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尿酸的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9070发布日期:2023-02-28 17:58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降低尿酸的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降尿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尿酸的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2.尿酸是人体嘌呤类物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当机体尿酸生成量远大于排泄量时,血液中尿酸含量不断升高而形成高尿酸血症,引发反复发作性炎症、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病症。尿酸生成量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肾功能减退等。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可通过注意饮食调节。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肾功能减退等往往意味着机体病变,处理难度增大。其中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主要是酶系统异常引起,如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过高等。
3.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常见方法是服用别嘌醇(allopurinol)、非布司他(febuxostat)等化学药物降低尿酸的生成量,但此类药物会引起相应不良反应,如轻度皮疹(mpe)、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及皮疹等。研究表明,某些动物多肽,如金枪鱼多肽可通过抑制xod活性降低尿酸水平,具有制备成本低、安全性高、易吸收等特点,成为降尿酸领域研究热点。但是引起高尿酸的内在原因是多样的,抑制xod活性并不能总是带来尿酸水平的同步降低,所以仅关注抑制xod活性还不够,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中国专利cn111704650b公开了从鲣鱼肉中提取两种具有抗尿酸效果的多肽,并与葛根粉、菊花粉、薏苡仁粉、高良姜粉复配形成复合制剂,具有很好的xod活性抑制和降尿酸效果。华南理工大学任娇艳从鲣鱼肉中提取鲣鱼肽,复配葛根提取物制备降尿酸固体饮料产品,可降低尿酸患者的尿酸值,已经进入产业化。这种动物多肽与植物提取物复合的思路有望成为更安全有效的降尿酸途径。
4.鲣鱼属于低值金枪鱼,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加工副产物,比如内脏、暗色肉、鱼皮和鱼骨等,约占重量的50~70%。舟山及宁波地区鲣鱼年加工量在全国位于前列,鲣鱼加工副产物多达50吨/天,这些副产物通常被加工成廉价的饲料,利用价值低,造成了大量宝贵营养和功能成分的浪费。由于鲣鱼不同部位所含氨基酸或者功能多肽种类及含量不同,功效也不同,目前鲜有从鲣鱼加工副产物中提取可抑制xod活性、降低尿酸水平的活性物质的报道,更未见将提取产物与中药成分配合实现高效降尿酸功效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尿酸的组合物,利用从鲣鱼加工副产物中提物的活性肽与植物提取物复配,从多方面配合,达到降低尿酸水平的目的,同时开拓了鲣鱼加工副产物利用新途径,提升了鲣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
6.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尿酸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菊苣提取物20~30份、薏苡仁粉15~20份、葵花盘提取物10~20份、高良姜提取物9~15份、玉竹提取物10~15份、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3~8份;
所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通过酶解鲣鱼加工副产物提取得到。
7.本发明将鲣鱼加工副产物中提取的多肽与植物提取物合理复配,通过协同增效,达到降尿酸效果,具体的:通过特定酶酶解鲣鱼加工副产物获取具有xod抑制活性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降低xod活性,所用的酶可以选择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水产蛋白酶。在此基础上,菊苣提取物中药性味偏苦咸,一般用于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对高尿酸血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其通过抑制肠道转运蛋白cnt2的表达,抑制肠道嘌呤核苷的摄入降低尿酸水平,同时菊苣提取物能够增加肾脏尿酸的清除率,降低高尿酸血症高危险因子肾脏glut9的蛋白表达,抑制肾脏尿酸重吸收,从而促进肾脏尿酸排泄以达到降尿酸目的,菊苣中的绿原酸、菊苣酸、秦皮甲素与菊苣的降尿酸作用关系密切;薏苡仁可以利水渗湿、祛湿除风。