,则需要建立患者端与对应医生预约门诊时间或网上挂号;
15.所述游客端还能查看医院端发布的医院公告和医院信息介绍。
16.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设备为盒体且其内设有多个检测仪器放置腔,所述移动设备上设有无线网卡插槽,所述无线网卡插槽用于插入无线网卡。
17.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生端与患者端的患者进行在线沟通诊断包括语音沟通和视频沟通,若无法通过所述在线沟通诊断达到诊断效果,则患者通过患者端填写预约门诊诊断请求,医生对预约门诊诊断请求通过后,患者根据预约时间去医院上门诊断;
18.所述在线沟通诊断、预约门诊诊断的诊断病情将写在电子的病例本上。
19.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医生上传的所述请求单内容包括医生门诊排班请求、医生手术时间请求以及请假请求。
20.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院端包括总端和科室端,所述总端用于发布医院信息和接收各科室医生上传的意见信息,所述科室端用于接收对应科室医生上传的信息和向对应科室发布排班信息以及公告。
21.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系统还设有在线挂号端,游客或患者登录服务系统的在线挂号端界面注册一个挂号id,填写挂号人信息后可在在线挂号端在线挂号并交纳在线挂号费;
22.等待12-24小时,进入在线挂号端内查询预约挂号信息。
23.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生端和住院患者端均分科室管理,在所述医生端内各个科室之间的医生可以互相交流、互传资料以及推送病人进行门诊,所述住院患者端各科室的医生可以查看其他科室排班情况,但无法调阅其他科室资料,所述住院患者端的住院患者无法查看其他科室排班信息。
24.本发明中,患者可以远程与医生进行在线诊断,患者还可以通过检测仪器检测身体情况,将检测参数及时上传给对应医生,医生及时给出建议,还能通过服务系统在线挂号,而医院内部医生之间沟通以及医院信息的公开更加方便,对于住院病人更容易查看自己病情、科室医生排班情况以及及时将病人出现的病情发送给主治医生,便于主治医生及
时反馈注意事项。
附图说明
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就医一体化服务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就医一体化服务系统,包括:
29.用户端,所述用户端设置患者端和游客端,所述患者端需要患者注册id,登录所述患者端需输入注册的id信息,所述游客端可以直接访问系统,所述患者端包括网页界面服务和移动终端设备,患者通过所述网页服务界面用于与医生互动、查询就诊时间和就诊结果以及查看医生的嘱咐,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设置在移动设备内的检测仪器,所述移动设备上具有网络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网络模块通过无线或有限与互联网网络连接,所述移动设备上需输入id信息登录方能进入服务系统,所述检测仪器通过蓝牙与移动设备内蓝牙模块连接;
30.医生端,用于与患者端的患者进行在线沟通诊断、预约门诊诊断和病例本上传,所述病例本包括患者病情描述、取药单和病房分配,还用于查看自己排班情况和上传请求单;
31.医院端,用于发布医院信息、医生排班信息、接收医生上传请求单以及接收用户端上传的意见信息;
32.住院患者端,用于需要住院或已经住院的患者与医生和医院交流信息,还用于患者查询信息和在线缴纳费用;
33.总服务器,用于网络连接用户端、医生端、医院端和住院患者端,实现各端的信息交互;
34.所述医生端、医院端和住院患者端均设有一个独立服务器,所述独立服务器内均设有一个独立的数据库,所述医院端能通过总服务器调取医生端和住院患者端内独立数据库内数据,而医生端和住院患者端无法互相调取独立数据库内数据以及无法调取医院端内独立数据库数据。
