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3169700发布日期:2023-02-04 02:1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

1.本发明涉及肿瘤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胸部肿瘤患者头颈部放疗时,为确保肿瘤位置定位准确,放疗时患者需呈俯卧位保持手臂上抬环抱体位,使胸部放射线治疗术区充分暴露,每次手臂上抬环抱位置的差异导致与手臂相连的胸肌位置偏差,致使放疗靶区定位与实际放射线治疗区域不同,患者头部每次摆放体位的上下差异亦会导致多次放疗时胸部位置的上下位置差异,影响放疗的精确性,正常组织受到照射致使副作用明显。由于偏差而没照射到的胸部肿瘤,导致肿瘤放疗术后复发等严重后果,现阶段临床上常采用手臂直接抱头的方法,使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定位效果差,治疗过程中稍不注意即发生错位,影响放疗精度,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常规的治疗一般在15到20次左右,多次的放射线照射偏差使正常组织内的射线剂量长期累积,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
3.为了针对以上问题现有国家专利号为cn211434811u的“一种胸部肿瘤放疗用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通过对患者的手臂与头颈进行固定能够防止患者体位变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种固定设备与传统的固定装置仍旧会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在使用过程中,该设备利用固定夹持或套接的方式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以便于进行放射治疗,在固定过程中,容易由于固定过紧或固定时间长,导致患者的手臂容易受伤或供血不足的情况发生,使用安全性较差,同时该种固定设备与传统的固定装置虽然能够提供依据使用者的体格对设备和体位进行调节的功能,却大多采用的是分布式固定功能,而没有对调节后的装置提供一步到位的固定功能,导致例如在对患者的手臂位置进行固定后再单独对患者的手臂间距进行固定,由于患者最适应的手臂位置与手臂的角度是相互对应的,分布式固定需要对多个部位单独进行调节固定,而每个部位的固定都会具有一定的偏差度,多个部位单独固定会导致偏差度叠加,导致最终固定后与患者所适应的卧姿相差较大,导致装置的精确度不足具有舒适度较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利用夹持组件配合套筒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柔性夹持,在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同时防止夹持过程中压力过大造成患者手臂受伤,通过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利用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相互配合能够在调节完套筒的位置与角度后,同步对套筒的位置与角度进行锁定,避免分布式固定带来的故障率较大且精确度较低的缺点,提高装置使用舒适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包括床体、两条滑槽、夹持组件、调节组件及固定组件,两条所述滑槽分别开设于所述主体顶部两侧,所述滑槽顶部均设有用于对患者的上臂进行固定的套筒;所述夹
持组件设于所述套筒内部,用于对患者的上臂进行柔性夹持,在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同时防止刚性夹持对患者的手臂造成损伤;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套筒与所述床体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套筒的角度与位置,以便于对不同体格的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限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调节组件内,用于对所述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对患者的姿势进行固定,在多次放射治疗中维持患者的治疗姿势以提高治疗准确性。
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套筒内部的套层,且所述套筒与所述套筒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设于所述套筒内壁上的多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设有鼓风机,开设于所述套筒内壁上的多个套接槽,所述套接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套接杆,所述套接杆顶部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所述套筒内壁之间设有挤压弹簧,设于所述套接槽内壁上的电磁铁,且所述套接杆采用马氏不锈钢材料制成。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顶部的支撑杆,开设于所述滑槽两侧内壁上的限位槽,设于所述支撑杆两侧的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设于所述套筒底部的承接台,所述支撑杆内部与所述承载台之间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内部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底部与所述支撑杆底部内壁之间设有电动推杆,开设于所述承接台底部内壁上的多条卡槽,所述调节杆顶部四周设有多个卡块,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壁上的多个定位齿,所述限位块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一侧贯通所述限位块内壁与定位齿相卡合,且所述调节板与所述限位块内壁之间设有调节弹簧,设于所述调节杆两侧的侧杆,且所述侧杆与所述调节板相接触。
9.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套筒内壁一侧设有滤网。
10.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底部开设有水腔,所述水腔内部设有多根电热管,所述水腔内部设有微型泵机,所述微型泵机顶部连接有热水管,且所述热水管套设于所述套层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采用皓陶瓷材料制成。