临床药理总结出,薏苡仁有很好的祛湿泻浊的功效,是很好的佐使之药,可以辅助起到促进肾脏排泄,降低体内尿酸含量的作用,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具有影响dna结合转录因子以及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的功效,而且薏苡仁中的阿魏酸、香豆酸以及绿原酸等能与xod结合,抑制xod的活力。葵花盘提取物中富含的绿原酸进一步强化薏苡仁效果。葵花盘中含有的生物碱可特异性结合尿酸形成葵花碱尿酸复合物,消除尿酸;葵花盘中黄酮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阻止核酸氧化,降低嘌呤含量,同时可降低血糖和甘油单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以减轻肾脏细胞压力透过更多尿酸;高良姜提取物、玉竹提取物中具有的总酚和黄酮成分能够抑制xod的活性,同时下调urat1和glut9蛋白表达,降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有显著降尿酸作用。
8.这样通过上述各成分从多面协同配合,具有降低肌酐、尿酸氮、抑制xod活性、排尿酸以及阻断尿酸过量产生等效果,实现尿酸水平降低,而且进一步试验证明,还可以抑制肾小管扩张,缓解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达到护肾功效,同时也开拓了鲣鱼加工副产物利用的新途径,提升了鲣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
9.上述组合物中所用的各植物提取物为其水提物或醇提物,通过水或乙醇浸提后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可购买也可自制。自制以水提法为例,将原料洗净粉碎后,过100目筛,然后与水按质量比1:20混合,85℃热水浸提5次,将提取液冷却后浓缩、真空喷雾干燥即可。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制备过程如下:调节鲣鱼加工副产物的浆液的ph值和温度,加入胰蛋白酶或水产蛋白酶酶解,酶解后分离清液,并将清液分离干燥得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
11.目前多采用风味蛋白酶等酶解鲣鱼鱼肉,制备xod抑制肽,具有较佳的酶解效果,所得酶解产物的xod抑制率高。但是鲣鱼加工副产物来源于内脏、暗色肉、鱼皮和鱼骨等,与鲣鱼鱼肉相比,成分更复杂,所含氨基酸、活性肽种类及含量差异性大。我们筛选实验中噶西安,采用风味蛋白酶等处理鲣鱼加工副产物,所得多肽产物的xod抑制率不高。而采用动物蛋白酶处理鲣鱼加工副产物,尽管水解度很高,酶解产物中小分子含量占比高,但所得多肽不具有xod抑制活性,这表明多肽产物的生物活性种类、能力与所用的酶具有关联性。经过分析,采用胰蛋白酶和水产蛋白酶处理鲣鱼加工副产物,所得多肽xod抑制率高,其中以胰蛋白酶较佳。故选择胰蛋白酶或水产蛋白酶制备的多肽与植物提取物复配。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酶解的ph范围为6.3~8.2,酶解温度范围为40~55℃。
1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括将鲣鱼加工副产的浆液经动物蛋白酶预先酶解,然后
加入胰蛋白酶或水产蛋白酶酶解。
14.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将动物蛋白酶与胰蛋白酶配合使用,所得多肽产物能够进一步提升组合物的降尿酸活性。水产蛋白酶与动物蛋白具有相近的水解度,而且水产蛋白酶对应多肽产物xod抑制活性更高,但水产蛋白与胰蛋白酶配合后未出现降低尿酸水平明显提升,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不同的蛋白酶之间存在一定协同配合,蛋白和多肽空间结构复杂,利用动物蛋白酶的高水解度使得鲣鱼加工副产物蛋白分解得到更多的小分子量的肽段,从而将更多的胰蛋白酶处理位点暴露出来,这样再使用胰蛋白酶处理,效果更佳;另一方面,所制备的多肽成分与植物提取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酶的加入量为浆液质量的2~5wt%。
1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浆液中,鲣鱼加工副产物的质量占比为15~40wt%。
1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鲣鱼加工副产物为鲣鱼加工产生的内脏、暗色肉、鱼皮和鱼骨中的一种或多种。
18.上述组合物在制备降尿酸或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上的应用。
19.上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肾小管扩张的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上的应用。
20.上述组合物在制备降低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上的应用。
21.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抑制肾小管扩张以及降低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鲣鱼加工副产物的提取多肽与菊苣提取物、薏苡仁粉、葵花盘提取物、高良姜提取物、玉竹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合理复配,具有较高的xod活性抑制作用,能够降低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实现血尿酸水的降低,而且可抑制肾小管扩张以及降低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具有护肾功效。同时将鲣鱼加工副产物通过制备xod抑制活性多肽加以利用,开拓了鲣鱼加工副产物利用新途径,提升了鲣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所用的鲣鱼加工副产物的营养成分占比图。