35.为了保护患者病情信息,患者需要注册id,通过输入账号登录,与相关门诊医生沟通、在线诊断,若无法在线诊断完成诊断,则医生需要告诉患者在线对接预约,医生将通过在线预约,在规定时间上门就诊。在线就诊的患者都有一个电子病例栏,用于医生网上填写病例,以及填写取药单和住院单。而一些患者并不在医院,易出现高血压、脉搏不正常等情况,患者可以通过检测仪器检测身体将数据传输到移动设备,通过移动设备传送到对应医生,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36.医生端可以在线接收诊断患者,并给出免费诊断,还能通过医生端了解医院发布信息,并能上传个人请求,包括换班、调休等请求。
37.医院无需在通过通知各科室主管或科室长等,来传达信息或公告。
38.对住院患者进行统一管理和网上信息传达和公布。患者可以通过住院患者端查看医院对该科室发布的信息、查看主治医生对病人的嘱咐以及查看医生排班情况,还能上传自己病情给主治医生,便于主治医生不在时,能及时给出建议。
39.独立的数据库便于各个板块的独立管理能力,方便数据不互相干扰或互传导致数据混乱。
40.医生端、医院端和住院患者端均设有一个独立服务器,而医生、医院管理人员以及住院患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或电脑与独立服务器网络相接,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
41.所述总服务器内设有区域储存模块,所述区域储存模块内设有多个大容量区域块,对服务系统内数据进行分类,每种类型数据对应储存在一个区域块内;
42.设立几个备份区域块,当某类数据储存的所述区域块出现存储异常时,将自动跳转到某个备份区域块进行继续储存。
43.区域块能够对不同类型数据进行分类存储,还能有效防止数据混乱而导致数据丢失。而且还能对储存异常的区域块及时更换到备份区域块进行储存,防止储存模块出现异常而导致整个服务系统无法储存数据。
44.所述服务系统内数据的分类包括:用户端与医生端交流信息数据、医院端与医生端交流信息、医生端与住院患者端交流信息以及医院端向医院端和住院患者端发布的公告信息。不仅限上述数据类型,还可根据需要设定数据类型。
45.所述游客端可以进入到医生端的服务器与相关医生对接,询问医疗方面的问题,若游客需要门诊或挂号,则需要建立患者端与对应医生预约门诊时间或网上挂号;
46.所述游客端还能查看医院端发布的医院公告和医院信息介绍。
47.非患者可以咨询医生,了解相关病的知识,若要仅限诊断,则需要注册账户,以保护信息安全。
48.所述移动设备为盒体且其内设有多个检测仪器放置腔,所述移动设备上设有无线网卡插槽,所述无线网卡插槽用于插入无线网卡。
49.便于患者在外也可以进行检测,并件数据上传给医生。检测包括心率检测、体检测、血压检测以及血糖检测等。
50.所述医生端与患者端的患者进行在线沟通诊断包括语音沟通和视频沟通,若无法通过所述在线沟通诊断达到诊断效果,则患者通过患者端填写预约门诊诊断请求,医生对预约门诊诊断请求通过后,患者根据预约时间去医院上门诊断;
51.所述在线沟通诊断、预约门诊诊断的诊断病情将写在电子的病例本上。
52.语音沟通主要用于讲述病情,而视频可以远程指导患者做相关动作以及查看病人体表现状来判断病情。
53.医生上传的所述请求单内容包括医生门诊排班请求、医生手术时间请求以及请假请求。
54.所述医院端包括总端和科室端,所述总端用于发布医院信息和接收各科室医生上传的意见信息,所述科室端用于接收对应科室医生上传的信息和向对应科室发布排班信息以及公告。
55.所述服务系统还设有在线挂号端,游客或患者登录服务系统的在线挂号端界面注册一个挂号id,填写挂号人信息后可在在线挂号端在线挂号并交纳在线挂号费;
56.等待12-24小时,进入在线挂号端内查询预约挂号信息。系统会对预约挂号人定时定量排班,分配给对应医生就诊,预约挂号无法预约当天就诊,当天就诊需要到医院挂号。
57.所述医生端和住院患者端均分科室管理,在所述医生端内各个科室之间的医生可以互相交流、互传资料以及推送病人进行门诊,所述住院患者端各科室的医生可以查看其他科室排班情况,但无法调阅其他科室资料,所述住院患者端的住院患者无法查看其他科室排班信息。便于各个科室独立管理和相互沟通,也便于跨科室病人在多个科室下治疗,有利于科室之间沟通病情。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