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03733发布日期:2022-12-02 19:5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病人也不断增加。
3.目前在治疗上,主要通过各种西药进行治疗,并且各自针对进行治疗,比如高血压的患者,就服用降低血压的药物来进行。若针对同时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就同时服用降低血压和降低血脂的药物来进行。
4.中医理论指出,疾病应该从整体观来看,不应仅仅从人身体的单一指标来辩证论治。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的产生,属于代谢综合征,主要是血液粘稠、湿气过重导致的。因此针对该类型的疾病,亟需开发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降低高血糖、降低高血脂和降低高尿酸的中药组合物。
6.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灵芝、山药、茯苓、山楂、桑葚、肉桂、夏枯草、薏苡仁、芡实和莲子。
7.作为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成:灵芝1~10份、山药1~10份、茯苓1~10份、山楂1~10份、桑葚1~10份、肉桂1~10份、夏枯草1~10份、薏苡仁1~10份、芡实1~10份和莲子1~10份。
8.作为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成:灵芝2~8份、山药2~8份、茯苓2~8份、山楂2~8份、桑葚2~8份、肉桂2~8份、夏枯草2~8份、薏苡仁2~8份、芡实2~8份和莲子2~8份。
9.作为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制成:灵芝5份、山药5份、茯苓5份、山楂5份、桑葚3份、肉桂3份、夏枯草3份、薏苡仁3份、芡实2份和莲子2份。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称取灵芝、山药、茯苓、山楂、桑葚、肉桂、夏枯草、薏苡仁、芡实和莲子,粉碎,装袋,即得。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选用灵芝、山药、茯苓、山楂、桑葚、肉桂、夏枯草、薏苡仁、芡实和莲子十味中药材,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湿气过重的特点,提出了祛湿、补气和行血的治法。
13.其中,以灵芝为君药,以山药、茯苓为臣药,佐以山楂、桑葚、肉桂、夏枯草、薏苡仁、芡实和莲子,共达祛湿、补气行血之功。
14.经过试验发现,具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或高尿酸的人群,血压、血糖会逐步降低,尿酸及胆固醇饮用一个月后会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的生产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应用和技术效果。
16.实施例一
17.按重量组分,称取灵芝5份、山药5份、茯苓5份、山楂5份、桑葚3份、肉桂3份、夏枯草3份、薏苡仁3份、芡实2份和莲子2份,粉碎,装袋,即得。规格:每袋10包,每包6克。
18.实施例二
19.按重量组分,称取灵芝8份、山药8份、茯苓8份、山楂2份、桑葚2份、肉桂2份、夏枯草2份、薏苡仁2份、芡实2份和莲子2份,粉碎,装袋,即得。规格:每袋10包,每包6克。
20.实施例三
21.按重量组分,称取灵芝2份、山药2份、茯苓2份、山楂2份、桑葚8份、肉桂8份、夏枯草8份、薏苡仁8份、芡实8份和莲子8份,粉碎,装袋,即得。规格:每袋10包,每包6克。
22.为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特作以下试验:
23.上述实施例一所得产品,每天用开水冲泡一袋,如茶温饮即可,可以多次冲泡,不计次数,喝淡为止。30天为一个疗程。
24.禁忌
25.1、忌油腻、高盐、高嘌呤、含糖食物及腌制品。
26.2、忌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
27.注意
28.1、“三高”人员,不能马上停止服用现用降糖降压药,或其他心脑血管药物;服用本发明产品,只能逐步减量,常见高血压(无并发症者)一般半年可停服西药;常见糖尿病(无并发症者),非胰岛素使用者一般三个月可停服西药,使用胰岛素者半年可停服西药。
29.2、对于痛风,此药茶仅能降低尿酸,对发作期的疼痛无缓解效果。
30.3、服用本发明产品可正常饮食,不需专门饮食糖尿病食物,但不能直接吃糖类食物,如果糖、巧克力、蛋糕、可乐等,也不能饮酒。
31.4、服用本发明产品会出现食量增大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原因在于恢复肝脾肾三脏的正常代谢,故能增强食欲食量。现有的一些治疗“三高”的药物长期服用,会损伤肠胃功能,导致各类并发症频发。
32.本发明研究的是具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或高尿酸的人群,每项研究均选取30例确诊的病患。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产品的有益效果,通过检测服用前后的各项指标,并通过指标的波动来确定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显效: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值;好转:各项指标有降低或降低西药服用量后指标保持稳定;无效:各项指标没有变动。结果发现,30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5例,好转24例,无效1例;30例高血糖患者中,显效6例,好转22例,无效2例;30例高血脂患者中,显效3例,好转25例,无效2例;30例高尿酸患者中,显效6例,好转23例,无效1例。
33.为更好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提供以下病例进行说明。
34.病例1
35.李某,男,72岁,患高血压糖尿病10余年,服用西医降压降糖药物,血压常在150-160/95-110mmhg之间,空腹血糖常在9-13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二产品一月后,血压血糖明