24.图2是实施例1中不同蛋白酶的酶解产物的水解度(a)和固含量(b)。
25.图3是实施例1中不同的蛋白酶的酶解产物的体外xod抑制率图。
26.图4是实施例3中不同组别的小鼠的血清尿酸含量(a)、血浆肌酐含量(b)、血尿素氮含量(c)、xod活性(d)对比图。
27.图5是小鼠正常组(a)、模型组(b)、阳性组(c)、高剂量组(d)、中剂量组(e)的肾组织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29.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原料均可从市场上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如无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30.本发明所使用的鲣鱼加工副产物由鲣鱼加工中产生的内脏、暗色肉、鱼皮和鱼骨等组成,由浙江省兴业集团提供。
31.发明人对鲣鱼加工副产物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32.营养成分:水分采用常压加热干燥法,蛋白质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灰分采用灰化法,总糖采用斐林氏容量法,结果如图1所示。
33.从图1可以看出,鲣鱼加工副产物蛋白含量较为丰富,另外脂肪含量也相对较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不同,所以各营养成分的占比总量超出100%,属于正常的实验误差范围内。
34.氨基酸组成:取100g鲣鱼加工副产物样品,加入6mol/l hcl,充氮气后,热熔密封,110℃烘箱中水解24h,脱酸后,水定容至适量浓度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如表1。
35.表1鲣鱼加工副产物氨基酸组成(g/100g)氨基酸组成(g/100g)注:色氨酸在强酸下被破坏,所以结果不包括色氨酸。*表示必需氨基酸。
36.从表中可以看出,鲣鱼加工副产物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见表1),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与鲜味有关的谷氨酸(2.37%)和天冬氨酸(1.89%),此外赖氨酸含量也较高(1.75%),含量最低氨基酸是蛋氨酸(0.56%)。鲣鱼加工副产物氨基酸总量为样品质量的19.5%,其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分别为0.43和0.76,高于fao/who建议值0.40和0.60,说明鲣鱼加工副产物的蛋白是优质蛋白。
37.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均采用上述来源的鲣鱼加工副产物。
38.实施例1蛋白酶的筛选1)分别选用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浙江一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河南仰韶生化工程有限公司);菠萝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华懋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物化学制药厂);动物蛋白酶、水产蛋白酶(南宁东恒华道生物公司)在各自推荐的最适ph和温度条件下对鲣鱼加工副产物进行酶解,具体参数见表2。
39.表2不同蛋白酶的酶解条件
上述蛋白酶的酶解过程为:鲣鱼加工副产物与水混合匀浆得到浆液,调节各自蛋白酶适宜的ph、温度后,保持30min,分别加入对应的蛋白酶酶解,酶解后10000r/min离心终级酶解液15min,弃去上层油膜和底部残渣后,保留中部清液,喷雾干燥。
40.2)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抑制率测定(1)溶液的配制:0.2m、ph 7.5磷酸缓冲液(pbs)的配制:称取4.56g磷酸氢二钾及2.71g磷酸二氢钾分别定容至100ml蒸馏水中,以80:20混匀即可;1.5mm黄嘌呤溶液配制:称取0.0228g黄嘌呤粉末,用微量4mol/l naoh溶解后,用缓冲液定容至100ml,备用;0.0125u/ml xod溶液配制:原液5u,取400μl原液用缓冲液定容至50ml,备用;(2)xod抑制率的测定:向反应管中加入40μl的0.0125u/ml的xod溶液、50μl多肽清液,振荡均匀后于25℃保温10min,加入50μl、1.5mm的黄嘌呤溶液,振荡均匀后25℃保温30min,测定在29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od。
41.xod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试验组为加xod溶液与多肽清液组;试验对照组用40μlpbs代替40μlxod溶液;空白组用50μl pbs代替50μl多肽清液;空白对照为用50μlpbs代替50μl多肽清液,40μlpbs代替40μlxod溶液。
42.试验以别嘌醇(2μg/ml)为阳性对照,每个样品同时做3个平行测试,结果见说明书附图2所示。
