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4995发布日期:2023-03-08 03:4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
3.主刀医师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为保证活动灵活性,通常是站立在手术台前进行工作的,但手术过程中整体时间较长,主刀医师长时间弯腰站立极易造成劳累,这极易对手术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对接组件,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固定盘,且固定盘的外部两侧设置有滚动轮,所述第一框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推杆,且第一电推杆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站立座,所述第一框体的外侧表面安置有鼓风机,且第一框体的内侧设置定位气囊,所述第一框体的外侧表面安置有锁紧带,所述第一框体的顶部中端设置有胯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框体安置于第一框体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的外部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设置有腰部定位组件,所述第二框体的顶部外端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盘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磁吸座,所述对接组件安置于第二框体的后部外侧设,且对接组件的外端连接有手术床。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推杆与站立座固定连接,且站立座的外表面与第一框体的内表面相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与定位气囊相连通,且定位气囊在第一框体内部呈环状分布。
9.进一步的,所述胯部支撑组件包括鞍形座、第一柔性垫片、第一转向座、升降座和第二电推杆,所述鞍形座的顶部外侧安置有第一柔性垫片,且鞍形座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一转向座,所述第一转向座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升降座,且升降座的底部外侧安置有第二电推杆。
10.进一步的,所述鞍形座与第一转向座转动连接,且鞍形座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一框体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腰部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座、第三电推杆、第二转向座、卡合座和第二柔性垫片,所述滑动座的内侧中端设置有第三电推杆,且第三电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向座,所述第二转向座远离第三电推杆一侧安置有卡合座,所述卡合座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柔性垫片。
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动座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三电推杆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向座与卡合座转动连接,且第二转向座与第一转向座的转向一致。
14.进一步的,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电控座、磁控珠、衔接杆和对接座,所述电控座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磁控珠,且磁控珠的外表面安置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外部两侧设置有对接座。
15.进一步的,所述磁控珠在电控座的内部呈环状分布,且磁控珠与衔接杆电磁吸附连接。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使医护人员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内部进行双重限位,能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穿戴设备的稳定性,此外工作人员穿戴设备时,只需手动扣上锁紧带这一个操作步骤,其余固定步骤均可通过电控实现,这能极大的降低设备的穿戴难度和穿戴时间,以避免穿戴设备时间过长影响手术进程,设备对医护人员固定完成后,第一电推杆能带动站立座进行下移,此时因鞍形座能对医护人员胯部进行支撑,这使得站立座下移与医护人员脚部分离后,使用者能通过鞍形座保持坐姿,此外若医护人员想要切换成站姿时,第一电推杆带动站立座与医护人员脚掌贴合,第二电推杆带动升降座下移使鞍形座与医护人员胯部分离即可实现医护人员的姿势切换,通过该功能,即可有效保证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坐姿状态避免疲劳,亦可通过坐姿与站姿切换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坐姿导致不舒适的情况发生,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灵活性并降低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劳累感。
17.1、本发明医护人员在搭载完成后,通过鼓风机工作,能使高速气流进入至定位气囊内部,使定位气囊充气膨胀,而定位气囊在膨胀后能对医护人员的腿部进行包裹以及限位,同时通过闭合锁紧带亦可对医护人员的腿部进行限位,通过定位气囊和锁紧带的共同限位,这能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移动腿部致使腿部脱出设备的情况发生,这能保证设备的搭载安全性,此外定位气囊呈环状分布在第一框体内,这使得定位气囊在膨胀后,能隔在医护人员腿部和第一框体之间,这能避免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移动或弯曲腿部致使腿部与第一框体碰撞产生疼痛进而影响手术流程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第三电推杆工作,能使卡合座向医护人员的腰部进行靠拢,这使得卡合座能对医护人员的腰部进行固定限位,通过使医护人员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内部进行双重限位,能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穿戴设备的稳定性,此外工作人员穿戴设备时,只需手动扣上锁紧带这一个操作步骤,其余固定步骤均可通过电控实现,这能极大的降低设备的穿戴难度和穿戴时间,以避免穿戴设备时间过长影响手术进程。