12.进一步的,所述床体顶部设有枕头,所述枕头内部设有弧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与所述枕头底部之间设有多个支撑弹簧,所述枕头两侧均设有连通管,所述支撑板底部两侧均设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与所述连通管滑动链接,所述连通管末端朝向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一侧设有与所述连通管滑动连接的侧推杆,所述下压杆与所述侧推杆位于所述连通管内部的一端上均设有活塞。
13.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一侧设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电磁铁、鼓风机、电热管、微型泵机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夹持组件配合套筒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柔性夹持,在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同时防止夹持过程中压力过大造成患者手臂受伤的情况发生,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16.其次,利用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相互配合能够在调节完套筒的位置与角度后,同步对套筒的位置与角度进行锁定,避免分布式固定带来的故障率较大且精确度较低的缺点,提高装置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床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枕头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挤压块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的承接台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的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6.图1-9中:1、床体;101、滑槽;102、限位槽;103、定位齿;2、枕头;201、支撑板;202、下压杆;203、支撑弹簧;204、连通管;205、侧板;206、侧推杆;207、活塞;3、套筒;301、套层;303、进气管;304、鼓风机;305、套接槽;306、电磁铁;307、承载台;308、卡槽;4、挤压块;401、挤压弹簧;402、套接杆;5、水腔;501、电热管;502、微型泵机;503、热水管;6、支撑杆;601、限位块;602、调节板;603、定位块;604、调节弹簧;7、调节杆;701、侧杆;702、电动推杆;70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该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可以实现利用夹持组件配合套筒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柔性夹持,在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同时防止夹持过程中压力过大造成患者手臂受伤,通过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利用调节组件与固定组件相互配合能够在调节完套筒的位置与角度后,同步对套筒的位置与角度进行锁定,避免分布式固定带来的故障率较大且精确度较低的缺点,提高装置使用舒适性。以下对该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予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9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床体、两条滑槽、夹持组件、调节组件及固定组件,两条滑槽101分别开设于主体1顶部两侧,滑槽101顶部均设有用于对患者的上臂进行固定的套筒3;夹持组件设于套筒3内部,用于对患者的上臂进行柔性夹持,在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同时防止刚性夹持对患者的手臂造成损伤;调节组件设于套筒3与床体1之间,用于调节套筒3的角度与位置,以便于对不同体格的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限制;固定组件设于调节组件内,用于对套筒3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对患者的姿势进行固定,在多次放射治疗中维持患者的治疗姿势以提高治疗准确性。
30.进一步的,夹持组件包括:设于套筒3内部的套层301,且套筒301与套筒3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设于套筒3内壁上的多个进气管303,进气管303内部设有鼓风机304,开设于套筒
3内壁上的多个套接槽305,套接槽305内部滑动连接有套接杆402,套接杆402顶部设有挤压块4,挤压块4与套筒3内壁之间设有挤压弹簧401,设于套接槽305内壁上的电磁铁306,且套接杆402采用马氏不锈钢材料制成;
31.在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通过将手臂固定在套筒3内部来维持将手上抬的姿势,防止放射治疗照射到非病患位置对患者造成伤害,而在使用者将手臂穿过套筒3后,能够通过控制面板关闭电磁铁306与启动鼓风机304,此时挤压块4将会在挤压弹簧401的推动下向着套层301方向移动,此时挤压块4将会推动套层301挤压患者的手臂,以此通过挤压块4的推力以及套层301给予的压力与患者的手臂接触完成柔性夹持,同时利用鼓风机304向套层301与套筒3之间的间隙处进行吹风,通过吹风将套层301鼓起,使得套层301能够牢牢的贴合在患者的手臂上,以此增大套层301与患者手臂处的接触面积,使得套层301能够牢牢的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限位,在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刚性夹持对患者手臂造成伤害。
32.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滑槽101顶部的支撑杆6,开设于滑槽101两侧内壁上的限位槽102,设于支撑杆6两侧的限位块601,且限位块601与限位槽102滑动连接,设于套筒3底部的承接台307,支撑杆6内部与承载台307之间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