显下降,继续服用3年有余,中间两次减量西医降糖降压药,血压稳定在140-150/100-110mmhg,空腹血糖稳定在6.5-8.5之间。
36.病例2
37.何某,男,50岁,患高血压8年,服用西医降压药物,血压常在120-135/85-100mmhg,但时有头昏头痛等情形,尤其是西医降压药没有按时吃,血压立马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二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但头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继续配合服用实施例二产品二月后,减量西医降压药1/4,血压以旧稳定在110-125/75-85mmhg,且头昏头痛的并发症没有复发。
38.病例3
39.张某,58岁,高血压二年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在129-135/90-70mmhg,伴随头晕症状。一旦没有按时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就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头昏明显改善,继续服用本发明产品一周后减量西药降压药1/3血压以旧稳定在129-135/89-80mmhg,且头昏没有复发。
40.病例4
41.王某,42岁,高血压3年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在117-128/85-70mmhg。若不按时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会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继续服用本发明产品一周后减量西药降压药1/3血压以旧稳定在117-128/85-70mmhg。
42.病例5
43.赵某,47岁,高血压5年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在120-135/88-72mmhg。若不按时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会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继续服用本发明产品一周后减量西药降压药1/3血压以旧稳定在120-135/88-72mmhg。
44.病例6
45.李某,77岁,高血压11年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在128-140/92-82mmhg。若不按时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会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继续服用本发明产品一周后减量西药降压药1/3血压以旧稳定在128-140/92-82mmhg。
46.病例7
47.申某,63岁,高血压14年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在130-140/89-80mmhg。若不按时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会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继续服用本发明产品一周后减量西药降压药1/3血压以旧稳定在130-140/89-80mmhg。
48.病例8
49.曾某,57岁,高血压20年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在120-135/75-88mmhg。若不按时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会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继续服用本发明产品一周后减量西药降压药1/3血压以旧稳定在120-135/75-88mmhg。
50.病例9
51.黄某,37岁,高血压2年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在115-125/76-85mmhg。若不按时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会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继续服用本发明产品一周后减量西药降压药1/3血压以旧稳定在115-125/76-85mmhg。
52.病例10
53.罗某,45岁,高血压6年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正常在115-135/80-90mmhg。若不按时
服用西药降压药,血压会升高。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月后血压无明显波动,继续服用本发明产品一周后减量西药降压药1/3血压以旧稳定在115-135/80-90mmhg。
54.病例11
55.刘某,男,70岁,患糖尿病5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二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二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6.6-8.5。
56.病例12
57.张某,男,45岁,患糖尿病3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1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1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半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5.8-6.3。
58.病例13
59.刘某,女,53岁,患糖尿病10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2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一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6.3-7.6。
60.病例14