18.2、本发明设备对医护人员固定完成后,第一电推杆能带动站立座进行下移,此时因鞍形座能对医护人员胯部进行支撑,这使得站立座下移与医护人员脚部分离后,使用者能通过鞍形座保持坐姿,此外若医护人员想要切换成站姿时,第一电推杆带动站立座与医
护人员脚掌贴合,第二电推杆带动升降座下移使鞍形座与医护人员胯部分离即可实现医护人员的姿势切换,通过该功能,即可有效保证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坐姿状态避免疲劳,亦可通过坐姿与站姿切换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坐姿导致不舒适的情况发生,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灵活性并降低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劳累感。
19.3、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推杆带动升降座上升,能使鞍形座带动人体在第二框体内部进行上升,这能使得设备能通过上升鞍形座来使身高较矮的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处于较为舒适的手术高度,此外上升鞍形座亦可使医护人员的弯腰角度进行更改,这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弯腰负担,鞍形座带动人体上移的过程中,腰部定位组件能通过滑动座在滑槽内的滑动一同上移,这使得设备在对人体固定完成后依旧可以实现位置调整,此外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弯腰时,鞍形座能通过第一转向座的旋转,卡合座能通过第二转向座的旋转来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弯腰动作,这使得设备能保证不影响医护人员固定稳定性的情况下,依旧能实现较为灵活的腰部旋转,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20.4、本发明医护人员在使用完手术器械后,能将手术器械放置在磁吸座内部,磁吸座在通电后能产生磁力,这能有效保证磁吸座对手术器械的吸附稳定性,此外医护人员通过拉动转动盘,能使转动盘通过内部的滚珠在第二框体的外端进行旋转,而转动盘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带动磁吸座进行调位,这使得医护人员能快速寻找到所需使用的医疗器械,因磁吸座设置有复数个,这能有效保证医疗器械之间能不发生混淆,而转动盘设置在第二框体的外端,这使得所有医疗器械均处在医护人员触手可及的地方,这能提升医疗器械的取放便利性,此外因转动盘易于旋转调位,这能方便护士不干扰医疗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将需要清洗替换的医疗设备取走。
21.5、本发明手术过程中,若医护人员需要更改站立的位点时,通过使电控座失电,能使磁控珠与衔接杆的电磁吸附解除,此时医护人员拉动衔接杆,便可使固定盘通过滚动轮的滚动向医护人员拉动的方向进行位移,而固定盘在位移的过程中,便可带动整个设备进行移动,而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电控座可通过磁控珠在衔接杆外端的滑动进行定向,以保证设备在移动后的距离与手术床保持不变,而通过使设备在手术床前进行灵活移动,能极大的提升手术操作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站立座俯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胯部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腰部定位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转动盘俯视结构示
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对接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的对接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第一框体;2、固定盘;3、滚动轮;4、第一电推杆;5、站立座;6、鼓风机;7、定位气囊;8、锁紧带;9、胯部支撑组件;901、鞍形座;902、第一柔性垫片;903、第一转向座;904、升降座;905、第二电推杆;10、第二框体;11、滑槽;12、腰部定位组件;1201、滑动座;1202、第三电推杆;1203、第二转向座;1204、卡合座;1205、第二柔性垫片;13、转动盘;14、磁吸座;15、对接组件;1501、电控座;1502、磁控珠;1503、衔接杆;1504、对接座;16、手术床。
具体实施方式
31.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10和对接组件15,第一框体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固定盘2,且固定盘2的外部两侧设置有滚动轮3,第一框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推杆4,且第一电推杆4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站立座5,第一框体1的外侧表面安置有鼓风机6,且第一框体1的内侧设置定位气囊7,第一框体1的外侧表面安置有锁紧带8,第一框体1的顶部中端设置有胯部支撑组件9,第二框体10安置于第一框体1的顶部外侧,第二框体10,第二框体10的外部两侧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的内侧设置有腰部定位组件12,第二框体10的顶部外端连接有转动盘13,且转动盘13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磁吸座14,对接组件15安置于第二框体10的后部外侧设,且对接组件15的外端连接有手术床16。