43.从图2可以看出,动物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水产蛋白酶等具有较高的水解度,实现鲣鱼加工副产物充分水解,获得低分子量的多肽产物。根据现有研究结果指示,xod抑制多糖的分子量低,预测这三种酶的酶解产物应该具有更高的xod抑制活性。
44.但从图3可以看出,鲣鱼加工副产物经不同蛋白酶水解后与阳性对照别嘌醇(2μg/ml)xod抑制率(27.66%)相比,胰蛋白酶水解液对xod抑制率(51.64%)最强,水产蛋白酶其
次,动物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水解产物对xod无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胰蛋白酶可断裂arg、lys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富含精氨酸的肽特有的阳离子和氢键特性有利于与xod晶体结构的6个结合位点中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结合,形成非竞争性、不可逆抑制作用,从而抑制xod活性,而本技术的鲣鱼加工副产物中具有丰富的精氨酸。
45.实施例2组合物的降尿酸和xod活性抑制效果1)选用不同方法酶解鲣鱼加工副产物得到的多肽(i~viii)分别与植物提取物复配得到不同的组合物(i~viii),组合物中各成分重量份用量如下:菊苣提取物25份、高良姜提取物12份、玉竹提取物12份、葵花盘提取物15份、薏苡仁粉18份、多肽5份,其中:多肽i:实施例1中胰蛋白酶制备的多肽产物;多肽ii:实施例1中水产蛋白酶制备的多肽产物;多肽iii:实施例1中动物蛋白酶制备的多肽产物;多肽iv:与实施例1中多肽i获得不同为,先向浆液中加入动物蛋白酶酶解,加热灭活后加入胰蛋白酶继续酶解所获多肽产物;多肽v:与实施例1中多肽i获得不同为,先向浆液中加入胰蛋白酶酶解,加热灭活后加入动物蛋白继续酶解所获多肽产物;多肽vi:与实施例1中多肽i获得不同为,同时向浆液中加入动物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多肽vii:与实施例1中多肽ii获得不同为,先向浆液中加入动物蛋白酶酶解,加热灭活后加入水产蛋白酶继续酶解所获多肽产物;多肽viii:与实施例1i中多肽i获得不同为,先向浆液中加入水产蛋白酶酶解,加热灭活后加入胰蛋白酶继续酶解所获多肽产物;各提取物均为水提取;2)降低尿酸和xod抑制性能测试将小鼠(8周龄)随机分为14组,分别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g)、阳性组(pc)、实验组i~viii、对照组i~iii。除正常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分别灌胃腺嘌呤和盐酸乙胺丁醇造模,灌胃量为1g/kg(每天1次),连续处理至尿酸含量达到140mol/l时,阳性组灌胃阳性药剂别嘌醇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灌胃量10mg/kg,实验组i~viii分别灌胃对应的组合物i~viii,对照组分别灌胃对应的对照物i~iii,灌胃量均为500mg/kg(中剂量),灌胃1h后继续灌胃腺嘌呤和盐酸乙胺丁醇,连续执行3天后小鼠眼球取血,采用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试血尿酸水平和xod活性,结果如表2所示。
46.其中,对照组i所用组合物为纯植物提取物,对照组ii所用组合物为在组合物i中加入12份的葛根粉;对照组iii所用组合物为以12份的葛根粉替换组合物i中的高良姜提取物。
47.表2各组的xod活性和血尿酸水平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加速小鼠体内尿酸的形成,造模成功。通过分析各实验组、对照组以及阳性组的xod活性水平和血尿酸水平可以发现,在多数情况下xod活性水平越低,血尿酸含量也越低,但是也有xod水平低、血尿酸含量反而高的情况出现,如阳性组和实验组i,以及实验组iv与实验组viii等,xod活性降低水平和血尿酸降低水平并不总是同步,原因可能是血尿酸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xod活性仅是其中一个因素。
48.通过实验组i~viii和对照组i比较可知,采用胰蛋白酶和水产蛋白酶水解后的多肽与植物提取物复合所得组合物均可以进一步降低xod活性和血尿酸水平,但水产蛋白酶水解后的多肽酶解产物的复配效果改善相对较弱。另外采用两种不同的酶制备多肽,以先动物蛋白酶水解,后胰蛋白酶水解效果最佳,优于单独使用胰蛋白酶。这可能是一方面由于动物蛋白与胰蛋白酶在鲣鱼加工副产物的酶解上具有更高的配合作用所致,另一方面,血尿酸的降低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实验组viii中,先水产蛋白酶解后胰蛋白酶解,xod活性抑制效果最佳,但是血尿酸水平仍高于实验组iv,需要考虑多肽酶解产物与植物提取物的配合作用。而通过实验组i和对照组ii~iii的比较可知,在组合物中,植物提取物的组分选用也影响到整体效果发挥,如对照组ii中额外引入葛根粉后,整体效果并未明显变化,而如对照组iii,使用葛根粉替代高良姜提取物后,尽管葛根粉中也含有黄酮,但是整体效果有所下降,这反映出了组合物内部的配合作用。
49.整体来说,在确定的植物提取物下,选用胰蛋白酶或水产蛋白酶酶解的多肽复配,可以进一步提高降尿酸水平,并且具有经济性,而采用先动物蛋白酶后胰蛋白酶酶解制备的多肽复配,作用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明显改善。
50.实施例3组合物i的剂量影响在实施例2中小鼠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高剂量的组合物i灌胃模型小鼠,灌胃量为1000mg/kg,即为高剂量组,与实施例2中实验组i对应的中剂量组进行比较。