61.陈某,女,48岁,患糖尿病5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2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一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6.3-7.2。
62.病例15
63.李某,男,34岁,患糖尿病2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2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一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6.3-7.1。
64.病例16
65.王某,男,65岁,患糖尿病12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2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一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6.5-7.5。
66.病例17
67.曲某,男,39岁,患糖尿病3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2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一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6.2-7.1。
68.病例18
69.廖某,男,77岁,患糖尿病15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2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一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7.1-8.0。
70.病例19
71.罗某,男,57岁,患糖尿病11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2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一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6.5-7.7。
72.病例20
73.陈某,女,62岁,患糖尿病8年服用西医降糖药。血糖在10到14之间配合服用实施例三产品2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现服用一年有余,空腹血糖稳定在6.8-7.6。
74.病例21
75.曾某母亲,67岁,糖尿病六年,一直口服西医降糖药,配合服用实施例一产品一周,未服前,空腹血糖8.9,服用后,开始波动下降,第一天7.6,第二天8.0,第三天8.3,第四天6.4,第五天8.0,第六天8.1。
76.病例22
77.李某,女,63岁,尿酸超标十多年,期间痛风发作过三次,最严重时,脚无法落地,且痛至无法入睡,间断性中医治疗,能止痛,但尿酸降低不明显,服药实施例三产品一个月后,
尿酸指标从644将至554,降尿酸效果明显。
78.病例23
79.马某,男,55岁,尿酸超标五年,期间痛风发作过一次,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一个月后,从635将至540,降尿酸效果明显。
80.病例24
81.廖某,男,43岁,尿酸超标三年多,期间痛风发作过三次,服用过很多药,效果不明显,直到服用本实施所得产品十个月后,尿酸从512降为451,胆固醇从7.74降为6.85,甘油三酯从16.4降为8.82。
82.病例25
83.马某,男,47岁,尿酸超标八年有余,期间痛风发作过多次,最严重时,脚无法落地,且痛至无法入睡,中西医都治疗过,最好的情况是能止痛,但尿酸降低不明显,服药三号产品一个月后,从644将至554,降尿酸效果很明显。
84.病例26
85.陈某,男,38岁,尿酸超标二年,期间痛风发作过一次,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三个月后,从684将至410,降尿酸效果明显。
86.病例27
87.王某,女,73岁,尿酸超标五年,期间痛风发作过多次,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三个月后,从610将至458,降尿酸效果明显。
88.病例28
89.钱某,男,47岁,尿酸超标三年,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三个月后,从560将至390,降尿酸效果明显。
90.病例29
91.吴某,男,69岁,尿酸超标二年,期间痛风发作过2次,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三个月后,从662将至401,降尿酸效果明显。
92.病例30
93.高某,男,44岁,尿酸超标三年,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三个月后,从532将至396,降尿酸效果明显。
94.病例31
95.王某,男,48岁,总胆固醇7.74,甘油三酯16.4,确诊为高血脂症,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1个月后,总胆固醇6.85,降低0.89;甘油三酯8.82,降低7.58,降血脂效果明显。
96.病例32
97.陈某,男,56岁,总胆固醇6.53,甘油三酯5.71,确诊为高血脂症,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1个月后,总胆固醇4.85,甘油三酯3.63,降血脂效果明显。
98.病例33
99.林某,女,37岁,总胆固醇8.63,甘油三酯7.94,确诊为高血脂症,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1个月后,总胆固醇6.85,甘油三酯4.82,降血脂效果明显。
100.病例34
101.吕某,男,42岁,总胆固醇5.96,甘油三酯3.47,确诊为高血脂症,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1个月后,总胆固醇4.81,甘油三酯3.25,降血脂效果明显。
102.病例35
103.彭某,男,68岁,总胆固醇9.02,甘油三酯2.63,确诊为高血脂症,服用实施例三所得产品1个月后,总胆固醇4.96,甘油三酯1.52,降血脂效果明显。
10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