32.请参阅图1至图5,第一电推杆4与站立座5固定连接,且站立座5的外表面与第一框体1的内表面相贴合,鼓风机6与定位气囊7相连通,且定位气囊7在第一框体1内部呈环状分布,胯部支撑组件9包括鞍形座901、第一柔性垫片902、第一转向座903、升降座904和第二电推杆905,鞍形座901的顶部外侧安置有第一柔性垫片902,且鞍形座90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一转向座903,第一转向座903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升降座904,且升降座904的底部外侧安置有第二电推杆905,鞍形座901与第一转向座903转动连接,且鞍形座901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一框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腰部定位组件12包括滑动座1201、第三电推杆1202、第二转向座1203、卡合座1204和第二柔性垫片1205,滑动座1201的内侧中端设置有第三电推杆1202,且第三电推杆120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向座1203,第二转向座1203远离第三电推杆1202一侧安置有卡合座1204,卡合座1204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柔性垫片1205,滑动座1201与滑槽11滑动连接,且滑动座1201的竖直中心线与第三电推杆1202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第二转向座1203与卡合座1204转动连接,且第二转向座1203与第一转向座903的转向一致;
33.具体操作如下,将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10的闭口处朝向手术床16一侧,并利用对接座1504与手术床16对接后,能实现第二框体10与手术床16之间的固定,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前,踏在站立座5顶端,此时第一电推杆4工作,能带动站立座5进行上移,这使得医护人员的胯部能伸至鞍形座901顶端,此时医护人员可移动身体骑在鞍形座901的顶端,完成在设备上的搭载,医护人员在搭载完成后,通过鼓风机6工作,能使高速气流进入至定位气囊7
内部,使定位气囊7充气膨胀,而定位气囊7在膨胀后能对医护人员的腿部进行包裹以及限位,同时通过闭合锁紧带8亦可对医护人员的腿部进行限位,通过定位气囊7和锁紧带8的共同限位,这能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移动腿部致使腿部脱出设备的情况发生,这能保证设备的搭载安全性,此外定位气囊7呈环状分布在第一框体1内,这使得定位气囊7在膨胀后,能隔在医护人员腿部和第一框体1之间,这能避免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移动或弯曲腿部致使腿部与第一框体1碰撞产生疼痛进而影响手术流程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第三电推杆1202工作,能使卡合座1204向医护人员的腰部进行靠拢,这使得卡合座1204能对医护人员的腰部进行固定限位,通过使医护人员在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10内部进行双重限位,能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穿戴设备的稳定性,此外鞍形座901顶端的第一柔性垫片902和卡合座1204内的第二柔性垫片1205能有效提升设备对医护人员固定过程中的舒适度,此外工作人员穿戴设备时,只需手动扣上锁紧带8这一个操作步骤,其余固定步骤均可通过电控实现,这能极大的降低设备的穿戴难度和穿戴时间,以避免穿戴设备时间过长影响手术进程,设备对医护人员固定完成后,第一电推杆4能带动站立座5进行下移,此时因鞍形座901能对医护人员胯部进行支撑,这使得站立座5下移与医护人员脚部分离后,使用者能通过鞍形座901保持坐姿,此外若医护人员想要切换成站姿时,第一电推杆4带动站立座5与医护人员脚掌贴合,第二电推杆905带动升降座904下移使鞍形座901与医护人员胯部分离即可实现医护人员的姿势切换,通过该功能,即可有效保证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坐姿状态避免疲劳,亦可通过坐姿与站姿切换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坐姿导致不舒适的情况发生,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灵活性并降低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劳累感,此外医护人员穿戴完成设备后,通过第二电推杆905带动升降座904上升,能使鞍形座901带动人体在第二框体10内部进行上升,这能使得设备能通过上升鞍形座901来使身高较矮的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处于较为舒适的手术高度,此外上升鞍形座901亦可使医护人员的弯腰角度进行更改,这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弯腰负担,鞍形座901带动人体上移的过程中,腰部定位组件12能通过滑动座1201在滑槽11内的滑动一同上移,这使得设备在对人体固定完成后依旧可以实现位置调整,此外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弯腰时,鞍形座901能通过第一转向座903的旋转,卡合座1204能通过第二转向座1203的旋转来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弯腰动作,这使得设备能保证不影响医护人员固定稳定性的情况下,依旧能实现较为灵活的腰部旋转,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34.请参阅图5至图8,对接组件15包括电控座1501、磁控珠1502、衔接杆1503和对接座1504,电控座1501的内侧表面连接有磁控珠1502,且磁控珠1502的外表面安置有衔接杆1503,衔接杆1503的外部两侧设置有对接座1504,磁控珠1502在电控座1501的内部呈环状分布,且磁控珠1502与衔接杆1503电磁吸附连接;
35.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在使用完手术器械后,能将手术器械放置在磁吸座14内部,磁吸座14在通电后能产生磁力,这能有效保证磁吸座14对手术器械的吸附稳定性,此外医护人员通过拉动转动盘13,能使转动盘13通过内部的滚珠在第二框体10的外端进行旋转,而转动盘13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带动磁吸座14进行调位,这使得医护人员能快速寻找到所需使用的医疗器械,因磁吸座14设置有复数个,这能有效保证医疗器械之间能不发生混淆,而转动盘13设置在第二框体10的外端,这使得所有医疗器械均处在医护人员触手可及的地方,这能提升医疗器械的取放便利性,此外因转动盘13易于旋转调位,这能方便护士不