33.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套筒3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来维持患者的仰卧姿势,利用与滑槽101滑动连接的支撑杆6对上方的套筒3进行支撑,使得套筒3能够顺着滑槽101的方向滑动,同时利用套筒3于支撑杆6之间的转动连接,让使用者能够以各种合适的姿势进行仰卧,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34.进一步的,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撑杆6内部的调节杆7,调节杆7与底部与支撑杆6底部内壁之间设有电动推杆702,开设于承接台307底部内壁上的多条卡槽308,调节杆703顶部四周设有多个卡块703,且卡块703与卡槽308卡合连接,设于限位槽102内壁上的多个定位齿103,限位块601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602,调节板602一侧设有定位块603,定位块603一侧贯通限位块601内壁与定位齿103相卡合,且调节板603与限位块601内壁之间设有调节弹簧604,设于调节杆7两侧的侧杆701,且侧杆701与调节板602相接触;
35.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电动推杆702推动调节杆7向上移动,此时侧杆701在限位块601内部向上移动,此时侧杆701将会推动调节板602挤压调节弹簧604并向着限位块601方向移动,此时定位块603将会在调节板602的推动下穿过限位块601与限位槽102内壁上的定位齿103相卡合,以此对限位块601进行定位,进而对支撑杆6进行限位,使其不能够在滑槽101内部滑动,以此对套筒3进行限位,防止套筒3在使用过程中或放置过程中产生偏移变位的情况发生;
36.而在调节杆7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调节杆7顶部的卡块703将会插入卡槽308内,以此通过插接来对承接台307以及其上方的套筒3进行限位,防止套筒3在使用过程中转动导致难以对患者进行固定的情况发生,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37.进一步的,进气管303远离套筒3内壁一侧设有滤网,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气管303进气能够对套筒3内部的套层301进行充气,而利用滤网对穿过套筒3的气流进行过滤,防止气流中的灰尘顺着气流到入套筒3内对套层301内部造成堵塞。
38.进一步的,套筒3底部开设有水腔5,水腔5内部设有多根电热管501,水腔5内部设有微型泵机502,微型泵机502顶部连接有热水管503,且热水管503套设于套层301内部,在
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电热管501与微型泵机502,通过电热管501对水腔5内部的水进行加热,而加热后的水能够通过微型泵机502泵入热水管503中,此时通过加热后的水将穿过热水管503时,利用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位置传导至温度较低的位置上的特点,此时热量将会传到至套层301内,此时通过套层301将热量传导至患者的手臂上,通过对患者的手臂进行热敷能够加快患者手臂处的血液循环,使得血液循环速度增快防止患者在长时间保持手臂上台的情况中,上肢供血不足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发生,以此提高装置的使用舒适性。
39.进一步的,调节杆7采用皓陶瓷材料制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皓陶瓷材料制成的调节杆7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滑度,能够减小调节杆7与支撑杆6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调节杆7难以滑动调节的情况发生。
40.进一步的,床体1顶部设有枕头2,枕头2内部设有弧形的支撑板201,支撑板201底部与枕头2底部之间设有多个支撑弹簧203,枕头2两侧均设有连通管204,支撑板201底部两侧均设有下压杆202,下压杆202与连通管204滑动链接,连通管204末端朝向支撑板201一侧设有侧板205,侧板205一侧设有与连通管204滑动连接的侧推杆206,下压杆202与侧推杆206位于连通管204内部的一端上均设有活塞207;
41.在使用过程中,当患者将头部靠在枕头2上方时,将会向下挤压枕头2内部的支撑板201,而支撑板201也将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挤压支撑弹簧203,此时支撑弹簧203将会收缩,而支撑板201也将带动下压杆202与活塞207在连通管204内移动,当下压杆202推动活塞207在连通管204内部向下移动时,连通管204内部的气压将会增大,而在高气压的作用下将会推动连通管204另一端的活塞207带动侧推杆206向外推动推板205进行移动,而此时推板205将会从支撑板201的两侧向着支撑板201的方向移动,而此时患者的颈部就靠在支撑板201上,因此利用两侧的推板205向中间移动能够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引导使用者的颈部能够垫在枕头2的正中部位,对患者的颈部进行限位并辅助患者保持仰卧;
42.当患者向上抬起头时,支撑板201将会在支撑弹簧203的推动下向上移动,而支撑板201也能够通过两侧的下压杆202将下压杆202末端位于连通管204内部的活塞207向上抬起,而此时连通管204内部又将产生负压,利用负压向内对侧推杆206进行吸附,使得侧推杆206能够带动推板205向着远离支撑板201的方向移动,以此解开对患者颈部的固定,利用以上两个结构的配合,当患者躺下时能够对患者的颈部自动进行抱紧控制,而当患者向上坐起时又能够自动解开对患者的加固,提高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使用的简便性。
43.进一步的,床体1一侧设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分别与电磁铁306、鼓风机304、电热管501、微型泵机502和电动推杆702电性连接。
44.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5.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肿瘤放射治疗的头颈及手臂固定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的范围。
4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