51.1)血尿酸、xod活性和肌酐、尿酸氮水平:眼球取血,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试血尿酸、xod活性、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结果见图4所示。
52.如图4(a),造模组的血清尿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造模成功。与造模组比较,阳性对照和实验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正常组,说明别嘌呤醇、高剂量痛风汤和中剂量痛风汤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尿酸。其中高剂量和中剂量组痛风汤对小鼠血
尿酸水平呈现剂量负相关趋势,即痛风汤剂量水平越高,血尿酸含量越低,治疗效果越好。此外,高剂量组痛风汤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低于阳性组,说明在此模型中高剂量组方对于小鼠血清尿酸的调节效果优于别嘌醇,而中剂量痛风汤则与别嘌呤相当。
53.如图4(b)所示,与正常组相比,腺嘌呤和盐酸乙胺丁醇灌胃明显使小鼠的血浆肌酐水平升高。阳性组和实验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浆尿素氮水平。且实验组中,小鼠的血浆肌酐降低能力与组方的剂量呈正相关,组方的剂量高,则血浆肌酐降低能力更强。同时,两组组方治疗的小鼠尿素氮水平都要低于别嘌呤治疗组,说明在此模型中,组方对于小鼠血浆肌酐的调节能力要优于别嘌呤。
54.如图4(c)所示,与正常组相比,经腺嘌呤和盐酸乙胺丁醇灌胃造模的小鼠血尿素氮水平有所上升,显示小鼠的肾小球滤过能力受阻。别嘌呤组治疗小鼠的血尿素氮水平较造模组稍有上升,说明别嘌呤不能调节小鼠血尿素氮水平。高、中剂量两组组方均能降低小鼠血尿素氮水平,但与剂量关系不明显。此外,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小鼠的血尿素氮水平依旧偏高,可能是小鼠的肾小球滤过能力出现不可逆损伤,组方可一定程度上治疗,但无法完全恢复其机能。
55.如图4(d)所示,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加速小鼠体内尿酸的形成。与造模组比较,阳性组和实验组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降低,且高、中剂量的两组痛风汤降低xod活性水平要高于别嘌呤组,说明在此模型中组方对于小鼠肝脏xod活性的抑制能力优于别嘌呤,同时其抑制效果与剂量关系不明显。
56.2)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将实施例3中各组小鼠处死,取肾脏后制成切片,染色后观察,结果如图5所示。
57.如图5(a)所示,正常组小鼠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正常组肾脏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丰富、细胞核大且疏松,小管官腔小,间质面积小,小管和小管之间“背靠背”,未见间质增宽,但间质中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58.如图5(b)所示,模型组可见大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凋亡、坏死、脱落或空泡样变性,高度扩张的肾小管与萎缩的肾小管并存,肾小管内、肾间质中有大量金黄色的嘌呤代谢产物结晶沉积,肾小管内有蛋白管型。肾间质重度纤维化增生,肾间质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炎细胞包裹嘌呤代谢产物结晶。肾小囊腔扩张,肾小管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皮质变薄,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管腔扩张,远曲小管、集合管呈囊状扩张,大部分视野中肾间质增宽明显,间质可见显著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纤维化。
59.如图5(c)所示,阳性组肾小管扩张、有少量金黄色的嘌呤代谢产物结晶,tec轻度空泡样变性,肾间质轻度纤维化,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肾小囊腔扩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
60.如图5(d)所示,高剂量组肾小管轻度扩张、少数中度扩张,肾间质轻度纤维化,肾间质内有少量金黄色的嘌呤代谢产物结晶,肾小囊腔轻度扩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不明显。
61.如图5(e)所示,中剂量组肾小管中度扩张,并且肾小管萎缩,tec坏死、脱落,肾间质内有少量金黄色的嘌呤代谢产物结晶沉积,间质中度纤维化且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囊腔扩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
62.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组合物i可以抑制肾小管的扩张,并降低肾间质炎症细胞浸
润,具有一定的护肾功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