干扰医疗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将需要清洗替换的医疗设备取走,手术过程中,若医护人员需要更改站立的位点时,通过使电控座1501失电,能使磁控珠1502与衔接杆1503的电磁吸附解除,此时医护人员拉动衔接杆1503,便可使固定盘2通过滚动轮3的滚动向医护人员拉动的方向进行位移,而固定盘2在位移的过程中,便可带动整个设备进行移动,而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电控座1501可通过磁控珠1502在衔接杆1503外端的滑动进行定向,以保证设备在移动后的距离与手术床16保持不变,而通过使设备在手术床16前进行灵活移动,能极大的提升手术操作的灵活性。
36.综上,该一种辅助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术站立的支撑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10的闭口处朝向手术床16一侧,并利用对接座1504与手术床16对接后,能实现第二框体10与手术床16之间的固定,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前,踏在站立座5顶端,此时第一电推杆4工作,能带动站立座5进行上移,这使得医护人员的胯部能伸至鞍形座901顶端,此时医护人员可移动身体骑在鞍形座901的顶端,完成在设备上的搭载;
37.然后在医护人员在搭载完成后,通过鼓风机6工作,能使高速气流进入至定位气囊7内部,使定位气囊7充气膨胀,而定位气囊7在膨胀后能对医护人员的腿部进行包裹以及限位,同时通过闭合锁紧带8亦可对医护人员的腿部进行限位,通过定位气囊7和锁紧带8的共同限位,这能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移动腿部致使腿部脱出设备的情况发生,这能保证设备的搭载安全性,此外定位气囊7呈环状分布在第一框体1内,这使得定位气囊7在膨胀后,能隔在医护人员腿部和第一框体1之间,这能避免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移动或弯曲腿部致使腿部与第一框体1碰撞产生疼痛进而影响手术流程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第三电推杆1202工作,能使卡合座1204向医护人员的腰部进行靠拢,这使得卡合座1204能对医护人员的腰部进行固定限位,通过使医护人员在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10内部进行双重限位,能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穿戴设备的稳定性,此外鞍形座901顶端的第一柔性垫片902和卡合座1204内的第二柔性垫片1205能有效提升设备对医护人员固定过程中的舒适度,此外工作人员穿戴设备时,只需手动扣上锁紧带8这一个操作步骤,其余固定步骤均可通过电控实现,这能极大的降低设备的穿戴难度和穿戴时间,以避免穿戴设备时间过长影响手术进程;
38.接着设备对医护人员固定完成后,第一电推杆4能带动站立座5进行下移,此时因鞍形座901能对医护人员胯部进行支撑,这使得站立座5下移与医护人员脚部分离后,使用者能通过鞍形座901保持坐姿,此外若医护人员想要切换成站姿时,第一电推杆4带动站立座5与医护人员脚掌贴合,第二电推杆905带动升降座904下移使鞍形座901与医护人员胯部分离即可实现医护人员的姿势切换,通过该功能,即可有效保证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坐姿状态避免疲劳,亦可通过坐姿与站姿切换避免医护人员长时间处于坐姿导致不舒适的情况发生,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灵活性并降低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劳累感;
39.随后此外医护人员穿戴完成设备后,通过第二电推杆905带动升降座904上升,能使鞍形座901带动人体在第二框体10内部进行上升,这能使得设备能通过上升鞍形座901来使身高较矮的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处于较为舒适的手术高度,此外上升鞍形座901亦可使医护人员的弯腰角度进行更改,这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弯腰负担,鞍形座901带动人体上移的过程中,腰部定位组件12能通过滑动座1201在滑槽11内的滑动一同上移,这使得设备在对人体固定完成后依旧可以实现位置调整,此外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弯腰时,鞍形座901能通过第一转向座903的旋转,卡合座1204能通过第二转向座1203的旋转来辅助医护人员
进行弯腰动作,这使得设备能保证不影响医护人员固定稳定性的情况下,依旧能实现较为灵活的腰部旋转,这能提升设备的使用便利性;
40.而后医护人员在使用完手术器械后,能将手术器械放置在磁吸座14内部,磁吸座14在通电后能产生磁力,这能有效保证磁吸座14对手术器械的吸附稳定性,此外医护人员通过拉动转动盘13,能使转动盘13通过内部的滚珠在第二框体10的外端进行旋转,而转动盘13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带动磁吸座14进行调位,这使得医护人员能快速寻找到所需使用的医疗器械,因磁吸座14设置有复数个,这能有效保证医疗器械之间能不发生混淆,而转动盘13设置在第二框体10的外端,这使得所有医疗器械均处在医护人员触手可及的地方,这能提升医疗器械的取放便利性,此外因转动盘13易于旋转调位,这能方便护士不干扰医疗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将需要清洗替换的医疗设备取走;
41.最后手术过程中,若医护人员需要更改站立的位点时,通过使电控座1501失电,能使磁控珠1502与衔接杆1503的电磁吸附解除,此时医护人员拉动衔接杆1503,便可使固定盘2通过滚动轮3的滚动向医护人员拉动的方向进行位移,而固定盘2在位移的过程中,便可带动整个设备进行移动,而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电控座1501可通过磁控珠1502在衔接杆1503外端的滑动进行定向,以保证设备在移动后的距离与手术床16保持不变,而通过使设备在手术床16前进行灵活移动,能极大的提升手术操作的灵活性。
42.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